央行「鐵命令」,1月14日之前,微信和支付寶必須執行此規定!

2021-01-08 西瓜戰將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行動支付發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都形成了巨大影響。行動支付已然成為我國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無數歪果仁為了體驗這種神奇的無現金出行,不辭千裡來到中國開眼界,這是國之驕傲。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現階段主要有,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他們各自都擁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體。根據Q2數據最新統計結果得知,支付寶全球用戶數已超9億,而微信支付也有7億之多。除了這兩家外,還有許多支付平臺在不斷嘗試進入民眾視野。行動支付市場,一片生機盎然。

近日,針對行動支付市場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央行下發了一項「鐵命令」《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有關工作的通知》,此文件被標註為特急文件,下發至國內所有第三方支付平臺。通知要求,所有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明年1月14日之前,務必撤銷客戶備付金帳戶,這項權利上交央行管理。當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代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必須執行此項規定。

備付金是什麼?備付金是支付準備金的簡稱,英文名為provisions,是指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比如我們平時,把錢存在支付寶或微信錢包,平臺就會把這些錢拿出來存到央行帳戶,來產生利息,這部分錢就是備付金。當然,平臺也會用備付金來進行購買基金或債券等操作,來實現錢生錢的目的。這樣的操作權限需要得到客戶的授權,達成相關的協議。具體協議方法,各平臺之間不盡相同。

央行為何要對第三方支付平臺實施監管呢?因為總會有部分人在看到巨大數額的錢後,開始迷失方向,把控不住自己。在今年上半年,浙江、廣東等地,就出現了多起,平臺挪用備付金的情況,涉及金額上億元,民眾損失慘重。這也激發了央行對行動支付市場實施監管的決心。監管實施後,備付金放在央行裡,會安全許多。民眾不必再擔心,錢財的意外損失。

看到央行出手,對第三方行動支付平臺實施監管後,有網友表示出自己的擔心,他們說:原來的平臺,可以依靠備付金帳號實現大額收益,現在央行接管後,他們沒有了這部分收益,會不會用提高平臺相關服務費的方法來彌補呢?其實,這樣的擔心並不多餘。平臺的背後都是商人,商人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虧本的買賣肯定都不願意幹,但是他們會從大局考慮,現在的行動支付市場競爭激烈,對手眾多。貿然提高服務費,會使得客戶流失,成全對手,所以他們大概率是不會提升相關服務費的。

話說,你們平時用的是哪家平臺呢?

相關焦點

  • 支付寶和微信提現新規實施!央行下「鐵命令」
    而如今,支付寶和微信可以說是網友們最為信賴的兩個支付端內容,因為不需要現金,非常方便,快捷,可以說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悄悄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即便是春晚,也加入了支付寶和微信的各種紅包活動了。最主要是網友們真正的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而且真正的獲益了。
  • 央行新規4月1日實施,支付寶、微信不能再發紅包!
    估計大家還記得春節期間的紅包雨吧,可以在最近幾年行動支付市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支付寶、微信等也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也是得到了比較普遍的好評,而且還時不時的發個紅包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吸引用戶的加入以及商家的使用來擴大自己的市場規模,在春節期間支付寶更是狂撒20
  • 微信支付寶巨震!剛剛,國家重磅宣布!
    也許今年4月1日過後,我們將很難再看到支付寶微信之間的補貼大戰。所以,從現在開始請抓緊享受當下!央行決定,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現行20%逐漸提高至50%,即刻執行! 何為備付金?你在淘寶買一雙鞋子300元,收貨之前這300元是付給了支付寶,支付寶可以存到銀行賺利息。
  • 央行發布規定,支付寶和微信都要執行,對用戶會有影響嗎?
    導語:現如今的許多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例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以用於各個場景,無論是商場、轉帳以及公交出行,都讓我們的支付趨於統一化。支付寶及微信能夠在幾年間迅速發展至現在的規模,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它的功能齊全,確實讓我們從中獲利了。
  • 央行新規定,微信支付寶都害怕,網友:央行厲害了
    而要說起我們國家最具代表也最讓能讓大家接受的那就是微信錢包和支付寶錢包了,這兩款軟體的出現,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了很多,可以說,這兩款支付方式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曾經阿里集團創始人馬雲就曾說下「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樣的豪言。
  •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2017年12月27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及配套印發《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正式確立條碼支付的合法地位。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損失慘重
    當然,記錄的同時,銀聯還要通過央行的支付系統,完成跨行清算頭寸交割(非即時)。而在第二個場景裡,由於用戶支付的是微信錢包零錢,所以,整套流程裡沒銀聯什麼事,微信支付替代了銀聯的角色,完成了收單和清算的全套服務。要知道在2013年10月6日CNAPS 2代(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二代)上線時,沒人能想到未來將顛覆所有公民的消費習慣。
  • 4月1日起,支付寶不能再發紅包!騰訊:微信紅包可以的吧?
    眾所周知,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已成為國內行動支付老大,深受廣大用戶喜愛。去年支付寶為了活躍用戶,前後發了10多億紅包。而就在去年年底的紅包大放送意猶未盡時,馬上又要與紅包說拜拜了!大眾實屬不舍啊!原來,央行規定:為了保障支付業務長遠、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支付機構不能為了追求短期的市場份額,採取燒錢或是補貼等不當競爭手段進行推廣。此規定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規定說的很清楚,支付機構以後再發紅包就屬於不正當競爭了,會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
  • 支付寶、微信們注意了!央行新規:1月起個人轉帳20萬以上需報備
    繼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至網聯平臺處理、規定條碼支付當日限額之後,如今央行再次出手,以規範支付寶、微信等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大額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規定,2019年1月1日起,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在內的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超過規定(個人交易5萬以上、個人轉帳20萬元以上
  • 明年1月1日起個人單日跨境轉帳超20萬要上報央行
    原標題:明年1月1日起第三方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大額交易要上報央行個人單日跨境交易超20萬要報送央行元旦之後,個人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單日現金收支達到5萬塊錢以上,或境內轉帳50萬元,亦或者跨境轉帳20萬元以上
  • 今後支付寶、微信、手機必須實名認證 否則後果很嚴重
    1、電話實名制   《人民郵電報》官方微信發文稱,工信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此為「史上最嚴電話實名制」。
  • 央行網聯收編所有網絡支付:支付寶微信損失慘重
    當然,記錄的同時,銀聯還要通過央行的支付系統,完成跨行清算頭寸交割(非即時)。而在第二個場景裡,由於用戶支付的是微信錢包零錢,所以,整套流程裡沒銀聯什麼事,微信支付替代了銀聯的角色,完成了收單和清算的全套服務。要知道在2013年10月6日CNAPS 2代(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二代)上線時,沒人能想到未來將顛覆所有公民的消費習慣。
  • 你支付寶和微信裡的錢,1月14號後都由國家保管,有什麼影響嗎?
    我們現在出門基本上都是不帶現金的,有什麼小額的消費都是直接用支付寶和微信進行付款,我們也會定期在微信和支付寶中充值一部分錢以備待用。可是你們會知道這些存在支付寶和微信的錢其實就是一個數據嗎?如果有一天發生重大的網咯安全問題,我們的錢還能有保障嗎?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即將成為過去?央行數字貨幣來了
    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成了判斷一個地方經濟與年輕人是否活躍與發達的晴雨表。僅在個別偏遠山區的農村集市上,還保留著必須現金交易的傳統。不過,兩家科技公司壟斷了全國99%行動支付市場的局面很快就要被打破了,因為,它們最強大的對手來了。央行早在幾年前就宣布要發布數字貨幣,並在幾年前在個別地區進行了封閉性實驗。
  • 央行為保護用戶資金安全,發布新規,微信支付寶備付金升級到100%
    目前人們使用最多的兩款行動支付軟體分別是微信和支付寶。馬雲先推出了支付寶支付,然後馬化騰緊跟其後,推出了微信支付。目前微信和支付寶的用戶都有10億人左右,用戶數量非常的大,給兩家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這兩款支付方式的出現,也使得人們逐漸放棄了現金支付,紛紛使用更為便捷的行動支付。
  • 央行宣布的新規定,支付寶微信付款方式變了,這些細節你知道麼?
    央行宣布的新規定,支付寶微信付款方式變了,這些細節你知道麼?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手機,甚至有些人當手機不在身邊時,就會感覺心煩意亂。而要問行動支付為什麼這麼發達,這件事可真要感謝馬雲和馬化騰先生了。多虧了馬化騰的微信和馬雲的支付寶,二者在行動支付上拼命布局,豪撒眾多福利給我們普通用戶,終於有了現在如此方便的行動支付。而這「二馬」當然也不虧,如此龐大的行動支付用戶規模讓兩個人一頓好賺。連各大銀行也紛紛請求合作,承諾給他們最好的存儲利息條件,希望二者在自己的銀行,存儲用戶放在App裡的資金。
  • 央行穆長春:微信、支付寶和央行數字人民幣不存在競爭關係;華為...
    10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發表了關於數字人民幣的演講,針對9月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官方媒體上發布的《關於數字人民幣M0定位的政策含義》一文中的部分觀點進行解析和分享。
  • 央行出手,支付寶、微信要涼?
    12月9日,我在《財經》(博客,微博)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就是說:現在距離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已經不遠了,這件事對於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生活來說,也會帶來不小的變化,今天和大家聊幾個。
  • ...月 1 日起,支付寶 / 微信支付等個人交易 5 萬、轉帳 20 萬以上...
    [2018年12月26日下午19:56] 支付寶今日針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需上報」一事做出了回應。支付寶官方表示,央行的這個文件是針對反洗錢的,一天內現金交易超5萬才要報備(支付寶哪有啥現金交易 ),交易特別大額的(1天50萬)才要事後報告。
  • 央行受理違規舉報 微信支付實名制有什麼問題?
    7月14日晚間,央行方面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7月13日,人民銀行收到來函提及的舉報材料。人民銀行對於收到的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將進行調查核實,並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下稱《非銀支付辦法》)已於7月1日起正式執行。10天後,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豫甲實名舉報微信支付涉嫌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