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暑假,不一樣的收穫;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體驗。2019年的暑假,對於參加遼寧建行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的高校學子有著非凡的意義。炎炎盛夏,酷暑難耐,而炙熱卻遠不及青年學子的參與熱情。來自遼寧大學、瀋陽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省內外十餘所高校的400餘名學生,從書齋走向田野,帶著鄉村振興的重任,承載著遼寧新時代新發展的希望,深入到覆蓋遼寧全境的40個縣域地區。實踐內容包括「金智惠學」培訓、裕農通服務點實踐、普及金融知識、縣域機構跟崗、走進中小企業、開展公益活動等六項內容。
「金智惠民—鄉村振興」高校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是建設銀行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於通過金融服務傳播金融知識,實踐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行大學推進產教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一次創新嘗試,為廣大青年學子搭建感知金融、了解社會、參與公益、助力惠民、錘鍊自我、發揮專業特長服務社會的平臺。
在這個特殊的課堂上,青年學子們用他們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以及反哺鄉村的熱情,共同繪製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從書齋走向田野 青春活力在鄉村綻放
「從書齋走向田野,那裡有最生動的課堂,鄉村振興的方案需要青年人來書寫。走,跟著建行大學開啟一個不一樣的暑假。」這段激昂奮進的話語,被書寫在建行大學「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的招募啟事上。
招募活動,獲得了遼寧青年學子的熱烈響應。當建行遼寧省分行的行領導將旗幟莊重地遞交到青年學子手中的一刻,宣告了建行大學「金智惠民—鄉村振興」的重任,正式傳遞到青年學子手中,預示著他們將在廣闊的鄉村經受鍛鍊、奮發有為。
在啟動儀式上,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苗震副行長表示,助力鄉村振興,為廣大學子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是建設銀行服務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使命和擔當。建行大學「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實踐活動,為學子們搭建了了解社會、參與公益、錘鍊自我的平臺。作為即將離開校園走進社會的大學生,還應注重理論聯繫實際,通過社會實踐認識國情、增長才幹,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瀋陽農業大學副校長辛彥軍表示,這次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深入鄉鎮、深入基層,深入到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最前線,這不僅全面切合了總書記指出的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總要求,更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強烈呼應。希望參加活動的學子以此次社會實踐為契機,投身農業,紮根農村,貼近農民,服務三農。
建行遼寧省分行對參與實踐活動的學子,設計了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和有針對性的實踐方案,同時為學子衣食住行提供了周密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田間地頭的「建行大學」 裕農惠民送到村口
為了讓這些生活在象牙塔裡的學子們,真正地融入到農村金融知識推廣中,在奔赴各個實踐基地前,建行遼寧省分行通過線上建行大學的網絡課程以及線下集中授課對大學生進行了「金智惠學」集中培訓,從基礎的銀行知識到金融扶貧、裕農通項目,從授課技巧培訓到建行網點參觀,下鄉實踐隊員們反響良好,表現積極。
為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加強金融常識教育,提升防騙能力,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還特意安排了一節個人信用記錄管理課程,讓大學生在學習金融知識的同時,提升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克制的能力,珍愛信用記錄,享受快樂人生。可以說,這樣的培訓,既貼近農村實際,又能調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到達實踐地點後,青年學子們來到縣域機構進行跟崗實踐學習,親身體驗商業銀行基層工作,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普及金融服務。分行為每一位學子配備了業務經驗豐富的專業導師進行定向輔導,通過一對一示範、手把手傳授,讓學生們快速掌握銀行業務基本操作流程和實戰營銷技巧,更廣泛、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學習了解金融知識。撫順縣域支行為實踐隊員們進行一對一測評,結合每名實踐隊員自身特點,制定了個性化的跟崗培訓計劃。
入選的青年學子還有一個新的身份和職責,就是到鄉村去,擔任建設銀行「村口銀行」行長,送金融服務上門,到裕農通服務點擔任「推廣大使」,在學習銀行金融業務的同時,幫助「裕農通」服務點將服務送到田間地頭和農民身邊。
真正的學習,來源於實踐操作之中。在鞍山海城,青年學子們到村口銀行進行掛職實踐活動,通過聯繫村長、村支書及當地有影響力的商戶業主,以客帶客、口口相傳,使用簡單樸實的話語,將建行金融服務產品傳遞給村民。學生們還深入集市,進行金融、防詐騙、反假幣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在遼寧地區打響了普惠金融服務品牌。
在實踐活動中,青年學子們還走進企業,深入了解農村經濟,重點關注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發展情況,同時實地走訪了解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痛點,利用所學金融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助力鄉鎮企業發展。作為隊伍裡的農學「專家」,瀋陽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的耿銀彩在北票巨龍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實地調研後,認真撰寫了調研報告,為企業蘋果產品提出了升級優化方案。耿銀彩還把自己調研到的情況,講述給了自己的導師,並打算邀請這位蘋果研究專家赴現場考察,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酷暑不擋激情 青春在砥礪中美好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談起發起這次活動時曾表示,下鄉實踐活動將調動起孩子們內心的正能量,同時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將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在為期兩周的活動中,建行遼寧省分行安排青年學子們前往扶貧村了解扶貧村自然情況、扶貧項目、脫貧情況、鄉村振興情況等,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農村孤寡老人。通過「勞動者港灣」,青年學子們獲得了服務環衛工人、人民警察、快遞小哥的機會,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建行的大行擔當與情懷使命。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學生們到水泉鎮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農村孤寡老人,期間實踐學生為孤寡老人理髮,並幫助其擦玻璃、打掃衛生、實打實地為困難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鐵嶺昌圖,青年學子們前往省分行定點扶貧村鴜鷺鎮進行實地調研,並與建行駐村第一書記孫立輝進行座談,了解扶貧村自然情況、扶貧項目、脫貧情況,鄉村振興等情況。
在朝陽北票,青年學子們深入先進黨建基地海豐村,參觀基層黨支部,學習黨建知識,與村黨建負責人探討當地惠農產業相關問題。
「紗網的大棚成本高,但是散熱性好,能有效防蟲害,最生態環保;塑料大棚相對成本低,推廣度最高,但夏天在裡面耕種悶熱,需要配套推廣相應的溫控技術。」在本溪懷仁縣,青年學子們走進了建行扶貧點普樂堡村,在駐村第一書記尚冰潔帶領下,參觀了種植大棚,實踐學生依據所學知識,與種植戶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溝通,看看農民真正需要什麼,及時給出專業建議,得到了農戶的充分認可。
真實的實踐經歷,遠比招募啟事所描述的,讓青年學子們收穫更多。參加了暑期實踐活動的大學生們感慨地說,這是一次非常有創意也有意義的暑期實踐活動,內容很豐富。和過去了解到的『三下鄉』活動或者銀行實踐都不太一樣,是二者的結合,同時融入了建行大學的針對性培訓培養,有培訓、有跟崗、有實踐、有科研,更像是一個新金融人才培養的『夏令營』、鄉村振興的『實踐隊』。」
一位學子分享,通過下鄉實踐,真切地感受到了建設銀行這項事業如此偉大!沒參加下鄉實踐活動之前,沒想到貧困縣域的村民和普惠金融客戶金融知識會那樣匱乏。在城市裡,金融服務觸手可及,但是在縣域農村,很多地區金融服務還存在空白。有幸參加了建行組織的這次活動,對新金融的普惠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體會到建行創新發展生機活力和勇於擔當的家國情懷。未來一定加倍努力學習,畢業後爭取考入建行!
「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是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大行,切實履踐初心使命,為青年學子實現夢想創造的平臺。通過這次活動,一個令人憧憬的新時代新鄉村振興的夢想,開始在青年學子的心中加快由願景變成現實。正如學生們在總結中寫到:「感謝建設銀行為我們提供了一次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深入了解社會的機會。我們充滿期待,我們信心滿滿,唱響青春之歌,發揮大學生人才優勢,服務於鄉村振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