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電競生態之下,電競產業已經是數字經濟的「新藍海」。
近期,廣州在電競產業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先是黃埔區在11月底發布電競遊戲「雙10條」產業政策,緊接著,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發布。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出臺的電競產業規劃。
按照規劃,廣州天河區擬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圍繞目標定位,《規劃》提出「三年上臺階、五年圓目標、十年創未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末,天河區電競產業總規模預計達到1000億元以上,增速保持15%以上,屆時將基本建成產業與空間各環節聯動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電競產業卻實現了逆勢增長。根據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將達到1405億人民幣。在千億電競生態之下,電競產業已經是數字經濟的「新藍海」。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各大城市也在加緊搶灘電競產業新「風口」。隨著黃埔區和天河區陸續發布關於電競產業的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廣州在電競產業領域的發展路線圖也清晰起來。
廣州駛入電競產業發展快車道
千年商都廣州,擁有發展電競產業肥沃的土壤,遊戲公司數千家,電競人才眾多。蓬勃發展的電競遊戲與直播,強大的觀眾與玩家基礎,令廣州駛入電競產業發展快車道。
數據顯示,到2019年,廣州遊戲產業規上法人單位數已達260家,上市公司達到14家,營業收入801.41億元,同比增長30.95%,利潤總額達到136.92億元,同比增長73.34%,遊戲產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30.16%,位居全國前列。
11月28日,黃埔區發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遊戲電競產業發展若干意見》。未來黃埔區將與廣州市兩級聯動共建大灣區國際電競創新中心,加快建設魚珠中國遊戲軟體谷「產業地標」。同日,電競界頂尖賽事2020年英雄聯盟德瑪西亞杯宣布落地黃埔。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黃埔區將把魚珠片區打造成為大灣區國際電競創新中心。今年3月,「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區」在魚珠正式揭牌;今年5月,黃埔區首個遊戲軟體新基建項目「中國遊戲軟體谷」開工奠基,兩大軟體園區建成後,將形成「雙核驅動」的新基建產業聯動格局。
不只是黃埔,廣州天河區也對電競產業的發展給予厚望。12月14日,天河區發布了《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結合天河區產業結構現狀和優勢,《規劃》提出「產業發展3+3」戰略,確定了電競體育賽事、電競泛娛樂、電競城市三大重點發展的核心板塊,形成電競產業發展核心驅動力。
廣東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研究員黃思遠介紹,「電競+VR/AR、5G」「電競+現代服務」「電競+商業聯名」「電競+硬體設備」「電競+直播經濟」「電競+產業園區」「電競+文化創意」「電競+旅遊」等眾多產業融合業態齊頭並進、全面開花,將成為天河電競產業發展的特色亮點。
結合天河區重大戰略平臺建設情況,《規劃》提出「三心驅動,三帶聯動」的「空間布局3+3」戰略,將電競產業發展與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路商圈、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高新區、天河智慧城、沙河片區等區域發展深度結合,圍繞電競泛娛樂發展中心、電競產業策源中心以及未來電競綜合發展中心,串珠成線,打造電競泛娛樂核心發展帶、電競產業融合發展帶以及電競產業未來發展帶。
探索差異化競爭路徑
根據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音數協遊戲工委聯合發布的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電競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719.36億元,同比增長54.69%,中國電子競技用戶規模達到4.8396億人,同比增長9.94%。面對如此大的「蛋糕」,不只是廣州,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布局電競產業,搶佔發展先機。
今年上半年,虎牙直播與體壇電競聯合發布《2019中國電競城市發展指數》,上海獲得99.21分,被定義為全國唯一的「超一線電競城市」。對於電競產業的發展,上海具有產業自然集聚的先發優勢。上海在2017年就提出「全球電競之都」的建設,但隨著部分龍頭企業業務衰落或離開,上海目前具備的產業優勢正在進入穩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去年,上海成規模的電競比賽有1500場,佔全國規模賽事總量近一半。「電競20條」推出後不久,浦東新區、靜安區、楊浦區、黃浦區和普陀區相繼出臺落地20條的區域政策,43家新電競場館已完成布局,電競之都的活力可見一斑。
作為西部電競之都,成都在電競領域也已強勢起步。今年5月,成都市發布《關於推進「電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成都建設成為 「電競文化之都」。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成都電子競技行業產業規模達155億元,成都網路遊戲用戶超過660萬,遊戲企業增速全國第一。根據《2019年中國電競城市發展指數》,成都辦賽數量僅次於上海,位列全國第二。正因為此,在電競領域,成都已經被打上 「中國手遊第一城」「中國遊戲產業第四城」的標籤。
面對全國各大城市對於電競產業的覬覦,廣州的競爭壓力不言而喻。黃思遠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廣州的遊戲廠商眾多,電競領域人才濟濟,這些都是發展電競產業的優勢。如何利用好這些優勢,與國內其他城市形成差異化競爭,是廣州電競產業實現突圍的重要命題。面對電競新「風口」,廣州要依託遊戲大廠的優勢,對電競全產業鏈進行布局,打造更完善的電競產業生態圈。
(作者:於長洹 編輯:周上祺)
〖 21世紀經濟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