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大陸年輕人擺脫跟團遊,選擇個人遊的方式赴臺,他們追求個性、時尚、獨特體驗、說走就走,在假期中享受一次難得的「任性」……
4月中旬,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第五批11個試點城市啟動,至此,赴臺個人遊開放城市已達47個。
相較於過去的跟團遊,當下以80後、90後為主體的赴臺遊正變得日趨多元化,赴臺遊凸顯「任性」。
看點多樣 不再模式化
國父紀念館、故宮博物院、中臺禪寺、日月潭、阿里山……提起臺灣,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這些景點,也是過去旅行社安排「8天環島遊」的標準觀光地。不過,對於大陸年輕的遊客群體來說,赴臺遊不想那麼模式化。
「雖然阿里山、日月潭這些地方還是會想去看,但是我不會一味地找熱門景點。」小雨是來自浙江的一名大二學生,她表示,臺灣是一個適合深度遊的地方,看點多到甚至可以分成不同系列,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比如就我身邊的朋友來說,喜歡政治的會挑選『總統府』、『立法院』、『國史館』等地方參觀,喜歡自然風光的會到北海岸、高美溼地、蘭嶼去探訪,而喜歡臺灣文學影視作品的就會去找文字和鏡頭的場景來『還原』。」
對於小雨的看法,不少年輕朋友都表示贊同。中國人民大學的欣然告訴記者,臺灣電影和偶像劇很受大陸女生喜愛,所以自己和男朋友去臺灣時有意選擇了《流星花園》裡的中正大學、《不能說的秘密》裡的淡江中學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新北市平溪。
「因為我覺得柯震東和陳妍希在平溪沿著鐵軌走路,還有放天燈的場景都好浪漫。所以我們也去模仿了一下,體會主人公當時的感覺。還有像《千與千尋》場景裡的九份、《海角七號》裡的墾丁,這些地方也都因作品而產生特有的美感。」
此外,也有一些人選擇時間節點去看「門道」。例如喜歡政治話題的會選擇選舉前跑去看「造勢」,喜歡明星的會盯著「五月天」、「蘇打綠」的演唱會時間表奔過去,而文藝範兒們則在假期專程到誠品書店裡度過不眠一夜。
舍掉大巴 天地任我行
「臺灣雖然很有意思,但是我們的行程太趕了。幾乎就是看完一個地方就上大巴,沿著高速公路趕路到下一站。大部分時間都在車上。」提及兩年前的「十天環島遊」,退休教師良幹說到了跟團赴臺遊的「遺憾之處」。
而這種「大巴」安排更不容易讓年輕群體接受。「去臺灣玩就是為了體驗『小清新』的感覺呀。如果是一路狂奔那麼心態就不容易放鬆了,不管看什麼玩什麼就都索然無味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月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月陽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不論已經去過臺灣還是將要去,他們把行程都安排得較鬆散,只是大概選幾個遊覽地點。「就像去墾丁,如果像打卡一樣一個點看完去下一個點,那就沒有愜意的感覺了。躺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靜靜地過一下午,這才是有品質的玩。」
臺灣人用「趴趴走」來形容這種說走就走的「閒逛」。當然這種走法依賴於臺灣方便的交通環境。
「想快點可以坐高鐵,想從一個鄉鎮到另一個鄉鎮可以坐台鐵的區間車,還有各地之間的客運公車。」欣然認為在臺灣只要不是特別生僻的路線,基本是「說走就走」。「我們也經常騎機車(摩託車),既方便快捷,又能在沒有遮擋的情況下享受和親近自然。有朋友甚至就這樣在臺灣島騎了一圈。」
尋找個性 民宿最像家
提到赴臺遊,大家想到的除了「看」就是「吃」了,有人就是衝著臺灣的吃去的。「跟團遊」通常都只能在趕路過程中吃團餐,只有一兩天晚上有時間逛逛夜市。
而大陸遊客團常去的士林夜市和六合夜市也已經模式化了,基本是蚵仔煎、大腸包小腸、臭豆腐、珍珠奶茶的攤位,差異性較小。
「雖然這些招牌小吃很不錯,但是如果總是看見它們也就沒有意思了。其實像豬腳面線、薑母鴨、芋圓、花生冰淇淋、楊桃冰等小吃也都很不錯。」月陽還說,自己在臺灣時品嘗到的臺北東區西式下午茶、臺鐵沿線的便當,甚至起源大陸卻又不同風味的北平烤鴨、山東饅頭、東北酸菜白肉鍋也很值得品嘗。
吃飽喝足玩爽後,大多數遊客都希望有個舒適的下榻之處。跟團遊大都安排在傳統的飯店,包括鼎鼎大名的臺北圓山大飯店等。然而,對於年輕群體來說,高級飯店費用高又沒有新意,大家更願意住民宿。
「就像南投清境農場的民宿,具有歐式風格,配合上周圍的草場就有置身於英式莊園的感覺。一大早聽著羊叫的聲音起床,感覺特別棒。」雖然從臺灣回來已有半年多了,但欣然仍舊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
復古風、小清新風、後現代風……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民宿,它們都能帶給遊客居家的感覺。比如記者曾經在花蓮住過的一家民宿,晚上可以在露臺上吃水果、看星星,早上有老闆娘親手準備的麵包煎蛋沙拉早餐,就如同在家中一樣親切。(記者 柴逸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