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3歲老人堅持13年毛筆手抄名著 52冊線裝本重25公斤

2020-12-20 華商網

  83歲的楊照欽,不僅13年間堅持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購買材料製作成精美線裝本,還懂英語會使用電腦軟體製作圖片。除此之外,平時愛好彈奏若干樂器、演唱各類戲曲,朋友們說他是個「潮人」,他卻更喜歡用「白髮學童」稱呼自己。

  堅持13年毛筆手抄名著 製作線裝本52冊重50斤

  楊照欽,祖籍河南,中共黨員,60多年前因考學來到西安,卻因家境貧困沒有完成上大學的夢想,找尋一份工作後便在西安定居。1月6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楊老先生:頭戴灰色鴨舌帽,身穿灰格子襯衫和深藍色棉馬甲,身體硬朗、腿腳靈便,「我現在和老伴兒住在這個29平方米的小房子裡,雖然小,卻很舒適。」

  「雖是陋室,惟吾德馨。」楊照欽這樣評價自己。楊照欽說,他平時喜歡練字和看書,退休後空閒時間很多,「突發奇想如果用毛筆將書抄寫下來,應該是件挺有意思的事。」2006年至今,楊照欽先後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用時三年)、《紅樓夢》(用時兩年半)和《水滸傳》(用時四年)的抄寫,共製作精美線裝本52冊,重達50斤。

  談起線裝本的製作,楊照欽笑著告訴記者,「這些紙張都是我從市場買回來,再裁成長32釐米、寬22釐米的小張,待一冊寫完,就用合適樣式的硬紙或緞面製作封面,並在距右側1.5釐米的位置上用針線將其縫起封存,裝線裝本的紙盒是也我老伴兒平時收集的,風格跟手抄書內容也很適合。」

  自稱「白髮學童」 懂英語會電腦製圖

  楊照欽每日生活很充實,平時清晨四五點起床後,就會坐在書桌前寫上幾頁手抄書。在楊照欽的書房牆壁上,掛著二胡、琵琶、嗩吶等樂器,「我有時候下午和老夥伴們彈彈樂器、唱唱戲。我會唱秦腔、豫劇、京劇等,有機會也會進行表演,生活過得很開心。」

  楊照欽懂英語但不會拼音,他就用英文字母來幫助自己學習拼音打字,「以前在學校學過點英語,但沒學過拼音,2008年我申請了個博客,不會打字怎麼辦?我就用英文字母來幫助自己記拼音,慢慢地就學會用兩根指頭敲鍵盤打字了。」

  楊照欽喜歡攝影,曾經在西安照相館培訓站做培訓攝影的工作,「有時候照片曝光或者亮度不夠,我就在電腦上使用美圖秀秀調光,還用它拼圖等。」楊照欽覺得年齡不是學習新鮮事物的阻礙,「我的朋友說是『潮人』,但是我覺得『白髮學童』更適合我,學到老活到老,再老也不能放棄學習。」

  81歲老伴兒愛好畫國畫 三個兒子都支持業餘愛好

  楊照欽的老伴兒李春鄉今年81歲,60年前跟隨楊照欽來到西安。李春鄉很喜歡畫國畫,家裡客廳上都掛著她的畫作,涉及山水、花鳥、動物等。李春鄉說:「退休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喜歡畫畫,除了紙上,也會在雞蛋上進行繪畫,自娛自樂。」

  說起老伴兒李春鄉的畫作,楊照欽笑稱「不規範」,「國畫講究神韻,她的畫兒厚度、深淺遠近都欠缺,但是她70歲才開始畫畫,在老年大學還報了兩學期的書畫班,現在每天都畫幾張,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楊照欽還拿出李春鄉參加社區舉辦的書畫攝影大賽獲得二等獎的證書,臉上都是自豪。

  楊照欽和李春鄉育有三子,兒子們對老人的業餘活動都表示支持。楊照欽說,「兒子們雖然都忙,但是也很關心我們,我們老人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會抽時間去看看重孫子和重孫女,四世同堂,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非常滿意。」

  文/華商記者 尤潔 實習生 許棟楊 圖/華商記者 尤潔

相關熱詞搜索:名著手抄線裝本

相關焦點

  • 西安83歲老人堅持13年毛筆手抄名著 52冊線裝本重25公斤
    83歲的楊照欽,不僅13年間堅持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購買材料製作成精美線裝本,還懂英語會使用電腦軟體製作圖片。除此之外,平時愛好彈奏若干樂器、演唱各類戲曲,朋友們說他是個「潮人」,他卻更喜歡用「白髮學童」稱呼自己。
  • 西安八旬老人手抄名著 十幾年毛筆書寫300萬字
    【解說】今年83歲的老人楊照欽,是社區有名的文人。從小酷愛古典文學的他,對三國演義等中國名著並不陌生。十幾年前,楊照欽開始了用毛筆手抄《三國志通俗演義》的計劃。如今,老人已用毛筆抄完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三部名著,總計300萬字,裝訂成52冊,重量達25公斤。
  • 西安八旬老人手抄名著 用時12年毛筆書寫300萬字
    楊照欽用毛筆抄名著     本報記者 黨運 實習生 程嘉豪攝                           大功告成的日子,剛好趕在去年12月31日。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對楊照欽來說,稱得上是圓滿。
  • 小學四年級畢業,67歲用毛筆手抄四大名著,耗時8年已成名
    寫字很簡單,但是要用毛筆寫小楷就有困難了,而且還是8年如一日的寫,寫的還都是古典文學,這讓現年76歲的張喜才老人近日可在網上火了一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怎樣的一種堅持與存在?一、他為什麼會想著要手抄四大名著?
  •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佩服~
    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一般人仔細讀完都需時日,更別說一字一字謄寫。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目前已經抄完《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還剩下的8回將於2021年元旦前抄完。
  • 長治73歲老人每天堅持用毛筆抄四大名著:以後留給孩子們
    長治的原爺爺就是如此 他喜歡寫書法,所以每天堅持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 他決定,以後把這些手抄本送給孩子 就當是一份心意~
  • 六旬老人18年手抄名著200餘萬字
    記者:左琛 露露在我縣堯禾鎮滿義村,有一位68歲的書法愛好者名叫高智禮,雖然已經年近古稀,但他每天堅持用毛筆手抄四大名著和經典文學,18年來,他用廢數百支毛筆,抄寫好的紙張壘起來有一米多高走進高智禮老人的書房,只見一張張抄寫完的紙張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書桌上,隨意翻開其中一頁,都是端莊秀麗的小楷,這些都是老人一個字一個字抄下來的。提起抄寫的緣由,老人說與他從小寫毛筆字的經歷分不開。
  • 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他,一個平凡的人,在村裡做過會計,務過農,喜歡書法,對文學情有獨鍾;他,用執著和毅力開始手抄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他,就是長治市潞州區南石槽村72歲的老人原開心。原開心老人68歲的時候偶爾在讀報時,他看到一名書法家手抄「四大名著」的消息,突發奇想,也想手抄「四大名著」,他把這件事告訴家人後,家人很是支持,孫子給他買來筆墨紙硯,他十分開心,也有了動力,心裡下定決心。2015年開始至今,原開心老人已經用小楷字體完成了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全書一百二十回的手抄寫,共計62萬餘字,大概用了兩千多頁紙,損壞毛筆30多隻。
  •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佩服~~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一般人仔細讀完都需時日,更別說一字一字謄寫。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
  • 3815張宣紙、328萬字,老人堅持5年用毛筆抄完四大名著
    寫完這《紅樓夢》的最後一句,一位南京老人終於完成了老伴的臨終囑託,用毛筆手抄完了四大名著。圖片來源於紫金山視頻截圖五年,7300個小時,3815張宣紙,328萬個字……即使老眼昏花、身患帕金森,王振順老人仍然堅持每天寫字
  • 南京79歲老人為愛堅守承諾 五年用毛筆抄完四大名著
    近日,南京一位老人用五年時間,手抄中國四大名著328萬字,完成老伴生前的願望。當地時間11月29日,中國新聞社記者走訪了這位老人的住所,用鏡頭記錄這位年近八旬老人的執著追求。  【解說】老人名叫王振順,江蘇南京人,王老堅持五年光陰,執筆抄完了四大名著,而且用的還是毛筆。談及當初抄寫四大名著的初衷時,王老感慨萬千地說,老伴的臨終囑託一定要完成。
  • 用毛筆手抄「四大名著」 用藏文翻譯《聊齋志異》——記藏族老人馬...
    圖為馬祥雲老人在裝訂手抄本  今年78歲的馬祥雲老人出生於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東大灘鄉一個偏僻山村的藏族家庭。  這位藏族老人做了一件驚人的大事,退休後,他花了8年時間用毛筆抄寫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四大名著」,並用藏文翻譯了《聊齋志異》,同時搜集整理了安多藏族民歌和諺語三千多首 。
  • 寧鄉7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3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6日訊 據這裡是寧鄉消息(記者 劉淑蘭 鄔豔)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一般人仔細讀完都需時日,更別說一字一字謄寫。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
  • 耄耋老人舞墨22年,手抄名著900萬字……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窗,投射在那張上了年歲的老書案上,結束晨練的雷元鍾老人提起毛筆,埋頭伏案,一筆一划,開始抄寫《二十四史》……用一手標準的小楷字抄寫古典名著,已成為新江口街道長安社區、82歲的雷元鍾老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 耄耋老人舞墨22年,手抄名著900萬字……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窗,投射在那張上了年歲的老書案上,結束晨練的雷元鍾老人提起毛筆,埋頭伏案,一筆一划,開始抄寫《二十四史》……用一手標準的小楷字抄寫古典名著,已成為新江口街道長安社區、82歲的雷元鍾老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 山西古稀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5年抄寫120餘萬字(圖)
    潞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長治8月7日電 題:山西古稀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5年抄寫120餘萬字作者 吳瓊 崔翔 宋璐7日,早上9點,結束晨練、吃過早飯的原開心來到書房,戴上老花鏡,取出毛邊紙,將放大鏡輕輕地放在書邊,磨好墨後,開始抄寫《紅樓夢》。
  •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佩服~
    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一般人仔細讀完都需時日,更別說一字一字謄寫。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目前已經抄完《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還剩下的8回將於2021年元旦前抄完。
  • 73歲老人每天抄寫四大名著,5年用掉80多支毛筆
    在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五馬街道南石槽村,73歲的原開心每天堅持抄寫四大名著,5年的時間裡抄寫了3649張毛邊紙,共120餘萬字。5年前,在一次讀報過程中,他無意中看到一則書法家手抄「四大名著」的消息,便萌生了抄寫四大名著的想法。談到初衷,原開心解釋到:「自己沒勞動能力,我在家坐著,進來出去也沒什麼意思。後來我就想我也寫寫,把四大名著寫一寫。」雖然抄書不是難事,但對於一位老人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
  • 73歲老人每天抄寫四大名著,5年用掉80多支毛筆
    在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五馬街道南石槽村,73歲的原開心每天堅持抄寫四大名著,5年的時間裡抄寫了3649張毛邊紙,共120餘萬字。在他的書房裡,筆墨紙硯一應俱全,一摞摞、一張張抄寫完的紙張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書桌上,隨意翻開其中一頁,一筆蠅頭小楷,字跡工整,版面整潔。
  • 老人4年用毛筆抄完90餘萬字繁體《紅樓夢》
    亞心網記者 張萬德 攝   新疆烏魯木齊市69歲老人4年用毛筆抄完90餘萬字繁體版《紅樓夢》  亞心網訊(記者 石豐森 ) 「之所以手抄《紅樓夢》,是想把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之作再精讀一遍,體會其中的深邃思想和文化,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