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30 天,口罩為何一直難求?

2020-12-21 虎嗅APP


當我敲下鍵盤寫出這段文字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間已經有 30 天了,最近寫的文章我本應是在辦公桌前喝著咖啡敲出來的,但卻因為這場疫情,讓我只能在家穿著睡衣碼字。



疫情的到來,不僅改變了我們日常的辦公方式,也讓我們的社交話題也發生變化。平日,朋友群都會聊搶哪雙新鞋、誰又中上了搖號,但在今天,我幾乎每天都能在群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xxx上架了口罩,快買!」


但通常不久後,就能看到這樣的回覆:


「嗐,又是瞬間沒了。」



口罩因為疫情的突然殺到而成為「緊缺資源」,為了應對口罩的供應問題,諸如廣州等城市都陸續出臺了預約機制保證口罩供應。然而即便如此,口罩在電商、藥店依然「一罩難求」。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從口罩本身說起。


口罩的分類


當下應對疫情的口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醫用外科口罩,一種是對非油性顆粒過濾大於 95% 口罩。


但無論是普通口罩還是外科防護口罩,它們的防護原理都基本一致,只是在顆粒物過濾等級上有不同的定位。


帶閥門的 N95 口罩


影響口罩防護等級的地方,在於口罩表面的防液處理和過濾層。比如防液處理,就是在口罩表面添加特殊的防水塗層,通過這層塗層,口罩能避免和空氣中飛濺的液體接觸,減少病菌入侵的可能,通常醫用口罩都會在表層有防液處理。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種口罩能有效防止冠狀病毒以飛沫為載體入侵人體。


普通醫用口罩結構


而過濾層則是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組成的熔噴布,這些纖維每根直徑大約只有 0.5~1.0 微米,通過隨機交錯織成一層。在通過對這一層纖維進行「駐極處理」後,帶有微弱電荷的過濾層能在佩戴者每次呼吸時將空氣中的顆粒物進行吸附,把有害物質隔絕在外。


熔噴布是口罩的必需原料


此外,隨著口罩的防護等級不同,過濾層的重量也會不同。比如我們常見的平面醫用口罩,它的過濾層一般是 20 克重,而防護等級更高的 N95 口罩則通常是選用 40 克重的熔噴布作為過濾層。


因此,在使用 N95 時,我們會感覺到呼吸比平面醫用口罩要略微更吃力一點,那是因為它的過濾層和面料都要比平面口罩更厚、纖維密度更大,以換來更好的過濾效果。


三種認證標準口罩分類. 圖片來自:SIFIC 感染官微


通過前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大致了解口罩的原理和結構。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口罩都適合用於前線醫護或接觸病患,對於口罩的防護等級,國際和我國醫療部門都有著明確的分層認證。


比如 GB19083-2010和 YY0469-2011這兩種標準的口罩是符合抗水和血液滲透要求的醫用口罩,其中 GB19083-2010 口罩更是目前各大醫院的急需物資。


此前有熱心同胞向醫院捐贈 GB2626-2006 標準的口罩,但這類口罩主要用於工業防塵,不適用於前線的醫護人員。


該口罩為 GB2626-2006 認證,因此是 KN95 工業防護口罩,不適用於前線醫護


換言之,N95 和 KN95 兩個型號只是表明該產品能符合美國或國標「有效過濾 95% 顆粒物」的標準,具體是工業還是醫療用途,需要看口罩上印有的認證編號。


物流、人力是口罩生產的主要障礙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及出口國,在過去 5 年裡,我國的口罩生產技術逐步成熟,產品生產總值逐年遞增。


根據賽迪顧問公布的數據,我國的口罩商品生產總值從 2015 年的 63.18 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02.35 億元,若是將 102.35 億元的總值換算成商品數量,那麼約等於 50 億個口罩。


圖片來自:賽迪顧問


單從數字上看,50 億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冠狀病毒會通過飛沫等途徑傳染,因此我們需要將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區分出來。但由於未能獲得每種口罩的具體數量,所以只能通過賽迪的產品總值來進行估算:2019 年我國的醫用口罩產值為 54%,工業防塵口罩為 16%,日用防護型口罩是 12%。在撇除其他因素後,符合應對疫情使用的口罩數量實際不到 50 億。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 1 月公布的人口數據,目前我國大陸地區人口為 140005 萬人,如果我們將 50 億的口罩數量和 14 億人口進行粗略計算,那麼每人只有 3 個口罩。


但按照口罩需要每 4 小時更換一次的規律來使用,3 個口罩只能給每人維持最多 3 天使用,遠遠不足以應對長達數十天的疫情。


更何況,這只是在最理想的 50 億個醫療口罩的基礎上進行估算。在日常情況下口罩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醫用口罩的庫存量可能就沒有數十億這麼多。突然的醫用口罩需求激增,自然會在短時間內把醫用口罩的庫存搶光。


京東 1 月 23 日公布防護類產品供應情況,其中口罩存庫為 2030 萬個,但面對激增的需求,這 2000 萬個口罩被瞬間搶購一空


根據京東 1 月 23 日公布數據,在疫情剛爆發的 1 月 19 日至 1 月 22 日期間,平臺在短短 4 天內共售出了 1.26 億隻口罩,單單就 22 日一天的銷量,就已經是平日的 48 倍。


在疫情持續蔓延後,口罩廠商紛紛加大產能增速生產,然而口罩「一罩難求」的問題仍然存在,一方面原因,除了短時間超強的口罩需求使得庫存口罩被迅速消化以外,另一方面,還有節假日期間的物料、物流、生產人力的短缺。


儘管根據工信部公布數據,我國口罩最大日產能達到 2000 萬隻。但由於長假來臨,上遊物料、中遊製造、下遊物流三個分層都處於半休狀態,沒有在前期對熔噴布等關鍵物料進行大量儲備、大量工人開始休假的條件下,中遊企業無法大量產出口罩滿足消費者需求。


全國口罩上遊、中遊企業分布,圖片來自:賽迪顧問


具體到上、中、下三層來看,根據賽迪公布的數據,我國江蘇、山東兩省在口罩原材料和設備供應方面位於全國首位,分別擁有 13 和 10 家企業,其次是安徽、浙江、上海等長三角地區。


而在中遊製造環節方面,根據新京報智庫統計,目前擁有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分布在河南、江蘇、江西、湖北、廣東等 25 個省市共 353 家企業。


經營範圍涉及醫用口罩類的企業分布圖,圖片來自:新京報


由此可見,除上遊、中遊企業較為集中的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外,其他省市的醫用口罩製造商都需要依賴跨省物流運輸原材料。


比如不生產熔噴布的廣東,其中遊企業需要從江蘇等上遊廠商獲得原料,然後再次通過物流提供下遊渠道銷售。因此,口罩生產就要面臨兩重主要障礙——關鍵原料不能及時輸送、生產人力短缺。


不過,隨著春節長假過去,國內醫用口罩企業已經逐步恢復生產。


根據《中國日報》在 2 月 2 日向工信部發言人黃利斌諮詢獲悉,目前國內醫用口罩的日產能超過 1000 萬隻,復工復產方面已經達到 60%。


部分企業也正在以 24 小時「三班倒」形式加大產能,之後疏通物流和擴大產能後有望超越 2000 萬隻日產量水準,逐步緩解口罩供應緊張情況。



不過從當下口罩庫存緊缺,產能有限的現狀看,醫用口罩的產能仍然不能滿足 14 億人口的需求,即便每天有千萬隻口罩登陸市場,部分地區在產能恢復期間仍會出現口罩難買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1000 萬隻醫用口罩只是指常見的平面醫用口罩,而並非是 N95 口罩。由於 N95 口罩採用的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認證標準,所以國內的生產企業需要先獲得 NOISH 認證才能生產 N95 口罩。


而由於國內獲得該認證的企業不多,因此目前醫用 N95 口罩的日產能為 60 萬,所以當前我們更容易能買到的是平面的醫用口罩,而不是 N95。


按需選擇,節約使用


綜合來看, 口罩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存在三方因素,首先是剛好碰上了春節長假,假期前中遊產業的原料的儲備和成品儲備不足;其次是物流和人力未能在長假期間全力運作,物流受阻、開工人力不足,需要時間恢復生產。


圖片來源:中新網


最後,消費者對口罩的選擇也沒有清楚的認識,「什麼場合可以使用普通醫用口罩、什麼場合該用 N95 口罩?」在沒有選擇指引下,消費者對口罩分類沒有清楚的認知,這也是所有口罩在疫情前期就都被瞬間搶空的主要原因。


為了應對激增的口罩使用需求,目前上中下遊的企業和物流都已經恢復運作提升產能,部分地區也通過預約限購等調配方式穩定口罩供應。


不過我們也能通過一些方法來延長口罩的使用壽命,減少當下口罩供應的壓力。



首先是根據使用場景來選擇口罩。儘管當前醫用口罩的產能達到千萬級別,但 N95 口罩產能尚未破百萬,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在不接觸病患、不到達人多或敏感場所的條件下,其實不必使用 N95 口罩,醫用口罩已經足以起到保護作用。


而防護級別更高的 N95 口罩則可以留給前線醫護或疫區人員,尤其是符合 GB19083-2010 認證的 N95 口罩,他們比普通群眾更需要更好的防護措施。


「普通群眾很少用 N95 口罩,也不需要,普通外科口罩就可以。」鍾南山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道


另外,無論是普通醫用口罩還是 N95 口罩理論上是需要 4 小時更換一次,但如果保管妥當,口罩是能夠多次使用的。



但是,筆者並不建議通過二次消毒的方式讓口罩循環利用,根據此前《科技日報》對教育部產業用紡織品工程中心副主任、東華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的採訪,無論通過高溫、水煮、酒精、紫外燈等方式對口罩進行處理,都只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


「口罩只要保護得好,把貼臉的那一面疊起來,脫口罩時手不要沾它,這樣放的話就可以繼續用。」


延長口罩使用壽命的根本,其實並不需要專門對口罩進行消毒,只需要在不用口罩的時候將它保管好就可以了。


進入 2 月,隨著春節長假結束,當下口罩的物料、物流、人力已逐漸恢復正常,口罩的每日產能也在逐步提升,結合各地出臺更科學的口罩調配計劃、群眾對口罩使用有更充分的認識,相信口罩供應緊張的問題在不久後能得到緩解。


相關焦點

  • 臺灣一「罩」難求!「罷韓」團體竟拿口罩生事,沒人性!
    臺當局日前統一徵購口罩,目的是讓大家都買得到,然而,市場上卻一「罩」難求。
  • 江蘇移動「30天漫遊地查詢」助力科技戰疫
    當然有,那就是江蘇移動推出的「30天漫遊地查詢」。作為一個免費的公益服務,只需要發發簡訊就可以得知員工春節假期出行情況,真正做到科技「戰疫」,解決復工企業的後顧之憂。江蘇移動防疫新舉措:30天內足跡輕鬆查
  • 剛剛,又有20000隻口罩運往武漢!中原鐵道"戰疫″持續發力
    剛剛,又有20000隻口罩運往武漢!中原鐵道"戰疫″持續發力 2020-02-0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口語表達 | 一罩難求!「口罩」的英語不是"mask"
    口罩用英語怎麼說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口罩的國內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春節結束後,各大工廠都迅速恢復口罩供應。   根據報導,自2月11日起,全國日產口罩近2000萬隻。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曾於2月7日公開表示,「僅僅中國,一天就需要一億隻口罩」。
  • 助力科技戰疫,甘肅移動「30天漫遊地查詢」已上線,讓你開工無憂
    然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一直讓我們「心有餘悸」,對於公司負責人來說,人員管控怎麼做?如何判斷哪些員工可以正常上班,哪些外地返崗員工需要在家隔離?對員工來講,走上工作崗位,面對同事,心中難免有些擔憂,「從哪裡來?」「去過哪裡?」等問題都困擾著大家。那到底有沒有一個工具或者服務能夠方便地幫助復工企業了解到這些信息呢?
  • 隔離在武漢,她和日本買手募捐28萬元口罩|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幾位護士長時間佩戴口罩後,臉上出現了深深的壓痕。由於口罩稀缺,她們不敢輕易摘下。辛迪再一次意識到物資緊缺的程度。四天前,辛迪從杭州返回武漢時,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口罩、消毒液、板藍根搶購一空;確診的人數不斷上升,「一睜眼,都是壞消息」。
  • 天太熱口罩戴不住怎麼辦?日本發售「冰鎮口罩」
    原標題:天太熱口罩戴不住怎麼辦?日本發售「冰鎮口罩」「冰鎮口罩」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朝日新聞)[海外網5月3日|戰疫全時區]日本東北地區3日迎來了高溫天氣,多地氣溫超過30度。為了應對高溫天氣,山形縣的一家企業開始發售「冰鎮口罩」。
  • 98天,黃鶴樓一直都在!今天再登樓,極目楚天舒
    堅持每日亮燈 告訴這座城市及至世界的人們 黃鶴樓一直都在 98天,黃鶴樓一直都在。 今天,重登黃鶴樓,再一次極目楚天舒。
  • 一直捨不得扔!環衛工1個3M口罩戴30天,洗後接著用,讓人心疼
    近日,一起環衛工人一個口罩戴30天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環衛工人因口罩短缺捨不得扔據媒體報導,近日,陝西西安街頭,一名五十二歲的環衛工人,正在修補手中的3M口罩。當被問及是否沒有口罩的時候,他表示確實沒有了,因為每天工作時間比較長,口罩根本就不夠用。
  • 深圳戰疫紀(下)
    當天拍板,當天確定場地並完成場地勘察;第二天完成實驗室設計;第三天啟動實驗室施工……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僅用5天時間,「火眼」實驗室主體施工即告完成。武漢高科醫療器械園內。2月5日下午,「火眼」實驗室完成交接儀式後,為了能讓檢測流程再快一點,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與朱師達及其團隊一直商討並優化方案到凌晨,並連夜進行試運行。為什麼取名「火眼」?
  • 最貴門票:中國人3500元,外國人30萬元,為何還一票難求?
    但是中國的門票大多是幾百塊居多,說到中國最貴的門票就必須要說樓蘭古國,這樣的門票可以被稱為天價,中國人進去一次需要3500塊,而對外國人則收費30萬,為何還一票難求為什麼對於這個樓蘭古國的門票會差別如此大,國內最貴門票:中國人3500元,外國人30萬元,探索神奇的樓蘭古國!
  • 全球戰疫·連線|慕尼黑日記:戴不戴口罩,這是個問題
    澎湃新聞自2月起推出「全球戰疫·連線」系列文章,連線全球各國當地民眾與海外華人,講述他們的戰疫故事。3月16日,德國巴伐利亞州出臺抗疫措施:所有不是提供食品藥品等必需品或服務的商店、酒吧、夜店、博物館、遊泳池等全部於3月18日開始停工,暫定兩周。
  • 海爾智家小件代言人智小兜深海聖誕晚宴為何一票難求?
    海爾智家小件代言人智小兜深海聖誕晚宴為何一票難求?12月25日晚18:30,海爾智家小件代言人智小兜邀你來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探索神奇的海底世界、共赴浪漫的聖誕之宴。本次晚宴粉絲招募活動於在海爾智家APP、微博、微信等多平臺同步徵集,同時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官方網站開啟線上售票,活動伊始晚宴門票即被兜粉搶購一空。所以智小兜深海聖誕宴究竟為何如此火爆甚至一票難求呢?
  • DIY手工抱枕編織教程:這30件事,做過1/3,就是宅家戰疫小達人
    這估計要是真去擺小吃攤,一條街大家做的都是涼皮和肉夾饃,還有電飯煲小蛋糕……乾脆做了個統計,列了30個選項,一起來跟咱們廣大織友做個小投票,順便幫大家回顧一下這段時間自己都幹了啥~這30件事情,做過三分之一的,基本都是宅家的戰疫小達人了!
  • 法國口罩強制令 部長解釋為何等15天再實施
    雖然法國已於7月11日結束衛生緊急狀態,但解除衛生緊急狀態法規定:「自2020年7月1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總理可在衛生部長報告的基礎上,以保障公眾健康、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為目的,通過政令對向公眾開放場所作出相關規定,包括進入、停留的條件,可涉及一種或多種接待公眾的場所,以及會議場所,但居住場所除外,並保證民眾可以獲得生活必須物品和服務
  • 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中新社香港3月21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中新社記者 王來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日疾駛的小巴,為等待乘客放慢了出車頻率,缺少口罩的小巴司機,有的一個口罩用了幾天。但社會團體和企業已經關注到他們的困境,紛紛獻出愛心。香港「一帶一路獅子會」近日來到旺角及觀塘小巴站,向約200名小巴司機派送2000個口罩。
  • 注意:疫情期間口罩可以寄到義大利嗎?
    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共同戰疫,在疫情面前,做好個人防護尤為重要。戴口罩,是最有效也最有保障的防護措施之一。「一罩難求」是許多國家的真實寫照,不少有親朋在國外的朋友,希望從國內郵寄口罩過去。商務部表示:中國政府未對口罩設置任何貿易管制措施疫情期間口罩可以寄到義大利嗎?
  • 工行青年積極投身戰疫志願者隊伍
    人民網北京5月7日電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工商銀行青年員工們挺身而出,志願走上戰疫前線,按照當地政府部署和工行工作要求,在城市和鄉村的各個角落發光發熱。他們當中,有的日夜奔波在武漢大街小巷,有的主動「衝上雷神山」,有的從海外背回2萬隻口罩,有的積極走上街頭捐獻血液......星火成炬,點亮人間大愛,也詮釋著工行青年堪當大任的理想與擔當。
  • 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不同類型的口罩在防範疫情上有何區別,小小的口罩藏著多少生產工藝,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01一罩難求作為非日常消費品,口罩極少像現在一樣遭受到廣泛關注。疫情引發的口罩需求激增疊加春節期間工廠停產、物流停發,供需矛盾一觸即發。搶口罩的人絡繹不絕,可不同口罩的區別是什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哪種?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口罩主要有普通棉質口罩、普通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型口罩。
  • 從1到25萬 紐約的52天「戰疫」直擊
    4月21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1日14時30分(北京時間22日2時30分),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升至804194例,死亡病例為43200例。紐約州為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目前確診病例為257125例,死亡病例為188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