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婚齡,有實際意義嗎

2020-12-12 錢江晚報

據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新京報報導,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雖最後沿用了現行法律關於法定結婚年齡的設計,但一部分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至18歲,一些委員認為,當前國際上的結婚年齡普遍比我們國家規定的低,「從人口形勢考慮是不是應該降低法定婚齡?」

截至6月29日20時,新京報在微博發起的該話題投票調查顯示,66.2萬參與者中,其中14.2萬人贊同將法定婚齡調至18歲,42.9萬表示不贊同、暫不表態的有9萬人。

從投票看,不贊同意見的佔了大多數。最直接的意見就是:18歲就允許結婚?會不會助長孩子在高一高二就談戀愛、高三一畢業就結婚?早婚後生下的小寶寶誰帶?帶小寶寶怎麼上大學?奶粉尿不溼誰買?網友們認為,剛過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如果這個提案成功了,那麼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首先,離婚率必定會有著顯著的增長,過早結婚還意味著啃老現象將愈發嚴重,隨之帶來的是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專家也認為,鼓勵年輕人早婚早育,「進一步擴大婚姻家庭的不穩定」。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也有20%的網友支持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一些人認為在一些農村地區,很多人結婚都先擺酒,年齡到了再領證,強行要求年齡達到22歲結婚毫無意義。修改法定婚齡,推動此類事實婚姻合法化,從而更好地維護婚姻當事人權利。還有,婚姻權是一項基本民事權利。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理應有權利選擇婚與不婚,強制22歲後才能結婚是違背人性的。有代表委員也因此認為,降低法定婚齡在人性上「是一個正調節的方向」。

應當說,支持和反對降低婚齡,兩方面都有其合理理由。但問題不在於是不是要支持,而在於這樣做是否有實實在在的作用?正如很多專家對此指出的:「降低婚齡」不可能直接扭轉婚姻人數下降和老齡化上升的趨勢。高齡不婚是經濟發展的副產品,本質原因不是結婚年齡的問題,是社會壓力導致現在年輕人不敢結婚生子。中國法定結婚年齡確實偏大,但根據《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男性比女性高2.3歲。可見,目前男22歲、女20歲的結婚年齡限制,對結婚與否的選擇幾乎不構成影響。簡單地說,現代社會結婚年齡調高或者降低,意義都不大。

對於委員們擔心的不降低婚齡會導致適齡勞動力不夠的擔憂,可能事實也並沒有到這地步。據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表示,近階段勞動力還是充足的。因為按照國際口徑,15-64歲勞動人口,我國目前還有9.9億,2030年還有9.5億,2050年都還有8.2億。隨著科技進步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對普通勞動力的替代將不斷提高,我國的勞動力數量仍然是比較充裕的。但勞動力總量過剩,卻結構性短缺,反映出人口素質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不匹配,其問題實質是高素質的勞動力不夠。人口紅利顯然不如人才紅利,所以簡單地降低婚齡但如果不重視人口質量,可能這樣多生出勞動力也將於事無補,這才是更需要擔憂的。

幅員廣闊的中國是一個超大型社會,地區差異大,發展步伐不一致,導致先發地區和後發地區、不同群體之間有不同的訴求,「複雜中國」的現狀導致立法的難度較大。開門立法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抓住最根本的問題才有實際意義。

相關焦點

  • 降低婚齡,有實際意義嗎
    新京報報導,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雖最後沿用了現行法律關於法定結婚年齡的設計,但一部分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至18歲,一些委員認為,當前國際上的結婚年齡普遍比我們國家規定的低,「從人口形勢考慮是不是應該降低法定婚齡?」
  • 「快評」法定婚齡改與不改,現實意義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三審稿對法定婚齡暫不做修改,維持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這應該是對此前曾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的是否要修改法定婚齡給出了結論。據了解,之所以維持了現行法定婚齡的規定,是因為現行法定婚齡的規定已為廣大社會公眾所熟知和認可,如果進行修改,屬於婚姻制度的重大調整,宜在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的分析評估後再定。
  • 法定婚齡偏高怎麼辦?教授建議結婚年齡男20歲女18歲 你同意嗎?
    8月4日,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麗萍在《光明日報》發文稱,我國現有的法定婚齡(男20周歲女20周歲)已不適應國情,應當降低(即男20周歲女18周歲),因為法定婚齡偏高,降低是人口政策需要,降低可改變初婚初育年齡偏高,有利於解決未達婚齡同居生子遇到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問題。
  • 專家建議降低法定婚齡:男不得早於 20 周歲,女不得早於 18 周歲
    然而,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的倡議,之所以未能「一呼百應」,主要還是與現實情況格格不入。雖說從生理上看,18歲已經成人,但這個年齡的人還多半還在上高三。這個時候就結婚,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支持方:「我國法定婚齡偏高,我國人口政策已作出調整」「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可以提前無所謂」「我國人口紅利正在衰減,降低婚育年齡有利於增強人口活力
  • 「快評」法定婚齡改與不改,現實意義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三審稿對法定婚齡暫不做修改,維持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這應該是對此前曾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的是否要修改法定婚齡給出了結論。據了解,之所以維持了現行法定婚齡的規定,是因為現行法定婚齡的規定已為廣大社會公眾所熟知和認可,如果進行修改,屬於婚姻制度的重大調整,宜在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的分析評估後再定。
  • 委員建議降低結婚年齡 婚齡定為男18歲女18歲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委員建議,進一步延長離婚的冷靜期。也有委員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建議降低結婚年齡張蘇軍委員建議,降低結婚年齡,婚姻法修改時把婚齡規定為男18歲、女18歲。他解釋說,1980年修改婚姻法時,把1950年規定的男女婚齡20歲、18歲提高到22歲、20歲,有明顯的經濟社會條件的需要。
  • 人大代表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周歲 該不該降?
    降低法定婚齡呼聲並非始於今日。早在2012年3月,黃細花就提出這一建議,當時被網友評價為「雷人」,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贊同。去年1月,人口學者何亞福在《新京報》撰文表示,法定婚齡應降到18歲,他質疑成年了為何不能結婚,同樣引網友熱議。  當時,新浪發起了一項網絡調查,有6373人參與。
  • 法定婚齡,暫不作修改!
    草案三審稿對法定婚齡暫不做修改,維持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認為,現行法定婚齡的規定已為廣大社會公眾所熟知和認可,如果進行修改,屬於婚姻制度的重大調整,宜在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的分析評估後再定。
  • 中國法定婚齡男女下調到18歲是否可行?
    如開放二胎,如建立各種養老機構,都是對老齡化社會的一種緩解;而在這個出生率下降,老齡化上升的社會裡,不婚克丁族的興起;也讓生育大軍消去一半;在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傳宗接代是中國的傳統,為何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有那麼多人願意做克丁族。」其實,這跟我們的時代是有關的,要知道,在當前社會,生兒育女的成本太高,不是大多數能負擔得起,高房價,金錢化教育都成為了攔路虎。
  • 中國法定婚齡是幾歲 世界各國的法定婚齡
    結婚年齡的限制不僅存在於中國,各個國家因為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國情的差異,對結婚年齡分別有不同的規定。下面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各國法定婚齡大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未滿20歲者,要申請結婚時必須有父母的同意。女子在婚姻六個月內不能申請再婚,但有醫生的妊娠診斷證明可作例外處理。2007年起,韓國男女均滿18周歲才可以合法結婚。俄羅斯(最低14)俄國議會下院杜馬30日通過了一項法案,準許將合法結婚年齡從16歲降低到14歲。現在這個新法案還必須要得到上院和總統的批准。
  • 法定婚齡降到男女均 18歲,咋樣?
    有委員建議,調整法定婚齡、縮短「分居2年準予離婚」時間等。 據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人民網等公開資料整理 【法定婚齡】建議法定婚齡降到男女均為18歲 目前,我國的法定婚齡是男方22歲、女方20歲,分組審議現場,有委員呼籲,修改法定婚齡。 張蘇軍委員認為,此次修法到了大幅度降低法定婚齡的時候。
  • 法定婚齡降至18歲?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是良藥嗎?答案現實
    更重要的是,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也有助於減少意外墮胎的數量。如果你可以結婚,一些墮胎是不用做的。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數據,中國每年估計有1300萬例墮胎,重複墮胎率為55.9%,且呈低齡化趨勢。
  • 法定婚齡降至18歲?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真的是良藥嗎?答案現實
    更重要的是,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也有助於減少意外墮胎的數量。如果你可以結婚,一些墮胎是不用做的。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數據,中國每年估計有1300萬例墮胎,重複墮胎率為55.9%,且呈低齡化趨勢。
  •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有沒有必要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麗萍認為,二審稿中對法定婚齡的規定依然過高,應當適當降低,建議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周歲,女不得早於十八周歲」。(《光明日報》8月4日)說實話,這個看似犀利的觀點並不新鮮。早在2012年,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就提交議案,認為應將法定結婚年齡下降到18周歲。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和委員都有類似提議。
  • 法定婚齡暫不作調整!將維持現行規定!這事怎麼看?
    男女雙方並不具有《婚姻法》規定的夫妻的權利和義務,比如說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 財產怎麼分割,會大受影響。 還會涉及到債務怎麼分配的問題……差不多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影響。
  • 中國男子22歲才能結婚,伊朗的法定婚齡為9歲,婚齡該怎麼規定呢
    我國的法定婚齡是男子到達22歲才可以結婚,但實際上,一個男人22歲的時候,恰恰是最窮的時候,剛踏入社會,初出茅廬,還處於人生的迷茫期,卻已經要承擔很多的責任。那麼法定婚齡的標準是怎麼定製的呢,法定婚齡的確定,一方面要考慮自然因素,即人的身體發育和智力成熟情況,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因素,即政 治、經濟及人口發展情況。
  • 好好記錄自己的婚齡和結婚紀念日吧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真正了解結婚的意義,再深的感情也慢慢被時間衝淡,生活需要儀式感,工作需要儀式感,婚姻更需要儀式感……好好記錄自己的婚齡和結婚紀念日吧!讓儀式感莊重我們的婚姻!中國人對婚齡的說法:1年--紙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
  • 中國移動取消漫遊費真的有實際意義麼?
    甚至,在我看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移動取消漫遊費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作用寥寥。 別說我過於苛刻,且聽我下面幾個理由。 第一,從中移動的角度看,由於收入比例的變化,長途漫遊費在不斷增長的流量費面前已經不再重要。 在2015年之前,語音收入是運營商收入的「大頭」。那麼,與語音收入息息相關的長途漫遊費自然有著極高的位置。
  • 知識分享:男婚女嫁的歷史原由和古代的法定婚齡
    在氏族通婚的過程中,開始是一群姊妹共同擁有丈夫,後來演變為一個男子在許多女子中有一名正妻,或一個女子在許多男子中有一個正夫的對偶婚。  002■古代的法定婚齡  很多人都認為,我國古代的男女往往十幾歲就結婚成家,所以婚齡都很小。  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據有關史料記載,我國早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實行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齡制。
  • 靈魂提問:18歲就能結婚,你願意嗎?
    谷華 攝近日,有學者表示,初婚年齡和初育年齡的逐年提高,與我國婚姻法中的高法定婚齡和「晚婚晚育應予鼓勵」的規定有直接關係。因此,改變偏高的法定婚齡,取消法律中關於鼓勵晚婚晚育的規定成為當務之急。學者認為,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將法定婚齡規定為男20周歲、女18周歲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