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會在浙江省慈谿市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河北省元中都遺址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河北歷史上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此外,河北省中山古城遺址和鄴城遺址,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2010年、2013年國家文物局先後開展了兩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評定工作。記者聯繫參加此次會議的河北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獲悉,今年3月,國家文物局啟動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截至7月31日,共有22個省(區)92處遺址申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或立項。通過前期資料搜集整理和初審、現場考察評分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國家文物局此次最終公布了第三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3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區、市)共36處公園被評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4個省(區、市)共69處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元中都出土的螭首(資料片)
元中都遺址位於張家口市張北縣饅頭營鄉。遺址原稱「白城子」,1998年開始考古挖掘,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是我國元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對研究這一時期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學資料。2000年,元中都遺址被列入「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元中都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中山國都城遺址鳥瞰圖(資料片)
中山古城遺址位於平山縣三汲鄉一帶,由中山古城、中山王陵、軍事駐防城以及中山墓區組成。該遺址於1973年被考古隊發現。經過多年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為深入了解中山國的政治狀況、歷史文化、藝術創造、生活習俗和思想意識提供了詳盡的實物資料。
鄴南城的南面正門—朱明門遺址(資料片)
鄴城遺址位於臨漳縣境內西南部,分鄴北城遺址和鄴南城遺址兩部分。歷史上,鄴城曾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該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公布的36處大遺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