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0周年閱兵式斌華氣球藝術帶你放飛7萬個氣球

2020-12-21 人民政協網

93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氣球放飛小夥再登國慶70周年慶祝大會閱兵式

何將斌、何將華帶你解謎國慶70周年7萬氣球放飛的臺前幕後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慶祝大會,在閱兵式作為壓軸營造現場氛圍的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7萬個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我們從電視裡看得心潮澎湃,有個參與了93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和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小夥在現場看得熱淚盈眶。他是誰?有啥特權去北京看閱兵?昨日,從北京閱兵現場返回的中國氣球藝術行業協會會長何將斌告訴記者,能有幸到現場看閱兵,還緣於那7萬隻升空的氣球。

驚喜——

有幸參與93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後又非常榮幸的何將斌和他的團隊受邀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式氣球放飛項目。

何將斌、何將華都是來自福建的新上海人靠玩氣球的大學生創業群眾,大學畢業後,放棄繼承父親建材生意,堅持自己的創業夢想,利用自己在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所學的工美功底開始了這個新興的第三產業,何將斌、何將華創立了上海斌華文化傳播,組建了斌華氣球藝術團隊,何將華主理公司事務、何將斌現已是中國氣球藝術行業協會的會長。這次受邀前往國慶70周年慶閱兵現場,他們在其中國氣球藝術行業協會挑選24名精英作為整個活動的技術指導保障組,主要負責共同參與閱兵中氣球放飛的相關事宜(重慶陳浩、成都李威、安徽葉承紅、浙江鄭鵬程、山西王剛、山西任國祥、安徽馬力、河南崔建偉、河北錢志輝、安徽王影、山西郭娟、安徽邵菊、陝西楊成、四川張佳、安徽金賀慶、河北時波、山西張峰、山東畢延娣、河南李丹丹、吉林曾建鵬、江蘇劉磊裔、江蘇王小冬)這24人在何會長的口中能隨時報出大家的名字,技術指導全程指導負責放飛氣球的警察學院戰士們如何控制氣球大小,如何正確扎系氣球,氣球球皮嘴的鬆緊程度,掌握放飛的要領等工作。

「今年3月我接到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的邀請時高興得跳起來,太激動了,當時真想馬上告訴所有人,我能去北京觀看閱兵了。」

背後——

放飛氣球現場考慮因素多

212天的籌備研討,何將斌先後10多次次往返於上海和北京之間,與一同受邀參加閱兵氣球放飛環節技術指導還有上級有關部門商議氣球放飛的設計工作。討論採用什麼氣球、氣球大小、遇特殊情況如何處理……何將華說道:「為了有更多精力、更多專注,今年9月份我們特意減少了商業訂單數量,把急單、 沒有創新挑戰的訂單以及一些純在後期維護高風險的訂單都排除了,只是做了幾個保質保量不影響閱兵項目的活動」

9月30號,何將斌、何將華在加班完成了蘇州大運城、桂林恆大廣場、平頂山東城茂的國慶大型氣球展之後,又登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正式投入到閱兵氣球放飛的籌備工作中。

「212天裡,我們做得最多的是全程指導警察學院的志願者如何給氣球充氣、如何控制氣球大小、如何扎系氣球、如果掌握球嘴的鬆緊,掌握放飛的要領。」何將斌稱,大家在電視上觀看放飛氣球的環節特別簡單,氣球其實背後沒有那麼容易。為嚴格控制氣球的大小,他們專門用紙箱製作了一個氣球測量器。何將斌告訴記者:「在封閉的紙箱挖一個直徑30釐米的圓洞,氣球剛好能放在圓洞內便是合格品。」

技術——

氣球規格的講究

氣球要往天上飛,飛到高處視覺上變得不明顯,為啥還要嚴格控制氣球的大小呢?何將斌稱,之所以嚴格控制氣球的大小,主要是因為大小一致的氣球升空速度相同,從而形成氣球球幕的效果。此次氣球的大小需控制在直徑30釐米,最大誤差不能超過5毫米。因氣球需要在9點前到底指定規劃好的放飛點,所以從吹第一顆球到最後放飛大概7個多小時,其中3個多小時需要在烈日的暴曬中,眾所周知氣球屬於乳膠製品在天氣的影響下容易熱脹冷縮,從而決定了氣球最後放飛的尺寸,尺寸也影響著最後氣球的浮力從而導致升空速度和效果。7萬隻氣球充氣後分批放在70個長寬高均為2.8米的白色金屬立方籠內。立方籠的頂蓋有兩層,一層為金屬,一層為塑料薄膜(有防雨遮陽的功能)。如果閱兵時下雨,可以在立方籠的塑料薄膜頂蓋上扎孔,如果雨水降落,抖動整個立方籠上的金屬網蓋,讓水珠脫落即可。如遇暴曬天,可往立方籠頂蓋上灑水降低溫度。

訓練——

90分鐘的充裝目標到70分鐘7萬隻氣球的超前完成

因為氦氣球充好氣後保持最佳狀態的時間最長為8個小時,所以按照慶祝大會流程安排,何將斌、何將華和技術指導們與警察學院的戰士們需在1日5時30分起開始給氣球充氣,充氣時間僅一個半小時。

何將斌稱,400多名志願者戰士經過1300000氣球的強化訓練,平均每天超過300個氣球的充氣、量尺、打結,兩個人一組,一人給氣球充氣,控制氣球大小,一人負責扎系氣球,一拽、二轉、三捏、四拉,氣球成形。志願者們從最開始的10秒鐘打不好一個氣球,到能夠在10秒鐘內完成2個以上氣球的充氣和打結,志願者們愣是把時間縮短到了70分鐘。

這麼多氣球飛上天空,萬一爆裂怎麼辦?何將斌稱,這次放飛的所有氣球內充的都是氦氣。氦氣不同於氫氣,氫氣遇到明火易爆炸燃燒,危險性大,而氦氣為惰性氣體,無論製作過程還是放飛之後都安全可靠。在地面上安全,本次的氣球都為100%純天然的乳膠氣球,而且是100%的可降解。同時在空中也十分安全,即使掉落在飛機的螺旋槳上也不會造成事故發生,氣球只會像小紙片一樣瞬間消失。

期待——

激動得一夜沒睡

盼著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30日16時50分,何將斌、何將華與其他技術指導一起乘車前往氣球充氣點位。氣球小分隊抵達氣球區休息室,雖然休息室可以休息,氣球充氣要在1日早上5時30分才開始,可他們卻激動得一夜沒睡。

1日5時,他戴好工作證讓別人幫忙拍了張珍貴的照片。此時大家鬥志昂揚,腦中迴旋著「我和我的祖國「。

5時30分,充裝氣球工作正式開始,看著彩色氣球慢慢填滿立方籠,越發興奮。6時40分,準備出發。8時許,志願者戰士4人一組,推著安裝了軲轆裝滿氣球的立方籠前往閱兵現場,靜候最激動人心的閱兵時刻。

收穫——

93抗戰勝利紀念大會後國慶70周年慶祝大會的又一光榮任務,10月1號0失誤的完美呈現。

212天的籌備研討,超10000人次團隊合作,超260000公裡路程奔波,超1300000氣球練習訓練,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0月1號0失誤的完美呈現。

看著如此神聖莊嚴的慶祝大會的閱兵現場,何將斌期盼已久,忍不住淚流滿面。「有幸作為氣球充裝技術指導,與我們上級部門、志願者戰士一起完成這個光榮的歷史使命,我此生無憾。」

項目的圓滿成功離不開你們的辛勤付出和通力協作,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看到祖國繁榮昌盛,我深深地感到自豪。氣球行業飛速發展,將來的氣球世界一定是我們年輕人的,希望通過參與這次閱兵放飛氣球,讓更多中國氣球藝術行業協會的會員們能開闊眼界,學到知識,增加集體榮譽感,為祖國驕傲。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氣球協會越來越好

特別鳴謝:斌華文化、IFUNTEX、呆呆氣泵、馬永設備

相關焦點

  • 閱兵式7萬氣球放飛:90後技術指導揭秘:氣球都去哪兒了?
    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末尾,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營造出這一壯麗氣氛的,就有曾建鵬的身影,繼勝利日大閱兵後,他再次受邀擔任放飛氣球的技術指導。曾建鵬是誰?他為什麼能夠參與大閱兵?氣球方法前後又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 國慶70周年放飛7萬隻氣球 重慶小夥講述幕後故事
    原標題:國慶70周年放飛7萬隻氣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已過去20餘天,其震撼而壯觀的全過程依然深深地刻在無數人的腦海裡。212天籌備研討往返京渝十餘次昨日,記者來到位於沙坪垻的重慶奇彩繽紛藝術氣球工作室,見到了重慶小夥陳浩。他今年37歲,從事藝術氣球工作已10年。事隔20多天,講起放飛7萬隻氣球的故事,他仍激動不已。
  • 國慶閱兵的氣球故事:練習10多次,吹掉130萬個氣球
    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10月1日,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末尾,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七萬隻氣球能夠於國慶當天在同一時間放飛,形成波瀾壯闊的美景,是24名氣球藝術從業者與300名志願者經過6個月的反覆練習得到的成果。
  • 國慶閱兵的氣球故事:練習10多次 吹掉130萬個氣球
    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10月1日,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末尾,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七萬隻氣球能夠於國慶當天在同一時間放飛,形成波瀾壯闊的美景,是24名氣球藝術從業者與300名志願者經過6個月的反覆練習得到的成果。
  • 國慶7萬隻氣球揭秘:乳膠材質+氦氣 5天腐爛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慶祝大會,在閱兵式作為壓軸營造現場氛圍的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7萬個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在國慶閱兵儀式上一次性放飛了7萬隻氣球,場面震撼之餘也讓人心生疑問,這些氣球是如何準備的?對環境是否有汙染呢?近日,來自長春的一名90後氣球技術指導在採訪中回答了這些疑問。首先是人員配備,接到70周年氣球放飛活動事宜的籌備通知後,一共組織了20多名氣球技術指導,300多位大學生志願者。
  • 趙縣西洨洋村這位帥哥參與了70周年國慶盛典!
    在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尾聲,作為壓軸營造現場氣氛的7萬隻氣球騰空而起,7萬隻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我們在電視前看得心潮澎湃,有位趙縣小夥在現場看得激動不已!他是誰?他有啥特權去北京看閱兵?
  • 國慶70周年大會如何放飛7萬隻氣球?聽重慶小夥講述幕後故事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已過去20餘天,但其震撼而壯觀的全過程依然深深地刻在無數人的腦海裡,而對於重慶小夥陳浩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在大會當天,他有幸作為全國24名氣球放飛指導之一,為7萬隻氣球的完美放飛保駕護航……22日,陳浩告訴記者,在絢爛美麗的氣球幕牆背後
  • 閱兵放飛氣球官兵苦練充氣 1分鐘「搞定」16隻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9月3日上午11時37分,天安門廣場上空,7萬隻繽紛的氣球騰空而起,慢慢聚成一條騰飛的「巨龍」……這一景象是300名武警官兵近1個月苦練的成果。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九支隊,對第九支隊火炮中隊的閱兵訓練進行了探訪。
  • 國慶慶典BBC非盯著氣球,結果被打臉!7萬隻氣球100%可降解
    2019年10月1日群眾遊行結束時,五彩斑斕的氣球騰空而起,7萬個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圖片來源:新華社果然,英國媒體BBC雞蛋裡挑骨頭,看著7萬個氣球不爽,稱其汙染環境。天安門上放飛的氣球我們剛剛看到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放飛了七萬個氣球……氣球看起來挺美,但似乎中國方面不了解這些氣球能造成多大的環境影響?
  • 揭秘國慶7萬氣球背後:6秒完成充氣打結 學生手指反覆流血結痂
    未來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謝青)10月1日,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尾聲,隨著《歌唱祖國》的旋律響起,7萬隻氣球猶如一條七彩巨龍騰空而起。  在這7萬隻國慶氣球同時放飛的背後,是來自北京警察學院的450名學生經過近6個月的練習,最終達到每人6秒就能完成一個國慶氣球的充氣和打結。
  • 記者探秘:天安門7萬隻氣球如何充氣 怎麼放飛
    這次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天安門廣場將放飛7萬隻七彩氣球。看似簡單的氣球放飛,背後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
  • 探秘:閱兵日天安門7萬隻氣球如何充氣 怎麼放飛
    這次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天安門廣場將放飛7萬隻七彩氣球。看似簡單的氣球放飛,背後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  9月1日,記者在北京豐臺區的武警某部隊營房看到,負責氣球放飛的武警戰士正在進行最後一次集中訓練,280名武警戰士分為兩人一組,一人負責充氣,另外一人負責綑紮氣球。北京市團市委中少部部長任海宏稱,按照這個模式,2個人1分鐘內至少要充6個氣球,才能保證在1個半小時之內充完7萬個氣球。
  • 70分鐘7萬個氣球 400名志願者雙手打造壯觀幕牆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遊行結束後,7萬個彩色氣球在天安門廣場上放飛,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而這一壯美瞬間的創造者,是400多位北京警察學院的志願者。為了圓滿完成這項任務,他們暑假一天沒有休息,刻苦練習,為這次盛會獻上一場精彩的氣球秀。
  • 可吃的彩煙、會降解的氣球 盤點國慶大閱兵中的環保細節
    東方網·縱相新聞 林怡齡 綜合國慶假期進入第三天,一則「7萬隻氣球全部可降解」的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事情源於兩天前外媒的一則消息。在10月1日的國慶盛典上,天安門廣場上空放飛了七萬個氣球,整個廣場的氣氛達到頂峰。
  • 放飛的7萬隻氣球,去哪了?網友知道細節後,很感動
    旅遊隨筆(文/江湖三十年)無論是去現場,還是在家看電視,看過今年閱兵式的朋友,或許都注意到這樣一個宏大壯觀的場面。那就是:有將近7萬隻氣球,以及7萬隻和平鴿被放飛天空,放飛的那一瞬間,色彩斑斕,十分奪目!攝影師同志,正好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壯觀宏大的場面,下面,請緊隨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的鏡頭,一起來瞅瞅!
  • 國慶閱兵大揭秘|氣球可降解、廢舊水瓶造紅毯…你擔心的國家都想到了
    北極星固廢網訊:今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慶祝活動,不僅場面震撼、美輪美奐,讓每一位中華兒女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活動中的幾個「環保」細節也讓小編記憶深刻,深感中國對於環保的莊嚴承諾。又壯觀、又美、又環保的國慶慶祝活動,留給我們的將是這一代人最久遠的回憶與自豪。
  • 揭秘:怎樣在天安門放飛幾萬隻鴿子,如何讓7萬個氣球整齊劃一?
    國慶大閱兵中,放飛7萬羽和平鴿、7萬隻氣球的場景令人淚目。據了解,信鴿是向北京市民借來的、會自己回家的小可愛。認真科普:怎樣在天安門放飛幾萬隻鴿子?信鴿一般在國慶前一天開始收集,鴿子們會根據家的不同方向,被分到天安門廣場的不同位置。90%以上的鴿子會在飛行表演後飛回家,剩下那不到10%的咕咕大概被其他鴿子拐跑了吧揭秘:7萬個氣球如何整齊劃一?
  • 閱兵放飛氣球官兵苦練充氣 1分鐘「搞定」16隻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9月3日上午11時37分,天安門廣場上空,7萬隻繽紛的氣球騰空而起,慢慢聚成一條騰飛的「巨龍」……這一景象是300名武警官兵近1個月苦練的成果。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九支隊,對第九支隊火炮中隊的閱兵訓練進行了探訪。
  • 國慶氣球飛到1000公裡外的日本北海道,氣球:別攔我,我還要飄
    東方網·縱相新聞 王玲 綜合明天就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了,今天,一則有點離奇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一隻慶祝國慶氣球在日本北海道知床半島被發現。據悉,這隻氣球由一名旅遊公司男職員在一處海岸線附近發現。氣球為裡外雙層,上面印有「70」、「盛世華誕」、「國慶節」等字樣。據日本《每日新聞》26日報導,24日早上8點左右,有名旅行社職員在羅臼町八木浜町的海岸線上,發現了這個疑似為慶祝中國國慶70周年的氣球。氣球是雙層結構的,外層是透明塑料材質的球體;內層是一個「中國紅」氣球。
  • 國慶大閱兵暖心細節:7萬隻放飛氣球100%可降解,無危險無汙染
    國慶大閱兵暖心細節:7萬隻放飛氣球100%可降解,無危險無汙染相信很多人在看到閱兵儀式之後,給大家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讓人興奮,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在閱兵儀式當中有很多非常暖心的細節,只不過是大家沒有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