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298
晚報訊 12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二場)活動,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項偉勝、市水利局局長狄鴻鵠、市統計局局長瞿自傑、市經信局副局長許道火、市電力局副局長王誼,介紹溫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
發布會上透露:未來,溫州在省內率先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總投資約400億元,建設海塘安瀾工程;投資132億元,推進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智慧城市等一批項目落地。
文泰高速下周通車
市統計局局長瞿自傑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年均增長9.6%左右;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重大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1564個,五年累計完成投資3782.6億元。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項偉勝介紹,「十三五」我市新增高速公路裡程270多公裡,總裡程較「十二五」末翻了近一番,躍居全省第二。目前我市在建的高速公路有甌江北口大橋、溧寧高速文景段、金麗溫高速東延線。此外,瑞蒼高速計劃下周開工。
溧寧高速文泰段計劃下周通車,泰順37萬山區百姓將圓夢高速,溫州將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
此外,總投資200億元的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前期加快推進。
項偉勝介紹,2018年起溫州實施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三年來,全市累計投入175億元,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9200多公裡,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個、省級示範縣4個、示範鄉鎮40個。
市區構建多水源供水
市水利局局長狄鴻鵠介紹,目前溫州23個項目列入全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計劃,總投資約430億,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居全省前列。今年,溫州謀劃了總投資約400億元的海塘安瀾工程,努力打造沿海生命線、風景線、幸福線。
如今溫州建成了甌江翻水站維修加固工程,甌江引水工程建成後,溫州市區將形成珊溪水庫、澤雅水庫和甌江引水工程互為備用的多水源供水格局,水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溫州電力局副局長王誼介紹,溫州是沿海城市,平均一年有2~3個颱風,因此,溫州電力提出目標:在省內率先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
「我們建設目標是:13級及以下颱風,電網不發生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全停,不發生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倒塔,用戶24小時恢復供電;14級至15級強颱風,用戶48小時恢復供電;16級及以上超強颱風,力爭72小時恢復用戶供電。建成後,遇到颱風,電網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屹立不倒』,恢復供電的時間一定要大大縮短。」王誼說。
根據這一目標,預計到2023年,溫州電力初步實現「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目標;2025年,基本實現「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目標。
「十四五」期間溫州電力將投入150億元進行電網建設。
龍港5G信號全覆蓋
市經信局副局長許道火介紹,溫州在2019年6月就列入全國首批40個5G試點城市。目前,龍港市成為全省首批實現5G信號全覆蓋的縣域城市。
2020年初,我市與五大運營商省公司籤訂5G戰略合作,未來三年將投資132億元,推進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智慧城市、5G和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等一批項目落地。目前已啟動雲計算中心、物聯網平臺、5G應用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45億元。
溫州還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溫州市推進5G基站建設審批「一件事」實施方案》,建立基站建設豁免機制,開闢5G基站建設「綠色通道」,將審批事項從17項壓減至7項,審批環節從6個壓減至1個,審批時限從最少1個月壓縮至最多3個工作日。
□晚報記者 王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