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是我最近看到最好的動畫長片了,看完順道查了下相關資料,沒想到它還成功斬獲2020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不禁激動地想要大喊:「它值得!」
連著看了《玩具總動員》1、2部,第一部講巴斯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第二部講胡迪選擇以什麼方式成就自我價值,前兩部看得我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犯困,大概我已經過了尋找身份認同的年紀,更無法認同將人生價值掛靠在別人身上的觀念。而跳過第三部抱著打卡的心理看了4,我真香了。
皮克斯這回拍了一部以放手為主題的電影,不得不說,從《無敵破壞王2》到《玩具總動員4》,這類主題總能戳得我淚流滿面。影片開場,胡迪看著小夥伴牧羊女被送走,雨天那場戲拍得太好了,胡迪在牧羊女走後,躺在大雨傾盆的馬路上,玩具沒有淚,但這大雨就像是胡迪下在我們心裡的淚,含蓄中帶著激烈。
接著畫面一轉,被轉手送給新主人邦妮的胡迪被擱置在櫥窗上,邦妮不再需要胡迪的陪伴,但胡迪卻依舊心掛著邦妮,陪她度過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費盡心力看住邦妮創造出來、認為自己是垃圾的新玩具「叉叉」,直到有一天,叉叉偷偷跑掉了。在抓出逃的叉叉回家路上,胡迪路過一個二手古董店門口發現牧羊女的燈座,結果反而因此碰上邪惡古董娃娃和她的腹語木偶夥伴,(不得不說,人偶一出我差點當場去了,致敬溫子仁導演的《死寂》真的可以不用那麼認真的!)
蓋比出廠就是發聲難聽的殘次品,她相信只要換個正常的發音盒就會有人喜歡她。所以她抓住胡迪,試圖去搶他的發音器,就這樣一場大冒險開始了。再然後勉強逃出古董店的胡迪遇到流浪數年的牧羊女波比,跟著出來尋找胡迪的巴斯匯合,聚攏起機車公爵等一眾新夥伴,大夥們勇闖二手古董店,試圖營救被當作人質的叉叉。
故事的結尾,蓋比換了發音器依舊沒有得到主人的青眼,但她還是在胡迪等人的鼓勵下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而胡迪,也終於決定離開老朋友們,和牧羊女一起去冒險。縱觀片子裡,胡迪、蓋比、機車伯爵和牧羊女其實是相互映照的。三個角色的命題同樣是「勇」,蓋比的勇在於放下眼前只有一個主人的執念。換了發音器後的蓋比滿心期待被古董店老闆女兒喜愛,沒想到結果卻是被嫌棄地扔進垃圾箱。直到胡迪勸說她天涯何處無芳草,換個主人會更好,重返古董店的牧羊女也說「不試試你永遠不會知道行不行」,她才能走出來,在遊樂場物色到新主人。
胡迪的勇在於放下作為主人玩具的舊使命。在古董店,因敵人狡詐隊友遭到重創,胡迪卻仍然執意要救出叉叉,甚至因此和牧羊女分道揚鑣。他第一次被牧羊女打臉,「究竟迷失的是我還是你?」事實上,不是邦妮離不開胡迪,而是胡迪不敢離開邦妮,不想承認自己作為主人玩具的使命已經結束了。在冒險結束了,最懂他的老友巴斯說:「邦妮會很好」,胡迪才終於釋懷,放心和牧羊女一起開始全新的旅程。而機車伯爵的勇在於放下被舊主人否定和拋棄的恐懼,放手才會找到更多可能。
曾經的主人因為發現他並不像玩具廣告裡那樣能展示牛逼的特技而拋棄他,他自己也因此留下心結,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到。直到牧羊女猛地推他一把,他才發現,他其實可以做到的。而與三人形成對比的是,被舊主人安迪遺棄後的牧羊女不僅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學會了獨當一面、威風凜凜俠女,認識了一群同樣沒有主人的玩具夥伴們,遇見主人臥室裡看不到的風景:遊樂園絢麗如晝的燈海,熱鬧的地下玩具蹦迪……
他們被不同的孩子欣賞和喜愛,卻不需要屬於哪一個人。他們用經歷證明:玩具存在的意義不只是給主人寵愛。或許有一天,叉叉也會變成不再被寵愛的胡迪,而那時,他也將面臨如何自我重啟的選擇,但人生本來也就是這樣,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該應對的課題,或許遺憾、惋惜,但擦乾淚,我們還是要往前看。
有人說,《玩具總動員4》是寫給中年人的重啟之書,我倒覺得,它同樣適用於每個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的年輕人,待在舒適圈就了會忘記飛翔的滋味,因此不要害怕面對未知。
記得很久之前羅振宇說過,當你走在懸崖的獨木橋上,心無旁騖就一定能走過去,只有左顧右盼、不停擔心會掉下去的人,才會真的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