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應對美國封殺令的底氣何在?論華為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發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要說當下處在風口浪尖的企業,非華為莫屬。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封殺令一出,世界譁然;5月20日,谷歌表示將遵從美國政府的命令,儘快切斷對華為在多種安卓硬體和軟體上的支持,並不再向華為授權提供谷歌的各種移動應用。

失去谷歌意味著華為失去了對安卓作業系統的全部使用權限。對此,華為以「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華為和榮耀品牌的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來正面回應。截止到目前,除谷歌外,還有ARM、高通、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相繼被爆出將與華為終止合作。

合作夥伴紛紛離去。在接受《面對面》專訪時任正非表示「『封殺令』,實質是科技實力的較量。」

得技術者得天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國家實力的關鍵。

美國一直佔據科技世界領先的制高點,在中國迎頭趕超的過程中,華為不是第一個被美國下達「封殺令」的中國企業。早在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公告,稱中興通訊違反了2017年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技術、產品。據了解,當時在中興通訊生產的智慧型手機和電信網絡設備等產品中,美國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約佔25%-30%。此禁令一出,中興通訊一度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

無論是華為的從容應對,還是中興的瀕臨破產,兩家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封殺令」下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這背後印證的除了中國整體科技創新實力不容小覷的事實外,還敲響了中國企業對於創新技術自主可控的警鐘,進一步鞭策中國企業需在自主科技創新領域中不斷前行。

得技術者得天下。任正非曾表示,「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因為我們完全靠自己不靠美國。」華為的底氣十足,來源於企業多年對於創新技術的深入研發和巨額投入。

有報導稱,華為在全球18萬員工中,研究人員就佔到了45%,每年的研發包括基礎研究的投入佔銷售額的15%左右。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達到了150億美元。未來5年,研發經費將達到1000億美元。

多年的排兵布陣,華為已經開始收穫果實:在硬體方面,已儲備了足夠的晶片和其他關鍵部件;在軟體方面,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汽車、智能穿戴等終端,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的作業系統「鴻蒙」即將面世。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對「自主可控」的創新能力,讓華為擁有了對抗世界強國的底氣。

唯有自主可控方不會受制於人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的隱患。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我們國家只有建立安全可靠的關鍵核心技術體系,才能真正保障信息的安全,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夠不受制於人。」

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科技強國」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實現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中不遺餘力,奮勇前行。

以CPU產業為例,在Intel、AMD等國外巨頭壟斷的市場下,由中科院自主研發的晶片產品「龍芯」,持續多年在自主研發技術上不斷深耕,推出了三大系列CPU產品,並已應用至航空航天、國家安全、國防、交通、金融等眾多領域,打破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老牌網際網路安全企業360也於近日宣布將推出360企業安全瀏覽器,並以新技術兼容國產作業系統,用瀏覽器「即中間件服務」的方式抹平晶片指令集和作業系統的差異,解決政企用戶在跨平臺服務中兼容性與適配性難題。據透露,目前360安全瀏覽器在現有功能基礎上,已全面支持中標麒麟、銀河麒麟、中科方德、深度等安全可靠作業系統,龍芯、兆芯、飛騰、海光等CPU,並支持電子公文、電子籤章、流版式辦公插件等近百款國內主流應用軟體。

實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產業體系,不僅需要應用層面的創新,還需要底層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穩固。拿備受關注的數據安全領域來說,不僅需要自主可控的網絡環境、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更離不開自主可用的存儲介質。數據的存儲介質主要有磁、電、光三大類,目前,國內企業在磁、電介質方面基本依賴於國外廠商,還無法實現自我突破,給很多重要行業的數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隱患。尤其是「中興事件」、「封殺華為」之後,數據存儲的安全自主可控更是迫在眉睫。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興存儲介質光存儲上,終於出現了中國企業努力彎道超車的身影。

在5月初進行的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紫晶存儲對外展示的大數據信息存儲領域的自主可控技術,受到了業內的密切關注。據了解,紫晶存儲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能產業化生產應用於商業大數據存儲、檔案級光存儲介質的企業,為我國信息存儲安全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強大助力和保障。

作為光存儲行業的領軍企業,紫晶存儲是唯一入選工信部「2018年工業強基工程存儲器一條龍」的光存儲製造企業,自主研發的「藍光數據存儲系統」通過了2018年工信部科技成果評價,也是大陸唯一一家BD-R底層編碼策略通過國際藍光聯盟認證的光存儲企業(全球僅九家),2019年通過了「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安全可靠工作委員會」評選,成為會員單位之一。依託自主可控的技術優勢,紫晶存儲的產品已被應用於國家超算中心、國家衛健委、國家檔案館等組織機構。

紫晶存儲自主可控的融合存儲產品

據悉,紫晶存儲推出的光存儲解決方案已覆蓋到政務、網際網路、醫療、軍工、金融、檔案、教育、能源等諸多終端領域,並與國家檔案館、軍事科學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及國家超算中心、國家衛健委等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在各行業呈現數據爆發式增長、且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趨勢下,光存儲介質憑藉其安全可靠、存儲壽命長、綠色節能、單位存儲成本低等綜合優勢,將迎來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為信息存儲安全自主可控帶來更多可能性。

「科技強國」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無論是華為從容應對美國禁令的底氣,還是龍芯改變中國「無芯」的歷史,亦或是紫晶存儲在藍光存儲介質方面的技術自主可控,以及軟體企業在作業系統、應用平臺上的努力,都體現了中國企業對於自主可控技術的探索和努力。可以預見的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中,越來越多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國企業,使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謀求更大的話語權,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華為遭美國全面封殺?封殺英語怎麼說?
    隨後,美國將華為及其70個關聯企業列入美方「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與以往不同,這次的總統令也將對政府之外的企業生效,即美國企業與華為在通訊技術領域的商業活動都可能成為美國商務部封殺的對象,可謂是「全面封殺」!
  • 華為應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錄
    為了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風頭正盛的華為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近日,美國用其強盜般的邏輯對華為實施晶片的封鎖。這則重磅消息立即引起了世界級的轟動。在為華為惋惜的同時,不免讓我們想起了去年的「中興案」。同樣的手段,幾乎讓一個行業巨頭破產,看著後來的解決辦法:辭退高管、繳納天價保證金。這種種受制於人的行為讓國人心痛不惜。
  • 美國人為何封殺華為?
    10月8日,美國對中國電設備商華為的「封殺令」引發輿論譁然,理由是華為為中國情報部門提供了幹預美國通信網絡的機會。美國對華為的擔憂究竟從何而來?真的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嗎?一味地封殺是解決安全擔憂的答案嗎?
  • 被封殺的第22天,華為打出全球最強絕地反殺!
    3 沒有一個逃兵 18萬華為員工進入戰時狀態! 5月23日,美國宣布全面封殺華為的第8天。 不僅僅是任正非,每一個華為人都為此做好了準備。 6 華為外籍高管舌戰美媒, 掌控全場! 除了應對技術上的封鎖,等待華為的還有媒體的打壓。
  • 為封殺華為,美國將黑手伸進學術界!IEEE下令清理華為...
    「這一事件可能沒有動搖『科學無國界』這一信念,但動搖了人們對美國學術公信力的認知。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美國的學術氛圍相對自由,但我們明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孫錦坦言,此事也提醒中國的科研人員,應該自信,不要一味迷信西方。
  • 英國對華為的"封殺令」還是來了,用7年時間完全拆除華為設備!這個...
    昨日,央視援引英國當地媒體報導,預計本周英國政府將就華為在英國5G建設中的作用等問題公布最終決策結果。僅時隔一天,英國對華為的「封殺令」還是來了!據環球網14日晚最新消息,英國文化大臣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剛剛宣布,英國已決定停止在5G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
  • 華為事件帶來的啟示
    華為事件帶來的啟示 作者:陳哲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5-29 最近關注度最高的事件,無疑就是美國全面封殺華為,美國的全部企業都禁止和華為有任何貿易行為發生,從美國的各個晶片公司,到美國的軟體公司谷歌等都被拒絕繼續和華為合作
  • 劉江韻:華為事件背後的美國加拿大特殊關係
    (圖源:網絡)編者按身處中美貿易戰最前線的華為,再次陷入國際紛爭的巨大漩渦中。當地時間2019年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產品。更令人揪心的是,被困加拿大的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5月9日再次在加拿大出庭受審。
  • 美國慫恿韓國封殺華為5G設備 韓國三大運營商存在分歧
    美國慫恿韓國封殺華為5G設備據報導稱,美國方面對韓國運營商的說法來看,其要求在所有5G網絡構建中,要「對可能包括不可信賴的供應商問題深思熟慮」,而這個供應商就是指華為。針對美國的詆毀,華為方面已經多次公開表示,願同所有國家籤署「無後門協議」。作為韓國第三大運營商,LG U+表示不會封殺華為5G設備。至於韓國電信、SK電訊這另外兩大韓國主流電信運營商,已經同意了美國的要求,加入到不使用華為設備的所謂「清潔電信公司」名單。對於美國方面的施壓,韓外交部長康京和曾宣稱,韓國會在技術領域「秉持戰略開放性,同時努力維護技術安全」。
  • 辛巴被快手封殺,華為被美國封鎖,事實證明對流氓不能心慈手軟!
    辛巴以一人之力對抗快手官方任正非以公司全力對抗美國封鎖都是熱血的漢子,遭遇不公的時候,沒有選擇低頭!好樣的!快手曾經封殺了很多網紅,這些網紅到最後沒有一個能站起來對抗的,默認被封殺的結果,逐步淡出了網際網路,消聲覓跡,自從有直播的那天起,敢反抗直播平臺的主播,「辛巴」絕對是第一個,在被快手官方禁播封殺後,辛巴沒有選擇退網,而是組織團隊自建直播平臺「辛選幫」和快手分庭抗禮。
  • 英國正式封禁華為,出賣孟晚舟的滙豐銀行,中國是否應該封殺?
    對於華為和美國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年5月15日,美國對華為加大了制裁,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設備都不能供應給華為,對華為影響最大的就是晶片業務。國內半導體產業和世界頂級的半導體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而美國在半導體領域有著非常多的專利,所以華為這次面臨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打壓。
  • 2019年美國封殺華為中興的行政令,又被延一年
    美國時間5月13日,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周三宣布將2019年5月籤署的一項行政令再度延長一年,至2021年5月。
  • 美國再下「封殺令」,這次封殺的可不只是石油,還有大半個地球
    看來,美國這次針對伊朗的「封殺令」真是要「封殺」大半個地球了。 文 | 王誠 瞭望智庫特約國際觀察員編輯 | 李雪 瞭望智庫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 禁止華為後的美國通信,現在怎麼樣了?
    美國政府和川普被很多網友批評,比如最近華為美國公司首席安全官安迪·珀迪就在美國表示:消除一切隱患是不可能的,但華為擁有巨大的優勢,它是被審查和評估最多的公司之一,美國的封殺對華為是不錯的宣傳。甚至當對方想拿網絡安全說事時,安迪·珀迪直接回絕說: 「美國國土安全局網絡信息安全部是我一手組建的」。
  • 華為不是唯一目標?美國突然宣布,誰也沒想到,這才是川普目的
    封殺大棒肆意亂指最近三年以來,美國對於我國科技企業的打壓行動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最先被針對的是中興,後來隨著中興繳納巨額罰款之後,在外界看來這件事情似乎是了結了。但是,到了2019年美國再次行動起來,這次又將目標瞄準了華為,在外媒看來,只要華為跟隨中興的腳步,華為危機就可以平穩度過了,但是這一次華為沒有低頭,反而是通過啟動備胎計劃和美國槓上了。在華為的堅持之下,美國也是不斷推出新的打壓行動,又是「造謠」,又是「遊說」,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 美國安顧問歡迎英國封殺華為5G 批解放軍伏擊印軍
    美國國安顧問奧布萊恩7月14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談到了英國封殺華為5G設備以及中印邊境衝突問題。奧布萊恩對英國封殺華為5G設備表示歡迎。他說:「我認為這對西方國家和關心數據安全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
  • 中興事件「告誡」了華為,華為事件「告誡」了誰?
    近兩年美國針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打壓,從加拿大扣留孟晚舟開始,到現在的更嚴格的制裁,美國對華為的下手,不禁讓我們聯想起在華為之前的「中興事件」,美國政府以中興公司違反與美國商務部方面的合同為由,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公司出售手機晶片。
  • 無視美國禁令,這家公司憑什麼這麼硬氣?
    中美之爭,從5G技術擴散到整個科技領域,美國最能卡住中國脖子的就是晶片。早前,美國讓多家企業斷供華為5G晶片,只允許供給4G晶片。近日,美國對中企的禁令再次升級,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中芯國際、大疆等公司在列。
  • 中興事件「打醒」華為、騰訊,華為事件,誰又被「打醒」了?
    中興事件「打醒」華為、騰訊,華為事件,誰又被「打醒」了?俗話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如果我們要想真正的強勁,就務必要把握核心技術,那樣才不會止步不前,可以說,無論是中興事件,還是華為被制裁,都勸誡大家,核心技術才算是真正的整體實力,要不是由於把握足夠的核心技術,華為也許早就堅持不住,殊不知針對中興和華為,大家更好奇,中興事件「打醒」華為、騰訊,華為事件後,誰被「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