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原因今年切爾西花展已經宣布取消了,特殊時期希望大家都能夠康健喜樂。既然今年沒辦法看到新的優秀作品不如一起回顧下往年驚豔切爾西花展的花園吧!
這是一個淺黃色調的花園,似乎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休閒區,這意味著在這個空間裡更適合緩慢遊園。一切圍繞著水池展開,沿著石灰石道路向前,或拾級而下,臨花照影;或轉角而坐,一切好風景盡收眼底,綠意層層,水平如鏡,金屬造型雕塑如波浪一般躍然出水。
你如果要在花園布置一個經常使用的休閒區,那麼務必選出一塊光影美妙的空間。所有存在於這個空間的植物、結構、人與小動物都是生態的一部分。雖然較之於整體而言其中每一環都顯得愚笨,但仍以極大力量去吸收大自然的光影變幻。本身質感豐富的材料對光的感受力也會相對較好,譬如鏽板能使影子更細膩,而水面讓陽光更夢幻,木頭永遠溫馨,花朵的色彩永遠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很有質感的花園,材料不必拘泥於平常用法,鋪裝紋理最好也能有親密疏離在裡面,植物當然不可或缺,但也要收拾乾淨,花朵也簡約耐看些。
以前很喜歡的一個設計師作品,色彩乾淨,結構巧妙,也很適合居家花園使用,植物收拾得也周到,有的充當背景,有的作為配角,也有或奇絕或秀麗的樹木作為主景。
人為模仿的植物形態很難有野生的效果。即使我們總結出各種生長規律、搭配法則,就像我們對每一件事物精細測算、深度分析,希望能找到真相一樣,我們能了解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自然是宇宙的分支,本來複雜且處於不斷變換之中。敬畏自然,順應規律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建造一個原生態花園需要對自然有敏銳的感受度,了解植物、石頭、流水、光影的天然屬性以及它們之間互相連接後產生的整體效果,這不僅靠技術,更需要悟性。
不難發現大多數優秀作品都是「從簡而生」,這意味著經歷了不斷做加法的過程後開始更深入地考慮功能性和景觀性比重需求進行層層剝離,爾後得出的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案。
抽象而錯落的折線,布滿裂紋及鏽蝕的地面,大葉植物和亭亭鳶尾交錯,燈光摺疊後有一種冷冽的未來感,假如許多年以後,地球資源被用盡,科學無止境發展,我們還能夠拿什麼去建造一座花園?我們是否還需要花園?
這個花園的配色深得我心。最愛墨綠色,仿佛植物長出了時間的氣勢,寒來暑往,隱秘不說,卻最細膩,這幽幽萬物間即使最微弱的風離開也是有痕跡的,草葉輕晃,香味仍在流動... ...明亮的藍紫色點綴在茂密的墨綠叢中,給原本馥鬱的景觀帶來些靈動輕快的調性,如憂鬱的人心頭越過的喜悅。立面一處深海藍裝飾成為整個視覺焦點,既不誇張,也經得住細看。
下面這個也是一個特別精美的花園,不僅硬質結構細膩得當,植物配置方面也頗有特色,種類繁多,卻美好共生。「統一」從來不是簡單的事。它不僅指色調的和諧,每一塊區域妥帖的使用感也算,至於季相和光影的流轉應當是一幀幀美妙的畫卷。
美應當觸手可及。
這個幽靜水園有很多精心設計之處,既有生態感,又帶有工業時代的痕跡。不是特別大的空間卻包含了很多植物種類,放眼望去基本沒有重複。整體結構在保留基本功能之外,造型更加融合鈍化,這使整座花園更有其獨特之美。
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裡咯。春日愉快,如果需要造園,可以加小編微信直接預約了哦。(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文字均為原創,若需轉載,請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