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感受最強日本浮世繪,一定要看看北齋的這部劇

2020-12-11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靖之

「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擾,不再灰心沮喪,就像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中,這就是所謂浮世。」——《浮世物語》

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是描繪人間風情的畫作。山川風月的靈秀,花街柳巷的煙火氣,一切浮華,盡收其中。這層出不窮的精彩,源自獨具匠心的畫師。

葛飾榮,畫號葛飾應為,是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第三女。在浮世繪諸多流派畫師中,榮是調和光影的天才,因而有「江戶倫勃朗」之稱。

為紀念她奉獻藝術的一生,日本NHK在2017年推出了《眩:北齋之女》這部劇。

1、生於浮世、隔岸觀火、醉入花鄉

「這世界是由圓和線組成的……」北齋循循善誘,將畫筆交給懷中幼小的女兒。

「人生第一次握在手裡的筆,讓我心中充滿感動與喜悅之情,令我目眩神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醉女,應該是榮晚年的畫號之一。但自年輕時起,她就已經沉醉於浮世繪中:丈夫拙劣的畫技配不上她,新婚三年便已緣盡。榮沒有興致去理會閒言碎語,她很快融入了北齋弟子的行列,成為父親的幫手。

那一日,江戶城南大火,眾人圍觀,唏噓不已。唯有榮興奮地爬到高處,遙望江對岸那燃燒的奇異色彩,感嘆造化之妙。

「真是無可救藥了啊,你一定又在想怎樣畫出那種顏色。」池田善次郎,一個曾經的武士、現在是風流的畫師,走進了她的生命中。

「善先生,你怎麼也在這裡?」

「和你一樣,好奇心重啊。」

榮被看穿了,卻不願承認:「好奇?說什麼瘋話呢,大家明明都很擔心。」

不瘋魔,不成活。兩個悟性共通的畫師開始了若即若離的接觸。榮擺弄著調色盤,為蘭畫(西洋畫)做準備,善覺得她其實渴望更加獨特的配色;榮說父親的畫讓自己醍醐灌頂,善卻建議她創造自我風格。心有靈犀的溝通往往就是這樣,看似在各說各的,可是一句話、一個點,總能恰到好處地直擊靈魂。

她還是跟他去了,吉原,花街柳巷。

浮世繪的「浮世」一詞,出自佛家。但在日本,它終究是與豔情文化分不開的。

這是宮崎葵和松田龍平合作的默契:和服舞動落花,木屐踏著泥土的芳香。一對灑脫的青年男女,漫步在街頭巷尾的嘈雜之中,旁若無人,放肆地笑,輕輕地唱:

「鳶鳥若是變成了烏鴉,

飛呀飛去主人家。

滑啊滑啊滑

嘰嘰喳喳……」

隅田川上,兩國橋下,擺渡船蕩漾著異樣的悸動,駛向嫵媚的春光裡。

善邀請榮與藝妓共舞一曲,榮的眼裡卻只有變幻的色彩和光。

2、光影、生死

「凝目注視的話,便會發現,這世間萬物皆由顏色的深淺構成。人的容顏和身體,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的顏色也不同,光線強的地方顏色會變淡,光線昏暗的地方顏色會變深。這樣啊,原來是光啊,是光和影構成了顏色和形狀。」

這是榮在吉原藝妓館採風獲得的靈感。但是,以此為理論基礎,創作出來的蘭畫卻並不如意。

「感覺作者的畫技跟不上內心的想法。」這句誅心的評語深深刺痛了榮。

「其實我也從未對自己滿足過,總想著,要畫的更好、更精、更美。但思緒的靈感,總像曇花一現那樣難以捕捉。」父親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了。可當她振作起來的時候,父親卻倒下了。

悽風夜雨,病榻愁容。

「已經第十天了,父親也應該學習握筆了吧。」

餘貴美子飾演的母親是一個溫柔而瑣碎的家庭主婦,她無法理解這種「不孝之語」,覺得榮太自私、太過分。可只有榮知道,浮世繪是父親的生命。

最終,還是知己拯救了知己。二十多年不與北齋合作的冤家——馬琴老師來到了榻前,一通嘲諷和質問,竟然讓他奇蹟般地清醒過來。

突如其來的劇情總能將人生的節奏打亂。父親在偏方的輔助治療下恢復的不錯,母親卻過世了。

榮才發現,自己對母親的關心竟然如此之少。她並非無情,而是將所有情感寄托在筆下、將所有衝動都付諸於色彩。榮甚至還來不及悲傷,就迅速被善畫中的普魯士藍吸引過去了。

「善的溫柔是毒藥,但我最終還是飲鴆止渴了。我感到了一陣頭暈目眩。」

一夜枕風流,原以為只有一夜而已。

3、不見方三日,世上滿櫻花

「江戶不分晝夜的經常起火,火焰把天空照的一片通紅,呈現出了不屬於朝霞也不屬於晚霞的一種紅色。」一場大火,善從此杳無蹤跡。有人說他沒有死,榮也未去尋找。

火災帶來的不全是壞消息。許多畫坊的精良雕版被毀於一旦。這讓北齋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

從鄉間稻田裡勞作的農民,到神奈川與海潮相抗的漁人。從冬日裡淺草本願寺的雪落,到暮春初秋、斜陽映襯下的《凱風快晴》。寓鬼斧神工於刀筆之間,渾然天成。《富嶽三十六景》流傳日本諸國。北至松前,南至薩州,葛飾北齋之名,從此家喻戶曉。

水漲船高,這時榮的名氣也漸漸傳開了。歸來的善早已放棄作畫,開了一家藝妓館。二人離別數年,卻仿佛一刻也不曾分開。

「在夜晚的昏暗之中,也有無盡的光與影啊。有了黑暗的襯託,光才能呈現出無盡的顏色。這女子正借著燈籠的光亮吟詩,晚上定能寫出白天寫不出的詩句吧。」榮饒有興致地為善介紹自己即將完成的新作——《夜櫻美人圖》,沉浸在光與影、幻與真的構思中。善忽然哽咽:「對我而言,你也是我的光,令人目眩神搖,耀眼的光。」

善離開了,榮握起筆。

夜色降臨,夢境與現實交融,躍然紙上。

4、絕筆、新生

嘉永元年,夏,溪齋英泉,即池田善次郎,辭世了。

榮匆忙間趕上了善的出殯儀式。她的悲傷之情似乎幾次要噴湧而出,但終歸於平靜。

善對浮世繪的理解,和他對榮的愛意一樣,早已被榮收入畫中,成為藝術的靈魂記憶。

「中間的年輕藝妓,一定還不喜歡行內帷之事。想著自己有一天,會不會變得像花魁一樣而不安——但我喜歡彈琴,客人會因此而開心。

左邊是婀娜多姿的女藝人,年齡是二十五六,心裡愛慕著一位男子,但她的愛意未能如願,現有一個年齡可以做她父親的丈夫——雖對現狀不滿,但我彈三味線的技藝超群。

右邊彈著胡琴的是鎮上的女子,一個商人家的獨生女,從小就被安排從遠親家裡招一個入贅女婿。她的未婚夫附庸風雅……」

這是榮的《三曲合奏圖》,這三個藝妓是以善的三個妹妹為原型的,她在執筆之時,賦予了每個人物獨特的故事,這正是繪畫的靈魂。連北齋也承認:若畫藝妓,榮的技藝還要強於我。

北齋90歲時,父女合力完成的《富士越龍圖》被認為是他的絕筆。現在的人們,大多只知道版畫促進了浮世繪的傳播。其實,在江戶時期,這樣的肉筆(手繪)才是更為時人所珍惜的。白雪皚皚的山峰,在榮的筆刷下一揮而就。垂暮的北齋,手法穩如當年,而才思更盛。幾筆輕輕的勾勒,水墨相間層層暈染,一條桀驁不馴的蒼龍霎時間氣衝牛鬥。正所謂,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

「再給我十年、不,五年的時間,我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彌留之際的北齋,仍不肯放下手中的筆。

榮望著父親的屍身,大聲哭喊:「我也想畫的更好啊。」

榮也老了,江戶時代也已走到盡頭。黑船已至,地動山搖。但人們尋花問柳的興致從不會因任何事而消減。榮漫步在新吉原外,又想起了跟善第一次逛藝妓館的情景。她已經不適合置身於風月場中。站在欄柵外,望著裡面翩翩起舞的藝妓,強烈的明暗對比刺激著看客們的感官。在光與影的世界中,她有了更深的領悟。臻至巔峰的《吉原格子裡之圖》由此而成。

「對,這就是光。這世界是由光與影組成的。影將萬物塑形,光就是為了將他們凸現出來。」

67歲那年,榮離家而去。她走在橋上,一群嬉鬧的頑童將她包圍,又一鬨而散。榮像一艘破舊的小船,在風中搖曳,口中輕輕哼著的,仍是和善一起唱過的那首歌謠:

「鳶鳥若是變成了烏鴉,

飛啊飛去主人家。

滑啊滑啊滑

嘰嘰喳喳……」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豆瓣8.6!感受最強日本浮世繪,一定要看看北齋的這部劇
    為紀念她奉獻藝術的一生,日本NHK在2017年推出了《眩:北齋之女》這部劇。1、生於浮世、隔岸觀火、醉入花鄉「這世界是由圓和線組成的……」北齋循循善誘,將畫筆交給懷中幼小的女兒。但自年輕時起,她就已經沉醉於浮世繪中:丈夫拙劣的畫技配不上她,新婚三年便已緣盡。榮沒有興致去理會閒言碎語,她很快融入了北齋弟子的行列,成為父親的幫手。那一日,江戶城南大火,眾人圍觀,唏噓不已。唯有榮興奮地爬到高處,遙望江對岸那燃燒的奇異色彩,感嘆造化之妙。「真是無可救藥了啊,你一定又在想怎樣畫出那種顏色。」
  • 北齋與浮世繪
    西方人研究日本浮世繪對西方藝術影響的出版物如今我們談論日本浮世繪價值的時候,總是將它對西方繪畫藝術史的影響一併提及,因為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掀起了一股「日本主義」浪潮,是對西方藝術史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之前,它對於江戶時代,乃至19世紀日本的價值都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 尋常北齋——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其人其事(下)
    北齋還常把自己的名號贈送給弟子,研究者認為《繪本通俗三國志》署名「葛飾戴鬥」的或許即為其弟子。讓弟子使用自己的名號,有對作為弟子嘉賞的意味,另外讓渡名號有時也會得到一定的報酬,儘管沒有直接的證據說明北齋曾以此牟利。不過此時北齋的生活狀態依然困苦,他平生最愛吃的大福餅,當時價格不過四文錢一個,但他買不起,只在好友帶著大福餅去看望他的時候,才能喜出望外的懷揣著七八個大福餅咂巴著吃掉。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上海影迷一年一度摩拳擦掌的「盛事」,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一如既往的難搶票。《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
  • 日本川崎浮世繪畫廊開館 匯集北齋等4000件作品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日,日本川崎浮世繪畫廊舉行開館儀式,3日起面向公眾開放。據悉,該畫廊由川崎市相關團體在JR川崎站前的大樓內運營,匯集了著名畫家葛飾北齋的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等約4000件浮世繪。資料圖:浮世繪。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上海影迷一年一度摩拳擦掌的「盛事」,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一如既往的難搶票。《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
  • 日本浮世繪大師北齋畫了無數海浪,這幅圖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
    聊到日本藝術,不容忽略的就是浮世繪。在17-19世紀之間的江戶時期,原本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商人階級受益於該城市快速的經濟增長,迅速積累了財富,於是開始流行享樂主義,許多有錢的富商沉迷於歌舞伎劇場。這便是浮世繪的原型。時間慢慢推移,大量的藝術家開始從事這一領域的繪畫創作,當然,題材也變得豐富起來:歌舞妓和相撲選手;歷史和民間故事;自然風景;植物和動物群 等等都被融入浮世繪當中,於是,浮世繪這個名詞也顯得生動了起來:浮世繪,就是描述浮生世間的繪畫。
  • 評分超高、劇情超讚的「浮世繪風格」動漫,《怪化貓》只是其一
    這些高分精品與其齊名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浮世繪風格」是日本繪畫界的獨有畫風,本來只是在日本國畫中常見,後來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開始採用了這種畫風,便與一般的日漫作品有所區別了,因此這種畫風的動漫,被人稱為「浮世繪風格」動漫。
  • 日本川崎浮世繪畫廊開館 匯集北齋等4000件作品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日,日本川崎浮世繪畫廊舉行開館儀式,3日起面向公眾開放。據悉,該畫廊由川崎市相關團體在JR川崎站前的大樓內運營,匯集了著名畫家葛飾北齋的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等約4000件浮世繪。資料圖:浮世繪。
  • 日本浮世繪大師北齋畫了無數海浪,這幅圖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
    聊到日本藝術,不容忽略的就是浮世繪。在17-19世紀之間的江戶時期,原本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商人階級受益於該城市快速的經濟增長,迅速積累了財富,於是開始流行享樂主義,許多有錢的富商沉迷於歌舞伎劇場。這便是浮世繪的原型。時間慢慢推移,大量的藝術家開始從事這一領域的繪畫創作,當然,題材也變得豐富起來:歌舞妓和相撲選手;歷史和民間故事;自然風景;植物和動物群 等等都被融入浮世繪當中,於是,浮世繪這個名詞也顯得生動了起來:浮世繪,就是描述浮生世間的繪畫。
  • 《北齋漫畫》展現江戶時期浮世繪藝術的視覺百科
    北齋的風景版畫由於其令人耳目一新,而受江戶市民的歡迎。但他對現實奇矯扭曲形態的強烈偏執,卻是超越當時人理解的,只有到現代藝術中才能引起共鳴。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是現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莫奈為其第一任妻子畫的浮世繪肖像想要看懂「浮世繪」,必先要明白「浮世」二字的內在深意。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王京在活字·日刻策劃出品的音頻課程《你好呀!近年,日本浮世繪在中國的熱度不斷上升,大小的各種展覽在各地舉辦,大型的精美圖冊和相關書籍雜誌隨處可見,提起北齋、廣重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而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著名作品也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浮世繪的影響從早先的藝術領域或是日語日本文化的學習者之中,擴大到了更為廣泛的社會階層。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葛飾北齋: 日本浮世繪的「巨浪」
    ,"浮世繪"幾乎是它的代名詞,而在這段風雲迭起的時期裡,日本浮世繪三大家之一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則是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名字。▲《春美人》 1806年北齋趕上了浮世繪盛行的年代,從小就繪畫天賦超群的他,18歲時便拜入浮世繪畫師勝川春章(Katsukawa
  • 浮世繪在日本淪為包裝紙,卻在歐洲拯救一代印象派大師
    1644年,中國明朝滅亡,一度以「瓷器」著稱的中國在混亂的政局下無暇顧及瓷器出口,於是日本抓住時機,迅速填補歐洲陶瓷市場的缺口。日本出口歐洲的陶瓷製品step 2.江戶時代(1603—1867),日本像清代的中國一樣閉關鎖國。在平民文化繁榮的背景下,造價低廉、人人可以看懂,風趣幽默、又有一定的實際作用的浮世繪盛行一時。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在西方很有名?
    行千裡路,繪萬卷畫。所到之處所見之景皆能入畫。北齋一生經常遷居,看得多,體驗多,所以他的作品題材十分豐富,人物,風俗,山水花鳥,無所不能繪之。北齋本身很喜歡中國藝術文化,擅於寫意的手法,又從歐洲風景版畫得到啟發,加入西方的繪畫技巧如透視法、立體法、光影處理法等,創新了浮世繪的風格(北齋不是唯一,還有其他浮世繪藝術家)。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這次我來到的是東京墨田區的綠町公園內的「北齋美術館」,裡面藏有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的多幅作品,讓我們一同前往北齋美術館欣賞浮世繪,品味其中獨特風情,從中一窺江戶時代的生活場景,淺談浮世繪與江戶時代的關聯。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莫奈為其第一任妻子畫的浮世繪肖像想要看懂「浮世繪」,必先要明白「浮世」二字的內在深意。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王京在活字·日刻策劃出品的音頻課程《你好呀!近年,日本浮世繪在中國的熱度不斷上升,大小的各種展覽在各地舉辦,大型的精美圖冊和相關書籍雜誌隨處可見,提起北齋、廣重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而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著名作品也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浮世繪的影響從早先的藝術領域或是日語日本文化的學習者之中,擴大到了更為廣泛的社會階層。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日本美術在其歷史發展中汲取了各國營養,雜糅成了帶有自己強烈特色的美術風格。《日本美術史》的作者、臺南藝術學院退休教授徐小虎曾說過「日本文化像一個牡蠣,張開外殼接受海中各種外物侵入,再將來自大陸的那些沙礫轉化成珍珠」。在日本美術史中浮世繪作為一定時期日本流行的美術風格,曾風靡於全日本,行銷至海外後更是讓歐美大國為這樣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藝術形式而震驚,從而成為日本美術的代表作品形式。
  • 評分超高、劇情超讚的「浮世繪風格」動漫,《怪化貓》只是其一
    這些高分精品與其齊名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浮世繪風格」是日本繪畫界的獨有畫風,本來只是在日本國畫中常見,後來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開始採用了這種畫風,便與一般的日漫作品有所區別了,因此這種畫風的動漫,被人稱為「浮世繪風格」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