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書評
同一本書,不同感悟,分享你我的讀書後感,巖石書評,記錄讀書感悟。希望大家一起分享讀書樂趣、共同進步。強壯中華人!
三萬產品人·成長加油站
巖石書評
在「速食」時代,獲取知識點也變得加速起來。知識日曆每天簡短快速的知識點讓我們更快了解更多知識點內容。今日分享知識日曆中的3月16日至3月31日知識點。
2021年03月16日
Q:朋友圈刷屏的Python課,利用了哪些人性秘密?
A:Python小課的社群轉化套路契合「福格行為模型」。
首先,強化用戶學習動機,讓用戶想像學習後的樣子:賺錢+提升效率;其次,將學習門檻和課程難度降低,讓用戶學習有信心;最後,通過課程組合+送優惠券轉化用戶。
2021年03月17日
Q:為什麼我們總是過高評價與自己相似的人?
A:比如,一個MBA畢業的管理者可能傾向於選擇擁有同樣證書的人;一個985畢業的leader會覺得學歷很重要,這背後有個心理學理論叫做「像我偏見」。
其實,當我們讚揚與自己相似的人時,也是在強調自身的價值。
2021年03月18日
Q:為什麼iPhone那麼貴,還有人搶著買?
A:這是因為「消費者剩餘」的存在。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某商品時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之間的差額。
iPhone雖然最高售價超過一萬,但是仍然低於很多人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2021年03月19日
Q:蘋果產品暢銷的秘密之一
A:蘋果並不是順著市場的需求製造產品,而是用自己的產品去創造市場需求,這使得蘋果的產品總是獨特的。
供給可以創造需求,在經濟學中,這被稱作「薩伊定律」。
2021年03月20日
Q:為什麼星巴克沒有小杯?
A:其實星巴克是有小杯的,只不過不在菜單上顯示。
隱藏小杯是星巴克的一個營銷手段—製造「傳播記憶點」。人們提到星巴克時總會強調一句:星巴克沒有小杯,中杯最小。長此以往,星巴克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2021年03月21日
Q:為什麼人們總想著「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A:因為人們在面對失去利益時所帶來的痛苦,遠大於獲得同等利益所帶來的快樂。
所以,人們在面對損失時總是很難止損,而是選擇用小价值的「單車」去搏高價值的「摩託」,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卡尼曼風險定律」。
2021年03月22日
Q:為什麼人們會覺得自己符合XX星座的特質?
A:人的特質未必都能和自己的星座特質相匹配,但是,你一旦給自己貼上XX星座的標籤,你的行為就會向自己星座所標榜的特徵靠攏,從而達到認知協調,這就是「標籤效應」。
比方說,一個不講衛生的處女座,會因為自己是處女座而變成潔癖,這樣才能符合社會對一個處女座人的期望。
2021年03月23日
Q:為什麼大廠喜歡招聘沒有經驗的應屆生?
A:因為應屆生沒有過往經驗的束縛,更容易學習新的知識,成長為公司需要的人。
就像一個杯子裡有些渾水,不管添加多少清水仍會渾濁。但若是一個空杯,不管倒進多少清水都始終如一,學習也是如此。這被很多管理者稱為「空杯理論」。
2021年03月24日
Q:如何在面試時結構化描述工作經歷?
A:可以用「STAR原則」:
S是情景,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T是任務,描述你的任務目標是什麼;A是行動,針對這種情況,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R是結果,最終結果如何,你在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
2021年03月25日
Q:淘寶App出現罕見BUG,真的是開發小哥報復嗎?
A:2020年3月25日,淘寶App出現罕見BUG:IOS系統打開淘寶App就會出現彈窗,通知用戶所使用的程序是內測版,將在3月28日到期,到期後將無法使用。
有消息稱,這是程式設計師因績效3.25拿不到年終獎的報復行為。不管它是不是真的BUG,這次「BUG營銷」確實威力很猛,第二天「淘寶特價版」一經推出就登上了App榜首。
2021年03月26日
Q:為什麼好萊塢電影裡的壞人不用蘋果?
A:好萊塢電影裡經常出現蘋果產品,但反派從來不用。這是因為,蘋果不希望品牌在影視劇裡以負面形象出現。
為此,蘋果特地制定了商標和版權使用準則,電影、電視劇的製作方不得「以貶損方式使用蘋果產品和商標」。作為交換,蘋果公司也不會向使用方收取版權費用。
2021年03月27日
Q:為什麼MBA的學費總是很高?
A:因為讀MBA除了可以學習知識、提升眼界,還有一個重要價值是積累人脈,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一種隱性的財富,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價值交換和價值積累。
運營研究社的「私域商業操盤手」也有著類似的作用。
2021年03月28日
Q:為什麼夫妻之間打賭不能產生有效激勵?
A:夫妻之間打賭往往是這樣的,要麼我給你1000,要麼你給我1000,來回都是自家的錢,這是一場「零和博弈」。
在零和博弈中,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對整體沒有正向激勵。
2021年03月29日
Q:為什麼只在中國和日本有彈幕文化?
A:除了中國和日本,其他大多數國家的視頻網站都沒有彈幕功能。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漢字的「信息熵」更高。換句話說,相同的語言長度下,漢字和日語承載的信息量更大,更適合呈現在彈幕上。而其他語言往往需要一長串字母才能表意,所以彈幕文化在中國、日本更容易流行。
2021年03月30日
Q: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看「吃播」?
A: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因為健康問題或者擔心長胖而限制飲食。他們在觀看別人吃東西時,能夠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這背後有個心理學效應—「心理代償」。
2021年03月31日
Q:疫情期間,教育行業為什麼瘋狂送課?
A:教育平臺免費送課其實是利用平臺本身的「資源盈餘」跟家長學生的「時間盈餘」進行交換。
雖然「價值交換」聽上去很冷冰冰,但是受疫情影響,學生家長對上網課產生了強需求,而平臺恰好能解決這一需求,也算是雙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