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巴黎|中軸線上的法蘭西歷史

2020-12-13 王竹寶的知行遊歷

巴黎是一座讓我敬畏的城市。

如同任何一座超級大都市,巴黎巨大、多元、歷史悠久、包羅萬有。

對於我來說,在巴黎旅行的吃力感貫穿始終,就如同你不可能用幾天時間去了解北京一樣。

慶幸的是,任何這樣巨大的都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城市的建立和擴張圍繞著某個中心而展開,那不僅僅是眾多旅遊景點聚集的地方,更是一座偉大城市的源頭。

讓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的巴黎,也正是這樣一座城市。

它源起西岱島上的聖母院,跨過奔流不息的「護城河」塞納河,奠定了王權的起點——羅浮宮。

從古老的羅浮宮,到偉大的雄獅凱旋門,4.5公裡的巴黎中軸線見證了這座偉大城市的發展脈絡。

看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巴黎,讀懂了他表象的優雅與浪漫,以及他內在的力量與價值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羅浮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而對於巴黎人來說,羅浮宮就如同北京人的紫禁城。

羅浮宮之前,巴黎僅僅是一座蜷縮在西岱島上的法國小鎮,而那時的羅浮宮,實際上僅僅是守護西岱島的堡壘。

大概在明朝末年,法國歷史上最受人愛戴的一代明君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執政,當時的義大利正如火如荼的上演著文藝復興大劇,而法國大地上還是一片中世紀的死寂。

年輕的弗朗索瓦一世對先進的義大利文化推崇備至,羅浮宮在他的統治下開始了從中世紀古堡到文藝復興建築的蛻變。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巨大宮殿,實際上經歷了近千年的修建。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法國君主在一個龐大的歐洲貴族體系中被不斷選拔出來,哪一位君主入主羅浮宮,就會將他們時代最時髦的建築風格體現在這座宮殿中。

從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四,從拿破崙一世到拿破崙三世,這個過程幾乎從未中斷過。

法國大革命的戰亂中,雖然失去理智的憤怒民眾摧毀了無數建築瑰寶,羅浮宮卻奇蹟般的被保存下來。正如中國的革命者對於紫禁城的保護一樣,當這座名副其實的皇城的大門最終向每一個人打開,又有誰忍心去破壞這民族千年文明的見證呢?

後來的羅浮宮,就是大家熟悉的樣子。

豪華的宮殿被妥善的還原和修復,所有歷史的痕跡被忠實的保存下來。

他被用來塞滿歐洲王室貴族收藏的古董古畫,和拿破崙徵戰四方掠奪來的戰利品。

這些震驚世界的收藏令人流連忘返,內心激起無限感慨,他們好比人類智慧和文明的洪流,讓淹沒其中的人們頭暈目眩、精疲力竭。

在羅浮宮遊蕩的9個小時裡,我也僅僅匆匆行過半個博物館,在它面前,時間似乎是凝固的,也似乎是飛逝的。

拋開藏品本身的價值不說,他們在這座宮殿中的存在,本身就是法蘭西王朝數百年強盛的見證。

從羅浮宮的歷史與藝術盛宴中走出,沿著塞納河向西,在進入一座龐大的皇家花園之前,將最先看到一座凱旋門。

時間也從法國輝煌的王政時代,來到了大革命後的拿破崙時代。

這座凱旋門以他所在的廣場卡魯索廣場命名,與同時在1806年開始建造的巴黎雄獅大凱旋門相比小了一倍。

這裡曾經是杜樂麗宮的入口,隨著宮殿的消失,卡魯索凱旋門成了廣場上最後的標誌建築。

凱旋門自然是用來歌頌君王的豐功偉績的,這座凱旋門的主題則是為了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裡茨戰役中的勝利。

凱旋門頂部,8位帝國士兵昂首挺進,玫瑰色大理石的淺浮雕分別描繪了《普雷斯堡和約》籤訂、拿破崙進入慕尼黑、拿破崙進入維也納、奧斯特利茨戰役、《提爾西特條約》籤訂和烏爾姆投降等場景,展現了拿破崙在那一時期最卓越的外交和軍事功績。

這座「小凱旋門」更像是法國社會變革的分界線。

法國大革命前夕,波旁王朝的末代法王路易十六被人們從羅浮宮趕到幾十米開外的杜樂麗宮。

這座由義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法國王后建造的後宮,也成了路易十六被砍頭前最後的居所。

王朝崩塌後,杜樂麗宮中血雨腥風,無數與王室沾邊兒的人被陸續送上斷頭臺。

在那段動蕩的歲月裡,被摧毀的杜樂麗宮廢墟,成了巴黎權謀家的角鬥場。

當拿破崙再度獨攬大權時,這裡僅僅剩下了一座皇家花園。

今天的杜樂麗花園,修剪整齊的草坪和花圃圍繞著巨型噴泉水池,新古典風格的仿古雕塑林立,被人們稱為法國露天雕塑博物館。

穿過杜樂麗花園繼續前行,在我們即將到達那座上演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的巨型廣場之前,將首先到達橘園美術館。

不同於羅浮宮的包羅萬有,也區別於奧賽對19世紀法國藝術的專注,橘園更該稱為莫奈和雷諾瓦的美術館。

除了館藏驚人的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畫作外,人們對橘園的仰慕多來自莫奈的《睡蓮》組畫。

作為印象派的開山鼻祖,莫奈在漫長的一生中不停探尋藝術,突破自我。

人們大多很熟悉他晚年居住的巴黎郊區小鎮吉維尼的蓮花池,在那裡,他專注於色彩的研究,追求內心的寧靜,無數幅與蓮花池有關的作品甚至成了莫奈的代名詞。

而橘園中的《睡蓮》,則是莫奈晚年對整個法國或人類的奉獻。

這是兩個橢圓形的房間。

每個房間中,莫奈以四副長幅畫布繪製了自己眼中的睡蓮。

置身其中,莫奈的睡蓮圍繞著你,在不停地旋轉中,你將看到葕草在湖中輕擺,陽光透過岸邊的柳條,不均勻的灑在睡蓮池中,雖然畫中沒有天空,你卻能通過水光的折射清晰地辨識四季與晨昏。

莫奈的確達到了他的目的,他通過自己的畫給人們帶去了內心的寧靜,正如他晚年獲得的那樣。

在無數個日夜的追索中,暮年的畫家開始了與觀眾的心靈溝通,而不僅僅專注於繪畫技法和個性表達,莫奈的可貴,在我看來在此時才達到了頂峰。

從杜樂麗花園的西門出來,舉世矚目的協和廣場映入眼帘。

這是每一位旅行者來到巴黎必將到達的地方。

人們迷醉於廣場上精緻壯觀的河神噴泉和海神噴泉,驚嘆於埃及方尖碑3000多年悠久的歷史,卻顯能探究這座廣場上曾經發生的巨浪狂濤般的社會變革。

200多年前,路易十六也是按我們這個路線,從羅浮宮到杜樂麗宮,經過杜樂麗花園,在這裡走向了他人生的終結。

這座由路易十六的爸爸路易十五下令修建,用以展現其至高無上王權的廣場上,就在他英武雄偉的騎馬像曾經聳立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斷頭臺成了他兒子最終的歸宿。

協和廣場原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更名為革命廣場,他的上兩個名字中已經透露了他曲折的命運線。

從王權的盛極一時,到民眾群起反擊,推翻王政,再到多方利益勢力你爭我奪,社會動亂,直至最終今天我們所知的法國,協和廣場是名副其實的法國歷史與政治大舞臺,這裡曾刮過的血雨腥風,足以讓世人唏噓百年。

協和廣場四周,圍繞著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群。

無比雄偉的瑪德蓮教堂,堪稱皇家教堂典範,這是拿破崙在巴黎建築貢獻中最輝煌的一座豐碑,也極力展現了這位差一點統一歐洲的戰神對古羅馬藝術的崇拜。

在那段動蕩的歲月裡,瑪德蓮教堂與其他許多建築的命運一樣,在走馬燈般輪換的執政者權杖下不停變換姿態、進展緩慢。

然而今天,當我們走進教堂,看到溫暖的燭光、看到法國人民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的身影,看到祭壇上方在眾神俯視下的法國歷史代表人物,你會最終明白,在經歷了無數次洗禮和烈火鍛造後的法蘭西民族,最終終於團結一心,他們認可了所有過往歲月,因為正是這些歲月造就了今天的法國。

站在協和廣場的方尖碑下向西北望,視線穿過長達2公裡的香榭麗舍大道,巴黎大凱旋門遠遠矗立在畫面的焦點處。

對很多人來說,香榭麗舍代表著時尚的巴黎,伴隨著香街的話題,永遠是逛不完的奢侈品店。

而香街對於巴黎人的意義,當然不僅如此淺顯。這條世界最繁華的街道,絕不僅是寬闊和時尚。

從協和廣場出發,我走上了這條長達2.8公裡的世界著名街道。在最靠近協和廣場的那一段,還能感受到香街最初的模樣。

香榭麗舍的本意,是田園樂土,這條大街誕生的初衷,是來自義大利美第奇家族的瑪麗皇后為杜樂麗花園修建的延伸步道。

香街本身,就是書寫法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條大道上曾經走過的,是拿破崙凱旋的隊伍,是普法戰爭中進軍巴黎的普魯士人和英國人,是二戰中的德國納粹,是為大文豪雨果和戴高樂總統送葬的隊伍。

這條路走過無數法蘭西的敵人和偉人,這條路之所以如此出名,正是因為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對全人類或好或壞的巨大意義。

無疑,香榭麗舍的變化,濃縮著巴黎時代的變遷。

當我們朝著凱旋門的方向步步逼近,我們在逼近的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化大都市。

他魅力無限,朝氣蓬勃,卻也難掩一度的輝煌與凝重。

在這條巴黎中軸線的終點,就是戴高樂星形廣場及巴黎地標建築之一的巴黎雄獅凱旋門。

1806年,在拿破崙的詔令下,這座歐洲最大的凱旋門破土動工,一建就是30年。

在這三十年中,拿破崙兩次被囚禁,波旁王朝復闢,這座歌頌拿破崙豐功偉績的的豐碑最終得以在他的侄子拿破崙三世登基後繼續修建完成。

凱旋門最初的修建,固然是為歐洲戰神拿破崙波拿巴,但實際上,凱旋門更成為法國對外徵戰史的最好總結。

雄偉的巨型浮雕上不但記錄著拿破崙出徵與凱旋的場景、記錄著拿破崙時期最重要的6個歷史事件,還用文字記錄了所有拿破崙指揮的大型戰役的名稱。

門的內側,銘刻著558位拿破崙時期英雄的名字。每到夜幕降臨,門拱下方正中的長明火會變得格外耀眼,紀念著所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難的法國將士。

黃昏時分登上凱旋門頂端,你將看到逐漸點亮的香榭麗舍大道和一座以這座廣場為軸心,向四面八方發散的燈火闌珊中的巨型城市。

與任何一個民族一樣,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視線開闊的制高點,不僅是法蘭西民族偉人與先烈的祭壇,更是觀賞法蘭西恢弘江山的最佳角度。歷史與現實在一眼一念間融合在一起,這碰撞是對任何一個偉大民族之所以偉大的最佳詮釋。

巴黎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很多人來到巴黎,僅僅是為了到左岸的咖啡館擺拍、去老佛爺掃貨或去艾菲爾鐵塔、凱旋門打卡,對於這樣一個充滿魅力和內涵的城市,這種玩法當真有些浪費。

這是我在巴黎旅行的5天中的一天。用一天的時間走過一條街,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毫無意義。而對我來說,旅行的最大意義就是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世界。這樣的經歷將伴隨一個人的一生,滋養一個人的靈魂,讓你走上更高的觀景臺,看到自己心中更美的風景。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旅行更「超值」和「划算」的呢?

相關焦點

  • 巴黎,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萬城之冠世界縮影
    大家好,我是李思芳,今天給大家介紹《巴黎》巴黎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它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部,橫跨塞納河兩岸,即北緯48°51,東經2°21。
  • 巴黎聖母院:一部活著的法蘭西滄桑巨變史
    這座法蘭西國寶級建築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在歷次毀滅與重建之間,聖母院其實從未真正倒下。根據後世的考古發掘,這座位於塞納河島嶼上的神廟,既供奉羅馬主神朱比特,也同時容納了本地高盧人的神祗。無疑,這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常態。雖然巴黎還不算是高盧地區的頂級城市,卻也吸引著周邊居民到塞納河上頂禮膜拜。
  • 巴黎旅遊攻略(上)
    在一到二月,你可以去阿爾卑斯滑雪,在三四月份,你可以去賞花,夏天到黃金海岸去度假,秋季回到巴黎,看看香街上的落葉,而到了年底,又可以去逛逛大大小小的聖誕市場....這樣,你在一年中的每個季節都看到了法蘭西最為美麗的景色。
  • 巴黎,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萬城之冠世界縮影
    大家好,我是李思芳,今天給大家介紹《巴黎》巴黎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它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部,橫跨塞納河兩岸,即北緯48°51,東經2°21。
  • 風情萬種法蘭西——艾菲爾鐵塔,巴黎歷史裡的一個奇蹟
    巴黎,法蘭西首都,位於法國北部,這個城市是塞納河畔的不夜城,是法國的藝術歷史之都,儘管時代在不斷的進步,這裡幾乎一直保留過去這個城市發展的痕跡,街道布局風格散發著法國充滿藝術的歷史的味道,也正是這種讓人陶醉的風格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
  • 巴黎歌劇院帶來法蘭西芭蕾經典
    原標題:巴黎歌劇院帶來法蘭西芭蕾經典亞歷克西·薩拉米特本報訊(記者 倫兵)《足尖傳奇——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明星薈萃》明年1月13日和14日將在天橋劇場演出,14位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藝術家和首席演員、獨舞演員、領舞演員將為觀眾演出一臺集古典芭蕾經典和現代芭蕾於一體的芭蕾
  • 風情萬種法蘭西——艾菲爾鐵塔,巴黎歷史裡的一個奇蹟
    巴黎,法蘭西首都,位於法國北部,這個城市是塞納河畔的不夜城,是法國的藝術歷史之都,儘管時代在不斷的進步,這裡幾乎一直保留過去這個城市發展的痕跡,街道布局風格散發著法國充滿藝術的歷史的味道,也正是這種讓人陶醉的風格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
  • 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演出帶來「法蘭西印象」
    昨天,「法國文化年」組委會在文化部宣布,閉幕階段將由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訪華演出、「法蘭西之夜」頤和園中秋遊園晚會和「從香榭麗舍大街到萬裡長城」等重要的活動組成,同時法國影星索菲·瑪索也將帶著她的影展來華。
  •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巴黎,是世界五大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 。巴黎,歐洲第二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法國本土上的「小不列顛」,如何融入法蘭西?
    伴隨著四周人群的歡呼聲,21歲的法蘭西國王查理八世和14歲的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娜正式締結為夫妻,同時結束了5年之久的法布戰爭,至此後布列塔尼就一直是法國的一部分。布列塔尼東端雖然距離法國心臟巴黎僅僅兩百多公裡,也與法國其他部分都同在一片大陸上,但其文化與法國迥異,有「小不列顛」之稱。
  • 法蘭西歷史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共和國和帝國?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歷史學家對1792年9月到1804年5月間多個共和政體習慣上的統稱。1804年5月18日,《1804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法國皇帝,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取代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從1805到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連續五次迎戰反法同盟,通過戰爭將法國的影響力擴至整個西歐及波蘭。法軍的攻勢止於俄國,拿破崙對俄國的進攻遭到失敗。隨後第六次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崙·波拿巴退位,波旁王朝復闢。
  •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
    歷史沿革編輯 1180年時的巴黎地圖 1180年時的巴黎地圖(2張) 巴黎的歷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從西岱島發祥的。據說,當時居民僅幾百人,居住在不到半平方千米的舊城島上。 公元四世紀,羅馬人的一個部落強佔島上高盧人村莊,並建立了「巴黎吉」人的首府,巴黎從此得名。
  • 畫家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從法蘭西聖殿到涅槃重生
    也就是說,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依舊相對完整,裡面的藏品像「耶穌荊冠」等聖物也都被搶救出來。這棟人類的寶貴遺產必將在未來涅槃重生,而這樣的經歷,其實對它來說並不算陌生。   我們回到1789年,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爆發,在那段動蕩的巴黎歲月裡,聖母院也難免被洶湧的人潮打砸搶燒,從牆上的雕塑到神聖的祭壇,這座法蘭西首都最宏偉的教堂甚至一度淪為了倉庫。
  • 只需5分鐘,巴黎攻略輕鬆get
    跟著超級星寶去旅行,這次我們繼續遊巴黎每一座世界名城的誕生,都經歷了千百年的文化祭奠,每一次走向遠方的旅行,都是與世界文明親密接觸的良機。超級星寶們快快跟上小蝸牛Wolly的腳步,繼續遊巴黎。本期重點:巴黎的過去Wolly之前知道了巴黎離我們很遠,可巴黎都有些什麼呢?這個城市有著哪些建築和地標呢?在那些建築和地標的背後又有著怎麼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呢?帶著這些疑問,星寶們和Wolly一起去看看吧!或許你就有答案嘍!
  • 畫家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從法蘭西聖殿到涅槃重生
    也就是說,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依舊相對完整,裡面的藏品像「耶穌荊冠」等聖物也都被搶救出來。這棟人類的寶貴遺產必將在未來涅槃重生,而這樣的經歷,其實對它來說並不算陌生。  我們回到1789年,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爆發,在那段動蕩的巴黎歲月裡,聖母院也難免被洶湧的人潮打砸搶燒,從牆上的雕塑到神聖的祭壇,這座法蘭西首都最宏偉的教堂甚至一度淪為了倉庫。
  • 巴黎榮軍院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是法蘭西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
    巴黎榮軍院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是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興建一座用來安置他的軍隊中傷殘軍人的建築,從此榮軍院「應旨而生」。現代在依舊行使著它初建時收容安置傷殘軍人的功能的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之地,法蘭西帝國的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墓也在這裡。在榮軍院舉行歡迎儀式是法國政府歡迎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的最高禮遇。教堂內懸掛有一百多面被法軍打敗的國家的軍旗,其中有幾面帶是漢字的。榮軍院內還有法蘭西軍事博物館、中世紀戰爭陳列館等場館,均可以用博物館通票。
  • 從瑪戈王后到巴黎解放,巴黎聖母院何以成為法蘭西民族聖殿
    自中世紀以來,她經歷了首都歷史上所有的動蕩,見證了她的輝煌與沒落。無論是否了解法國歷史,對於任何一個喜愛她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恐怖時刻,一個歷史性的大事件,一場噩夢般的可怕景象。巴黎燒了嗎?從隱喻意義上來說,是的。在濃煙環抱下,這場無情的大火如同一出痛苦的大戲,一旦上演便難以遏止。
  • 從瑪戈王后到巴黎解放,巴黎聖母院何以成為法蘭西民族聖殿
    自中世紀以來,她經歷了首都歷史上所有的動蕩,見證了她的輝煌與沒落。無論是否了解法國歷史,對於任何一個喜愛她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恐怖時刻,一個歷史性的大事件,一場噩夢般的可怕景象。巴黎燒了嗎?從隱喻意義上來說,是的。在濃煙環抱下,這場無情的大火如同一出痛苦的大戲,一旦上演便難以遏止。
  • 英格蘭的倫敦和法蘭西的巴黎,帶您走進欣賞歐洲的雙城記
    在歐洲,有兩座城市可以說的上是一對歡喜冤家,它們分別處於英吉利海峽的南北,一個是英格蘭的倫敦,而另一個則是法蘭西的巴黎。作為倫敦,首先它是嚴肅刻板的,倫敦沒有巴黎那麼多浪漫、多情,而有的是詼諧、諷刺。在倫敦生活,有很多不確定的機遇,這是在生活巴黎的人所感覺不到的。而巴黎與倫敦相比,則太浪漫、多情了,巴黎有的是好天氣,陽光撫慰著大地上的一切,好像上帝有意恩澤這個「光明之城」似的。巴黎的建築更多的是典雅與瑰麗,無論是凱旋門,還是艾菲爾鐵塔,或是羅浮宮,巴黎的建築總能撥動你的心弦,讓你心馳神往、駐足觀看。英格蘭和法蘭西,打鬥了幾百年,最後誰也沒佔著多大便宜。
  • 歷史上的KOL|維克多·雨果之夜:那些法蘭西愛恨中的藍白紅
    這一次,我邀約雨果在1874年,這一年他剛出版了《九三年》,雨果晚年的這部經典巨作,用最獨立的人格去描繪法蘭西的愛與輝煌。這一年他72歲,晚年的創作到達巔峰,構築出法蘭西這個獨特的堅強,浪漫之都,為真善美而綻放。時空訪談之旅也開始了,我覺得其他的禮物都略顯庸俗,於是購買了一款正版的法國著名遊戲公司育碧的遊戲《巴黎聖母院:時光倒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