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晚上,歷時半年的偶像養成節目《青春有你2》正式落幕,九位青春少女閃亮出道。決賽當晚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支持票數綜合超3000萬,微博頭條熱點是上了又上,朋友圈的關注熱點也是居高不下,出道有人歡喜有人憂,背後的故事也確實有趣。
這個火於疫情中的青春有你,就跟首次同款的偶像練習生一樣沒有競爭對手,橫空出世,一言一行皆是熱點。尤其還找來了大師兄蔡徐坤作為pd主持節目,人氣明星導師加100多個青春少女組成的節目足夠吸引人們宅家的眼球。
這款節目在青年人的圈子還是擁有不低的熱度,女生愛看裡面的細節養成,男人也對青春女孩子總是有那麼幾分關懷。有人聽歌、有人關注劇情,有人來看導師,選手拉票、粉絲投票、贊助商投廣告,愛奇藝賺眼球,雖然我沒有為這部綜藝投過一張票,但是我還是貢獻出了我寶貴的時間去欣賞了一些精彩片段。
不過這樣一個匯聚了這麼多人藝人公司的節目,背後的各種精彩操作,可能也不比臺前的少。表面看是漂亮小姐姐們的勵志養成節目,實際上背後趴著各路資本老油條在虎視眈眈。畢竟每個選手身上都傾注了一家資本的資源和錢,而選手的成績,決定了投資人的資本是否能增值。幾家資本相爭,騷操作在所難免。
私底下的塞錢,買選票什麼的什麼都是已經是很過時的的手段,初代的選秀節目有錢就能有名次,而現在想要漂亮的出道不僅得有錢,還得有「名」,不然你可能被黑到發光。
常規套路
首先,說一下選秀節目前前後後,經紀公司的「常規」行為。節目開始前,經濟公司會先找營銷公司炒熱度。一般的做法是,營銷公司先讓自己公司的KOL發微博,引導輿論,塑造人設。
買熱搜這種東西已經見怪不怪了,紅人一言一行都能上熱搜,但是這些新人還得經濟公司在背後加把勁。通常節目第一期播出後,有10條格式差不多,又沒有太多實際內容的話題上了熱搜。雖然略顯刻意,但這樣可以引起大眾關注和討論,將很多路人轉化為粉絲。
經紀公司一旦開始這樣燒錢,就停不下來。因為接下來每輪晉級助力、微博話題都需要僱人做,買通稿買熱搜都不能停,必須保證前幾輪晉級,需要的資本一次比一次多。這樣造成的後果也很明顯。雖然節目播出期間少不了藝人自己的努力,藝人曝光多,就能自主吸引更多真粉來助力。
但不得不說,在節目前期,更多的是靠資本加持,才有了龐大的流量湧入,比的不僅僅是臺前練習生們的能力,更是背後操盤手們之間的較量。
當然,這些都是場外的操作,任何一個老粉多看幾檔這樣的節目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其實,節目設計的理念,是讓有能力的素人通過公平競爭實現舞臺夢,這也是吸引觀眾的最大噱頭。但這樣的資本插手的做法,明顯和節目初衷相悖。為什麼節目組不幹涉呢?因為這個圈子本來就這麼小,節目組和藝人經紀公司的利益必定會相互牽扯。
背後資本
此次109位練習生的背後,有著46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均與愛奇藝都有著微妙的關係。比如青你2首次投票第一名虞書欣,背後的公司是「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
不炒股的小朋友可能不清楚華策影視的地位,科普一下。華策影視是浙江的公司,2005年成立,2010年就登了創業板,是國內首家主營電視劇的上市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策影視與愛奇藝在2014年就達成合作關係,成立了華策愛奇藝影視(天津)有限公司,其中,華策影視作為大股東,控股51%,愛奇藝控股49%。而許佳琪背後的絲芭文化的董事汪華,也是「杭州漫韻」(杭州漫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而杭州漫韻,同樣有愛奇藝參股。
但也切實反映了當今娛樂圈默認的潛規則:大家都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說是互惠不如說是利益共同體,你放開了往市場裡砸錢,最終還是會流回自己人的腰包。
資本騷操作
而回到選秀節目本身,公司甚至可以和節目組提前溝通,籤訂對賭協議,你許我多少出鏡鏡頭和人設剪輯,我許你未來的多少股份。
到這一步操作,哪位藝人能捧紅,基本上大局已定。但是,資本也不傻,雖然藝人捧紅了,但是距離回本甚至掙錢還有十萬八千裡,前期燒的錢可不是白燒,一分一分是要從藝人身上賺回來的。
現在的問題是,國內沒有合適男團女團持續發展的平臺和土壤,等到限定團結束後,人氣已經消散不少,經濟公司回本還是有難度的。那怎麼辦?從選秀結束時有兩種路可以走。如果公司的資本雄厚,那就繼續燒錢,博取一個頂級的、長久的流量。
三千元是拍一組合格的藝人照片的起步價,四萬元可以出個單曲,五十萬可以出個專輯,一千萬可以拍個電影、電視劇。而很多經濟公司,他們沒那麼多錢,也等不了那麼久,只想趁藝人的熱度還在的時候,快速變現。於是他們會選擇第二種方法,那就是進軍資本市場,與上市公司深度綁定,成為利益共同體。
比如創造101出來的楊超越,她的經濟公司聞瀾文化,把60%的股權給了香港上市公司傳遞娛樂的附屬公司廣州戴德,換來了9600萬的真金白銀。當然,中間還有些梯度規定,總之,如果這3年,楊超越公司的利潤達到7000萬或以上,股東們就會大賺一筆,低於7000萬就小賺。
三年對賭,本質是買斷了楊超越未來幾年全部的商業價值,而該公司就楊超越一人獨挑大梁,這項重任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藝人沒了退路,但經濟公司已經用「對賭」守住了風險,無論楊超越以後發展如何,公司已經先一步賺了一筆。
資本的騷操作多了,膽子會越來越大,甚至開始無底線操作。韓國produce系列選秀已經做到第4季了,節目總製作人安俊英突然被捕了。原因是選票造假。說白了,這些票數都是用套用公式算出來的,也就是說,在比賽開始之前,101位選手中能進入決賽的前20名,有可能已經被排好了名次。這不是在侮辱粉絲的智商嗎?我可以投錢但是我必須的讓我家哥哥出道!
結束語
說到最後,現在的選秀節目,大概率是一場——由經紀公司和平臺共同製造,各大資本推波助瀾的商業性媒體事件。你說觀眾對此一無所知嗎?恰恰相反,這一代粉絲比誰都清楚規則。某種意義上來講,粉絲和資本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的。他們打榜,他們砸錢,他們買專買周邊買一切代言產品,只為向資本證明:你是對的,你選TA不會後悔。
難道訓練生的個人努力就不重要了嗎?我喜歡他有錯嗎?恰恰相反,個人的人設和天賦反而是在被送進這個節目之前就已經被篩選好了。
最後還是用初代偶像練習生裡面的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畢竟不努力的話,連舞臺也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