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龔聲
近日,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突然單方面宣告和GXG母公司慕尚集團的合作終止。
7月30日思捷環球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慕尚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思捷環球稱於公布日期,慕尚集團未能成立合資公司,嚴重違反了合資協議的條款。
思捷環球還表示,萬成資源已透過其法律顧問嚮慕尚集團發出日期為2020年7月30日的解除通知函,以終止合資協議並且即刻生效。根據合資協議的違約金條款,思捷環球要求慕尚集團支付萬成資源5000萬元人民幣。
就此,慕尚集團表示不接受思捷環球函件內作出的任何指控。
慕尚集團在7月3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中稱,擬就公司在合資協議項下的權利以及萬成可能提出的任何訴訟極力抗辯。慕尚集團還表示,儘管公司一直努力在合資協 議以及雙方共識的框架下成立合營公司,但萬成於並無任何有效及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向公司發出函件。
慕尚集團補充,堅持本公司就合營協議與萬成交易時仍符合其一貫商業規範及規程的最高標準。
可以說,慕尚集團的抗辯決定了目前合作關係走向終結的責任分攤尚不明朗。
ESPRIT門店 圖片來源:insider retail
香港思捷環球和寧波慕尚集團的合作開始於2019年。思捷環球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萬成資源與慕尚集團訂立的合資協議於2019年12月2日正式生效。
根據協議,慕尚集團與萬成資源將在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和中國臺灣的中國其他地區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目的是從事經營服裝、服裝配飾及合資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品牌業務。
這意味著慕尚集團將全權接手ESPRIT未來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按照計劃,慕尚集團將對ESPRIT進行徹頭徹尾的重塑。
慕尚集團聯合創始人兼CEO餘勇在2019年12月接受界面時尚採訪時表示:「從渠道、定價、品牌形象和消費者畫像上,我們希望ESPRIT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產品設計由我們來做,門店上,它現在做的大多是像H&M、ZARA這樣的大店,我們未來會調整為100-200平米的門店,主打新生代的購物中心渠道。」
不過,慕尚集團要將ESPRIT盤活並不容易。
雙方籤訂合資協議之時,1968年成立於美國、總部位於德國的ESPRIT已經經歷了連續7年的業績下滑。1990年代左右,ESPRIT本是中國市場眾多消費者心中美國休閒服飾風格代表品牌,而在2009年之後,ESPRIT因品牌老化、供應鏈冗長、庫存龐大等原因進入衰退。
圖片來源:ESPRIT官網
思捷環球曾一度迷失了方向。2018年11月,思捷環球執行長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曾於香港為投資者舉辦的演講上表示,「現在Esprit自身的定位出現了不一致,我們不知道我們代表了什麼。由於缺乏消費者關注,我們已經與他們失去了聯繫。」
儘管思捷環球在2018年底開啟品牌重組計劃,但成效甚微。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19/2020財政年度上半年,思捷環球收入同比下跌14.8%至57.6億港元,淨虧損高達3.12億港元。
亞洲地區是對思捷環球貢獻最小的市場,同時下跌也最嚴重。2019/2020財政年度上半年,亞洲地區收入同比大跌40.6%至4.14億港元,僅佔集團總收入的7.2%。
撇開ESPRIT在亞洲地區的節節敗退不談,慕尚集團扭轉ESPRIT頹勢的難度還在於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
麥肯錫在《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中指出,201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如何將一個已漸漸被消費者遺忘的ESPRIT帶回大眾視野,並與國內崛起的本土品牌和海外成功品牌在最有誘惑力的市場角逐,是一個難題。
ESPRIT在中國內地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或許是URBAN REVIVO。這家快時尚品牌在2015年重新定位為「快奢」時尚,每年推出超過1萬個新款,店鋪策略是在核心商圈開「奢侈大店」,沉浸式零售體驗是其門店特色。UR創始人李明光此前曾透露,品牌2019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50億元。
如果慕尚集團要在中國內地市場盤活ESPRIT,需要為其制定全新的品牌概念、產品設計、渠道策略、營銷策略,在疫情對實體零售施以重壓的當下,這一工作不可謂不艱巨。
慕尚集團擁有GXG、gxg jeans、gxg.kids、Yatlas和2XU共五大品牌,2019年5月27日正式在中國香港上市。在慕尚集團2019年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7%的情況下,集團需要一個新的增長點,而ESPRIT卻是一塊燙手山芋。
在合作之初,慕尚集團曾向界面時尚表示,慕尚集團對ESPRIT的接手將繼續該品牌的改革進程。按照計劃,慕尚集團對該品牌現有策略基本全部重塑,ESPRIT勢必要迎來一個十分徹底的大調整,「這個品牌在70後、80後和90後的人群裡還是有品牌認知度的,我們可能會希望它回歸經典復古潮流的路線,而不是被框定在量販式的概念裡。」
到2020年年中,ESPRIT將關閉在內地的所有門店,包括2019年底新開的全球旗艦店,一切推翻重來。
已經關閉的ESPRIT北京概念店 圖片來源:ESPRIT
事實上,ESPRIT的改革難度不僅來自於外部,其公司內部也有多重力量阻礙品牌重組。
7月以來,思捷環球頻繁出現管理層震蕩。
7月3日起,維他奶創辦人羅氏家族後人羅琪茵就大手增持思捷環球股份,對思捷環球的持股比例由4.93%增至12.89%,並成為思捷環球最大股東。隨後,羅琪茵於7月8日控股公司North Point Talent Limited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逼宮」。
羅琪茵提出罷免現任首席行政官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和財務長Johannes Georg Schmidt-Schultes的執行董事職務,並要求委任Marc Andreas Tshirner、邱素怡和黃鴻威為執行董事。
對此,思捷環球表示歡迎股東增持,但認為罷免CEO將威脅公司業務,表示對於對方的建議感到驚訝。
思捷環球的反應顯然是大股東羅琪茵不願意看到的。7月13日,羅琪茵又在場外增持1億股,涉資約1億港元。增持後,羅琪茵持股比例從12.89%升至18.18%。
羅琪茵增持股份後,Marc Andreas Tshirner、邱素怡和黃鴻威終在7月21日正式獲任思捷環球執行董事,被逼宮的CEO和CFO則繼續任職。
隨後,思捷環球原公司薪酬委員會主席Martin Weckwerth於7月26日辭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7月29日,鍾國斌獲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Sandrine Suzanne Eleonore Agar Zerbib調任公司薪酬委員會主席。
僅在三個星期以內,思捷環球就有多起高層人事變動,這很可能會對ESPRIT品牌改革造成阻礙,也有可能拖慢改革進度。
如今思捷環球終止與慕尚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此前雙方在業務重組及關閉店鋪方面的投入歸屬成謎。
2020年5月31日之前,ESPRIT在中國內地的門店就已全部關閉。當時ESPRIT開啟了力度巨大的清倉活動,折扣一度低到10件貨品0.5折。
思捷環球在2019/2020財政年度中期報告中表示,就店鋪關閉及虧損性租賃作出的撥備為2100萬港元。但這一撥備能否覆蓋全部關店成本,還是未知數。
慕尚集團在公告中表示,除有意就公司在合資協議項下的權利以及萬成可能提出的任何訴訟極力抗辯,亦會對積極維護其在合營協議項下的權利,以保證其業務及法律聲譽以及公司股東之利益。
事實上,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半年之後,零售業不可避免地遭受打擊。在此背景下,一眾時尚奢侈品企業不僅銷售額受到衝擊,部分交易也被拖慢,就連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對美國高級珠寶品牌Tiffany的收購也因此推遲。
LVMH集團在2019年11月25日宣布與Tiffany達成交易,這是LVMH集團歷史上最昂貴的併購交易,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公司併購案。這項交易原計劃在2020年中旬完成,但Tiffany於4月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交易審查日期延長至10月6日。
疫情之下,跨境交易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大。
放眼國內,在香港等地疫情反覆的情況下,跨境交易的審批難度和實際合作磋商難度都被放大了。德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巍此前曾表示,由於疫情嚴重影響工作節奏,不少政府機關花了大量精力放在防控疫情上面,對於審批工作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遲延。面對這種情況,企業需要提前與相關審批機關溝通,以避免或縮短核准、備案及內部審批時間的延遲。
此外,疫情可能導致的物流延緩、資金鍊中斷等問題都會對目標公司的價值產生較大影響。在此情況下,買方或許可以援引「不可抗力」來止損。
陳巍表示,我國《民法總則》、《合同法》目前均將不可抗力定義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對於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屬於不能預見、不能變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在零售行業受疫情衝擊的大背景下,內地企業也許更應該著眼於內部,將精力放在內地市場。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Oliver Wyman在5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2020年中國服裝市場規模將縮水600億美元,服裝市場規模將較上一年同比下滑15%。調研顯示,超過75%的中國消費者在2020年第一季度減少或推遲服飾和鞋履消費支出。
不過Oliver Wyman也預測,中國服裝鞋服市場消費在2020年下半年會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在此背景下,內地服裝企業或許應該夯實零售基礎,修煉內功並減緩併購步伐,以實現2020年下半年的業績恢復,這是更為妥當的做法。
思捷環球和慕尚集團最終是否會就終止合資公司一事訴諸法律,或是達成和解,界面時尚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