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青浦「邂逅」數百螢火蟲 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半

2020-12-16 東方網

  據《新聞晨報》報導,「螢火蟲!1隻、2隻、3隻……」6月1日晚,10多名城市人在水鄉青浦的一個村莊輕輕前行,在樹叢裡、小河邊發現一隻又一隻飛舞著、閃爍著的螢火蟲。這一夜,他們總共觀察到四五百隻螢火蟲。據了解,螢火蟲數量要比去年同期少一半左右,這可能和天氣乾燥、村裡的水域面積減少有關。

  城市人夜赴水鄉「觀蟲」

  兒童節的夜晚下著雨,然而3個家庭還是帶著他們的孩子趕赴青浦金澤鎮岑卜村,與住在村裡的一個家庭、兩位愛好生態攝影的市民匯合,共同參加夜遊活動,找找村裡的螢火蟲、各種蛙類以及蛇、昆蟲等小動物,體驗夜晚的「動物世界」。

  夜遊於當晚8點多開始。空氣很潮溼,水鄉農村讓岑卜村的野生動物更加豐富,尤其是螢火蟲。很快,在有經驗的人指點下,人們發現了螢火蟲。「螢火蟲!1隻、2隻、3隻……」大人們為重拾兒童的記憶而高興,孩子們更是因第一次看到閃爍飛舞的小蟲而興奮。

  那一夜,一行十多人在村子裡轉轉悠悠,總共大約發現了四五百隻螢火蟲。但對在村裡已經住了一年多的姜先生來說,這個數字卻有點令人沮喪,「去年這個時候一晚上能看到近千隻螢火蟲了。」姜先生記得,去年岑卜村首次觀察到螢火蟲是在5月中旬,而今年是5月下旬;去年6月初,一晚能觀察到近千隻螢火蟲,今年是四五百隻。「去年8月,我一晚最多觀察到3000隻螢火蟲,今年不知能否達到這個數量了。」據姜先生分析,今年岑卜村的螢火蟲首次出現的時間較晚、數量較少可能與天氣乾燥、村裡的水域面積減少有關,「今年螢火蟲出現時天氣還比較幹,村裡的一些小水渠也被填了,所以喜歡潮溼環境的螢火蟲大概就少了。」

  申城觀螢火蟲地不多

  螢火蟲向來被看作是環境的指示物種,因為它們喜歡安靜、潮溼、沒有燈光汙染的環境。而多年來,上海城市的迅速發展,空氣、水、燈光汙染讓它們的生存日益艱難。如今,在市中心很難尋覓到螢火蟲了,郊區崇明、青浦等地的螢火蟲數量也大幅減少,以至於在情人節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人們不得不從網絡購買捕捉自外地的螢火蟲,而這對捕捉地的生態是一種破壞。

  螢火蟲在申城日益難覓,但也並非絕跡。在中心城區,上海動物園、上海植物園是為數不多可在夏夜觀賞到螢火蟲的地點。每年盛夏,公園也都會組織夜遊活動,不僅僅是為了讓遊客體驗樂趣,也是普及科普知識,提高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有益活動。

相關焦點

  • 市民下鄉捕蟲增加環境壓力 滬郊螢火蟲正大幅減少
    一群自發從市區趕到青浦岑卜村的年輕父母和孩子們打著手電筒,開始了尋找夜間活動的昆蟲之旅。「螢火蟲是什麼樣的?」「螢火蟲會發光。」「它為什麼會發光?」「因為要吸引女朋友啊!」一名小朋友對螢火蟲充滿了好奇,不停地問母親。「小時候,我爸爸會捉幾隻螢火蟲到蚊帳裡,關了燈,就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的亮,特別美。」「我好多年沒見過螢火蟲了。」「現在連農村螢火蟲都少見了。」
  • 浪漫被販售螢火蟲瀕臨滅絕 青浦螢火蟲減量三分之二
    古時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現代都市人則將其視為浪漫、愛情的象徵。  近年來,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夜光流螢」的曼妙夜景也逐漸成為一種回憶。「今年螢火蟲首出日,數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二。」經過半個多月的觀測,野保志願者遺憾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專家表示,只有將城市生態慢慢修復,螢火蟲才有可能真正回歸。
  • 開門炮炸出垃圾55噸 鞭炮皮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半
    統計數據原標題:開門炮炸出垃圾55噸 鞭炮皮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半3日是節後上班第一天,燃放鞭炮的商家和單位數量比往年大大減少,記者從濟南市城管部門了解到,根據市內6區城管部門上報的清理煙花爆竹垃圾的數據,市內6區正月初七當天,煙花爆竹垃圾共計清理了55.8噸,比去年同期減少27.9噸。
  • 昔日震撼的"燈籠聚會"不復存在 青浦螢火蟲陷"滅絕危機"
    東方網6月6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前天晚上記者來到本市知名螢火蟲觀賞地青浦區岑卜村,往年群星閃爍的美景已不復存在,零星的螢火蟲在夜色中顯得孤獨。據資深環保志願者反映,岑卜村螢火蟲近年來連年銳減,當晚觀測量僅為前年同期的約十分之一。專家認為已陷入「滅絕漩渦」,如不加以保護,該處螢火蟲種群五六年後恐將滅絕。
  • 螢火蟲,螢火蟲,你在哪裡?
    目前螢火蟲較為集中的區域在青浦,但這些年自然生長在青浦的螢火蟲數量大約少了六成。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就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植物保護專家指出,螢火蟲是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在很多大城市裡,螢火蟲已經成為城市的點綴品,甚至有人將螢火蟲作為商品,為所謂的浪漫節日造勢。
  • 民航局:春節假期七天旅客運輸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整個春節假期7天時間,總共完成了旅客運輸量651萬人次,和去年同期相比一半都不到,所以今年客流量下降比較明顯,客座率僅為51.7%,這是春節七天。「最近一周的情況,航空公司大量消減航班,航班總量相當於去年的一半,客座率不足45%,去年同期旅客客座率達到90%。」
  • 松江一「螢火蟲主題樂園」被勒令整改 或胎死腹中
    原標題:松江一「螢火蟲主題樂園」被勒令整改 或胎死腹中 近日,「滬上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將於7月10日至10月7日在松江開放」的消息不僅引起市民熱情,更引起了人們對生態的關注。前天,自然大學等環保組織聯合發出公開信,不僅質疑螢火蟲來自野外捕捉,給捕捉地生態帶來破壞,還擔憂外地螢火蟲物種可能會帶來生物入侵風險。
  • 韓上半年航空乘客減少一半
    原標題:韓上半年航空乘客減少一半 來源:韓國《NEWS1《NEWS1》7月7日報導:根據7日國土交通部航空統計分析結果,今年上半年韓國9家航空公司的國內國際航線累計旅客數(含出發和到達)為2991.23萬人,與去年同期6263.49萬人相比減少
  • 女科學家講科普 | 點亮希望之光的螢火蟲
    螢火蟲是人見人愛的夜精靈。近年來,網購螢火蟲火爆,「螢火蟲公園」人滿為患;螢火蟲的野外賞螢和夜遊活動廣受歡迎。小小螢火蟲,寄託了都市人對童真的留戀,對田園的嚮往,對詩意的追求。螢火點亮了人們對美麗家園的希望之光。仲夏夜的浪漫進入五月之後,只要我們走出燈火通明的不夜城,就有邂逅螢火、體驗浪漫的機會。
  • 市民組織夜遊:動物園裡觀螢火 植物園中聽鳴樂
    無獨有偶,在前天的青浦金澤鎮岑卜村,上海螢火蟲保育組志願者姜龍見到了今夏的第一隻螳螂正散漫地趴在樹梢上,而鑽籬上的陸澤蛙則身體一鼓一鼓地目視著眼前的一切。  「預計到月底就能看到螢火蟲了。」姜龍告訴記者,5月過後,天氣逐漸轉熱,昆蟲開始爆發性繁殖,而原先「潛伏」在水中、地下的幼蟲也正積蓄著最後的能量,期待身材大變樣的一天。
  • 一起去看星星 上海夏夜賞螢火蟲的浪漫好去處
    螢火蟲被電筒照到時,會暫時停止發光,反而找不到。  儘管螢火蟲正變得稀少,但依舊頑強地繁衍生存著!上海旅遊局公布今年上海觀賞螢火蟲的好去處,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青浦岑卜村  推薦指數:★★★★湖中央有一處近百畝的天然蘆葦簜,棲息著數百隻野生白鷺、灰鷺。巨大的天然湖生養著鯽、鯉、青、草、鰱、鱅等魚類達百萬斤,是上海近郊超大型天然釣魚場之一。  這個溼地公園由大千生態莊園、大千美食林打造,這裡水質優良、野趣盎然,園內的灌木叢裡藏著一些螢火蟲,等你去發現。
  • 「螢火蟲展」遇爭議 追逐利益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付新華表示,首先,螢火蟲以蝸牛、螺類為主要食物,棲息地螢火蟲的大量減少,就會造成食物鏈上其他物種數量的變化,進而影響整個生態平衡,破壞棲息地的環境。其次,如果大量捕捉的螢火蟲是本地沒有的品種,一旦活動結束後它們生存下來,對本地螢火蟲及其他物種、本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待評估,如果活動結束後這些螢火蟲無法適應環境死亡了,也將是極大的損失。
  • 比利時:受疫情影響 今夏布魯塞爾機場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據比利時媒體當地時間9月10日報導,布魯塞爾機場在今年7月和8月共接待旅客110萬名,相比2019年同期的540萬名減少了80%。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今年8月,布魯塞爾機場僅接待旅客56.7萬餘名,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8.5%。
  • 上海螢火蟲主題公園引質疑 是否如期開園仍未定
    面對環保質疑,活動主辦方武漢君友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則堅稱,螢火蟲來源於人工養殖基地,而且,因為螢火蟲壽命很短,外來螢火蟲並不能適應上海本地環境,不會繁殖後代,也不會帶來生態入侵。中國螢火蟲專家、華中農業大學農學院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說,由於沒拿到螢火蟲樣本,無法判斷其來源。「但是,人工繁殖的螢火蟲成本很高,每隻10到20元,而請當地農民野外捕捉只需花5毛錢。
  • 要在海灣森林公園放飛螢火蟲? 兩部門介入活動被取消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螢火蟲專家付新華以及本地環境保護志願者告訴記者,這種大型螢火蟲放飛活動都是為了商業目的而舉辦的,為了達到效果,會通過一定渠道從南方的山區捕捉大量螢火蟲,這些螢火蟲在捕捉、運輸、放飛過程中,會產生較大傷亡。  在生態環境方面,棲息地的野外種群少了,而螢火蟲以蝸牛等為食物,從食物鏈角度來說,鏈條上一個物種大幅減少,會產生連鎖反應,進而引發生態系統平衡等一系列問題。
  • 7月我市遊客接待量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創新產品,舟山旅遊迎來市場反彈今年7月份我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1050.6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5.49億元,旅遊接待量與去年同期持平,旅遊收入略有提高。隨著旅遊旺季來臨,島城旅遊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舟山旅遊的「復甦速度」也令人驚訝。
  • 上海青浦區擬修復螢火蟲棲息地
    近日,市政協常委尹京苑及委員周保春、趙鎮嶺、吳崗等前往青浦岑卜村視察,發現青浦區「蟲蟲危機」仍嚴重。青浦區政府在給六位委員在今年兩會上的「設螢火蟲保護區」的提案答覆中表示,將在湖區溼地修復項目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建設項目中,考慮螢火蟲及其棲息地的修復和保護。
  • 日本觀光廳:4月入境日本外國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9.9%
    日本觀光廳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僅有2900名外國人入境日本,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9.9%。降幅較3月下降93.0%,創下1964年1月採取目前的調查方法以來最大降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政府從2月開始擴大了入境限制對象。
  • 5月赴日旅遊僅1700人 較去年同期減少99.9%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觀光廳17日發布估算數據,5月造訪日本的外國遊客人數僅17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99.9%。低於此前單月最少紀錄——今年4月的2900人。同時,日本的出境人數也減少99.6%至5500人。
  • 叫停螢火蟲展 長沙並不是先例
    近年來各地頻現的螢火蟲展,為何會備受質疑?「夏夜草坪,數萬隻螢火蟲星點斑斕,仿若置身浪漫銀河——邂逅螢火蟲,就是來一次邂逅童年,邂逅青春,邂逅愛情。」主辦方在宣傳詞中,把此次螢火蟲展宣稱為長沙市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以吸引更多市民前來參觀。「沒想到,短短一周時間就能叫停。」8月16日,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周燦英面對記者,直言感到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