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巖漿為何讓玩家們避之不及?
巖漿是隨機生成的,沒有固定位置,通常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而且傷害極高。當你在挖礦時看到巖漿,也就意味著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了。
但你知道嗎,巖漿的出現的地方,其實也有一些規律!
目前在我的世界裡,生成巖漿的地方有很多。要找到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往「下界」,也就是玩家們常說的地獄。
下界是一個洞穴般的危險維度,充斥著火、熔巖以及獨特的生物。在神話中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說法。而在我的世界裡,下界一格,就是主世界八格。當你進去後,走上數十米,回到主世界後可能已經走了數百米。
下界充滿著廣闊的熔巖海,但最可怕的不是下界。而是主世界裡自動生成,會取代空氣方塊的熔巖,無數「挖礦」史蒂夫玩家的噩夢。
當你在y軸小於10的位置挖掘巖石時要格外小心,因為你可能會挖到流動的巖漿海,巖漿會摧毀一切,辛辛苦苦挖的鑽石也會頃刻間被吞噬。
02巖漿大有用處
巖漿是一種可以造成火焰傷害的流動液體,蘊含大量能量,與水反應可以生成普通石塊和黑曜石。
如何將巖漿「變廢為寶」呢?
(1)用來燒爐子
在遊戲裡,大家常用的燃料就是木炭和煤炭了。
木炭是木頭在熔爐裡燒制而成的,木炭可以起到和煤炭相同的作用,效率也比木頭高。
煤炭是採集煤礦石獲得的物品,在挖礦的時候十分常見。
但在有煤炭的情況下,不建議大家燒制木炭,雖然效率一樣,但木炭的來源上就更廢木頭。
通常煤炭可以燒制8個物品(也就是80秒),而巖漿可以燒制100件物品(1000秒)。
不過巖漿需要巖漿桶,一個巖漿桶只能裝一下,而且需要單獨佔一個格子。而一個格子可以容納64塊煤炭,64×8要大於100。
如果要節省空間,64塊煤的效率高於一桶巖漿。
如果要節省時間,一桶巖漿就很簡單直接。
(2)空氣中生火
常用的方法就是5×5或3×3。
熔巖可以通過用火方塊代替空氣的方式導致著火。
(3)與水反應
我們都知道熔巖加水可以生成石塊。
當水流到巖漿塊中心的時候可以生成黑曜石,其他地方生成原石。
而在巖漿的邊緣地帶,只會發出絲絲的聲音,不會有反應。
PS:澆築法做末地傳送門
黑曜石需要鑽石鎬才能獲取,如果沒有鑽石鎬,那怎麼才能做出末地傳送門呢?
利用水加巖漿生成黑曜石的特性,小編教你如何用澆築法做出通往下界的末端傳送門。
首先用土塊或巖石製作澆築模型,一個4×5的門框。
在上方倒上水,4個格子4桶水,在生存模式下,地下往往沒水,可以利用「無限水源法」生成水源,推薦使用1×3型,只要兩桶水就可以。當然,如果大家還不清楚如何生成無限水源,可以參考我上一篇文章我的世界:既然除沙子外,方塊都不受重力影響,那麼水呢?,裡面有詳細的說明。
等水流包裹完全後,一個方塊一個方塊地填充巖漿。
澆築完成後把水取掉,模型可以不用拆,水幹後再傳送門中間用打火石點火,就完成了製作。
03總結
巖漿雖然經常出現在挖礦過程中意想不到的地方,但注意深度,隨身攜帶水桶可以在遇到時及時自救。
排除巖漿的危險性,它的能量以及與水反應生成的黑曜石,都是生存模式下非常有用的特性。事物都有兩面性,在我的世界裡,學會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才是優秀的生存家。
如果各位小夥伴還知道巖漿的其他玩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更多小夥伴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