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登上月球背面的心結終於解了

2020-12-11 車訊網

  是什麼讓中國人的月亮情結,延續了5000多年?

  從「嫦娥」「玉兔」「廣寒宮」的民間傳說,到「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

  的千古佳句,是什麼讓中國人的月亮情結,延續了5000多年?

  也許是神秘感

  作為地球最近的鄰居,月球是人類探索外太空最近的目的地。隨著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的實現,月球的正面已被世人所見。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神秘的月球背面卻始終不為人知。

  然而就在此刻,這層面紗正被慢慢揭開…

  3、2、1,發射!嫦娥四號正在飛向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心將嫦娥四號送到了月球背面。嫦娥四號即將完成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其實早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宇宙飛船,在遠地點軌道上繞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在過去的近60年裡,人類已經陸續發射了超過百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非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系列看到過月球背面。時至今日,中國才有機會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與勘查活動。

月球背面究竟有什麼神秘的阻力,

致使人類即便在完成載人航天的情況下,

依舊需要研究半個多世紀,

才能完成月背著陸的任務呢?

  無法通信的「真空地帶」

  1959年,蘇聯「月球」三號第一次傳回了月球背面的圖片,大面積環山的複雜地形讓人類望而卻步。,就好比直升機在茂盛的叢林中安全降落的一般,在錯綜複雜的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需要極度精準的測算與規劃。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賴強大的地月通信。地月通信是這次探月工程的最大難點所在。

  我們知道,一切無線通信方式都是建立在電磁波的基礎上的。而理論上沿直線傳播的電磁波在月球背面就根本無法和地球通信,但這個看似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卻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

突破重重技術難關

一座「鵲橋」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就在今年5月21日,「鵲橋號」中繼衛星發射成功。為了在太空中同時保證地月通訊的穩定,鵲橋必須定位在一個叫做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位置附近,選擇一條獨特的Halo軌道。拉格朗日L2點就是引力平衡、在較小天體外側的點,同時也在月球背後,因此,選擇這個點有兩個重大優勢:

  首先,在此點上衛星可以隨著這兩個天體一同運動且位置不變。其次,兩個天體引力平衡,衛星只需要極少的燃料就可以維持在正確軌道上。這樣一來,「鵲橋」中繼衛星就名副其實的成為了連結地球與月球的橋梁。

  作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月球信號中繼衛星,「鵲橋」為嫦娥四號的登月工作做好了鋪墊。同時也因為有了這顆中繼衛星,任何想去探索月球背面的國家都可以更方便地解決地月通信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探月工作的一次巨大貢獻!

從探月中誕生的

還有你車上的那顆「星」

  這次嫦娥四號探月項目的成功承載著太多的突破,太多的「第一次」,然而每個第一次都是人類從好奇到了如指掌的開端。

  從1961年NASA開啟首次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人類對於月球的真正探索隨之啟動,通用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第一次參與到探月工作中。1969年7月20日,安吉星作為世界首款車載信息通訊系統隨阿波羅號首次成功登月,也正是因為這樣第一次的嘗試,成了安吉星領跑車聯行業的起點!

  作為車聯科技領軍品牌,安吉星在人類探月事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成長壯大,生而創新,突破與革新即是基因。

  目前,OnStar全球已擁有1000多項專利技術,全球用戶超過1850萬,為國內166萬活躍用戶提供的服務,已經從最初的14項增至22項,內容涵蓋了出行指南、語音溝通、機車交互、遠程控制、緊急救援、車輛檢測、車輛防盜、碰撞自動求助等諸多領域。

不斷突破創新

安吉星致力打造理想人車生活

  安吉星作為領先的智能車聯網服務品牌,2011年發布首個手機車聯應用;2015年推出首個車載4GLTE網絡;2017活躍車主破百萬;2018年8月,安吉星推出OTA空中升級技術,讓車主隨時隨地快速升級,使愛車保持最新狀態,同時還宣布了「OnStar安吉星車聯應用流量終身免費」服務,全面覆蓋所有車載車聯應用,讓用戶告別「流量焦慮」,充分享受到雲端互聯的樂趣。

  伴隨車載屏幕智能推送功能面市,向車主推送千人千面個性化信息,從「人撩機器」到「機器撩人」,安吉星重新定義了車機屏與用戶的交互方式。

  基於車聯大數據的分析,安吉星與保險公司合作,根據車主的駕駛行為評分為車主提供實在的保險優惠。2018年,安吉星入選工信部網絡安全試點示範項目,並榮獲2018 CES Asia創新獎。還在近百家企業參與角逐的「2018科創先鋒企業評選」中,安吉星脫穎而出,一舉斬獲「先鋒引擎獎」。

  隨著數據能力的不斷提升,安吉星已經走向數據引擎發展的生態期,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的依託下,未來的安吉星將致力於打通產業鏈,構建「人、車、生活」智能生態網絡,讓數據引擎成為的大腦,讓用車變得越來越聰明,讓用戶的出行體驗更愉悅。

  因為探月而生的安吉星如今已經成長為智能車聯行業的領導者,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突破都源於安吉星血液中沉澱的探索精神,保持這份精神,安吉星必將在未來帶給整個行業新的方向,實現「人·車·生活」的高度協調統一!

  因為有了這份「探月情懷「的加持,每一位安吉星用戶都將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時刻,在安吉星的陪伴中不斷探索!

相關焦點

  • 原來中國人早就「登上」了月球背面,有這五位古代先驅者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於月球背面,並傳回了照片,舉世矚目,令人振奮。中國古人對月亮一直有著美好的憧憬,從對月亮的各種稱謂就能看得出。有白玉盤、晶盤、廣寒、半蟾、玉鉤等等美妙的詞彙。而嫦娥奔月的傳說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 我國成功登上月球背面,成為全球焦點,中國航天技術或將全球第一
    據媒體報導,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成功登上月球背面,頓時成為全球焦點。要知道的是,目前還沒有國家成功登上月球背面,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到的國家。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意味著人類探測月球技術邁向了更高的臺階。自從嫦娥四號發射後,廣大軍迷都非常關注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最新進展。相信嫦娥四號正式登上月球背面的時候,全國都欣喜若狂。為什麼要登上月球背面呢?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因為這幾十年來有能力探測月球背面就只有美蘇兩個大國,可是美國不願意去探測月球背面,而願意探測月球背面前蘇聯探測技術又落後,因此導致在1959年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非常模糊。科學家對此也無法解釋,因為當時這張照片非常模糊根本無法分析出來,再加上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有在月球背面登陸過,所以這四個黑點是什麼東西成為未解之謎,由於月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因此月球的背面對於人類來說撲朔迷離,關於月球背面也流傳很多傳聞,比如月球背面隱藏著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月球背面隕石坑存在穿越的二戰轟炸機、月球背面存在生命等等。
  • 中國人一定會登上月球(組圖)
    奔向月球的「嫦娥二號」留給我們一連串疑問:為什麼要探測月球?中國人為奔月做了哪些準備?中國人何時能在月球上插上五星紅旗……昨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來泉召開「嫦娥工程中國人探月的夢想」科普報告會,對此作出解析。記者彭斌 林銘珊/文 張九強/圖  醞釀三十餘載的奔月夢  「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因為這幾十年來有能力探測月球背面就只有美蘇兩個大國,可是美國不願意去探測月球背面,而願意探測月球背面前蘇聯探測技術又落後,因此導致在1959年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非常模糊。科學家對此也無法解釋,因為當時這張照片非常模糊根本無法分析出來,再加上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有在月球背面登陸過,所以這四個黑點是什麼東西成為未解之謎,由於月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因此月球的背面對於人類來說撲朔迷離,關於月球背面也流傳很多傳聞,比如月球背面隱藏著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月球背面隕石坑存在穿越的二戰轟炸機、月球背面存在生命等等。
  • 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在這種效應下,身處地球的人類基本永遠只看到月球的「正面」,只能在特定條件下看到月球「背面」一小部分,總體來看,人類無法看全月球背面的。 ,由於月球整體的阻攔,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區。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令人詫異的是在剛形成之際
  • 月球背面有陽光?為什麼能夠清晰看到玉兔二號的影子
    月球背面有陽光?為什麼能夠清晰看到玉兔二號的影子文/大國風雲錄 圖/網絡相信這幾天大家都被嫦娥四號成功登陸的消息不斷刷屏,嫦娥四號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暗面的探測器,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人類第一次了解了月球背面的消息,開始抬頭仰望星空的那天起,大家只能看到正面而嫦娥四號終於解答了關於月球背面的消息,而通過嫦娥四號發送回來的照片中大家看到一個特殊現象,我們能夠看到玉兔二號的影子,月球背面有陽光?為什麼能夠清晰看到玉兔二號的影子。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只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 2030年中國人能否登上月球?關鍵就看這個4000噸巨無霸了
    迄今為止,只有美國人登上過月球,誰是第二個?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既然中國已經完成月球取土任務,何時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像美國一樣實現載人登月。其實這個夢想並不遠,按照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計劃,載人登月是早晚的事情。
  • 中國人登上月球的偉大目標,即將起航!
    1994年,中國開始探月活動的可行性研究1996年,中國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中國完成了探月衛星關鍵技術研究2004年,經過十年醞釀,中國終於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令人詫異的是在剛形成之際
  • 月球背面有「金字塔」?中國說出真相,嫦娥四號帶你看清月球背面
    當時的人類其實對月亮也是充滿了好奇,但由於技術的落後,讓人們對月亮更多的是幻想,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終於實現了登陸月球的夢想。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將太空人成功送上月球,打開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之路,同時讓人們對月球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 當初將中國拒之門外,如今中國登上月球背面,現求中國提供幫助
    雖然中國沒能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但卻是全球首個成功登陸月球表面的國家!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取得這一突破時,一個傳統航天大國找上門來,對中國表示了祝賀,但恭喜是假套路才是真!央視一檔叫做《面對面》的節目,採訪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節目中,吳院士透露,其實美國在得知中國要發射「鵲橋」中繼衛星探測月球時,就已經向中方提出了想要合作的請求。美方希望中國可以使用嫦娥四號探測器放置他們的信標機,這其實沒什麼問題,因為中方一開始就表示只要誠心合作,各國都能搭上月球背面的這趟「順風車」。
  • 視頻| 兩分鐘看懂「鵲橋」: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圖 | 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事實上,人類在月球探測非常早的時期就已經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了——1957年,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尼克1號進入太空;1958年,人類開始月球探測;1959年10月7日,蘇聯的月球3號就已經傳回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影像。
  • 嫦娥玉兔重回月球,還原五千年神話,中國人終於把菜種到月球上去了!
    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並在11點40分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 美媒稱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或是中國人
    今年的7月20日正值美國阿波羅登月50周年,近來的美國媒體除了圍繞紀念阿波羅登月計劃50周年大作文章、回味四五十年前美國登月的輝煌外,就是在感嘆美國太空人何時會再次登上月球,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會是哪國太空人等等。
  • 美媒稱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或是中國人
    今年的7月20日正值美國阿波羅登月50周年,近來的美國媒體除了圍繞紀念阿波羅登月計劃50周年大作文章、回味四五十年前美國登月的輝煌外,就是在感嘆美國太空人何時會再次登上月球,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會是哪國太空人等等。
  • 傳聞阿波羅從月球帶回一個三眼女屍?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奧秘?
    比如我們古代就有廣寒宮和月兔的神話傳說,在我們有了登月技術之後,1969年美國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讓人失望的是,我們在那裡沒有發現任何人和物。但據說在2014年,有太空人登月之後從月球上帶回來了一個三眼女屍!大家不知道這三眼女屍是什麼來歷,但知道肯定不是地球人,因為地球上沒有三隻眼的種族。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有何發現?有二戰轟炸機?還是外星人基地?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就曾經發射過阿波羅號,對於月球進行探索,雖然當時的阿姆斯特朗已經登上月球,並且在月球留下了人類登上月球的第一個腳印,但是這都是對於月球的正面探索。隨著科技越來越深入,人類才知道原來月球還有的背面一說,因為特有的潮汐功能鎖定。所以月球只能夠有一面面向地球,背面永遠是和地球相背離了,那麼問題來了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麼呢?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科學研究發現,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重量上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因此月球受到地球強引力的作用,導致其自轉和公轉周期一樣,即潮汐鎖定。如此一來,也就帶來一個問題,即人類在地球上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則是看不到,所以越是看不到,也就越激發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欲望,想知道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