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業迎來最長假,獲利之後如何解決?
今年,經歷過最漫長的春節假期,接下來馬上就會迎來最長的國慶、中秋假期。從年初旅遊業大面積「放假」到現在全國經濟的逐漸復甦,可以預見,刺激大長假可能給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收入覺得是可觀的。
旅遊行業一直是脆弱的行業,但也是一個最容易復甦的行業,因為像交通、設施、景區都是現成的,只要疫情把控好,人員運營好,迎接這次長假相信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今年國外旅遊基本是沒指望了,那麼這麼大的一個旅遊市場全部局限在國內,這個蛋糕,沒有哪個旅遊公司能一口吃下,這就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做好旅遊服務質量、完善旅遊設施設備、加強旅遊宣傳工作,那麼獲利是肯定的。
那麼一家公司在預見獲利之前應該做好什麼呢?毫無疑問是稅籌。畢竟,一旦將稅負問題解決好,那麼之後的利潤將會最大化。而不是造成空見面板利潤,而繳納高額稅負之後,所剩無幾的局面。
現在,重慶、江西等旅遊發達地區為扶持旅遊行業,特推出小規模納稅人核定徵收和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的政策,為旅遊行業添磚加瓦,助力復甦。
小規模納稅人政策:個人獨資核定徵收
核定企業開票額的10%為利潤,再以五級累進位計算,加上增值稅和附加稅,綜合稅負僅為3%左右。在解決企業成本問題和高收入個稅和企業分紅稅方面可見成效。
一般納稅人政策:有限公司核定返稅
核定企業開票額的10%為利潤,再乘以25%的企業應稅所得率,實際稅負為2.5%。增值稅按照6%正常繳納,然後再按照地方留存部分的41%中的80%正常繳納。
如何規劃好既得利益,降低企業成本,是復工復產階段不可或缺的。長遠的目光帶給企業不僅僅是當下的利益,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好處,詳情可關注——《伊河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