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景區神仙居景區是仙居國家公園核心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古名天姥山,又稱韋羌山。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吟誦的就是神仙居的奇幻美景。百度百科已經官方審核通過「天姥山——神仙居(韋羌山)」,這是大自然饋贈的地理遺產與千年史書客觀嚴謹的公正記載,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裡描繪的「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大量的神幻景象,都在神仙居景區一一找到對應,令遊客無不驚嘆。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間縣令何樹萼題「煙霞第一城」,意雲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
神仙居地質構造獨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地貌集群,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觀音、如來、天姥峰、雲海、飛瀑、蝌蚪文」六大奇觀。神仙居景區分南海、北海兩塊,」西罨慈帆」、」畫屏煙雲」、「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衝夕照」、」風搖春浪」、「天書蝌蚪」、「淡竹聽泉」被稱為神仙居新八大景。景區南北兩側,為江南峽谷風光,林泉相依,以巖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霧美取勝,千峰林立,氣象恢弘。從北海索道上去,自南天索道下來,數公裡的旅程均在數百米高的棧道上進行。其間依次行走在菩提道、般若道、因緣道、觀音道、飛鷹道與無為道這六條道上。途中鳥鳴婉轉,移步換景,如置身畫卷之中行走,雖有陡坡亦不足道哉。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奇高,平均達2.1萬個/每立方釐米,最高處達8.8萬個/每立方釐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得閒即是仙,行走其間,尋心朝聖,觀得本心,自在愉悅。
布灘古鎮
覃灘古鎮與所有古鎮一樣,覃灘的崛起,同樣是因為商業的繁榮。而商業的繁榮,又多半源於交通運輸的優勢。眾所周知,古代的交通運輸,其優勢從來不在於陸路而仰仗於水路,這便造就了水鄉江南的無數繁華。
橫灘地處浙南山區的仙居縣,位於永安溪的河谷平原上,是萬竹溪、朱姆溪、黃榆坑、九都港的交匯之處,向下的水路直達椒江海口,向上的山道則通往浙西和贛南。所以,自唐以來,這裡便是著名的鹽商之埠。海鹽曬成之後,通過浩浩蕩蕩的商船逆流而上,直抵瀚灘,然後改成身背肩扛,假蒼嶺古道運往浙西以及內陸省份。久而久之,皤灘遂成浙南重鎮,其奢華之氣,淫糜之風,整整瀰漫了宋元明清等數個朝代,可謂名震江南。
不料的是,隨著浙贛鐵路的建起,以及陸路交通的發展,覃灘的水路優勢漸漸喪失,繁華之路也便走到了盡頭。滄海桑田,近百年的光陰淘洗,沙灘在大多數人的心中,終於成為一個陌生的存在。
永安溪綠道
永安溪綠道綠道由城區永安公園到神仙居景區,途徑福應、南峰、步路、官路、田市、白塔六個鄉鎮(街道);連接新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神仙居度假區三大主平臺;串聯神仙居、高遷古村、永安溪漂流、石倉洞及薰衣草、草莓、藍莓基地等自然與人文的景區。車騎慢行於永安溪綠道,走累了就歇歇,新建10個驛站,不僅能提供休息,還為遊人提供自行車租賃、快捷餐飲服務。置身田園郊野,移步換景,每一步都有綠意相伴,每一節都會有風景相伴。
永安溪漂流
永安溪漂流美麗的仙居有條美麗的永安溪,美麗的永安溪有個令人神往的旅遊項目——竹筏漂流。
竹筏,這種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被現代人們用來遊覽山水,便充分體現了她無窮的親和力。竹子生於大自然,長於大自然,「纖纖之軀,質樸無華;君子臨風,淡泊山野」,它的體貌稟性,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它的纖細修長之軀組合而成的竹筏,與那些木排木船相比,不但具有纖巧秀麗之美,而且更具原始的古樸和裸露的野性。
「水真綠淨不可唾,魚若空行無所依。」看著永安溪清澈透明的溪水,看著水裡魚遊蝦躥,逍遙自在,於是便痴迷於水底世界,心痒痒的,身上也「痒痒」的,便欲脫掉衣衫,做一回溪裡「活魚」或「蹦蝦」。
低頭看溪,抬頭看山,兩岸怪石奇峰有的像臥獅,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飛鳳,有的像奔馬……心頭便如小鹿撞撞,讚嘆大自然美麗得勾人魂魄。
在陶醉中,思緒無窮,於是便會想起竹筏下這條溪流的悠久的歷史,想起這條溪流所孕育的豐厚的文化。
景星巖景區
景星巖景區中秋,十餘位文友相邀遊景星巖,景星巖是仙居的八大風景之一,名曰:景星望月。
賞月的最佳處,歷來有二:一是水邊賞月。「天上一明月,水裡一月明,兩月長相依,不言別離情。」詩情畫意,盡在其中。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即是水邊賞月的著名景點。二是山巔賞月。山巔賞月,妙在月之晶瑩皎潔,其大無朋。
「萬山在下躍玉盤,不洗銀盆手自寒。玉兔歡跳亂人眼,嫦娥揮袖戲金鸞。」明月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天上人間,仿佛無鴻。此時此景,令你如痴如醉,恍若神仙,妙趣橫生,其樂無窮。仙居的「景星望月」,便是山巔賞月的佳處之一。
淡竹原始森林
淡竹原始森林
淡竹原始森林位於仙居縣西南部,距縣城45千米,是仙居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之一。景區內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完整多樣的生物圈,擁有2000多個生物種類,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溝谷常綠闊葉林在國內罕見,尚有南方紅豆杉、香果樹、長葉榧、浙江楠、杜仲、厚樸木、金剛大、八角蓮、金錢豹、穿山甲、五步蛇、蠑螈等上百個國家保護野生動植物,享有「綠色基因庫」和「天然藥物寶庫」之美譽。
淡竹原始森林分溪谷休閒區、科普觀賞區和森林探險區三大主要功能區。景區從石頭古村到茅草山莊的7千米溪谷休閒區中您可盡情地享受農家樂、天然浴場、茶館品茗和休閒度假等農家田園情趣;從茅草山莊到龍潭虎穴這段溝谷清泉交匯線為科普觀賞區,悠閒自得地漫步在這2千米的小徑時,將會感受到生物的多樣性和大自然的和諧旋律,呼吸到森林氧吧的負氧離子,教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如果尚未過癮,再往深山老林邁進,即為森林探險區,那裡可真正體驗到原始森林的蒼老和神秘,但需要注意安全!
高遷古民居
高遷古民居高遷古民居簡介高遷古民居群位於風光秀麗的仙居縣西部白塔鎮,距縣城19公裡,擁山環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規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歷數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優美,立面簡潔,構架堅固,尤以鑲嵌在門窗欞臺上精美的石、木雕刻聞名遐邇。這些石、木雕刻玲瓏剔透,風格多樣,或古拙,或勻稱、或簡潔,或繁複,或遒勁雄奇,或細密工整,是我國古代民居雕刻藝術的集中體現,具有高度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尤以木透雕動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讓人嘆為觀止。
高遷古民居是吳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間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吳氏一族始於五代(梁)光祿大夫銀青,史上曾湧現出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吳芾、南宋左丞相吳堅、明代左都御史吳時來等傑出人才,至十七世浙東副元帥、懷遠將軍兼仙居縣尹熟公來高遷居之。
高遷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內村民天性開朗,心靈手巧,生活淳樸,尚留有相當多的傳統習俗,如紡紗、結帶、編草鞋、搗年糕,做佛事等。人與古居相得益彰,一幅與世無爭的和平景象令遊客羨慕不已。
響石山
響石山
響石山,原名猴山谷。位於我縣橫溪鎮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關於它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一個美
麗傳說:當年胡公大帝得道成仙欲尋找一登天之徑,他左找右找看準了猴山,便點化了一堆石頭化為烏豬,爬山涉水來到猴山山頂的天門處欲搭建登天之梯,不料在山腰上間碰到一位樵夫,胡公為驗證自己的法術,便試探樵夫:「此為何物」?樵夫答日:「此乃一群巖石。」胡公見法術被識破,便騰雲駕霧離開此到永康方巖成仙升天而去。而猴山上遺留下來的一群群巖石,便散落在各峰之上,化成了各種的奇觀。
響石山景區為丹霞地貌,景區內絕壁挺立、石樑懸空、溝壑縱橫、溪流潺潺、植被茂盛、鳥語花香,境界以清幽取勝。東南大學旅遊研究所長喻學才教授旅遊至此,有詩讚日:一洞連百洞,千峰共一天。穀穀油茶碧,處處峰巒丹。山水為骨架,仙人做肺肝。人巧合天巧,意增勝荊關。
響石山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裡,內有金猴、情侶谷、虎踞峽、天生橋、月亮潭、石破天驚6個景區,80多個景點。仙猴迎賓、恐龍化石、九龍洞、神龜思夫、浮丘室、會仙閣、棄馬澗、拜馬澗、升仙壇、王子喬成仙處等景點,如群仙排隊,時隱時現的
猴子聲聲叫喚,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