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線挑戰第二十三天,雅魯藏布江聽濤,步入岡底斯神山之門

2020-08-20 破風騎遊

2020年7月21日,新藏線挑戰第二十三天。今天早晨8:30,南京馮哥、半部春秋、陽光、兔子、破風(騎遊),外加福建廈門騎友小陳從帕羊鎮(海拔4680米)出發,最先到達帕羊鎮文化廣場,神山驛站。帕羊鎮作為「驛站」,古已有之,原名「卓松達桑」,意即「三角驛站」。我們5人在此合影留念。

今天騎行翻越了大約3-4個埡口,當緩上坡騎行20公裡後,抵達第一個埡口,朔格拉山口(海拔4778米),稍下坡,再緩坡騎行19公裡抵達無名埡口(海撥4770米),繼續前進抵達仲巴新縣城路口(海拔4550米),沿著G219繼續爬坡抵達老仲巴埡口,最終騎行92公裡抵達老仲巴縣(海拔4570米),在17:30入住賓館飯館。

今天騎行難度再於,下午40公裡開始起風,逆風和側風為主,加爬坡隊員們體力消耗較大,途中還遭遇了兩場小雨。

一路上的風景:馬泉河溼地上牛羊馬壯;沙塵路段,風沙揚起形成沙丘,有點像敦煌的鳴沙山;雅魯藏布江水奔騰而下;岡底斯神山之門:千年古寺扎東寺。

今天騎行很辛苦,明天還要更上一層樓!計劃騎行142公裡到薩嘎縣

希望明天路上不要再逆風和側風,能夠一切順利!

相關焦點

  • 雪山大神岡底斯
    但「岡底斯」這個名稱,更多地被引申為「眾山之主」,又被稱作「世界之軸」。實際上,在藏文典籍及佛經中,「岡仁波齊」神山也被一般性地稱之為「岡底斯」。岡底斯整個山脈,西起喀喇崑崙山脈東南部的薩色爾山脊,東延伸至納木錯西南,與念青唐拉山脈銜接,其走向受「噶爾藏布—雅魯藏布江」地質斷裂的控制。
  • 岡底斯山脈,讀懂西藏文明鑰匙
    就算沒聽過這個名字,你也一定知道它的主峰——大名鼎鼎的神山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就是一位一直活在喜馬拉雅的「陰影」下、被岡仁波齊的大名耽誤了的高原巨人。大約距今八千萬年的燕山運動晚期, 岡底斯山脈就褶皺、斷裂,成為了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而坐落在它南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在3000萬年前,才慢慢露出了海面。
  • 岡底斯山脈系列之:宇宙中心—岡仁波齊
    、八大神山小到村落守護神的部落神山文化豐富、體系完整、門類複雜這之中地位最高、影響最廣的必然是岡仁波齊峰作為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同時被四大宗教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在高山林立的青藏高原上岡仁波齊並不那麼引人注目說是宇宙中心多少有些牽強▼航拍青藏高原茫茫群峰論海拔高度:岡仁波齊的海拔為6638米在它所屬的岡底斯山脈諸峰中也僅僅排名第二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先不說炸開喜馬拉雅山脈可不可行,就算你炸開了,暖溼氣流還是進不來,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還平行坐落著一條巨型山脈——岡底斯山脈。岡底斯山脈……是誰?在哪裡?就算沒聽過這個名字,你也一定知道它的主峰——大名鼎鼎的神山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就是一位一直活在喜馬拉雅的「陰影」下、被岡仁波齊的大名耽誤了的高原巨人。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就算沒聽過這個名字,你也一定知道它的主峰——大名鼎鼎的神山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就是一位一直活在喜馬拉雅的「陰影」下、被岡仁波齊的大名耽誤了的高原巨人。大約距今八千萬年的燕山運動晚期, 岡底斯山脈就褶皺、斷裂,成為了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而坐落在它南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在距今約一萬年左右時,才最終全部露出了海面。岡底斯,是藏語象雄語的合成詞, 意思是雪山水神。雪與水,是文明之源,這一點在主峰岡仁波齊腳下尤為明顯。
  • 岡底斯山脈系列之:宇宙中心—岡仁波齊
    、八大神山小到村落守護神的部落神山文化豐富、體系完整、門類複雜這之中地位最高、影響最廣的必然是岡仁波齊峰作為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同時被四大宗教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在高山林立的青藏高原上岡仁波齊並不那麼引人注目說是宇宙中心多少有些牽強▼航拍青藏高原茫茫群峰論海拔高度:岡仁波齊的海拔為6638米在它所屬的岡底斯山脈諸峰中也僅僅排名第二
  • 西藏日記之十四:岡底斯的誘惑
    第一次聽說岡底斯,還是二十年前在西藏青年報當編輯時,有個大學生詩人寫了一首《岡底斯的誘惑》的小詩,當時一看就傻了。寥寥數行,字裡行間也沒有絢麗的詞句,但對生命和自然的渲染是淋漓盡致的,自那以後,我就對岡底斯充滿莫名的敬意和渴望。
  • 新藏線挑戰第二十天,告別神山岡仁波齊,去見聖湖瑪旁雍措
    2020年7月18日,新藏線挑戰第二十天。今天早晨9:00南京馮哥、半部春秋,破風(騎遊)三人從巴嘎鄉(海拔4646米)出發,一路告別偶露真容的神山岡仁波齊,不時停下車來,回頭拍攝神山照片。並在岡仁波齊石雕前,面對神山,為親朋好友們祈福後,9:30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 新藏線,此生必走之路
    新藏線,連接新疆與西藏阿里高原的公路。橫穿舉世聞名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達坂16個,冰河44條。新藏線,神奇天路,極致之旅5月20日,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錫提亞迷城景區,15輛越野車依次駛過彩門前往拉薩,標誌著「中國新藏線汽摩極致之旅公益挑戰賽」正式開啟,新藏線汽摩極致之旅由此展開。
  • 暢遊西藏·岡仁波齊,比珠穆朗瑪峰還神秘,神山之王!
    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裡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神山聖湖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峰頂終年冰雪覆蓋,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自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水平方向巖層構成的佛教萬字符。
  • 探秘西藏:岡底斯神寺廟——阿里桑丹達吉寺
    作者:白玉芬編輯:李孝軍桑丹達吉寺,位於西藏阿里札達縣香孜鄉江當村的北面大約5公裡之處。該寺廟是託林寺的屬寺;也是意底寺的之寺。桑丹達吉寺內保留了完好的壁畫,寺內主供的是岡底斯神山的護法神——加巴米林,它有的形象有四壁、二壁的,壁畫上還有釋迦牟尼、無量壽、金剛佛母①、米拉日巴②的傳記。岡底斯神山,是一座被許多宗教所信奉崇拜的神山,它是大千世界佛教徒心中最偉大的神山。
  • 為何新藏線被稱為一生必走的線路?驢友:身在地獄,眼在天堂
    by 圖蟲 風清月朗可能很多司機一輩子都很難走一次新藏線。大部分人只聽說過他的名字卻不知道,這裡是怎麼荒涼又怎麼美到極致的。它就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國道——新藏線,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2新藏線,即部分219國道,北起新疆葉城縣,南至西藏拉孜縣,全長2138公裡。新藏公路穿越舉世聞名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 跨越生命禁區,探尋世界屋脊,充滿傳奇色彩的新藏線
    它就是新藏線。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看著沿路的棕熊和雪豹成群結隊,也難怪有人拼盡全力也要去走一遭。 而岡底斯山又被稱作「世界之軸」,在藏語裡也是眾山之主。象雄雍仲苯教以岡底斯山為宇宙中心,尊為聖地。
  • 中國遷縣城最頻繁的縣,岡底斯山下有秘境,雅魯藏布江源頭仲巴縣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素有極地天河之稱;其發源地在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這裡是雪域高原的一片淨土;也是區域交通節點;境內有國道219線橫貫東西,連接著日喀則市和新疆喀什;境內拉薩至普蘭的拉普公路是通往岡仁波齊神山、瑪旁雍錯聖湖的交通必經之路,自古是人們朝聖的必經之路。
  • 岡底斯山是比喜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脈
    岡底斯山主峰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丁林科研團隊日前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岡底斯山在5500萬年時已隆升到4500米,大大早於喜馬拉雅達到這一高度的時間,這意味著其是比喜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脈
  • 岡底斯山下他們五體投地跪拜,只為去朝聖傳說中的「西天瑤池」!
    在藏族群眾的心目中,山、湖等都是有神靈的,藏區有馬年轉神山、羊年轉神湖的習俗,以此來向神靈祈禱、表達虔誠的敬意,祈求好運、吉祥、健康等。岡底斯山下的瑪旁雍措同時被佛教、印度教、耆教和苯教四個宗教視為聖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當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傳》中稱之為「西天瑤池」。
  • 暢遊西藏·岡仁波齊,比珠穆朗瑪峰還神秘,神山之王!
    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裡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神山聖湖岡仁波齊(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世界公認的神山)神山聖湖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峰頂終年冰雪覆蓋,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自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水平方向巖層構成的佛教萬字符
  • 岡底斯山下他們五體投地跪拜,只為去朝聖傳說中的「西天瑤池」!
    在藏族群眾的心目中,山、湖等都是有神靈的,藏區有馬年轉神山、羊年轉神湖的習俗,以此來向神靈祈禱、表達虔誠的敬意,祈求好運、吉祥、健康等。岡底斯山下的瑪旁雍措同時被佛教、印度教、耆教和苯教四個宗教視為聖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當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傳》中稱之為「西天瑤池」。
  • 攝影師轉山岡仁波齊,精美圖片帶來岡底斯的誘惑
    >「岡底斯「是藏語「གངས་ཏེ་སེ།」的漢文音譯「岡底斯「單獨念誦時專指「岡仁波齊」「 གངས་རིན་པོ་ཆེ། 」加上「山脈」二字後才指稱「岡底斯山脈」岡底斯山脈與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雨後在霍爾鄉見到的神山倒影 「岡仁波齊」是藏族人民對「岡底斯」的尊稱「仁波切」 རིན་པོ་ཆེ།本意是「轉世者」這一藏傳佛教稱謂在三世噶瑪巴後才得以普及
  • 中科院發現岡底斯山在西藏比喜馬拉雅更「老」
    原標題:發現岡底斯山在西藏比喜馬拉雅更「老」 岡底斯山主峰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丁林科研團隊日前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岡底斯山在5500萬年時已隆升到4500米,大大早於喜馬拉雅達到這一高度的時間,這意味著其是比喜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