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來武漢吃喝指南

2021-02-17 武漢吃貨

在武漢,當地陪是一件技術活,你需要是耐心的導遊,貼心的玩伴,行走的導航,最最重要的,你需要有本地美食家的功力,知道哪裡藏著最地道的美食,並且輕車熟路找到地方,展示最正宗的吃法,等外地朋友吃到第一口美食發出驚嘆時,給出一個不動聲色的微笑:這些地方只有我知道!


然後,你就贏了。

△記得要給外地朋友拍張照

所以,在外地朋友來之前,你需要這樣一份吃喝指南。它不僅要地道還要有特色,不僅是叼角還要有名氣,要有排隊的氣氛,也要有市井的氛圍,要帶點老字號的神秘又要有經得起品鑑的味道。以下是吃貨君每次帶外地朋友去都能收穫好評的美食清單,請查收。

武漢的豆皮&燒麥之光——嚴老么燒麥

📍地址: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

💰人均:14元

🕙 時間:06:00-20:00

來武漢不吃豆皮和燒梅,就等於白來了1天半。首先你就能感受到武漢人過早的熱情——不排隊是不可能的。環境和服務都是老店做派,不會很熱情,要提前告訴你的朋友,耐心等待美食就好了。

必點的首先是豆皮:雖然排隊更長,但是吃到口是值得的。外皮金黃酥脆,飄著雞蛋的香味,內裡糯米整齊,肉汁筍丁恰到好處,是別處難得的美食。而且在排隊過程中,還可以欣賞豆皮的製作過程,一幅野生藝術家的gif~

既然店名叫燒麥,自然是不能錯過燒麥了,武漢人把燒麥喊作「燒梅」。這家重油燒麥的特點就是油多,皮薄。用筷子夾住輕輕抖一抖,湯包的既視感。傳統燒麥店的花紅茶也都齊齊的備著,一定要搭配著嘗一嘗。

青山最好吃的熱乾麵——鑫鑫美食店

📍地址:建設三路27號

🕙 營業時間:05:00~13:00(天氣熱還會早一點)

這碗熱乾麵,嚴格來講,是繼我在【月宮食堂】熱乾麵之後,吃到的第二對胃的熱乾麵。堂食有不鏽鋼消毒碗,輕輕歪一下可以看到滷水,面上的蘿蔔丁、小蔥、芝麻醬、胡椒相得益彰。可以說,是看一眼就完全過關的熱乾麵了!

當然,因為我個人是完全的」溼「熱乾麵主義者。講究ben起來,開始一定要是又水又滑,大概5、6下後,麵條慢慢把滷水吸收完畢。這個時候就是最佳賞味期。還搞了塊隔壁的炕肉餅,香香脆脆。往碗底zi兩哈,到了位。

門口還有蛋酒賣,別忘記暖暖肚子。要提醒一下的是,這家店不收支付寶微信,只能現金支付,去打卡的吃貨們記得帶零錢喔~

拿著號碼牌排隊的——蟹神

📍地址:漢陽攔江路地鐵附近 

🕙 營業時間:17:30-23:30

到蟹神吃飯,必須要有耐心,看到蟹神家的牌子先不要激動,繼續往前走,在體彩廣告牌下面,進店拿號門口排隊,等2個小時都是正常的。如果有時間可以帶朋友一起感受一下。

排到位置就要先點起來,蟹鉗是必點的,用的是花蟹,很好咬,不會太硬。味道又甜又辣,很入味,可以慢慢啃。

最圈粉的是牙籤肉,濃濃的孜然味,是小時候吃的那個味兒,吃起來也方便。

牛蛙看起來很寡淡,卻是味道最重的一個,非常辣,如果吃不了辣的慎點,雖然辣但也忍不住多吃兩口。最後,如果不想排這麼久的隊,可以選擇打包會快一些。

辣出眼淚的牛雜粉——魏秋牛雜

📍集賢三路97號

💰人均14元

這家在武勝路的泡蛋苕粉對面,也是一家開了很久的老店了。早上賣到中午,轉中就賣完收攤了。牛雜搭配粉面賣,所以更多的人是來過早。

老闆實在,分量給的很足,牛雜鋪滿,口口是肉,入口軟滑香嫩,非常入味。澆頭的滷湯是典型的紅油麻辣,香濃醇厚。紅油厚重辛辣,中辣就已經非常辣了。


麵條是軟硬適中的湯麵,米粉是老武漢過早攤子上的那種,寬粉厚軟吸湯,細粉綿韌,整體口感很不錯。


蘭陵路上必吃的牛肉粉+小面窩——頂好牛肉麵店

📍漢口蘭陵路47號

💰人均:15元

🕙 時間:06:00-21:00

蘭陵路上的幾家老字號,選一家體驗一下就可以,尤其推薦三狗或者頂好家。

付錢拿牌子,然後去窗口取食物,但在一些經常來著吃的街坊心裡,這一步就飽含著技巧,吃貨君良心建議:先去排隊取面窩,再將面窩放到桌子上佔位置,之後再去拿牛肉麵,這樣會節省不少時間~

頂好家的牛肉麵並不辣口,還稍稍帶絲甜味,牛肉也給的多,一碗下去,飽的滿足。油炸得外皮酥脆小面窩,一口咬下去,內裡柔軟,將它浸入牛肉麵的湯汁裡,吸收了牛肉的香氣,吃起來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來武漢要吃最正宗的湯包——正宗湯包

📍古田三路輕軌站旁

就是這家連名字都懶得花心思取的小湯包店,養刁了整個古田人的嘴。就是這家連名字都懶得花心思取的小湯包店,養刁了整個古田人的嘴。

一籠十粒湯包,師傅手藝精準,從形狀到分量,不差分毫,粒粒盈滿,雪白透亮。皮子下了功夫,薄至半透明(肉眼看到的比照片裡要薄非常多),內裡的湯水和肉餡全部清晰可見,卻不易破,經得起手笨的食客多番折騰,也不耽誤口感味道。

最厲害的是湯,亮黃的金湯充盈著大半個湯包,一咬便噴薄而出,肉香濃鬱,回味繞舌一日不散。店小位置少,在這裡,三四陌生人拼一桌也毫不在意。人與人之間不過一張餐桌的距離,你可以看到古田人是如何在最霸道的環境中享用霸道的美味。

上過「風味人間」的網紅大排檔——小民大排檔

📍漢口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3號門旁

💰人均:71元

🕙 時間:17:00-02:00

小民大排擋在武漢宵夜界頗有名氣,老店搬遷後在白沙洲萬隆廣場的對面,新開的漢口分店,地址就在馬場角橫路。

雞爪、花甲、毛豆是小民的「招牌三樣」,少一樣都覺得像是宵了個假夜,當然這個季節還少不了小龍蝦。

枯豆絲和春卷是讓外地朋友會有新鮮感的選擇,尤其是糯米春卷,一口香脆鬆軟充溢在舌尖,脆中帶著軟糯米香,讓人生出滿足感來。

與長堤街牛雜可比肩的——張記鍋貼牛雜

📍古田二路與古詞路路口

💰人均:35元

🕙 營業時間:下午5點營業,賣完關門

武漢的牛雜鍋不僅屬於冬天,夏天也是宵夜的極佳選擇,實際上,武漢人對於美食的喜愛與季節無關。在眾多牛雜鍋裡,小編推薦這家——張記。


via 如果名字太長評論顯示不了

牛雜滿滿一鍋上桌,鮮、香、辣、鹹、甜、軟、爛。蘿蔔煮得失去邊緣輪廓,放軟身體,懶洋洋的任食客擺布。一口牛雜一口蘿蔔,鹹香又葷甜,不懼長提街的鐵桿粉們來品鑑高低。

via 蜜~糖罐

不過這家的牛肉鍋貼比牛雜鍋還有名氣。一口枯脆的鍋貼,吃一次就會念著下一次。

via 與眾不同的喵醬

沒有招牌,純靠聞才找得到的燒烤店——辣筋子

📍建港路和紅建路交叉口鑫口味精緻餐廳斜對面

💰人均:60元

🕙 時間:正常營業時間是五點半,但是請於下午五點前,甚至四點就到店等候,否則會站在煙燻火燎的樓梯間等候2小時左右。

不在武漢排一次燒烤,就等於白來。這是一家夫妻燒烤店,沒有招牌。店裡的招牌燒烤是筋子和腰子(豬腰),很多人愛吃這裡的筋子、而且辣得過癮,慢慢的大家都叫它「辣筋子」。

排隊2小時算正常的,所以如果你的朋友沒有耐心,那麼就要帶他來磨練一下。這家燒烤的味道絕對是好的。尤其是腰子,香辣軟嫩,沒有一點羶味。烤筋子是招牌菜,非常搶手,每人限點10串。

最後提醒:這家味道不錯,但是環境、服務方面可以說是沒有環境!沒有服務!老闆和老闆娘出了名的脾氣暴,多問一句可能就會被吼!而且這裡沒有菜單!只收現金!

到紙坊要吃糊湯牛肉麵——何師傅牛肉粉

📍江夏區古驛道162號

他們家賣得並非尋常牛肉粉,而是糊湯牛肉粉,全武漢都相當少見,他們家的糊湯,不像武漢的魚糊湯,到跟河南胡辣湯頗有幾分相似,湯汁濃鬱,濃鬱中還帶著一絲滑口,像蛋酒裡沒有衝開的蛋白。或許是糊湯的緣故,何師傅的牛肉粉不像別家香氣四溢,只有湊近了才能聞到些帶有胡椒味的香氣。

輕輕攪動的一番,夾出一片牛肉。何師傅家的牛肉,煮得軟爛,牛肉片上掛足了糊湯,咬一口,不用怎麼嚼就能碎成一點點的,怎麼吃都不塞牙,唇齒之間滿是牛肉的香氣和胡椒的辣味,好吃非常。

而他們家的粉,跟別處也不同,比一般的糊湯粉更粗,接近細圓粉的樣子,吃起來相當軟滑。

人氣男模劉暢也打卡的——餘記精粉世家

📍漢口馬場角橫路79號

💰人均:17元

🕙 時間:24小時全天營業

全武漢只此一家,吃一次就忘不了的牛肉拌麵,24小時營業的美味、附近居民的深夜食堂.這些都讓精粉世家成為當仁不讓的傳奇麵館之一,即使武漢人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但是每次帶外地朋友去都能收穫好評!

牛肉拌麵是餘記的「頭牌」。在這一碗香氣四溢、熱氣蒸騰的黯然銷魂面前,你真正的敵人只能是體重,吃完之後打個混合辣油滷香味的飽嗝,舒坦地嘆一句:虛浮!

面窩和綠豆湯更是夏季吃麵標配。面窩中間酥脆,外層肉坨,吃起來又香又脆。

只有夏天才能吃到的——夏季燒烤

📍地址:馬滄湖路112號

💰人均:40元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 18:00-01:00

屬於夏天的夏季燒烤,老闆不是一般的任性,周日也不營業,位置很刁角,店子也比較小,只有幾張桌子,可以坐在外面吃。

by:湘湘葉

上菜會有點慢,到了就趕緊點菜,肉筋、五花肉、腰花是必點的,肉質鮮嫩,尤其是腰花,嫩到有剛剛熟的微妙味道,雞爪也是又膠又糯,烤河粉也是驚豔,邊上焦焦的,裡面有韌性,務必要點一份!

by:奧巴牛

by:每一面都美麗

對面的鍋貼餃子也好吃,記得來上一份!

30多年前漢口第一家火鍋店——滿天星太珍

📍黃興路28號長青廣場背後巷子裡

💰人均:60元

🕙 營業時間:17:00-02:00

如今武漢滿大街來自四川重慶的火鍋,老太珍火鍋這樣漢派火鍋的存在更顯得珍貴了。30多年前,這是爸爸媽媽談戀愛會來的位置,如今帶著外地朋友來,絕對是誠意滿滿。這家店尤其適合夏天來,可以坐在外面,像大排檔一樣。

鍋底和菜品的價格非常良心,這樣的價格表真的很少見到了,3元、6元、9元這樣的數字佔了一大半,鍋底裡還能看得到米酒。

火鍋該有的食材如黃喉、百葉、蝦滑味道都很好,五花肉、不老牛肉吃著很過癮,腰花也是真的嫩。忽略環境跟服務,很值得多吃上幾次。

不在江邊的江城名小吃——濱江小吃

📍臺北路208號

💰人均:71元

🕙 營業時間:10:00-02:00

雞爪、殼馬、牛肉鍋貼、毛豆……光聽名字就要咽口水。

每次吃完解了饞,都會覺得口味太重以至於略鹹,喝了好多水以後想著近段時間不吃了。但總是沒過兩天,又惦記起那一口霸道的鹹香。

武漢老杆餐廳的代表——華寧餐廳

📍京漢大道瀋陽路小學前行100米(近黃浦路輕軌站)

💰人均:94元

🕙 時間:11:00-03:00

20多年的老店了,可以說是老漢口風味的代表,做的是本幫菜加宵夜,重點是營業到凌晨三四點,晚上玩嗨了還可以過去宵個夜。

如今的主打菜是蝸牛,香辣蝸牛端上來非常誘人,肉質很厚實,並且夠入味,一口吃下去很滿足,不一會兒就能消滅這一大盤。

另外還有牛蛙、醉蝦、幹煸盤鱔等等,菜品有點特別,點上幾樣愛吃的,可以聊上半天。

傳說中蒸蝦界的老大——小亮蒸蝦

📍街道口南路33號

💰人均:116元

它藏竹苑大市場的最深處,街上還有很多模仿它的「冒牌貨」,一定不要被迷惑,認準帶有R標誌的招牌,才是真正的蒸蝦之王——小亮蒸蝦。

坐擁蒸蝦王名號的招牌蒸蝦,口味自然無需多言,都在肉質鮮美的蝦肉裡,最最厲害的是小亮家的秘制蘸料,多少年都忘不了那個味。

入口略帶酸甜,但接著是後勁十足的鮮辣,獨此一家的味道,為蝦肉的本味增添了鮮美。

在這裡沒有什麼過多的花樣,只有蒸蝦、蒜蓉、油燜、全味蝦球四種,吃的都是原始的大排檔味,武漢老杆在這,剝著小龍蝦就著小菜小酒,就能咵一晚。

老武漢滷味——吳長子

📍統一街洪益巷108號(近武漢關小學)

吳長子家這一鍋熱鬧的滷味,擺在門口十足誘人,光看賣相就能鎮得住場子了。

滷鍋裡的牛肉製品有牛肉、牛肚、牛筋;豬肉製品有豬耳朵、豬尾巴、豬蹄子、豬腸子,豬肚子;滷雞翅、滷鴨翅、火腿腸、滷藕;豆製品有乾子、千張、豆棍、素雞……在這口鍋裡,似乎能把肉菜和豆製品一鍋滷盡,無所不包。

選上幾樣愛吃的,切成盤,最後澆上一勺滷水,辣中帶著鹹鮮,十分有味。

另外,這家雖是賣滷味,但是面卻擔的很勁道。大夏天吃酸辣麵,一把鼻涕一把汗的感覺特別爽。

電烤出來的復古味道——凱凱燒烤

📍南湖路柵欄口62號

💰 人均:40元

🕙 營業時間:晚上6點-11點半

這家店藏得很深,位於南湖路柵欄口66號,距離以前的揚子江廠不到百米。門面很不起眼,紅色的招牌掉漆之後已經不再醒目,四周滿是居民的生活氣息,90年代的情懷迎面撲來。如果不是專門找過來,很容易錯過它。

每年夏天限量供應的蝦球,吃到便是賺到。5元錢一串,一口下去,首先感知到的是烤得酥脆鮮香的蝦殼,並著孜然辣椒等多種香料一道襲來,恨不得連蝦殼都一併吞掉。

他們家的腰子切得很薄一片,腰子不僅鮮嫩,還非常的入味,邊緣帶著一絲燒烤的酥脆感,入口滿是香味。還有肉筋,肉筋肥瘦相宜,吃起來更香更嫩,外面肥的部分烤得焦脆焦脆,一口咬下去全部是油香跟孜然味。

不能錯過的網紅油餅包燒麥——趙師傅

📍武昌糧道街139號

💰人均:14元

🕙 時間:06:00-14:30

雖然推薦了N次了,但是帶外地朋友去吃一次,已經成了經典項目。連武漢本地的小夥伴去了回來都說,是真的好吃。

雖是網紅,但說起歷史悠久,這家店也是當仁不讓,1988年就開店的趙師傅夫婦,光算在武漢糧道街開店的歷史,就有十幾年了。

而剛出油鍋的小油餅撕開包進熱氣騰騰的燒梅,這個神奇的重口料理不管是在微博、朋友圈還是ins、b站各大網絡平臺,只要一出現就被刷屏。

而趙師傅家的全名叫作: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但是油餅包燒麥太火,大家在買了票後都會先去排隊買油餅包燒麥,再繞回右邊拿熱乾麵。

糧道街上的米粉和魷魚

📍正宗桂林米粉地址:糧道街中學對面

💰人均:13元

🕙 時間:06:00-21:00

📍大連鐵板魷魚地址:糧道街248附2號

💰人均:17元

🕙 時間:10:30-21:30

既然到了糧道街,名聲在外的米粉和魷魚也要嘗嘗。

不知道就怎麼變成了網紅的大連鐵板鮮魷魚,開了差不多快10年,聽說最早只是一個小攤子。一人一串,趁著還在冒熱氣,將魷魚送進嘴裡,一口咬下去,Q彈的口感伴隨著嘴裡爆開的濃鬱醬料香,沒有絲毫的魷魚腥味,辣辣又帶點甜的味道,真的還不錯。

糧道街的桂林米粉,也算是老生常談了,作為也許是武漢最正宗的桂林米粉,開了差不多20年了,他家的米粉和其他家差別確實挺大,略硬但非常彈的,口感實在,配上入味的牛肉,再來一個門口賣的苕面窩或者藕面窩,那滋味,別提多爽了。

對了,不要忘了讓老闆給加泡蘿蔔。

漢陽的士司機都愛去的——老油條燒烤屋

📍江堤中路與三裡坡路交叉口

💰人均:50元

漢陽燒烤的扛把子,能感受到老牌大排檔的氛圍。門口一長排露天座位常年爆滿,很熱鬧,是吃燒烤的氛圍。

by:十裡長坂

一塊錢一串的肉串很良心,很大一串,黃喉、筋子、脆骨都是很大一塊;雞爪軟爛入味;乾子很嫩很入味;皮筋子也不錯。這家的菜品很豐富,價格也便宜,可以隨便點沒負擔。

by:番茄馬鈴薯_

by:五十五兒

武漢第一批網紅蒼蠅館子——渝家小館

📍地址:吉慶街吉慶家園8號

💰人均:68

渝家小館是武漢比較老牌的正宗川菜館了,菜的味道好吃就是這家最大的特點,光看著就非常有食慾。

招牌的麻辣牛肉很有特色,堆起來的幹辣椒麵裡藏著滷牛肉,真正的辣椒裡找肉。牛肉筋肉平衡,非常有嚼勁,適合下酒。

@小兔子 

牙籤肉椒香濃辣,肉被炸得緊緻,再和辣椒翻炒,真正的千椒百辣。魚香肉絲是真正的大蔥炒白肉,沒有筍子,入口微甜,回味香辣。這種做法在幾年前在武漢很少見,他們家最先引入的。

他們家的菜都比較辣,一道湯紅油亮的水煮肉片,就能辣得直叫人冒汗,肉片吃起來又滑又嫩,就著花椒的香氣,好吃得停不下來。

武漢炸炸的「開山祖師」——胡炸炸

📍居仁門總店:居仁門車站旁建設銀行對面巷子進去約100米

菱角湖分店:唐家墩路22號附1號

江漢路分店:三新橫街18號

開了28年的胡炸炸,不僅是漢口炸炸的代名詞,甚至稱得上是炸炸的「開山祖師」。在九十年代最初期,守在居仁門巷子裡的胡炸炸是當時第一家販售炸炸的攤子。

炸炸脫胎於燒烤,只是用油炸代替了炭烤,形式更加快捷便利,口味上又區別於燒烤,有自己獨到的風味。胡炸炸家各種素菜、葷菜都有,炸過之後香味就出來了,讓這條簡陋的巷子變得分外熱鬧,隔壁的綠豆沙不錯,可以帶一杯。

他家的醬料,大概是全武漢所有的炸炸店中,醬料口味最平衡最無可挑剔的。香是香,麻是麻,定位清晰,味道鹹淡適宜,平衡到挑不出毛病。

武漢過早屆的稀有品種——汪記鮮魚糊湯粉 

📍中山大道1504號(七一中學對面)

🕙 營業時間:06:00-13:30

在武漢的花樣繁多的過早品類裡,只有一樣是出了武漢就再難尋覓到的——糊湯粉,說起來糊湯粉也算是百年傳承了,但是在武漢能找到的老字號魚糊湯粉越來越少了,在武漢的老店好吃又有名的,汪記算是一個。

一鍋糊湯粉需要20~30斤的新鮮鯽魚,米粉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一碗糊湯粉用到的粉的重量,通常在2兩左右。再加上添香提亮的蔥的青色、濃稠鮮香的湯的灰色、綿韌順滑的粉的白色、豐味增鮮的蝦米的紅色、補色生津的榨菜的褐色——五色交相輝映,讓糊湯粉不僅色澤動人,也愈發味道鮮美。

油條泡糊湯粉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這種搭配和武漢的天氣一樣不講道理。在武漢, 如果糊湯粉不泡著一根油條吃,就像牛肉粉沒有配上一塊面窩,豆皮沒有配上一碗糊米酒那樣遺憾。

武漢伢家裡的味道——豆絲王

📍候補街英坊小區旁

💰人均:18元

專門做豆絲的店,是地地道道的武漢美食。豆絲是武漢黃陂三大傳統小吃之一,這家店就藏在一個小巷子裡,但是人氣依然很高,能吃到地道的武漢豆絲。

牛肉枯豆絲脆脆的,像零食一樣,人氣最高。煮豆絲是湯湯水水的不那麼油膩,糊嗒嗒的適合冬天吃一定要點一份他們家的功夫蛋,雞蛋煎的半熟火候恰到好處,再加上醬油、香油、蔥花,很香。


你每次帶外地朋友必吃的餐廳請在評論區爆料



武漢最被低估的打卡地  ▏1個月可以連續20天吃涼麵

相關焦點

  • 外地人來海口吃喝指南
    所以,趁著年底的赴瓊高峰期,在大家的外地朋友到來之前,我特地準備了一份《外地人來海口吃喝指南》,各路吃貨請查收!
  • 深度吃喝指南,十一出遊必看
    我們從中挑了些適合當季出行的城市,集合成這份「國慶出遊深度吃喝指南」,給大家的出行吃喝提供點線索。✈️ 點擊《泉州》解鎖超詳細泉州吃喝指南。03 武漢武漢的秋天稍縱即逝,為數不多的舒服天氣,正是解鎖武漢的最佳時機。
  • 外地人來南京吃喝指南
    時代在進步,外地人對「來南京玩」這件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經典景點一一打卡,遊玩路線合理安排,大家更多地關注點好像都轉移到了:如何吃到最本地最好吃最正宗最有生活氣息的美食。圖源:白菜ha現點現包 水準超高——好婆湯包📍三條巷52號110室💰19元湯包絕對是南京美食之旅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樂樂推薦的這家好婆湯包,湯汁甜鹹適中,一點點甘甜帶出肉汁最鮮美的味道,很適合帶著外地朋友來打卡
  • 外地人來廣州吃喝指南,請查收!
    文/攝:阿寧/吃貨研究所 來廣州旅遊的人,大多都是衝著廣州美味又豐富的美食來的,而7、8月份作為暑假高峰期,大批外省外國朋友紛紛湧入廣州
  • 《外地人來南昌吃喝指南2019版》
    外地人對「來南昌玩」這件事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經典景點一一打卡外,最想關注的就是南昌最接地氣的美食了。128元老南昌紅燒鴨是我吃過最貴的鴨子,很傳統的家常做法,鴨肉質鮮嫩,燜軟爛不柴,吃完意猶未盡的會想再來一塊。作為南昌人最愛的一道贛菜——藜蒿炒臘肉,從外地來南昌旅遊的朋友一定要試試,藜蒿脆嫩,臘肉肥而不膩,特別下飯!
  • 嘿,企鵝吃喝指南正在尋找全球「合伙人」!
    廣和興醬園的創始人胡先生早年在醬油廠裡做學徒,1943年成立廣和興醬油廠,至今60多年的歷史,純手工古法釀製。詢問了一下在新加坡的友人,一年產量大約在10000瓶。要運回國內來,主要依靠代購或者在新加坡生活的華人每年人肉背回來。所以不僅僅是葡萄酒,在食品和飲料領域也還有非常多優秀的產品並不被中國消費者所熟知。
  • 武漢活力又高了,很多外地人紛紛打卡
    今天,從武漢了解到,昔日武漢的活力已經回來了,很多外地人都在武漢打卡。而且我們英雄的武漢人民也願意把遊歷遊覽的機會優先讓給我們外地人。真的感覺我們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很熱情,很好客。武漢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年舉辦武漢國際旅遊節。
  • 在北京熱門景區辦公的我們每天都吃啥〡光澗吃喝指南
    這份「光澗吃喝指南」其實醞釀已久——作為一個在北京二環什剎海熱門景區辦公的團隊,我們常常要穿過遊人如織的鼓樓、菸袋斜街,與騎著敞篷三輪車的後海八爺們擦肩,穿過廣化寺的香火,最終抵達我們的辦公地:鴉兒胡同 53 號。
  • 甜覓|臺北不完全吃喝指南(五)之來臺北誰說非得去吃RAW
    金銀財寶滾滾來由湯和煎包組成的一個金銀財寶滾滾來。慄子南瓜濃湯上搭配帕瑪森芝士泡沫,點綴稍微紅椒粉,如同一杯撒了肉桂粉的卡布奇諾。鮮、鹹、濃鬱的同時,還巧妙的搭配了四種不同品種的甜菜根和甜菜根的醬汁來平衡風味豐富味覺製造層次。
  • 為什麼武漢新媒體做不出《什麼是武漢?》-虎嗅網
    這篇文章團隊中的四位湖北人,如果留在武漢做新媒體,試問誰來給他們提供給數萬的成本去炮製一篇內容呢?隨著先選學校,再選專業,最後選城市的高考志願原則逐漸演變成先選城市,再選專業,最後選學校,武漢將面臨一線城市和成都、杭州等強勢二線城市更多的壓力。
  • 企鵝吃喝指南CEO王志偉:內容電商是個偽命題
    企鵝吃喝指南CEO王志偉:內容電商是個偽命題 2016-12-01 14:11
  • 呷咪指南 毫不誇張!聽說這是外地人來海口不可錯過的海鮮大餐打卡地!
    「呷咪指南」是南海網客戶端飯點頻道結合本次公益活動新開設的專欄,意在帶你走街串巷,探尋紮根在海南大街小巷的絕味好店,分享一些喜聞樂見的本地美食。了解海南的飲食文化,了解海南人的飲食愛好,第一時間知曉好吃的餐飲網紅店,就從「呷咪指南」開始!
  • 社區工作者講述滯留武漢外地人生活:每人補助三千
    滯留武漢外地人每人補助3000元 為居民買奶茶照顧空巢老人 武漢社區工作人員講述武漢生活  據了解,武漢老百姓最近搜索排第一位的就是生鮮果蔬,這背後反映是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在3月2日的《新聞1+1》中,白巖松連線了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區黨委書記王涯玲。
  • 武漢著名早點熱乾麵卻不用碗,還能路上邊走邊吃,外地人:沒見過
    湖北省武漢市大家肯定多多少少有所聽聞,武大的櫻花、武漢長江大橋附近的黃鶴樓都非常有名。武漢最著名的美食莫過於武漢熱乾麵了,對於外地人來說是來武漢一定要品嘗的美食,而對於本地人來說,熱乾麵就是大家在日常不過的早餐了。
  • 這一百種不可錯過的特色,史上最全武漢美食地圖!
    一到放假,總有人來問吃貨君,武漢有什麼好吃的?如何吃得像個武漢本地人?,這份《最全武漢吃喝地圖》請收好!要問吃哪家,武漢人表示吃來吃去,屋裡出門左拐的熱乾麵最好吃;公司樓下的連鎖店也不賴。但如果你非要問出個答案,這11家不會讓你失望。
  • 史上最全武漢美食地圖!
    一到放假,總有人來問吃貨君,武漢有什麼好吃的?
  • 杭州吃喝指南 | 年度大趴來了,快來吃喝面基吧!
    一年一度的「山川湖海,美食與愛」大趴來啦!12月30日,下廚房「美食家造夢廠」即將空降杭州創意設計中心!為了讓廚友們更加輕鬆快樂地吃喝面基,廚房君特意搜集了杭州的美食達人,總結了這個杭州吃喝指南!腰花和鱔段都是每天挑新鮮的買來處理的、所有澆頭都是現場大火爆炒的,沒有一點腥味。豬肝面也是我很喜歡的,豬肝口感很軟嫩、做得恰到好處。當然了,這家店也是要排隊吃滴~因為喜歡它的人太多啦!
  • 海口最大的美食夜市,海墾花園夜市吃喝指南!
    海口最大的美食夜市,海墾花園夜市吃喝指南!海口最大的美食夜市,海墾花園夜市吃喝指南!烤羊排99元/份,烤羊腿168元/個,酸菜魚99元這家」網紅泡菜「是來自網友的友情推薦,來買的人絡繹不絕,算是夜市裡少之又少的人氣店了。
  • 川籍畫家手繪《陪你去坐成綿樂》 被譽吃喝旅遊指南
    繼《如果我在成都等你》的手繪作品推出後,昨(12)日,川籍畫家郭勁松又隆重推出自己的另一組手繪作品——《陪你去坐成綿樂》,在這一組19幅畫作中,作者將即將開通的成綿樂城際客運專線所經歷的地方,都一一描繪進畫作中,儼然一部吃喝旅遊的手繪指南。
  • 驚呆外地人,武漢人民吃早餐的神操作,其他地方有嗎?
    武漢,給人的印象總歸是那幾樣,熱乾麵、周黑鴨、武大的櫻花、戶部巷小吃街,這些確實被全國各地的朋友所熟知,但這些只不過是武漢的外在形象,今天蜜雅要說的,卻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武漢人吃早餐!蘇州大排面說到武漢人的早餐,那也是種類十分豐富多彩,有米粉、熱乾麵,也有當地人很愛喝的米酒,雖然叫酒,但其實度數很低,早餐喝米酒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