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通縮風險?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具有利條件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中國面臨通縮風險?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具有利條件 來源:中國網財經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中國網董寧 攝)

中國網財經12月15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5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正轉負,而且核心CPI的漲幅7月份上漲到0.5%以後一直不變,有分析認為,中國也面臨通縮風險,國家統計局如何看待目前的通縮風險?還有一個問題,關於工業增加值,從主要產品產量看,11月份大部分產品增幅和10月份相比都收窄,另一方面,整體工業增加值的增幅擴大了,為什麼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應該說,價格數據公布以後,確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的漲幅整體上是前高后低,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也是2009年10月份以來第一次出現同比下降,2009年主要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

從結構上來看,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下降所導致的。1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由上個月的上漲2.2%轉為下降2%,影響當月的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又是最主要的因素,豬肉價格同比下降了12.5%,影響當月CPI下降約0.6個百分點。豬肉價格的下降,一個原因是由於今年以來生豬生產恢復,產能在增加,供給得到了提升;另一個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比較高。

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來看,11月份同比上漲0.5%,連續5個月穩定在這樣的水平,說明除能源和食品價格以外,居民消費領域的價格形勢保持了基本穩定。其實從服務價格來看,11月份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3%,也是連續兩個月穩定在這樣的水平。以上數據反映出消費領域價格形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從未來發展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還有不少有利條件。第一,從市場需求來看,無論是投資需求還是消費需求,整個市場需求都在擴大。第二,從市場預期來看,11月份的製造業PMI當中,出廠價格指數位於景氣區間,比上個月還有所提升,說明市場對價格的預期還是看好的。第三,今年的糧食實現了豐收,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加上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也出現了下降,這樣對價格的整體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後,各地及時推進保供穩價的措施,有利於價格的穩定。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也會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工業的增長。我們知道,工業產量和價值量的變化並不完全對應。近些年隨著消費升級的發展,一些中高端產品銷售比較火熱,帶動相關產品的產量增長,且這些產品附加值更高。由於產品結構的影響,造成產量的變化和價值量的變化並不完全一致。作為工業整體來看,工業生產的恢復態勢應該說得到了增強。從生產來看,11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7%,比上個月略有加快,也是今年以來比較快的速度。從價格來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繼續收窄,這個月同比下降1.5%,上個月下降2.1%。從企業利潤情況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累計利潤前10個月同比增長0.7%,首次由負轉正。

從這些情況綜合來看,工業生產穩定恢復的態勢得到了保持。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食品價格下降是居民消費價格下降主因
    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的漲幅整體上是前高后低,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也是2009年10月份以來第一次出現同比下降,在今天(1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結構上來看,今年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下降所導致的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第一,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正轉負,而且核心CPI的漲幅7月份上漲到0.5%以後一直不變,有分析認為,中國也面臨通縮風險,國家統計局如何看待目前的通縮風險?還有一個問題,關於工業增加值,從主要產品產量看,11月份大部分產品增幅和10月份相比都收窄,另一方面,整體工業增加值的增幅擴大了,為什麼發生了這樣的情況?謝謝。
  • 生豬、消費、貨幣政策和海外傳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明年中國物價?
    CPI衡量的是消費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情況,它的走勢由這些消費品和服務的供需來決定。新冠疫情發生前,國內消費品和服務領域,除了豬肉因遭受非洲豬瘟衝擊而供給短缺外,整體是供過於求的。CPI同比回升基本由豬肉這一項貢獻,剔除豬肉後,CPI通脹基本穩定,甚至面臨著通縮壓力。
  • 生薑大蔥價格波動影響有限 CPI將呈動態平穩走勢
    11年來CPI再現負增長立即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出現我國是否存在通縮風險的擔憂的大討論。實際上,個別農產品價格上漲對於我國居民生活消費的影響有限。CPI雖然「轉負」,但目前不存在顯著通縮風險。  首先,大蔥、生薑等農產品雖屬於居民基本生活品,但主要是日常生活輔料,因此有一定的需求彈性,特別是有洋蔥、其它調料等替代品,因此短期價格上漲對居民基本生活的影響有限。
  • 全球大放水,通縮預期卻上升了!何處安放我們不多的金錢?
    但非食品價格和核心CPI明顯回落,反映出整體需求偏弱,後續物價上漲壓力並不大。 在生產領域,價格則呈現穩中略降。2月份,中國PPI同比由上漲0.1%轉為下降0.4%。 唐建偉指出,工業需求減弱,企業生產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和國際油價下降,令PPI再次跌入負值,工業領域通縮風險再現。
  • 專家:CPI下滑不等於通縮 物價下降易穀賤傷農
    」  昨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6%,這也是我國CPI六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有的媒體質疑:中國是否已經陷入通貨緊縮?英國《泰晤士報》的態度簡明扼要:中國將能夠避免陷入通貨緊縮的漩渦。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德懷特·帕金斯今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通縮?那都是沒譜的事。一個月的數據並不能代表中國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局面。」
  •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值得關注的十二點突出問題
    這意味著行業間的分化極大,在整體復甦中不同部門的企業經營壓力和居民就業壓力「冷熱不均」,「六穩六保」政策不僅需要繼續維持一定力度,而且需要提高在產業層面的針對性。表1 中國產業復甦距離「正常化增長」還有多遠?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楊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生產和需求繼續回升,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市場發展活力在增強,民生保障也得到加強。具體看,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三大產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4萬億斤,同比增長0.9%,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生產小幅加快。
  • 全文|國家統計局介紹2020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6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4%,降幅比6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CPI漲幅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漲幅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完成了物價調控目標。
  • 國家統計局: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陳煒偉)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說,隨著元旦、春節兩節臨近,豬肉季節性需求增加。但總的來看,國內生豬產能逐步恢復,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價格保持穩定有較好基礎。
  • 中國經濟進入「通縮」時代?
    近日,2020年11月經濟數據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創下11年新低,這也是繼2009年10月之後首次負增長。CPI,反應的是消費物價,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PPI,代表的是工業價格,與實體經濟有著密切關聯。一般而言,CPI、PPI雙雙負增長,且持續一段時間,就意味著經濟有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相比於通脹,通縮往往更為危險。
  • 11月CPI、PPI「攜手」轉負:中國進入「通縮時代」?
    12月9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1月CPI、PPI同比均出現負增長。具體來看,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5%。這是有數據以來,CPI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也是多年來CPI首次負增長。
  • 蔬菜價格上漲抵消肉禽類下跌 CPI或溫和反彈
    根據國家統計局信息發布日程表,今日(9日)將發布2013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等經濟數據。資料圖 中新社發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安排,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將於今日上午公布,此間多家機構預測,受到蔬菜及糧食等價格上漲影響,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或將溫和反彈至2.2%-2.3%,而PPI走勢可能在3月份下跌的基礎上繼續下探,凸顯當前經濟增長仍顯乏力。
  • 國家統計局: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
    國家統計局: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12-15 11:14 來源:澎湃新聞
  • 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解讀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解讀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我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充滿信心。」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經濟運行趨勢做出樂觀判斷。  信心從何而來?
  • 深圳市統計局:2018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穩定
    原標題:深圳經濟增穩質升   今年以來,深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全市經濟運行穩健增長。
  •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七、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為上漲0.5%;環比下降0.6%。1-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1-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 2019年四川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2%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7日訊(記者 戴璐嶺)1月17日下午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召開四川省2019年國家調查主要數據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四川價格運行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結構性上漲,工業生產價格運行平穩。
  •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隨著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轉為負數,這是2009年2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再次進入負增長區間。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