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娘惹》的魔鬼邏輯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國劇「牛皮癬」又又又來了。

什麼特色?

頑固、量大、欺騙性強。

2018年Sir就「撕」過一輪。

當時收視亞軍,打著「批判封建糟粕」的旗號,大街小巷都在播。

走近一瞧——

「貴婦重金求子」。

今年又死灰復燃,而且下重本。

鑲起金邊,用了最時髦的排版設計。

各種鮮肉美女加盟,打著經典翻拍的名聲。

開播當天就衝上熱搜第一:

11天後奪下收視冠軍:

△ 數據來源:貓眼電影專業版

再走近一瞧?

噢——

「專業管道疏通」。

你不嫌累,Sir也只好接著撕。

《小娘惹》

當初導演對《娘道》惡評的回應猶在耳邊:

如果我一味追求口碑,我們一定會失去很多中老年觀眾。或者換一個高尚的說法,電視機前的中老年觀眾將無劇可看,他們所接受的情感表達和可接受的倫理觀念就是那樣的。

典型「代表」思維。

我認為你是這樣的,你就該是這樣,且一直是這樣。

但真如他所說嗎?

導演還是從這次栽跟頭中「學」到東西的。

學會包裝、翻新、修飾。

只不過。

當我們一層層剝開這些無意義的精美。

陳年的腐臭,還是原味的。

啞了

首先搬來一個穩重的靠山。

《小娘惹》翻拍自同名新加坡劇,妥妥國民第一IP。

相當於我們的《還珠格格》。

Sir一個辦公室的,表妹、炸炸聽說要聊這劇,有幾個平時看起來或文藝、或冷豔的妹子居然集體調到一個頻道:

憶當年——

大學時一個宿舍一起追,被虐得不要不要,娘惹裝好美,娘惹菜看起來好好吃……

2008年首播後,一路破記錄。

從第一集到大結局,每一集收視都在漲。

在總人口不到500萬人的新加坡,平均每天有99w+人次追,自1994年來「最多人收看的本地連續劇」。

2年後引入國內,誰播誰靈。

SMG影視劇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該劇的收視率基本超過3.0,大結局甚至逼近4.0,創下了該劇場近幾個月的收視新高。……《小娘惹》此次在上海的首播能有這樣的收視表現,的確讓我們喜出望外!

千禧年後在內地大火的新加坡劇種(如《東遊記》《崑崙奴》《塞外奇俠》),它幾乎是最後的榮光。

《小娘惹》勾住導演的目光,不奇怪。

大IP,在國內有擁躉,甚至不難想像,大比例觀眾年齡層偏中老年。

題材熟,年代劇、上個世紀30年代,橫跨大家族三代人。

人設熟,深宅大院,女人扎堆,隱忍主角逆襲。

本是創作的富礦。

結果呢?

原版帶來的聲量,讓這部翻拍開播前就備受矚目。

如今播出22集了,豆瓣還未開分。

捂著什麼?

Sir能理解。

畢竟,當大家懷抱情懷,眼含熱淚點進來。

卻發現這是一部南洋版《娘道》。

誰不心虛呢。

糊了

Sir要澄清一點。

新版《小娘惹》算不上全方位的爛。

導演深知原版地位,耗資上億,請來原編劇寫故事,原導演現場指導拍攝。

有些地方,更值得國產劇學習。

關於表演,請禮儀老師教演員學肢體、學技能。

手工珠繡、手工縫製娘惹服;搭家建舍,刻窗畫稜……

關於製作。

服道化、置景道具精細還原南洋風貌、傳統。

一項項摳。

剛點開新版,的確醒目,亮眼。

牡丹、金鳳,五彩的瓷器。

翠綠、金黃、彤紅的娘惹糕,年代感呼之欲出。

必須承認,老郭誠意滿滿。

可惜,這誠意用錯了地方。

峇峇娘惹。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經過馬六甲,有華人留在當地。和當地人結合生下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ā),女性稱為「娘惹」。

《小娘惹》的故事就從上世紀30年代的馬來西亞開始。

在看膩了清裝、民國袍子的女人在深宅大院鬥來鬥去的戲碼後,突然看到一群身穿好看「異服」的同胞過著異國情調的生活,確實新鮮。

但新鮮勁撐不過一集,很快我們就能咂摸出味道:

敢情這裹腳布不過是換成金絲銀線的新布料罷了。

實在不能自欺欺人把劇情片當美食、風光紀錄片來看,何況它有45集。

過於依仗形式上的新鮮、獵奇。

不過是創作上的另一種偷懶:

在情感表達和價值傳遞上的不思進取。

對於原版的態度,沒有12年後創作者應有的反思與拓新。

劇情像素級複製。

一樣的矛盾衝突。

只是加了更先進的濾鏡,和更唯美的花瓣飄落。

△ 你沒看錯,第二男主還是同一個人演的

人設呢?

照舊複製,最有空間翻新的配角身上,都懶得動刀。

主角外婆,黃家二太太,溫柔怯弱,連女兒被欺負了都不敢做聲。

兩個表姐,大的陰壞,小的胡鬧。

黃家大女兒美玉,木頭疙瘩,一心只想做好娘惹本分,學廚藝繡工。

還有苛刻世俗的大姑,古板善妒的黃家大太太……

最近關於劇作討論的熱詞是「工具人」,大意是缺乏主動性,僅僅滿足敘事或者導演意圖的角色。

顯然,12年前的南洋「工具」,郭靖宇是挑都不挑,全用上。

甚至好些鏡頭轉場邏輯,都原樣照搬。

好了,弔詭的事情是,既然是照搬原版。

但你看看時長:

原版32集,每集45分鐘;新版45集,每集還是45分鐘。

原版《小娘惹》,借亂世、男女愛而不得的家族婚配來製造悲情和轉折。

節奏快,劇情複雜,各種人物輪番登場。

新版多出整整13集,近乎10小時的體量。

多了些啥?

就多了一個字——拖。

就舉一例。

黃家少爺和大姑的小女兒一見鍾情,私定終身,這只是原版一段小插曲。

新版,把插曲當成男女主角的相遇來寫。

又是趔趄跌入懷中,又是言語調笑。

還加入各種不知所謂的特寫。

Sir數了數,整整拖了58秒。

篇幅加長,更狗血,更好哭,也是慣用套路。

最讓Sir不解的是,瞎刪。

刪原聲。

原版裡,除了服裝和街景因為地域優勢,更有生活氣外。

全員原聲,既有白話,又有馬來語,原版裡遇到當地詞彙不避開。

新版,全員配音。

還換成了給tvb配國語的那一班演員,聽起來彆扭極了。

全劇裡最貼地的,只有用自己聲音出演的蘇北家僕阿桃。

那一張嘴的「乖乖隆地咚」就是比其他人生動、喜感。

把方言刪了不要緊。

原版裡那些狗血以外,真正動情的細節毛邊,被新版一一跳過。

媽媽在菊香上菜前叫住孩子。

女兒說是去上菜,可這席面上有年輕才俊,也有德高望重的長輩,當媽的有私心。

想孩子能體面地見客,也想孩子能吸引有緣人。

把自己的項鍊摘下來給女兒戴上。

新版,刪。

只剩隱晦的暗示。

多好一張打動觀眾的牌面。

看似閒筆,靠關係、行動而不靠臺詞勾連普世情感。

一桌「娘惹菜」因為對於細節的把握雜碎不當,而最終滑向讓人無從下嘴,沒辦法贊其地道,也不能挺其創新的尷尬境地。

魔鬼式處理,魔怔了觀眾。

糊就糊在這:

Sir常說細節是魔鬼。

因為他是創作的雙刃劍。

準確的細節,四兩撥千斤,於觀眾而言是醍醐灌耳。

而莫名其妙、冗餘的細節則是故事的「闌尾」、「雞肋」,看多了就是心力累積的負擔。

該醒醒了

12年過去。

《小娘惹》更精緻了。

人人臉蛋光滑,窗明瓦亮。

沒有了生活的毛邊和人氣,放大了戲劇的衝突和曲折。

讓這齣狗血大劇原形畢露。

可它精緻得又有什麼意義呢?

新版有這樣一段劇情梗概:

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三代娘惹的命運變遷史

好大的口氣。

Sir每逢聽到「傳奇」「變遷」這種空洞的詞,總有不詳預感。

怎樣看一個「傳奇」是否成立?

望「小」了看。

一個細節刪得Sir揪心。

老版花了很多筆墨去描寫家裡的傭人,桃姐。

桃姐來給小姐送親。

她走前叮囑兩個新人,要互相餵吃紅白湯圓後就要趕火車。

男生拿出紅包,說這是新人對送婚人的禮數和祝願。

桃姐感覺到新人的尊重和鄭重,眼一熱,說這紅包我是一定要接的。

看得出她的不舍,言語真誠。

新版又刪了。

只剩阿桃要趕火車的傻和急。

為塑造所謂輝煌的傳奇,新版《小娘惹》不惜碾過一個又一個不傳奇的小人物。

就連女主。

被欺凌的正面人物,脫口而出「下人」「小姐」。

一個轉身就站到壓迫者陣營。

你是小姐

即便將來你要下廚

也是有下人去給你舂香料的

這就是導演所說的——

老年觀眾能接受的情感表達和倫理觀念?

如果是。

那麼Sir想再問一句——

「老年觀眾」,他們就命該如此嗎?

這才是新版《小娘惹》最值得警惕的魔鬼邏輯。

把自己的意志刻板地強加在旁人身上,並為此臆想出一個完全不存在的集體觀念。

是對他者的蔑視,久而久之,更是對自己的綁架。

一個尚待考證的段子。

幾乎可以總結,為什麼過時的國劇「牛皮癬」總會出現。

《抗日奇俠》大家都看過(對就是那個手撕鬼子的神劇)。

很奇葩,很雷。

但當製片人把這些吐槽拿給導演看,導演一下就怒了。

說這些人才是SB:

這導演當時就怒了,說觀眾才SB,他們根本就沒看過這部戲。手撕鬼子的主人公在手撕鬼子之前父親剛被鬼子殺害,所以他很憤怒,一個人在憤怒的狀態下力量是無窮的,所以他手撕鬼子也是理所應當的。——知乎用戶@海參包

很難理解?

不。

因為導演心裡,抗日劇就是要雷的,看抗日劇的人就需要誇張的、濃烈的情緒。

同理。

女性觀眾需要「甜」的、「腐」的,年輕觀眾需要「淺」的,男性觀眾需要「色」的……

《道德經》有一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改編一下,放在當下也合適:

導演不仁,以觀眾為芻狗。

以腐朽諂媚老人,以輕賤迎合新人。

這是派傳單思維。

不是負責任的創作者思維。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

還不過癮?戳圖片試試↓

原標題:《熱搜第一?收視第一?你不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版《小娘惹》豆瓣8.4,新版《小娘惹》開播霸屏微博熱搜
    近期電視劇新版《小娘惹》在央八首播,一經播出就霸屏微博實時熱搜TOP1。 這是一部翻拍自2008年大火的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 而在2008年,小娘惹這部勵志電視劇在新加坡播出,2010年才被引入大陸,在各個衛視熱播,於是掀起了整個亞洲的娘惹熱。 2020版本和2008是由同一個導演拍攝,同一個劇本翻拍而成。
  • 新版《小娘惹》央視首播演員演技配音受質疑,娘惹美食成吸睛點
    而在昨晚(28日),在央視八套播出的電視劇《小娘惹》也是廣受關注,這部電視劇是翻拍於2008年新加坡版同名經典電視劇《小娘惹》。說起《小娘惹》,相信不少朋友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看過,聽說過,這部《小娘惹》不僅在當時新加坡掀起了一波觀看熱潮,在引進大陸後,更是給許多的90後留下了社科的印象,小編當時也是看得糾心不已。
  • 新版《小娘惹》開播,劇中演員讓人驚豔
    大家好~喜歡追新劇看好劇的小夥伴們可點右上角關注,獲得最新資訊哈接檔《塞上風雲記》於今晚在央視八套播出的《小娘惹》開播,並在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播出,該劇是翻拍自2008年新加坡版的同名電視劇,應該不少朋友小時候都有看過
  • 新版小娘惹電視劇在線觀看全集 肖燕一人分飾兩角帶領娘惹文化賺足...
    新版小娘惹電視劇在線觀看全集 肖燕一人分飾兩角帶領娘惹文化賺足眼淚時間:2020-06-29 12:13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版小娘惹電視劇在線觀看全集 肖燕一人分飾兩角帶領娘惹文化賺足眼淚 由肖燕主演的的女性勵志傳奇電視劇《小娘惹》將於6月5日登陸東方影視頻道
  • 新版《小娘惹》劇中,三道好看又好吃的菜,讓你捨不得下口
    在新版《小娘惹》有一個出色的娘惹名菊香,她應該成為很多女性佩服的對象。對於同父異母的姐妹美玉來說,菊香就像是「別人家的孩子」,菊香唯一的缺點就是「聾啞」但真的不爭不搶但處處比她要強,而且自己嫁的人也是不愛自己的,想想看了前八集新版《小娘惹》美玉結婚後也如同守活寡,這也為後期她黑化之路做了不少鋪墊。
  • 新《小娘惹》馬來西亞開拍 再現娘惹風情
    2008年的言情劇《小娘惹》,曾完整展現了「娘惹文化」這一極具東南亞特色的文化現象,不僅創造了當時新加坡電視劇的收視奇蹟,更掀起了整個亞洲地區的「娘惹熱」。10年之後的這次重拍,不僅有國內頂級製作團隊加入,新加坡國寶級編劇保駕護航,更升級製作水平,註定將續寫《小娘惹》當年的傳奇。
  • 帶你了解一下新版電視劇《小娘惹》背後當地華人的語言文化
    最近央視8套6月5日開播新版電視劇《小娘惹》又名《Little Nyonya》,在國內一路走紅,在開播第一天就位於電視劇收視率第一。《小娘惹》這本劇原本舊版是2008年在新加坡播出,播出之後就受到了東南亞華人以及全球華人的一致好評。
  • 小娘惹玉珠的孩子是誰的?新版玉珠的結局跟老版一樣嗎?
    《小娘惹》這部劇人物角色非常鮮明,有很多善良的的人,卻遭受了很多不悲慘待遇,玉珠就是其中一個人。她是月娘的好朋友,雖然喜歡陳錫,但她知道陳錫心裡喜歡的是月娘,所以心甘情願地幫助他們,自己卻被玷汙了。舊版中玉珠的結局是非常悲慘的,瘋瘋癲癲,那麼在新版中,會不會對玉珠的結局進行改編呢?玉珠最終的結局還會是悲劇麼?1、玉珠的孩子是誰的在《小娘惹》這部劇中,玉珠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和月娘是很要好的朋友,並且把自己喜歡的人讓給了月娘,在羅伯張放火燒屋時,玉珠的心裏面惦記的還是月娘,但是好人沒好報,最終遭到羅伯張的玷汙。
  • 娘惹是什麼意思 《小娘惹》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肖燕和寇家瑞主演的《小娘惹》是翻拍作品,講述了娘惹月娘跌宕起伏的人生,有的人對娘惹文化很感興趣,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屬於哪個國家的文化?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這部劇是以「娘惹」為主題,通過月娘的故事向觀眾展現了什麼是娘惹文化。
  • 新版《小娘惹》播出之後,真是好評不斷,不愧是史上催淚大戲
    最近剛剛熱播的《小娘惹》播出之後真是好評不斷,各位主演對角色的把控真是拿捏得死死的;連一點吐槽的餘地都不給。這是一部圍繞女性展開的勵志熱血電視劇,主要講述了惹娘月娘跌宕起伏的人生,該劇以「娘惹」為主題中心,通過月娘的故事經歷展現了什麼是娘惹文化。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什麼是峇峇娘惹?新版《小娘惹》日前迎來大結局。這部由中國導演郭靖宇翻拍的新加坡電視劇在播出後,收視率和話題度都一路高漲。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電影聯盟:《小娘惹》翻拍播出引熱評,娘惹文化得到了極致呈現
    新版《小娘惹》正在熱播,由導演郭靖宇主導,肖燕、嶽麗娜等幾位演員領銜主演。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這部劇,但是很多人都看過新加坡版的《小娘惹》。而這次新版也是為了致敬經典,所以翻拍了這部時代經典之作,沒開播前就讓人不甚期待。
  • 《小娘惹》被評為美食節目?馬來西亞取景只為了拍正宗娘惹美食
    由肖燕,寇家瑞,戴向宇主演的《新小娘惹》一開播就受到眾多網友稱讚,2020年作為特殊的一年,第一季度電視劇基本全部撲街,各大平臺主要靠第二季度電視劇來挽回損失,而《新小娘惹》作為7月份第二季度電視劇,也不負眾望,保持著全國收視率第二的好成績,甚至遠遠超過了林允的《蝸牛與黃鸝鳥》。
  • 小娘惹電視劇在哪裡取景拍的 故事背景資料簡介
    《小娘惹》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馬六甲一帶,2018年10月11日,《小娘惹》在馬來西亞正式開機,2019年2月17日,該劇全部殺青,拍攝歷時131天,跨越4600多公裡,輾轉中國、馬來西亞兩國取景。
  • 小娘惹在哪裡拍的 故事背景設定在馬六甲一帶
    提到郭靖宇,很多觀眾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曾執導過的《娘道》,該劇因為三觀飽受詬病,如今,由郭靖宇執導的新劇《小娘惹》已經正式開播,該劇翻拍自經典同名電視劇,不知道大家看了嗎?與其他電視劇不同,《小娘惹》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馬六甲一帶,2018年10月11日,《小娘惹》在馬來西亞正式開機,2019年2月17日,該劇全部殺青,拍攝歷時131天,跨越4600多公裡,輾轉中國、馬來西亞兩國取景。
  • 《小娘惹》黃美玉:對她的最後一絲心疼也消失殆盡
    無論是歐萱版《小娘惹》,還是正在熱播的新版《小娘惹》,人物經歷太過於虐心,尤其是把「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渲染得淋漓盡致,看得人憤懣不平。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黃美玉是傳統的娘惹,溫柔婉約,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聽從家族的教導,學習娘惹菜、珠繡、還有一切娘惹都要會的技能。她受到的理念就是「規矩,是要遵循的。」黃美玉的本性並不壞,並不是她母親桂花那一種人,而她的人生從嫁給陳盛那一刻起就發生了變化。
  • 新版小娘惹電視劇全集在線觀看 2020小娘惹高清免費播放完整版
    由張曦文、肖燕主演的電視劇《小娘惹》昨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正式首播。作為一部女性勵志傳奇大戲,《小娘惹》通過三代「娘惹」的不同命運,展現女性的覺醒與自強成長,也傳遞出娘惹文化的精神內核。
  • 《小娘惹》羅伯特張喜歡誰 玉珠最後是什麼結局?
    最近正在熱播的《小娘惹》其實不是原創劇本,而是翻拍自同名的新加坡劇。相比接連不斷的韓劇日劇翻拍,國內一向是不太翻拍東南亞劇集的,但是《小娘惹》是例外。《小娘惹》這部劇當初在國內很火,還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是很多人的童年神劇。《小娘惹》算是國內觀眾最熟悉的新加坡大IP,它於2008年在各大衛視播出,甚至和《還珠格格》、《西遊記》一樣構成了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
  • 舊版《小娘惹》玉珠結局是什麼?最後怎麼死的?
    舊版中玉珠的結局是非常悲慘的,瘋瘋癲癲,那麼在新版中,會不會對玉珠的結局進行改編呢?玉珠最終的結局還會是悲劇麼?1、玉珠的孩子是誰的在《小娘惹》這部劇中,玉珠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和月娘是很要好的朋友,並且把自己喜歡的人讓給了月娘,在羅伯張放火燒屋時,玉珠的心裏面惦記的還是月娘,但是好人沒好報,最終遭到羅伯張的玷汙。
  • 最近很火的《小娘惹》拍攝地原來在這裡,快去體驗娘惹文化吧!
    聽說最近很多人都在追這部電視劇《小娘惹》,劇中肖燕飾演的月娘被黃家人欺負,玉珠嫁給羅伯特遭受虐待,看得人又氣又哭。但是很多人還是被劇中富有文化韻味的各種場景、服飾、娘惹菜所吸引。那麼,這部劇究竟是在哪裡拍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