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中海東岸也就是今天的黎巴嫩沿海地帶,曾經有一個古國叫腓尼基,「腓尼基」在希臘文中是紫紅色的意思。由於腓尼基人生產的糧食不多,於是他們就拿著自己生產的油、酒和一些手工製品,到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去換取糧食。後來,腓尼基人在海邊撈到一種裡面有紫紅色汁液的海貝,這種汁液經過調和後可以做成染料,把布匹染成紫紅色,不論日曬、風吹或雨淋都永不褪色,人們因而稱腓尼基是「紫色的國度」。
摘自丨《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腓尼基面向大海,又盛產一種上等的造船木材——香柏木,使得腓尼基享有得天獨厚的航海條件,因此腓尼基人都有出色的航海技術。
兩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天,古埃及法老尼科把腓尼基最優秀的航海家和水手召集到王宮來。
「聽說你們最善於航海,是嗎?」法老問道。
「是的,國王陛下,我們個個都是海上健兒,您要我們航行到哪裡,我們就可以到達哪裡!」
「好大的口氣!你們能環繞非洲航行嗎?」
「我們願意試一試!」腓尼基航海家拍拍胸脯,很自信地答應了。因為他們想,如果真的成功了,他們就成了海上的大英雄了,更能夠得到大量的獎賞,名利雙收呀,當然要試試了!
於是,腓尼基的水手們馬上準備了三艘帆船,城裡的百姓都好奇地圍聚在海港觀看,有的百姓還自動地加入準備工作中,幫水手把航行所需要的糧食、用品以及可能和沿岸其他人交換的商品,都搬運到船上。於是,一切準備就緒,帆船從古埃及的港口起錨出發了。
摘自丨《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這群腓尼基人沿著非洲海岸一直朝南方前進,在大海中行駛了一段時間以後,到達一個村莊,當地的居民個個皮膚黑黑的,光著上身。
腓尼基人對徵服別人的土地並不感興趣,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做生意了。他們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生意人,每到一個地方都不會忘記做生意。
水手們和當地的居民比手畫腳,把腓尼基有名的紫紅色布匹、金杯、銀杯、琥珀項鍊和鋒利的鐵匕首統統拿出來擺在地上,跟當地人交換了名產,成功地做成了一大筆交易,然後又繼續航行。
時間一天又一天地過去,天氣是越來越熱了。腓尼基商船在大海中乘風破浪地行駛,沿途一路交換著商品。
腓尼基商船駛出了直布羅陀海峽,大約航行到第十三個月的時候,走過了赤道,從北半球航行到了南半球,太陽也從南方轉到了北方。之後,他們終於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船隊又開始向北方航行。
當航行進入第三年的時候,水手們發現太陽再次從南方照射過來,他們知道回家的日子就快來了。他們又航行了好幾個月,終於回到了古埃及。
腓尼基水手給法老帶回了許多珍貴的禮物,像是象牙、豹皮以及含有香味的樹枝,並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們在海上的冒險故事,法老和大臣們聽得津津有味。腓尼基水手用他們豐富的航海經驗和勇敢的毅力完成了環繞非洲的壯舉,這件事也被光榮地記入世界航海史裡。
摘自丨《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那個時候,古埃及有象形文字,古巴比倫有楔形文字,可是腓尼基人生意講究快速簡便所以就把原來像圖畫一樣的文字改成簡單的二十二個拼音字母,這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大貢獻,今天用的英語、法 語、德語等都是由這二十二個字母衍生出來的。
今天的故事摘自《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這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閱讀的歷史入門書,選出了自創世記到20世紀末,影響世界歷史的50餘位傑出人物,包括君主、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用說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歷史人物的精彩事跡。並搭配有聲故事,給孩子呈現一個完整的歷史舞臺,讓孩子「聲」臨其境地感受到歷史的樂趣。
書館君送福利!
我們將從這一期的留言中選取 3 名館友,贈送好書《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二本。
通過文字和聲音的結合,幫助孩子了解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懂得各國不同的文化,繼而突破地理版圖的限制,培養孩子成為「胸懷千萬裡」的「世界人」。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周益民、知名推廣人李一慢、粲然聯合推薦。
方式:
在正文右下角點擊「寫留言」,編輯發送你的評論。
時間:
6月1日至6月3日(我們將於6月4日在本文評論中回復獲獎人)
期待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