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拍紀錄片《龍的重生》法國首映(高清組圖)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中法合拍紀錄片《龍的重生》法國首映(高清組圖)

《龍的重生》導演申賦漁(左一)、法國攝像馬努埃爾·阿利耶(左二)、片中法國女孩瑪熱娜(右二)與策劃、總領事張國斌(右一)在首映式上的合影

  原標題:中法合拍紀錄片《龍的重生》法國首映 以「龍」為媒增進友誼與理解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增蘭):當地時間28日晚,由中法聯合拍攝的紀錄片《龍的重生》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舉行了首映式,影片由中國南京市與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市共同拍攝,向法國觀眾講述一個中國龍遇上法國龍的民間故事。

  談到這樣的合作背景和意義,出席首映式的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先生在致辭中說:「南京與斯特拉斯堡自2008年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以來開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交流和合作,包括教育、文化、經濟等領域。今天《龍的重生》首映式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合作,也是中法建交50周年的交流成果之一。《龍的重生》用兩條龍的故事,串起了斯特拉斯堡與南京,阿爾薩斯和江蘇。我們希望,用這兩個溫暖而動人的故事,來表達我們兩個國家,兩個城市的友誼。」

  這是一部以龍為線索,通過展現南京民間的「柴龍」和阿爾薩斯地區葡萄酒莊園的龍的傳說,講述法國人如何過聖誕與中國人如何過年,進行文化比較和碰撞的電視片。影片的拍攝得到了中國駐斯特拉斯堡總領事館的重視與支持。作為影片的策劃人,總領事張國斌介紹說:「這個紀錄片的特色是一種中國方法與法國方法的結合: 以一個法國小女孩的視角,法語的獨白開場,貫穿全片,這是一種法國人能接受的手法;同時,由此引出後面的故事:聖誕市場、葡萄園、中國製作『柴龍』的經過,整個都是雙方都能接受的表現手法。紀錄片從創意到形成最後到首映,不到一年的時間,我覺得非常驕傲,而且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際能夠上映非常有意義,把它作為禮物送給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獻給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同時獻給南京人民和斯特拉斯堡人民,這是非常好的。」

  這部記錄片的導演是南京日報記者、南京市作協副主席申賦漁。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曾經到法工作的經歷,讓他發現法國人雖然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但是他們的了解得非常表面。為此,他就想通電視片這種更直接、更易接受的方式來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當問到為何以龍為題材,展現「柴龍」時,他解釋說:「這次紀錄片講述兩條龍的故事,一種是中國的龍,一種是法國的龍。中國的這條龍是1700年前傳承下來的龍燈,叫『柴龍』,是用篾子紮成,外面用紙糊上,晚上在裡面點上蠟燭,像火龍一樣。春節舞龍時,成千上萬的人擁簇下往前走,非常熱鬧。但是在十多年前,由於很多農村變成城市,這種傳統就丟失了。這次我們就採用尋訪的方式,看是否能找到重新恢復這個龍的人,就根據這個過程把它全部梗概下來。龍是中國人精神上的一個圖騰,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象徵。我認為西方,包括法國對中國龍了解不多,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通過比較、對比,讓法國人更多了解中國龍的寓意和象徵。」

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在首映式上致辭

  的確,中法兩國人心中的龍的形象和寓意是不一樣的。法國的龍身上長著翅膀,可以噴火,是比較兇險的。在紀錄片中展現的是法國阿爾薩斯的小鎮圖爾海姆一個傳說中的龍:萊茵山谷中的一條龍,由於太陽的曝曬,沸騰的血液流到了山下的一片葡萄園中。此後,這裡結的葡萄格外香甜。據說,用這種葡萄釀出來的酒,充滿了火一般的活力,被稱為「龍之血」紅葡萄酒。

  記錄片中講述故事的8歲法國女孩瑪熱娜一家做「龍之血」紅葡萄酒已經幾百年了,擁有一個九代相傳的酒窯,到處是龍的圖騰。他們家中也充滿了龍的圖騰,一直與龍相伴。影片以這些為線索,把他們的生活與聖誕文化結合起來,包括他們舉家前往斯特拉斯堡的聖誕市場,這是歐洲最大的聖誕集市。通過這些來與中國的春節文化進行比較。

  記錄片的攝像是由法國著名攝影師、斯特拉斯堡大學教師馬努埃爾·阿利耶擔任。親自前往中國的拍攝令他難忘:「我在拍攝期間,和棲霞的東陽村的村民們、『舞柴龍』的當地青年們相處十分融洽,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體會到了他們待人的熱忱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以及那裡質樸的民風。而且我也近距離地拍攝了『柴龍』,與我以前看過的中國舞龍裡的龍都不一樣,個頭更大,很有手工藝的特色,簡直太美了!尤其是在裡面點上蠟燭的時候,那場面令人驚嘆難忘!」

  當晚三十分鐘的紀錄片《龍的重生》用交替剪輯的方法,把中法兩國的人文與自然風光交織在一起,相互對照,相互輝映,讓觀眾在熟悉與陌生之中,在寧靜與熱烈之間,得到一種奇異的享受。看完影片後,出席首映式的斯特拉斯堡市副市長格賽爾先生激動地說:「這是一個中法文化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碰撞』,是斯特拉斯堡的龍的傳說、當地的城市文化與南京的『柴龍』、南京的美麗城市風光的『碰撞』。我非常欣賞這部紀錄片,中國『柴龍』的製作工藝、熱鬧的舞龍傳統讓我眼前一亮,讓我非常想去中國感受春節傳統;另外片中在介紹龍的傳說時,還很好地展現了阿爾薩斯地區、斯特拉斯堡的傳統,包括關於聖誕節、的傳統、葡萄種植的傳統等等。我相信這個紀錄片能拉近兩國人民距離,增進兩國文化的相互理解。」

  當晚的首映式在現場近百人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法國觀眾在回味紀錄片的同時,還欣賞了現場專門準備的以龍為主題的書畫展:一邊是南京藝術家們有關龍的書法和國畫;另一邊是斯特拉斯堡孔子學院的法國學生們書寫的各式「龍」的作品,再次以「龍」為媒,增進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據了解,紀錄片《龍的重生》將於今年四月,在中法兩國的電視臺同時播出。

中國駐斯特拉斯堡總領事張國斌在首映式上致辭

斯特拉斯堡市副市長格賽爾先生在首映式上致辭

首映式現場南京藝術家的書畫作品

首映式現場斯特拉斯堡孔子學院的法國學生們的作品

首映式現場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中塞合拍紀錄片《70號》塞爾維亞首映獲好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塞爾維亞記者 趙洪超):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與塞爾維亞國家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紀錄片《70號》當地時間13日晚在塞爾維亞首映,這部講述旅塞華人工作與生活的紀錄片,獲得現場觀眾高度好評。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有一座中國商城,名字就叫70號。
  • 《直立象傳說》首映 中國紐西蘭首度動畫合拍
    《直立象傳說》首映 中國紐西蘭首度動畫合拍 時間:2020.01.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姆明 分享到:
  • 聚焦庫布裡克紀錄片曝預告 受疫情影響推遲首映
    聚焦庫布裡克紀錄片曝預告 受疫情影響推遲首映 時間:2020.04.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紀錄片盛宴來了!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下周舉行
    通過故事講述引發觀眾對生命與戰爭、苦難與重生的思考;《從<中國>到中國》則是從四部外國人拍攝的經典紀錄片出發,重訪當年影像中的普通人物,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巧妙切換,讓觀眾感受到歲月的重量和影像的力量,感受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巨大變遷。
  • 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亮相重慶
    1月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並將於4日起在江北嘴每晚8:00-9:30滾動播出一周。1月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羅嘉 攝據了解,《完美星球》系列片共五集,展示了自然力量如何推動、塑造和維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這部與地球科學巧妙結合的藍籌自然歷史系列片,揭示了我們所生存的這顆星球的運轉規則。
  • 用紀錄片向一代粵劇人致敬 《粵韻芬芳》 昨在廣州首映
    用紀錄片向一代粵劇人致敬 《粵韻芬芳》 昨在廣州首映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歐璐 鄺珊  2018-08-10 昨日,紀錄電影《粵韻芬芳》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首映。
  • 尼泊爾官方電視臺首映《今日西藏》紀錄片(圖)
    圖為尼泊爾電視臺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 符永康 攝圖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陳鳳翔出席首映儀式。 符永康 攝中新網加德滿都12月15日電 (記者符永康)尼泊爾官方電視臺15日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
  • 高清:日本東京市驚現「野生動物」(高清組圖)
    東京都江東區,「新豊洲藝術廣場中展示的動物形展板(鴨川一也 攝) 據日媒產經新聞報導,為了舉辦東京奧運會以及轉移築地市場,東京都江東區的豊洲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城市開發。 熱點推薦: 文青必去:盤點全球五彩繽紛的文藝城市(高清組圖) 冰逝前,格陵蘭島人的生活日常(高清組圖
  • 玻利維亞女性穿傳統服飾助登山者攀登(高清組圖)
    近日就有幾名女子以不一樣的瀟灑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近日,玻利維亞幾名女子身穿優雅傳統服飾,出現在當地海拔19974英尺(約6088米)的高峰Huayna Potosi上,她們戴著頭盔和護目鏡,腳穿登山鞋,一路協助外國遊客登頂山峰。 這幾名玻利維亞女子在登山時披著顏色豔麗的披肩,下身穿非常肥大的裙子,色彩絢麗奪目。
  • 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將於12月9日開幕
    《生於意志與硝煙》國內也入圍了許多優秀紀錄作品,《三礦》真實記錄了陽煤集團三礦關井倒計時、展現百年陽煤發展史,用鏡頭深情凝視井下作業的煤礦工人;《生於意志與硝煙》由中國導演在巴勒斯坦拍攝,講述絕境中新生命的誕生,通過故事講述引發觀眾對生命與戰爭、苦難與重生的思考;《從<中國>到中國》則是從四部外國人拍攝的經典紀錄片出發,重訪當年影像中的普通人物
  • 中英合拍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登陸央視
    圖片來自網絡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Mustang Films)製作。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
  • 電影《訂親》首映 中法合拍片記錄中國故事
    11月6日,由呂克·貝松監製的中法合拍的影片《訂親》舉辦首映禮,影片出品人兼編劇喬偉,製片人劉永升,導演安建軍、楊惠龍,主演曹力、曹雨童、杜旭東、薛山、達娃卓瑪、宋欣潔、周毅、葦青等出席活動。喬偉可以說是電影《訂親》的靈魂人物,他作為資深影視人,曾策劃創作電視劇《大學士蘇東坡》,電影《愛你,與你無關》、紀錄片《中國名剎》等知名影視作品。喬偉本人愛好書法,本片片名「訂親」兩個字更是由他親筆題寫。目前,他的新作大型反恐軍旅動作片《第一時間》也在緊張籌備中。
  • 郎平紀錄片將世界首映 電影人陳衝執導《鐵榔頭》
    郎平紀錄片將世界首映原標題:「We Are One」線上電影節揭片單,陳衝執導郎平紀錄片將映5月27日,Youtube和翠貝卡合作的全球性虛擬電影節「We Are One: AGlobal Film Festival」公布片單,包括陳衝執導的郎平紀錄片《鐵榔頭》(Iron Hammer)世界首映、新片《Ricky Powell: The Individualist》世界首映等。
  • 紀錄片《卡丹之家》在巴黎首映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9月22日電當地時間21日晚,回顧法國時尚界泰鬥皮爾·卡丹從事時裝和藝術設計70年的紀錄片《卡丹之家》在巴黎沙特萊劇院舉行首映式。(魯佳/攝)紀錄片《卡丹之家》由P·戴維·艾伯索爾和託德·休斯擔任製片人,在一個半小時內濃縮呈現了這位享譽世界的時裝設計大師勤奮進取的一生,描述了皮爾·卡丹自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巴黎以高級定製女裝起家,進而拓展全球成衣市場、賦予家居日用品業時尚設計,以及保護和發揚戲劇文化等歷程,回顧了其職業生涯中的經典作品,記載了其事業與生活中的精彩歷程,展現了一代時尚教父所恪守的完美主義和未來主義風格
  • "中國聯合展臺"亮相法國 66部紀錄片裡看中國
    紀錄片《鳥瞰中國》的中英文海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全球最大紀實與專業內容盛會之一——第29屆法國陽光紀錄片節6月26日在法國拉羅謝爾市隆重開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五洲傳播中心承辦,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有限責任公司等12家中國機構組成的「中國聯合展臺」攜66部中國紀錄片精彩亮相,舉行盛大開幕儀式,推介和發布了《鳥瞰中國 II》《瓷之遠行》等合拍項目及《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得到同行業及各界廣泛關注。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高清組圖)
    >杜拜建水下別墅度假村 可以邊泡澡邊賞魚(高清組圖) 震驚!泰國一男子做到完美「無縫轉換」(高清組圖) 八旬「花樣奶奶」紅唇墨鏡拍春遊照 堪比明星(高清組圖)   英國女孩分娩時才知懷孕 無任何孕期反應(高清組圖) 猴哥又調皮了
  • 中法合作拍攝紀錄片 重現「北京人」史前故事
    本報電 (記者鄭娜)2021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10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為了使中國及全球觀眾了解古人類發展進化的重大曆程,展現中國史前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和法國國家電視集團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日前舉行「雲啟動」儀式。
  • 傑克遜絕唱紀錄片全球首映
    (Agencies)麥可•傑克遜的謝幕演唱會彩排紀錄片於今天在全球首映該紀錄片同時在全球五大洲、超過15個城市公映,由此可見這位流行天王在全球的影響力。索尼影業的聯合主席艾米•帕斯卡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說
  • 臺灣民間最新製作抗戰紀錄片臺北首映
    臺灣民間最新製作抗戰紀錄片臺北首映 2015-08-10 19:14: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8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一部由臺灣中正文教基金會籌備、歷時3年完成的「抗戰:和平榮耀·勝利70年」紀錄片10日在臺北舉行首映式。
  • 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
    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 原標題:   6月3日傍晚,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紀錄片《這裡是中國》第二季開播儀式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中俄各界代表約150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