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是一種神奇的標籤,記憶會斷片,照片會模糊,但熟悉的氣味不管過了多少年都忘不了。
成都是什麼味道的?我說是火鍋味應該沒人質疑吧。那每個區縣的人是什麼味道的呢?
像圈小妹這樣酒量差的人,從錦江區路過都要醉上半天,在我心裡錦江區是酒香味的。
沒有在凌晨兩點的九眼橋買過醉,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年輕人。
白天的錦江區,又是另一種香。
太古裡春熙路的小姐姐們身上散發著迷人的青春荷爾蒙,還有各款或清新或妖媚的香水味。
在錦江區,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不奇怪,你身上有酒味也一點都不奇怪。
金牛從頭到尾都散發著一種銅臭味。燻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我才不會承認那是嫉妒的眼淚。
別的區的人總愛說金牛區髒亂差,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哦,況且,髒亂差又怎樣?
說起金牛區就只想得起歡樂谷,除了歡樂谷沒得耍的了,但是那又怎樣?
別個有錢啊!
你有嗎?反正我沒有,我身上只有窮酸味。
成華區可以說是小胖子們的天堂,建設巷、祥和裡、猛追灣、牛王廟,你想吃什麼東西我們成華沒有?
所以成華區,一定是食物的香,讓人一聞就走不動道。
建設巷裡不僅有美食香還有電子科大的小鮮肉,一飽口福的同時還能一飽眼福。
猛追灣的香一聞就讓人胖,祥和裡就是胖子的禁地,有吃貨能走進萬象城的時候忍住不買奶茶嗎?
小胖子們快跑啊,不要在成華區停留超過十分鐘!
武侯區,作為歪果仁和少數民族的駐紮地,對於他們來說,武侯,應該是家的味道。
背井離鄉來到成都,不管是在武侯祠附近討生活,還是在桐梓林過著表面光鮮亮麗的生活。
他們心裡肯定是想家的吧?
但是既然已經來了,就把這裡當成是自己的第二個家,這裡的家鄉味濃濃的哦。
還能經常見到老鄉,吃到家鄉美食,只要你來武侯了,武侯絕不讓你孤單。
青羊區飄著的是清新的書香。
四七九中的小孩們散發著讓人羨慕的青春氣息,也讓人忍不住懷舊,畢竟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
而文殊院、寬窄巷子、青羊宮、杜甫草堂...濃厚的文化底蘊,也是走在成都前列。讀書人哪能錯過青羊區?
這裡是老成都人最愛的一方寶地,畢竟就算不愛看書,不還能去人民公園喝茶嗎?
新都的香火都要旺到二圈層其他區縣嫉妒了。
你不就有個寶光寺嗎?不就有577座羅漢嗎?你有啥子好洋盤的?算了,看哈你們寶光寺的香火,該你們洋盤。
曾經在新都讀過書,可以說新都人的信仰,都在寶光寺。有事沒事拜一拜,身體健康發大財!
香火是一年四季都有,但又香又甜的桂花,可不是隨時都有的。香火穿插著沁人的桂花,你說妙不妙?
郫都,撐起全國川菜的一個地方,空氣中都全是豆瓣的香味。
郫都的人,全都被豆瓣醃的入味了,喜歡吃二荊條的朋友可以下二荊條,喜歡蒜苗的朋友可以下蒜苗。
再翻炒一下,一盤小炒郫都人就出鍋啦。
這裡還有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4所高校,大學生們還沒有受過社會的摧殘,肉質細嫩,入口即化。
不吹不黑,聞著郫都的空氣我都能幹兩碗飯。
青白江雖然一直都很偏遠,被主城區嫌棄,但是一到櫻花開,還不是屁顛屁顛就切了。
畢竟沒人會拒絕香香甜甜的櫻花啊!
不過青白江平時是一股濃濃的直男風,全區都是工業化基地,但是一到春天,直男又被強行扭轉成成都特產(0)。
就像是直男噴櫻花香水,gay裡gay氣的!所以青白江知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不被待見的原因了嗎?
物以稀為貴,成都不缺0謝謝。
雙流大街上肥腸非常香,你要說肥腸是臭的,那我看你是沒吃過好吃的結子哦。
好吃的肥腸都是香的,不接受反駁!
但雙流還有一種味道,讓人難以忘記——眼淚的鹹味。
每天在雙流機場相聚別離的人數都數不清,相聚時分激動的眼淚,離別時分不舍的眼淚。
下次再忍不住流淚,那就來碗肥腸粉,雙流讓你哭泣,也給你治癒。
溫江瀰漫的是戀愛的酸臭味。
據圈小妹不完全統計,十對情侶裡面有八對都去過國色天鄉,另外兩對比較有錢的都去歡樂谷了。
所以單身狗走在溫江,有苦說不出。
滿大街都是挽著手的情侶,走進餐館全是對坐著互相餵飯的情侶,情侶情侶情侶。
天哪,我只想吃一塊巧克力自盡。
龍泉驛擁有高高在上的GDP,本以為會像五城區一樣傲嬌,卻沒想到下全城都是令人流口水的桃子香。
水蜜桃的滋味,全成都人和你都想了解,初戀的滋味就這樣被龍泉驛尋回。
你的初戀像水蜜桃一樣甜嗎?
如果不是的話,那肯定是因為你的初戀對象是鋼鐵直男。比龍泉驛汽車城的鋼鐵還鋼鐵。
高新區小夥伴們,我先道個歉,因為我覺得高新區,全是霸王洗髮水的味道,還有...
濃濃的中藥味充斥著地鐵每一個角落,偶爾遇到汗味重一點的小哥,那味道,簡直不擺了。
雙十一馬上就到了,我大膽猜測,其他十一區霸王的銷售額總和可能還不如高新區。
高新區,霸王終極VIP客戶聚集地。(但是別個有錢啊,根本不care)
但是不管你是什麼味道的
只要和成都人坐在一起
最後都會變成濃濃的椒鹽味
生活本就是五味雜陳
儘管我們很多人生不在成都
但活在成都,也要活得精彩紛呈
各種滋味都試一下才算美滿
圈小妹祝大家的生活全都有鹽有味的
你覺得你是什麼味的?
快來評論區和圈小妹討論!
-The End-
成都圈子原創
編輯|小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