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沙近在咫尺的湘陰縣,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學習長沙、對接長沙、融入長沙,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長沙大都市圈發展的典型案例。9月12日,「融長逐夢,寓見湘陰」2020湘陰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高峰研討會在洋沙小鎮召開。
來自湖南省旅遊學會和房地產企業協會的相關專家、房產企業負責人以及國內眾多投資商等聚焦湘陰縣經濟與生態旅遊發展,探討湘陰城市產業與融長發展新思路、新路徑,促進我縣康養產業經濟良性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揚先出席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致辭。
高揚先在講話中指出,湘陰區位獨特、資源優越、人文薈萃,希望搶抓難得的發展機遇,主動對接長株潭和湘江新區,抓好產城融合,承接長沙大都市產業功能,大力推進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全力開創湘陰對接融長發展的新局面,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湘陰力量。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揚先講話)
李鎮江對來自政、產、學、研不同領域參加「融長逐夢,寓見湘陰 」2020湘陰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高峰研討會的嘉賓朋友表示歡迎。他從文化之城、暢達之城、生態之城、美食之城、康養之城、逐夢之城六個方面介紹了我縣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情況。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致辭)
據了解,湘陰是全省最具投資吸引力縣,全域處於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綠色裝備製造、綠色建築建材、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正在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鋼結構裝配式建築、漁製品三條新興優勢產業鏈。
在「十四五」規劃的黃金節點,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將湘陰納入《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株潭都市區國土空間發展規劃》《湘江新區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範圍,將湘陰定位為長株潭大都市新片區、湖南通江達海新港區、湖南高新產業集聚區、長株潭文旅康養示範區,「三市一縣同圖」規劃正式開啟「三市一縣同城」時代。
(湘陰縣融長立體交通示意圖)
(嶽望高速金龍互通示意圖)
特別是近期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湘陰全境納入長株潭都市區、湘江新區新片區,湘陰已奔跑在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未來發展勢不可擋,可望成為省會長沙的「雄安新區」。
(嶽望高速航拍)
(哈雷摩託長沙—湘陰雙城飛馳暨飛躍洋沙湖大挑戰現場)
研討會共分為上半場與下半場兩部分。上半場為湘陰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高峰研討會,由縣人民政府與湖南廣播電視臺經視頻道聯合主辦。下半場為湘陰生態旅遊與康養產業發展戰略對話,由湖南廣播電視臺經視頻道主辦。
上半場高峰研討會上,省旅遊學會會長熊健、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所所長易維良、湖師大人文地理學博士生導師朱翔、省房地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宋瀧、創景天下文旅集團首席創始人殷海雄等專家針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文化旅遊用地難題、湘陰區域空間規劃與融長發展、推動湘陰新型城鎮化、縣域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交流。一直關注長株潭一體化建設和湘陰發展的朱翔談到,湘陰融入長沙發展,由縣域經濟轉變城市經濟,實現區域發展的整體提升,打造「三市一縣」發展格局大有可為,湘陰應從加快建設虞公港碼頭、構建高水平現代園區、打造黃金旅遊線路、創建生態型濱水休閒基地、構建智能製造基地等路徑著力;宋瀧認為,湘陰縣近年來通過城市品位的逐步提升和產業結構的逐步優化,吸納了長沙等周邊地區的購房客戶,給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將湘陰定位為融長首城,大力推廣康養產業和生態旅遊,既符合國家對房地產定位要求,也契合市場對高品質住宅的需求。
下半場的發展戰略對話也是乾貨滿滿。副縣長劉映球介紹了我縣康養產業發展情況。易居(中國)·克而瑞湘皖區域總經理王新科、省旅遊學會執行秘書長喻潔、省股權投資協會執行秘書長張清、林科大旅遊學院國家公園系主任羅芬、湖師大生態旅遊學專家鄭群明等專家就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生態環境與旅遊助力縣域人居質量、湘陰康養地產等議題進行探討。王新科從湘陰列入湘江新區新片區著手,對湘陰城市發展新機遇進行分析,他認為,湘陰融長先天優勢明顯,列入湘江新區新片區後,其金邊效應加強,特別是要發揮好通江達海區位優勢,實現港口經濟差異化突圍,力爭將虞公港打造為「湘江新區自貿港」;喻潔則剖析了當前湖南省旅遊發展和市場方向。
期間,湘陰南部新城區域的恆大·溪上桃花源、恆大·御湖莊園、洋沙小鎮、山湖鷺島、茗冠芙蓉城、金龍花苑六大康養地產企業還與其合作單位籤訂了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湖南左公故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和旅遊企業達成相關戰略合作。(掌上湘陰記者 張千帆 楊勇 郭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