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是漢語詞彙,指的是有一些歷史、令人懷念的東西。這個詞在福建閩南地區以及臺灣地區用得比較多,比如在臺灣節目裡會經常聽到主持人提及古早味的食物、古早味的店鋪……古早,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種「懷舊的味道」。
如今比較流行的古早蛋糕則是源於以前物資匱乏,蛋糕的做法也比較單純,只用到雞蛋、麵粉、牛奶、糖和油等比較簡單的材料,因此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之為古早蛋糕了。這期,記者教大家一起做綿軟細膩的古早蛋糕,通過味覺「穿越」到那個古樸的年代。
食材(8寸的量)
色拉油75克、低筋麵粉90克、蛋清6個、蛋黃6個、牛奶60克、細砂糖70克、檸檬汁3滴、鹽1克。
做法
1.將色拉油放入碗中,蓋上保鮮膜放進微波爐裡加熱2分鐘,油溫控制在70℃左右;
2.取一個大碗,低筋麵粉過篩一遍在碗裡,把加熱好的色拉油和麵粉混合,劃Z字形攪拌均勻至無顆粒;
3.加入60克牛奶,劃Z字形攪拌均勻,然後把分離好的蛋黃也放進麵糊中,繼續用Z字形攪拌均勻,攪拌好的蛋液會非常細膩;
4.取一個大盆(必須無水無油),將蛋清放入裡面,加入鹽,用電動打蛋器開始打蛋清;
5.打到蛋清起大泡泡時,加入三分之一的細砂糖;
6.打到蛋清起細泡泡時,加入第二次細砂糖;
7.蛋清打到提起打蛋器能獨立豎起彎鉤不掉下來時,加入第三次細砂糖(此時70克細砂糖已分三次全部加入到蛋清裡了);
8.將打好的蛋清取三分之一加入到蛋黃液中,用刮刀以從下往上的方法攪拌均勻(和烤戚風蛋糕的攪拌手法一樣);
9.攪拌均勻之後再取二分之一的蛋清到蛋液中,以同樣手法繼續攪拌均勻;
10.把攪拌均勻的麵糊全部倒入剩餘的蛋清盆中,以同樣手法攪拌均勻;
11.把剛才攪拌均勻的蛋糕糊從15釐米的高度倒入蛋糕模具中,然後震幾下,震出大氣泡;
12.另取一個方盤,把裝有蛋糕糊的模具放進去,然後用45度左右的溫水倒入方盤中;
13.烤箱150度預熱8分鐘,預熱好之後把蛋糕糊放進烤箱烤70分鐘左右;
14.烤20分鐘左右,蛋糕有點上色了,就蓋一層錫紙,以免之後上色嚴重;
15.烤好的蛋糕從烤箱取出,震幾下,以免蛋糕回縮,然後倒扣在烤盤上放涼,然後翻過來就可以切塊開吃。
(潘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