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宣布將區塊鏈作為重點科技發展,消息一出,區塊鏈及比特幣相關的公司股價大漲,比特幣價格也在暴跌之後重新站上了1萬美元的高價。
對於區塊鏈,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早上發圖文做了科普,特別強調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稱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區塊鏈還有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版權保護等諸多應用領域。
人民日報指出,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帳本資料庫,本質上是一種資料庫技術,每個區塊就像是一個硬碟,把信息全部保存下來,再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這些保存信息就無法被篡改。
區塊鏈的特點:1、安全:區塊鏈不受任何人或者實體控制,數據在多臺計算機上完整複製(分發),攻擊者沒有一個單一的入口,數據安全性更有保障。
2、不可篡改:一旦進入區塊鏈,任何信息都無法保存,甚至管理員也不能修改此信息。
3、可訪問:所有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輕鬆訪問信息。
4、無第三方: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可以幫助點對點交易,因此無論是交易還是交換資金,都無需第三方的批准,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平臺。
至於區塊鏈與比特幣的關係,人民日報表示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不依靠特定機構產生,而是一句特定算法,通過大量計算產生,經由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
因此,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呈現方式,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區塊鏈是比特幣的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而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但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
此外,人民日報鄭重提醒,在區塊鏈的發展早期階段,由於它本身具有傳遞價值的屬性,因此引來一些熱衷於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行為。
截至2018年3月份,我國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5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