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瀏覽國外MC論壇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張截圖,很多玩家對此感到疑惑,翻遍了整個MC也沒有找出這個苦力怕形狀的方框究竟的製作方法,因此希望有人可以答疑解惑。
從圖中的細節可以看到這是利用物品展示框做出的效果,但是MC中確實沒有苦力怕形狀的方框可以進行展示,所以感到疑惑也屬實正常。但是仔細思考你其實也能想到,這利用到了MC地圖,通過自己繪製地圖然後在展示框中展示,從而達到效果。既然說到了地圖,那麼咱們就來聊聊地圖,那些你不了解的原理。
01區塊
聊地圖之前咱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MC的區塊。
區塊的定義很簡單,Minecraft世界裡一個大小為16×256×16的部分就可以稱作一個區塊,而且一個世界可以生成14萬億個真區塊。
但區塊也不是隨便畫一個符合大小範圍的區域就是,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想要構成區塊,那麼區塊的邊界X軸和Z軸坐標一定要能被16整除,只有符合這個條件才能被稱作一個區塊。例如X坐標在0到16區間並且Z軸坐標在0到16區間內的方塊即為一個區塊,其餘的以此類推。
如果你還是很糊塗,而且不明白,那麼你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來清晰的了解。按下F3+G組合鍵,你會看到在《我的世界》中出現了很多黑色細線,而它們又圍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區域,這就是一個區塊。如果不信你可以數一下,看看是不是Z軸和X軸都是16格,其邊界又是否能夠被16整除。
02地圖大小
了解完區塊之後咱們可以來了解地圖了。
地圖這個道具玩家應該經常會用到,多用於探索地圖的時候,或者找寶藏的時候,但你可能僅僅知道怎麼看地圖,但對地圖的繪製卻一無所知。
地圖的大小為128×128像素,所以它能夠顯示的最小區域為128×128方塊區域,也就是8×8個區塊。最大顯示區域為2048×2048方塊,也就是128×128個區塊。而想要做到改變地圖顯示區塊的變化,則需要調整地圖的縮放。
地圖一共有五個縮放等級,分別是128×128個方塊、256×256個方塊、1024×1024個方塊以及2048×2048個方塊。不同縮放等級地圖的合成所需材料也不同,拿Java版來說,在製圖臺上放好原地圖(128×128),隨後放入一張紙即可合成256×256個方塊的地圖,以此類推。
03地圖定位
當你了解完地圖所顯示區域大小之後,你接下來需要了解的則是地圖怎麼選擇區域顯示,畢竟想要劃分出一個128×128個方塊的區域有著無數種方法。而這也是很多玩家不理解之處,為什麼使用空地圖的時候,自己不會處於地圖的中心?
地圖的顯示的區域同樣是有要求的,邊界處的X、Z軸坐標一定是8的倍數。比如在(X,Z)為(0,0)處玩家處於中心,地圖的四個角坐標分別為(-64,64)、(64,64)、(64.,-64)、(-64,-64)。在這四個角圍城的區域內,即為地圖顯示的區域。
以此類推,當你沿X軸向左或向右行走128格,使用一張新地圖,你的位置依舊會在地圖中心。而一張地圖只能顯示一個區域,不能重複使用。至於其他幾個縮放等級則以此類推即可。
關於地圖的知識還有很多,這裡講到的也僅僅是一些基礎原理。但掌握這些基礎對於不懂的玩家來說已經足夠了,而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則需要自己在遊戲中去實踐了解。當然,有了這些基礎你就可以著手繪製地圖了,苦力怕方框你也可以做出來。
(PS:地圖的使用總體來說還是很複雜的,迷戀也僅僅掌握了一些,所以如果有說錯的地方還望大佬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