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在亞洲的影響力都是經久不衰的,更有很多國家都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但要說會主動歸順的國家其實還是非常稀少的,不過眾多的亞洲國家中,還真有這麼一個國家曾主動派使者想要我國將其合併,這個國家古時候叫做蘇祿國,也就是現在位於東南亞的菲律賓。那麼這個國家究竟是什麼時候曾歸順我國的呢?這一切還要從明朝說起。
那時候因為鄭和帶著浩浩蕩蕩的船隊來到這裡,給當時的蘇祿國人留下了非常震撼的印象,那也是當地人第一次見識我國強大的風採,所以自那時候開始,當地人就對我國仰慕無比。甚至後來3位國王還帶著幾百人的使節團浩浩蕩蕩的去了我國,當時的明皇帝還賜給了這個使節團大堆金銀財寶,一度讓這3位國王的敬仰之情上升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這也為後來的歸順埋下了伏筆。
值得一提的是,這3個國王在歸途的過程中影響力最大的東王還不幸在途中病逝,如今安葬在山東德州附近,至今還有其後代在我國「守墓」,如今已經傳到了21代。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真正要說其歸順的事情還是在清朝,那時候蘇祿國面臨要被西班牙侵略,於是在這時候就想起了遠方的一個強國,也就是我國啦。於是這裡火急火燎的派出了使節團,表示願意被歸化,至今《清史稿》中都記載著相關事情。
但可惜的是我國拒絕了這裡的請求,有人覺得是閉關鎖國的原因,也有人覺得是因為不願承擔抵擋西班牙侵略的義務,但其實那時候我國國力還算強盛,正恰好在盛世期間,其原因主要還是當時皇帝並看不上蘇祿國這麼小一個國家,所以便謝絕了其請求。不過這也令人展開遐想,因為要是當年乾隆答應了其請求,然後通過蘇祿了解全球當時的飛速發展,會不會就不會在後來的各種被西方國家侵略的時候失利呢?會不會到如今菲律賓所在的土地也會是我國一部分呢?這種事情還真是讓人不敢想像。
被拒的蘇祿國後來就真的滅亡了,變成了如今的菲律賓,有趣的是哪怕是現代的菲律賓其實也與我國有著各種各樣的淵源,比如在南海上就有著格外「緊密」的聯繫。因為如今的這裡至今還佔著南海8個島嶼,靠著島嶼周邊的資源掙到了不少的錢,著實是讓人覺得有些氣憤,而且以前這個國家境內還有非常強烈的「反華」情緒,直到近些年才勉強好一點,結合起以前對我國稱臣的樣子,著實是讓人覺得有點反差。
不過其實在近代,菲國傲氣也是有其原因的,畢竟在剛獨立的那幾年,這裡在美國的幫助下一度成為了東南亞地區數一數二的富國,人均GDP一度是我國的7倍。所以一度看不起倒也是正常的了,近些年隨著我國實力的增強,這裡自然也就老實了很多。其實菲國近些年的經濟其實也下滑挺嚴重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都不是很好,貧困人口已經佔總人口接近1/3了,外匯更是一度靠海外勞工支撐,其海外勞工又大部分都是出去當傭人的,這麼說來還真是有點悽慘。
雖然這裡經濟有所下滑,但是這裡的旅遊業倒是連年在增長,當地風景尤其受到我國遊客的喜愛,其境內的海島不僅實惠風景還美,非常符合我國遊客的遊覽標準,這麼看來估計未來還會有更多我國遊客去到這裡旅行,說不定未來這裡崛起的契機就是旅遊業,就是我國遊客帶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