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365天,而我不僅僅有365個故事,我是行走的二次元,在百家號,把故事講給你聽。」
與白天不同,臨近傍晚,麗江古城眨眼之間就換了副面孔,除了水流聲,各種嘈雜聲四起,好像剛才漫長的安靜繾綣都只是在為此時的笙歌燈火做準備,就連午後日照時街角揉進了溫柔的民居此時也逐漸變得瘋狂起來。
作為中國最具民族風格、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鎮,麗江古城在199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雕梁畫棟,鬥拱飛簷,曲水流觴,街景中,我往前的每一步都是在與大地肌膚相親。夜晚悄然而至,周邊店鋪的紅燈籠倒影入水渠,此時城中昏黃的光倒是真有點萬家燈火的模樣。
「豔遇之都」,是早些年遊客對麗江古城的愛稱,來到這裡的人或多或少身背故事,失意寥落又或恰逢喜事,而孤獨的靈魂在酒精的催化下是最容易沉迷的。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古城中的豔遇絕非易事,很可能當你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巧遇一隻神獸的回眸。
重回四方街,這條佔地約六畝的古城心臟人頭攢動,也不知道那些遊客是哪兒冒出來的,畢竟幾個小時之前這裡靜謐得仿佛能聽見百年前的馬幫鈴響。唐宋時期,「茶馬互市」應運而生,作為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就如「四方街」這個名字一樣,各民族文化從四面八方趕來,在此生根發芽,成為麗江經歷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總覺得經濟繁榮之處,飲食文化也不會差,果不其然,四方街兩側的餐館琳琅滿目,而幾乎每家都會有雲南特有的米線,因此這條街又被叫做「麗江米線街」。古城夜晚的燈紅酒綠沒有讓我豔遇孤獨的靈魂,反倒是被飢腸轆轆的肚子帶到了一桌美食麵前。
在所有關於旅行的意義裡,享受當地美食對我而言佔比重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濃縮在一碗酸甜苦辣鹹中,一口下肚,胃會記住這個地方專屬的味道。麗江地屬雲南,雖然菜品像川菜一樣口味偏重,但也因為神秘多元的民族和景致,麻辣之中還多了一份大自然的醇香回甘。
洋芋雞,俗稱土豆燉雞,軟糯的洋芋吸滿了煮出雞肉和菌菇香味的湯汁,一道好食,原來以為肉是主角,卻偏偏被再平常不過的洋芋搶了風頭,實在驚喜。
烤出了小肚子的包漿豆腐,四四方方,是古城裡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蘸上雲南特有的秘製作料一口放入嘴中,咀嚼過後,再來上一口冰鎮濃鬱的風花雪月啤酒,不過今夜不問風月,我只喝酒。
麗江古城的美食遠不止以上兩種,汽鍋雞、臘排骨、納西烤魚、雞豆涼粉......買一串糖葫蘆,在回酒店的路上邊走邊吃,酒吧街的民謠唱得正火熱,我和街上其他人一樣,自在而輕鬆,古城,無論你為誰而來,這裡都不會讓你失望。
關於作者:
我是二叔,一個生在皇城根,在紅旗下長大的北京人,行至80個國家,最念念不忘的是非洲大陸,現在提到旅行心臟依舊會狂跳。如果世界是本集郵冊,那每一張郵票都值得被收藏。感謝關注,歡迎評論,與我分享你的生活方式和旅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