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之都江堰答卷!

2021-02-14 每日都江堰
1月5日,「小寒」至。在錦江綠道城區段(南橋--走馬河橋)上,市民遊客們沐浴著冬日暖陽漫步在美麗的走馬河邊,蜿蜒的綠道旁,河流與山川交相呼應,猶如一幅美麗畫卷展現眼前。安靜的冬日裡,只有穿城而過的河水發出淙淙聲響,它們配合著彼此,用時間給予的韻味無言地訴說著這座文化古城的雋永。

2020年,都江堰市累計建設綠道26公裡,新增城市綠地33.17公頃、立體綠化6000平方米,建成3處小遊園、微綠地,完成3處老舊小區綠化改造和10條道路行道樹整治,完成園林式居住小區(單位)創建5處……2020年12月29日,錦江綠道城區段(南橋--走馬河橋)與錦江綠道都江堰段配套項目——伏龍天橋同步正式開放,則為2020年都江堰市公園城市建設成績單畫上了完美句點。

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從生態到業態,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實踐,一向以山水景致聞名於世的都江堰市,牢牢把握住了建設公園城市示範片區的時代契機,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全域生態綠色品質跨越提升,城市宜居宜遊環境持續改善,產城融合的生態價值高速轉化,「公園中建設城市」的脈絡特徵愈加清晰。

作為「三遺之城」的都江堰市,擁有建設公園城市的天然優勢。柏條河、蒲陽河、江安河等9條主河縱橫交錯穿行而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可以形成錯落的山地體驗;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結合部的中央,依靠龍門山脈,擁有龍池—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以及「熊貓、道、山、水、田、林盤」等特色生態文化資源,景點綠道趣味盎然,道路體系暢通發達。可以說,都江堰建設公園城市,不僅是響應成都建設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偉大實踐,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何將「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這個概念轉化為實際?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初,都江堰市啟動《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片區——都江堰市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結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動員會暨「西控」工作推進會精神,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從基礎與特徵、布局與策略、公園場景和行動計劃對都江堰市公園城市建設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構建了「綠道藍網、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態城市格局。

「設計圖紙」繪好了,下一步怎麼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都江堰市結合「兩片三區、K型集聚」的全域公園城市形態,啟動了玉堂街道產業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青城山鎮問花村鄉村郊野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聚源鎮產業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申請入庫工作,完成水雪綜合體項目、梅花園、海棠園、銳豐國書學院、五彩農田等部分建設,計劃在2025年初步形成「K型」公園城市結構框架雛形,形成以示範片區為帶動作用的輻射空間,塑造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格局。

位於成青路旁的「七裡詩鄉」景區,近年來已成為了市民遊客熱門打卡地,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這裡總是遊人如織。曾經備受「髒亂差」困擾的荒蕪之地,如今通過建設30公裡田園綠道,串聯起近30個林盤院落和旅遊點,更催生出兩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效益顯著——遊客接待量連年增長,村民嘗到甜頭,開始主動參與發展鄉村旅遊。這只是都江堰市將生態文旅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勢能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都江堰市建成石羊鎮川西音樂林盤綠道、石羊鎮七裡詩鄉綠道、蒲陽街道南溪綠道等7個驛站。布局「地球倉」移動智能旅居等10餘種新興業態,成功舉辦「雙遺馬拉松」和「中國田園詩歌節」等賽事活動,積極引入高地美路環法自行車業餘賽、民謠音樂廳、黑膠唱片館等文商體旅多元場景。其中,石羊鎮金龍社區建成詩鄉茶坊、詩鄉酒坊、詩鄉油坊、詩鄉染坊、詩鄉醬坊、詩鄉米坊、詩鄉豆腐坊等「詩鄉七坊」;打造了「又竹堂」等研學旅遊載體;在「灌區映像」林盤景區植入「藍城文創」、螢裡館等文創元素,建成「聚源竹雕」、灌區文化陳列館;引入成都中醫藥大學、「肖小兒」等名醫進林盤,使綠道林盤成為催生旅遊商貿的「引爆點」,將資源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資產,釋放了鄉村活力。

「作為旅遊城市,與成都中心城區不同,都江堰市的綠道建設更注重發展城市旅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除了「美景」之外,建設綠道還應融入更多的業態和場景。「下一步,都江堰市將加快建設李冰紀念館、大熊貓公共藝術品等文化地標,持續開展中國田園詩歌節、安龍海棠花節、盆景藝術節等活動,圍繞採摘、攝影、露營、親水、踏青、康養等開展深度體驗旅遊活動,形成四季有賽事、月月有活動,使綠道成為無處不在的運動場、遊樂場。」

「手再高一點,擺好姿勢……」咔咔咔的拍照聲響起,市民李曉梅和朋友正在走馬河綠道天府國際鳳凰城段拍照留影,此時綠道高架橋上一列城際列車從成都方向緩緩地駛入成灌快鐵都江堰站。李曉梅就住在附近小區,這裡每天的變化她都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曾經沿線儘是雜亂無章的灘涂,如今經過改造,河岸邊已鋪滿了整齊的草坪,種上了樸樹、銀杏、香樟等植物,形成一片片清新宜人的濱水綠地。

公園城市建設不僅是為城市建設錦上添花,更是為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每天眾多市民走上綠道、走進公園,或散步談心,或鍛鍊健身,一幅幸福和諧的生動畫卷散發出活力四射的獨特城市魅力。「公園城市的核心是『人』。我們通過認真觀察,了解市民和遊客的需求。圍繞使用者的需求,持續完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都江堰市規劃建設了51條「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幸福社區綠道,構建起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讓市民實現觸手可得便利的同時,也傳遞了城市的溫暖關懷和煙火氣息。此外,新開工各類公共服務設施17處、市政道路12條,新(改)建公共廁所134座,新建社區綜合體2處。同時,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高,完成17條背街小巷環境品質提升,打造背街小巷示範街巷2條,老舊院落改造4個。「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街頭公園」三級公園體系構建不斷完善,完成銀杏街道壹街社區片區1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打造,「百個公園」示範工程走馬河下段帶狀公園(鳳凰城段)已完工開放,都江堰•國家農業公園已完成1、2號院和銳豐國書學院、五彩農田建設,迎賓公園已完成公園入口花蕊芙蓉園建設,金馬河濱江公園示範段已基本完成建設。融創、恆大、碧桂園等多家全國知名房企的陸續入駐,成都地鐵S9快線、「三繞」高速、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旅遊軌道交通、M-TR旅遊客運專線等一批公園城市建設項目正加快實施。快鐵公交化、高速公路、旅遊快速通道連接成都主城區「半小時」交通圈,實現了與成都的同城化發展。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到2025年,我們將建成11處公園城市示範片區,到2035年,我們將建成建成29處公園城市示範片區。」目標既定,站在新的起點,都江堰市正全速前進,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值班主任/洪浩   責編/徐偉偉   編輯/王碧嫦  

記者/鄧潔   圖片/都攝協 青攝協

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新聞熱線/028-87111234 

相關焦點

  • 都江堰: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時代表達
    得天獨厚的「三遺」之城都江堰,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在探索公園城市建設模式、推進公園城市價值表達、開創公園城市發展路徑、深化公園城市治理體系的實踐中不斷前行,開啟了在成都市「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的新徵程,計劃通過三年時間的攻堅克難,實現「開放國際化、旅遊全域化、城市公園化」。
  • 青羊區聚力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成都青羊區學習貫徹省市全會精神特別報導之1  7月24日,成都青羊區委七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的實施意見》,全會指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必須深刻踐行綠色生態理念,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
  • 美麗宜居公園城,首站就在都江堰
    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時常會回憶在都江堰度過的每分每一秒,短暫的歷程,可以延伸出一個世紀的長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我的都江堰之行。;在城市生活久了,又時常懷念鄉村。作為成都的後花園,都江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滿了安逸閒適的氣息。隱匿在都江堰市天馬鎮的向榮花裡,是後花園中的&34;,取自欣欣向榮之意。這裡原本是主人為子女精心打造的一個家,卻在朋友們的建議下改造成了民宿小院,歌手陳坤曾邂逅於此,向榮花裡從此一炮而紅,每逢周末節假日,前來遊玩的人絡繹不絕。
  • 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都江堰跑出了「加速度」!
    在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背景下,都江堰再度出發:以「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為主題,著力實施全域旅遊發展、公園城市建設、主導產業升級、國際開放拓展、新舊動能轉換、治理效能提升。
  • 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今天(7月25日),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成都植物園承辦的2020「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開展。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謝玉常、四川省圖書館黨委副書記劉紅、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副主席王琦出席觀展。
  • 《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
    4月22日,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天府新區召開。本次論壇上,成都市規劃與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曾九利詳細介紹了《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二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讓城市建設符合公園化的環境要求,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實現「無公園不城市,先公園後城市」。三是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圍繞人的需求、從使用者角度積極建設多樣場所、策劃多種活動,通過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帶入,全面營建城市場景。
  • 十堰日報: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專訪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清甫「《中共十堰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一次把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寫入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全市住建系統將以躬身實幹的實際行動,全力推動十堰有機更新,由生態宜居城市向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飛躍。」
  • 宜居選城市?成都公園多,而且建設多!2020年成都公園建設23個!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需考慮多個方面!成都的宜居,都市的繁華和公園的閒適!成都十大郊野公園:名都公園(新益州公園)、金沙遺址公園、十陵風景區(青龍湖公園)、北湖公園、濱河公園、兩河森林公園、熊貓生態公園、幸福梅林二期、青羊綠洲公園、江安河公園。成都,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中將建設公園23個!
  • 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要指示。自此,成都成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一年多來,成都緊扣「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構建和發展「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 這裡是都江堰!中國宜居勝地!世界遺產名城!
    都江堰最新城市形象宣傳片來襲!真誠歡迎每一個你:了解都江堰,走進都江堰,愛上都江堰。在這座中國宜居勝地、世界遺產名城,休憩、安家、置業......都江堰,期待你的到來!如今的都江堰秉承著「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先賢智慧,實踐著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之道,旨在建設一座人人嚮往的宜居之地、生態之都。都江堰構建以旅遊為主導、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農商文旅體醫融合產業,全力打造千年農耕文明新名片。
  •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彭州這樣做
    短短兩年多時間,彭州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已經經歷了多次進化。城市和城市,都是一樣的嗎?在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立體山水公園城市的徵程中,彭州找到了答案。彭州作為「西控」重要區域,是重要的生態涵養地和水源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美麗的田園風光、優良的宜居品質。當前,彭州正努力塑造大美形態、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創新場景營造、探索治理體系、推進創新發展等方面全面發力,不斷推動公園城市建設提級增速。
  • 城市公園,讓綿陽更加美麗宜居
    在建設發展進程中,城市公園不斷為綿陽這座現代科技城增添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砝碼。小梘生態溼地公園鬱鬱蔥蔥,人閒魚樂;市人民公園歌舞相伴,景色宜人;富樂山之巔,鳥鳴山幽、藍天綠地相呼應……連日來,本報記者對綿陽城市公園建設情況進行了採訪,在高品質的園林間、在獨具匠心的綠意裡感受綿陽的美麗和宜居。
  • 建區30周年巡禮(四)——公園城市建設交出新答卷
    新華公園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為成華區最早建設的公園,新華公園於1988年開始籌建,1993年4月20日開園,2001年5月1日起免費入園,不僅成為市民娛樂休閒的場所,還成為美化城市、調節城市小環境、改善城市空氣品質、維繫城市生態平衡等多元功能場所。
  •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
    一、深刻領會重大意義,增強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政治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並對成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成都發展的高度重視,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刻領會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大意義,把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作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政治自覺和戰略定力。
  • 宜興成為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宜興成為17個綜合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4個入選的縣級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瞄準百姓需求精準發力,堅持城鄉一體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功能品質與生態環境齊抓,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同步,一座美麗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 南通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案出爐
    12月16日南通市政府辦公室下發《南通市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行動方案》全力構建人民滿意的綠色花園之城秀美生態之城魅力宜居之城精緻智慧之城二、主要目標立足「江風海韻、現代都市」定位,堅持「三生」融合,注重「三沿」聯動,打造卓越人居環境,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全力構建人民滿意的綠色花園之城、秀美生態之城、魅力宜居之城、精緻智慧之城。系統實施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積極探索適合市情特徵的城市更新行動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的現實途徑,打造人民群眾可觀可感的高品質城市空間。
  • 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已具雛形
    原標題: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已具雛形   這只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成都的公園氣質越來越濃鬱,公園城市建設已初具雛形。   新春之際,記者走近公園城市建設的那些人和事,回顧過去一年的成就,也對未來許下希冀。   堅持規劃先行   將公園城市理念貫穿始終   家住錦江區的市民劉紅麗和家人,這個春節並沒有遠行,「乘坐地鐵1號線,一路向南,感受興隆湖周邊的和諧靜美。」
  • 宜居水岸活力成都工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成華實踐
    沙河城市公園(成都成華區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世光):2018年,成都成華區持續推進「宜居水岸活力成都」工程,共整治河道14條,修建城市綠道106公裡,建成城市公園5個,一汪又一汪碧水點綴其中
  •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都江堰,是你的專屬清涼呀~
    近日,《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面向中國縣城或基層行政單位,開創「百縣榜單工程」,推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百佳縣市」、「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和「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都江堰上榜「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 解題「公園城市」 打造「未來之城」
    為追求更好的宜居環境,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城市的主體歸根到底是人,生產之外,還有生活;建設之外,也需留白。在發展中能看得見具體的人,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是城市規劃的進步。本次論壇以「公園城市·未來之城——公園城市的理論研究和路徑探索」為主題,邀請了業內專家和國內外知名城市代表與會,一起探討公園城市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論壇成果豐富。經與會嘉賓共同商議,達成了《公園城市成都共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