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追求科學反對迷信,從不給人算命,卻臨終前囑咐弟子一句話
道教是中國本土教派,受到古人的推崇,至少在佛教進入中國之前,道教的名氣很是很廣泛的。與普度眾生、為百姓解惑為宗旨的佛教相比,道教顯得很無力。但終究是中國本土教派,有它自身的優勢,只是隨著弟子的減少,呈現出了頹廢。有一段時間,人們幾乎忘記了道教的存在。而如今,道教被傳播到了國外,很多外國人對道教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許說到道教,人們會聯想到算命先生,因為很多算命先生面前擺著的,是八卦圖,是道教所有的。所以,人們會聯想到,鑽研道教,是一種能掐會算的能力。但人們都錯了,真實的道教文化,跟掐算沒有關係,真正的老道士,是不會給人算命的。接下來說的這位,就是個從不給人算命的老道士。
匡常修也許有人不熟悉,那麼張三丰呢?道教武術中至關重要的人物,在張三丰之後,二是孫玄清,三就是匡常修。他們代表著道教武術。匡常修是近代,離我們最近的武林高手,武術界有一個「南郭北匡」的稱呼,「匡」就是匡常修。他從小喜愛武術,雖然家庭貧苦,給地主放牛,但在此過程中,他練就了很好的底子,為他習武打下了基礎。他涉獵領域很廣,除了武術,他還研習了中醫,期間還經商,他的經歷可謂是波折。
在妻子去世之後,他走上了道士的道路,他一門心思的鑽研道教,鑽研武術。成為近代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嶗山,所以,嶗山成為了道教文化的傳播之地。他雖然是個道士,但他追求科學,反對迷信,很多人打著道教的幌子給人算命,是他非常厭棄的。他從不給人算命,但是在臨終前,卻打破了。他在臨終前,囑咐一直服侍他的弟子一句話:「守在床前,千萬不要出去」。
他知道自己即將仙逝,囑咐弟子的一句話,好像有著很深的用意,意在讓弟子謹記,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在他床前服侍,不要走開出去,暗示為了弟子好。《嶗山道長匡常修》一書中記載,他臨終前的一句話,是囑咐弟子,為弟子將來著想,警告弟子。而弟子也按照他說的做了,守在床前,半夜時候,還被叫起來匡常修叫起來,給師傅整理被褥。第二天早起,就發現匡常修已經仙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