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日市民孫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靜海區西琉城大橋南側下橋口津滄高速輔路兩旁,每天有不少流動攤販與綜合執法人員打遊擊,佔路擺攤經營,形成了一個自發市場,影響道路通行,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治理。9日下午,記者前往現場採訪。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市民孫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靜海區西琉城大橋南側下橋口津滄高速輔路兩旁,每天有不少流動攤販與綜合執法人員打遊擊,佔路擺攤經營,形成了一個自發市場,影響道路通行,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治理。9日下午,記者前往現場採訪。
咽喉要道
孫先生所說的西琉城大橋位於靜海區和西青區交界處,橫跨獨流減河,南側屬靜海區良王莊鄉,北側是西青區張家窩鎮。這裡原有兩座大橋,在津滄高速東側50米左右有座老西琉城大橋,俗稱「千米橋」,由北向南直接連接津滄高速輔路,不用轉彎,後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橋被拆除。此後,津滄高速和輔路共用新建的津滄高速西琉城大橋,但從輔路橋下橋進入靜海界後有一段轉彎,才能回到老橋下橋口位置,然後再向南90度轉彎下坡,重新進入津滄高速輔路。
輔路一側的西琉城大橋南連靜海區的津滄高速輔路和靜霸線,北接西青區的津淶公路、京福支線;向南可到良王莊鄉、獨流鎮和靜海經濟開發區北區;向北可達張家窩鎮、津滄高速津淶收費站和高鐵天津南站,每天經過的車流量很大,是名副其實的咽喉要道。由於是雙向單車道通行,大貨車、小轎車、電動車、自行車混行在一起,節假日和早晚尖峰時段經常出現擁堵。近期,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少數攤販在橋南公路兩側流動擺設攤點、亂堆亂放、招攬生意,給公路通行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隨意擺攤
15時左右記者來到現場看到,西琉城大橋南側下橋口急轉彎處,原本就很狹窄的公路兩側擺滿了各種攤位,尤其在獨流減河南岸邊一片空地上,攤位更為集中。其中,除了少數幾個擁有遮陽傘和涼棚的常攤有固定地盤外,還有不少流動攤販因沒佔到好位置,就把小貨車、電動三輪車隨意停在路邊經營。記者數了一下,大大小小的攤位有十幾個,除了賣水產活魚、蔬菜水果、花草苗木的,還有賣漁具的、賣玩具的、賣爆米花的,儼然一個小型市場。
生意火爆
16時30分左右,往來該路段的車輛逐漸增多。這時,一輛白色小轎車突然放慢車速,司機從車窗探出頭來,與一位路邊攤販討價還價。這輛車在路邊停留了大約兩三分鐘,後面的車輛不停按喇叭催促,有的則被迫變道逆行通過。一些經過該路段的小轎車司機常會不顧危險隨意停車,搖下車窗同攤主談價購買魚蝦,甚至有人乾脆把車停在路邊,走到攤位前挑選。就在他們身旁,一輛輛汽車疾馳而過,非常危險。「馬上就要開學了,聽說這裡賣的野生魚特別好吃,就開車帶著孩子來這裡買。順便看看獨流減河的風景,就當是郊遊吧。」一位車主告訴記者。
「本來這條路就很窄,又是兩個連續的急轉彎,每天從這裡經過時,必須格外小心路邊的攤販、行人和各種車輛。」家住良王莊鄉四小屯村的劉先生說。有些司機在開車途經這裡時,會突然減速急剎車,把車斜停在路邊就跑去買東西,後面的車輛避閃不及就會發生追尾剮蹭,讓人防不勝防。記者注意到,在下橋口處,交管部門設置了醒目的反向彎路標誌和30公裡限速標誌,提醒過往司機注意安全、減速慢行。
加強管理
記者觀察發現,在下橋口處的路邊豎立著一塊寫有「禁止亂倒垃圾、擺攤販賣、亂貼亂畫,違者罰款。舉報有獎」的紅色通告牌。而在距離該通告牌不遠處,有一名攤販正在從一輛麵包車裡往路邊搬運盆栽。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自發形成的市場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開始只有一兩個賣魚的攤販,後來越聚人越多,賣的東西也變得五花八門。「印象當中確實有城管人員來治理過,但是效果不明顯。」劉先生說。
記者將攤販佔路經營問題反映給了靜海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表示馬上派人到現場進行核查取證,如果情況屬實,將向屬地良王莊鄉綜合執法部門下達整改通知,並會對其隨後的整治、清理效果進行跟進督查。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良王莊鄉綜合執法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處佔道擺賣現象由來已久,綜合執法隊員每天都會到現場對佔路攤販進行清理,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執法隊員來時,攤販四處散去;執法隊員走了,他們又從四面八方聚攏回來。攤販與執法隊員打遊擊,讓人頭疼。「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七,是良王莊大集的日子,全體執法隊員都到大集上執勤規範佔道經營了,我們只有一輛執法車,沒能抽出時間去西琉城大橋巡查清理。」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今後將增派人手,加大巡查力度,下大力氣對該處佔道經營行為進行清理整治。(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今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