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攝翻滾的熔巖湖,不懼高溫灼熱,他成為深入馬魯姆活火山底部的中國先行者;為了拍攝瑞士的冰潛者,帶著潛水裝備登上了積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為了拍攝沙丁魚大遷徙最震撼的場景,連續六年去往南非,樂此不疲。
他是攝影師——宋剛。
他說,只有進入大自然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與世界同在。
棒球帽,黑框眼鏡,說話帶著一口純正的北京味兒,跟他聊天,感覺他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Dyingjoker是他標註在照片上的名字,中學時喜歡搖滾樂叛逆寫下的名字成為了他後面的筆名。很巧,後來Joker也是他喜歡的DC裡面的形象。
宋剛說,自己對於物質享受要求不是很高,他更追求精神生活。徒步攀登,感受高山的雄偉壯闊;單板滑雪,穿梭在半山的樹林間,在粉雪上「衝浪」;潛入大海,用鏡頭記錄下眼前萬千變化的景致;對於宋剛來講,這些都是自己的精神食糧。
去的地方多了,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鏡頭把大自然中的美好表達出來。攝影和旅行都是宋剛所熱愛的,這個我好奇很久的問題,也問了他:「旅途中的攝影會不會影響你欣賞眼前的風景?」宋剛回答說:「看你想表達什麼主題了,如果是拍妹子,那肯定會影響,如果是自然之美,透過鏡頭,你還可以看到不一樣角度的風光。」
一路走來,只做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兒
印象中兒時最快樂的事情,除了爬高上低就是泡在家裡觀看自然紀錄片,在宋剛中學畢業的時候,擁有了自己第一臺奧林巴斯相機,擺弄這臺相機也便成為了他最快樂的事情。那時,他也不知道當攝影師的夢想在他心底漸漸萌芽了。
英國留學期間,宋剛利用假期和朋友們去埃及旅行。在紅海,他第一次接觸開放水域潛水,雖然到現在時間過去了很久,但是第一次親眼目睹水下世界時那種興奮與激動,至今還讓宋剛記憶猶新。
英國留學畢業後,他沒有跟大多人一樣成為一名公司的職員,而是感性的追逐兒時的夢想:在自己創業的同時,利用一切可能去世界各地潛水和旅行。逐漸的他的拍攝重點轉向了水下攝影,「用自己的鏡頭,將最奇妙的海底世界展現出來,讓更多人和我一樣,愛上這顆美麗的星球。
但是對大多數父母來講,畢業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才是正確的選擇,宋剛的父母也不例外,全然反對他成為一名「水下攝影師」的決定。
宋剛告訴我,「我不喜歡被束縛。無法想像自己朝九晚五日復一日一成不變工作、生活。「但是在面對父母的反對,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選擇「成為自己夢想中的自己」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還好在上學時跟朋友一起做項目,攢下來的一些錢成為了他的起步的支持。問到他如果沒有這些資金的支持,自己還會選擇這條道路嗎?宋剛笑笑回答我說:當然會。
水攝,拍攝下瞬間發生的美好
「水下攝影有一份特殊的魅力。因為人是陸生動物,所以當人有機會進入海洋,與海洋生物近距離接觸時,將會感受到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置身於靜謐的水下空間,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被大自然能量包裹的感覺。」
說到水攝,宋剛也有著說不盡的故事:記得剛開始接觸潛水的時候只是沉浸於那種無重力漂浮的空靈快感中。隨著潛水經驗的增加,從PADI Open Water Diver到Dive Master,從帛琉諸島謎一樣的水域,到墨西哥危險四伏的水下洞穴,從帶卡片機下潛遇到海流都感到費力,到每一潛單反隨身仍能控制自如,我發現,潛攝賦予我的絕不僅僅這些。
「潛水不但為我打開了通向海洋深處的一扇門,也打開了人生的一扇門,讓我有機會去了解那孕育無限生命的蔚藍世界,感受每一處海洋的個性,聆聽海洋深處的故事,記錄那裡發生的美好瞬間,也讓我漸漸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生命的含義。」
「總感覺拍照這件事一輩子都不夠」
大自然的神奇永遠是我們參不透的,宋剛卻瘋狂的痴迷於拍攝這些神秘而又令人心生敬畏的奇妙瞬間:
為了近距離拍攝火山,宋剛深入馬魯姆火山口底部400米深,2017年8月的那次攝影之旅,也讓他成為了抵達位於馬魯姆火山熔巖湖的中國先行者。
空氣中瀰漫二氧化硫腐蝕性的辛辣味道,使人呼吸不暢,宋剛在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的火山頂,經歷了10天的探險之旅。巨大的火山也使得人類如此渺小。「我將身體微微探出,望向幾百米深的火山口內,紅色光輝映在我臉上,霎時間是撲面而來的灼熱。火山低沉咆哮著,煙雲滾滾下是忽隱忽現的熔巖湖。」
這過於驚駭的自然景象讓宋剛感到眼前的一切都不真實,但那個巨大的火山口和下面洶湧翻滾的熔巖讓他無法將視線移開,仿佛有一股魔力瘋狂的吸引著他。
「馬魯姆在咆哮,熔巖湖在沸騰,並向空中拋灑著紅色浪花。」
火山口底部,人的體表感知溫度大概有70多度,沒有隔熱服的保護,堅持不到10秒鐘就得轉個身。
宋剛站在熔巖湖邊,將來自地球內部最最熾熱、最原始的的力量用相機記錄了下來。
「在我返回火山口邊緣的時候,有一群當地特有的飛蛾飛過,它們飛向閃耀著紅光的火山口中,好像並不畏懼葬身火海。」
「人太渺小,
與火山或其他自然偉力相比,
我們與撲火的蛾子,
沒什麼區別。」
「但探險的意義正在於此。我想那些歷史上的航海家,探險家,太空人,也知道那未知前路充滿危險,隨時有可能失去生命,但依舊奮不顧身投身其中,這就是探險的精神所在吧。也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人類才能不斷的發現世界,發現自我,才有了人類今天的文明,並不斷的進步著。」
連續6年去南非拍攝沙丁魚大遷徙
每年六七月沙丁魚產卵的季節,宋剛都會到南非的狂野海岸待上一段時間,因為,那裡有他最喜歡的自然界最偉大的奇景之一——沙丁魚大遷徙。「跟東非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大遷徙相比,驚心動魄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沙丁魚的遷徙路線超過上千公裡,從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一直沿著南非東岸狹長的大陸架向北遊弋而去。僅僅是沙丁魚的出現讓宋剛這麼著迷嘛?當然不是,想要看到震撼的場景需要運氣——海豚、鯊魚、鰹鳥、鯨魚瘋狂的圍剿場面,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到,如果可以看到,那便是一生都難忘的畫面。
「當你進入水中,你有機會看到海豚吹著泡泡製作魚球,鯊魚在腳下伺機而動,漫天的鰹鳥向著水面俯衝,布氏鯨突然從深海中出現,張開大嘴吞噬一切,在打掃完戰場之後,轉瞬又消失的奇景。"
宋剛說,這一切都是瞬間發生的。雖然每年都去南非拍攝沙丁魚大遷徙,但拍攝的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不一樣的故事,都有不一樣的驚心動魄,這樣的場景對宋剛來講怎麼看都看不夠。
如果說,一年365天,宋剛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拍攝,或者是去拍攝的路上,那剩下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滑雪,或去滑雪的路上。
作為一名深度「白毒」患者,日本、法國、瑞士、加拿大…… 全球很多滑雪勝地,都有他滑過的痕跡。「滑雪不但能帶給我刺激和暢快的感覺,同時也是我接觸自然的另一種方式,當我站在高處,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眺望著綿延不絕的雪山延伸到遠方的感覺是幸福的。」
活到老,潛到老,滑到老。
潛水和滑雪,於宋剛來講可以愛一輩子。
從小就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宋剛,堅持自己的理想,他真的變成了「自己最初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把日子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自然與他來講是簡單的,仿佛天生他就屬於那裡,「不算是成功,我只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兩年,宋剛也在更多的嘗試用手機進行拍攝,雖然手機的功能比起單反少了很多,但他相信,手機同樣可以拍攝出優秀的作品。「讓手機決定所有的設置,只需要按下快門,拍攝出的作品減少了技術的粉飾,反而更純粹。」
除了手機攝影,他以後也會多拍攝一些滑雪的視頻,「人生苦短,我只做讓我快樂的事情。」
原來任性,也是一種活法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