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天使中,來自於中核集團的47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抗「疫」一線;
在馳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療物資中,28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100萬套一次性醫用防護服、280萬副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2000公斤抑菌中藥飲片等在中核集團所屬輻照站輻射滅菌;
在捐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類物資中,6400餘萬元,11.8萬隻醫用口罩,40餘噸酒精、消毒液,100萬個在線教育課堂帳號等出自中核集團;
截至目前,全集團疫情形勢平穩可控:所有單位辦公場所、所有工程現場均未發生疫情,所有核設施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各發電企業保持正常生產,生產型企業復工率99.5%,建築施工企業復工率94%……
面對歲末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核集團責無旁貸,毅然挺身而出,全身心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平穩有序高效開展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工作。
責任為足,擔當為肩,方能挺起支撐的脊梁。中核集團一直以來以滿足國家需要為己任,始終擔當著央企應盡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在國家危難時刻被需要,這是我們的榮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核集團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和部署。會上,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餘劍鋒多次強調,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各單位特別是所屬各醫療機構要勇於擔當,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號召,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數據統計,自1月27日首次集結派出第一批醫護人員援鄂以來,中核集團47人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疫」線。這些白衣天使不懼生死,主動請纓,逆行而上,站在抗疫最前線,「隨時準備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一切」
「在國家危難時刻被需要,這是一種榮耀。」核工業總醫院副主任護師王英如是說。2月8日,也就是元宵節那天夜裡,王英的請戰書獲得批覆,同意其到武漢抗擊「疫」情。早在大年初一,50歲的她已經請戰,只因身患高血壓被否決,錯過了第一批隊伍。這次入選,讓她興奮難眠。
一旦投身戰鬥,不容半刻喘息。9日,隨江蘇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到達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王英,旋即展開工作。從病區管理、人員協調到物資管控,從前期工作指導到後期質量跟進,常常一件事情還未處理完另一件事情又插了進來,大量的工作讓她這個急重症科護士長忙得像飛速旋轉的陀螺一樣,幾乎每天都持續到深夜。
3月4日,她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這是一場關乎百姓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戰役。對於醫務人員而言,捨我其誰?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還有將婚期延遲的核工業總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周曉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未能見父親最後一面的核工業總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李暉,從2月8日晚11時成為領隊再沒睡一個完整覺的核總醫院第二批隊長孫亦暉……
身處後方的中核人,雖不能衝鋒陷陣,但與他們守望相助,支援「疫」線,共克時艱。當得知武漢醫用物質告急時,中核集團發揮科技與產業優勢,敞開大門為醫療物資提供輻照殺菌免費服務,徹底打通了制約醫療物資產量的「梗阻」,將長達7~14天滅菌環節縮短至1天以內,每天可完成約10萬件的防護服滅菌任務。與此同時,中核集團堅持科技戰「疫」,緊密圍繞醫藥試劑、臨床醫學、輻照應用、儀器裝備研發等開展技術攻關,6項已獲得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專項資助。
在集團黨組的號召下,集團上下廣大黨員們「疫」不容辭,踴躍捐款,為全面奪取抗擊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貢獻綿薄之力。他們當中既有黨員領導幹部,也有一線普通黨員;既有耄耋之年的離退休老黨員,也有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黨員。截止3月5日,全系統個人捐款總額高達705.7萬元。另外,中核集團還積極調配防疫物資支援湖北,向武漢疫區捐贈2萬醫用N95口罩;15臺套潔淨排風機組及空調系統交付火神山醫院,11 臺套交付雷神山醫院……
當得知境外亟需援助時,中核集團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累計向義大利、伊朗、巴基斯坦、法國等24個國家的合作夥伴捐贈了包括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在內價值248餘萬元的醫療物資。
正是因為擁有一顆為國為民的拳拳之心,中核集團衝鋒在前,全面支援,成為此次戰「疫」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核」力量。
推進重大工程刻不容緩,這是我們的使命
對於中核集團而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從來不是非A即B的單選題,而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同時答好的兩張「考卷」。當前,正是集團公司有序推進全面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和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關鍵時期。3月23~26日,中核集團召開年度任務風險排查推進會,再次向全集團吹響了確保2020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的衝鋒號。
「重大工程是黨和國家交給集團公司的歷史使命。」早在2月6日,中核集團就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疫情防控任務和復工復產安排,強調要防疫和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在中核集團黨組決策部署下,全系統各單位在關鍵時刻主動擔當作為,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採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全力保障重大工程和科研經營生產穩步推進。
「經檢測燃料組件運輸容器的加速度計零跳離,合格!」
3月3日18時39分,中核建中車隊經過5天4夜,穿越六省二十九市,全程近6000裡的長途奔波,安全抵達紅沿河核電站。
這已經是他們在疫情期間第三次踏上「送糧」的徵途......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沒有旅店,中核建中運輸團隊就在服務區大廳打地鋪;沒有飯館,他們隨身帶著方便麵、發熱米飯等方便食品充飢。在春寒料峭之下,中核建中人硬是憑著一股子不懼疫情的勁兒拿下了這一艱巨任務。
如果說,那次從西南到東北的核燃料運輸之戰堪稱悲壯,那麼在東南沿海的另一戰場華龍一號全球示範工程現場,則堪稱火熱。為確保福清核電5、6號機組等重點工程全面恢復施工建設,核電施工現場實行員工返廠3天核酸檢測合格上崗,將隔離期縮短至5天,並派出專車到外省接回施工工人,採用包機將研發設計人員接至現場集中封閉工作。近期以來,工程現場捷報頻傳,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好機組水池密封試驗完成,向併網發電又邁近了一步。
在核電戰線,中國核電所屬21臺運行核電機組,自1月20日以來旗下累計發電超200億千瓦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在地礦戰線,中國鈾業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一季度經濟指標逆勢取得「開門紅」。1~3月份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8.50%,利潤總額同比增加7.54%。
在核後端產業戰線,中核環保穩步推進核後端領域一批重要工程,在這個春天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中核環保核後端領域重要工程復工復產率已達到100%。
在金融戰線,中核集團發行2020年第二期可續期公司債券,為成員單位復工復產提供資金保障。中核財務為疫區企業開闢資金支付「綠色通道」,為醫療企業、醫用物資生產企業設立授信審批綠色通道,幫助受困成員單位解困復工。
在海外工程戰線,海外華龍首堆建設現場做好防疫的同時,沒有停下施工的步伐,防疫施工兩不誤,朝著熱試的重大節點全力推進;中國鈾業(納米比亞)礦業公司全力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開局工作順利,生產運營保持良好局面,疫情防控工作也得到駐納使館的高度認可;4月8日,中核二三製造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氣體注入系統複合管道實現首批交付,共18個包裝箱發運法國。
嚴防死守不出任何閃失,這是我們的責任
如今的全面開花,無疑得益於從疫情之初就開始的嚴防死守與緊密部署。自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與蔓延以來,中核集團黨組在各相關會議上均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必須嚴防死守,絕不能出現任何閃失。餘劍鋒以及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等集團公司領導多次部署疫情防控,並關心慰問廣大職工群眾。
2月1日,在安排部署集團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後,餘劍鋒一行前往北京核工業醫院,檢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堅守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強調,要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眾志成城、堅定決心,堅守崗位、嚴防嚴控,既要加強醫療保障,也要確保醫護人員自身安全,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攻堅戰。
2月13日,餘劍鋒又電話連線中核武漢核動力運行研究所、中核二二、中核建材等集團公司駐武漢單位,對集團公司在武漢員工送上集團黨組的關心和慰問,特別關心了患病員工的治療和康復情況,並鼓勵大家要積極面對疫情,堅定信心、注意身體、科學防範。
不僅如此,集團公司黨組還研究部署推出多項舉措,一是針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專門提出改善工作條件、落實生活保障、提高薪酬待遇、績效考核加分獎勵等12條保障措施,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解除後顧之憂;二是依託核工業總醫院開通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線上問診平臺,為全系統員工提供醫學診療和心理疏導,截至4月7日已累計服務員工488人次;三是為員工開通了心理關愛熱線……
防疫如救火,時間就是生命。其實,早在1月20日,在武漢「封城」前三天的日子,正在田灣核電陪同上級部委領導和外賓調研的餘劍鋒,敏銳地覺察到疫情的嚴峻和形勢的緊迫,迅即作出決定:當日,中核集團在鄂單位全部放假。
同樣在這一天,中核集團立即啟動防控工作,進入「戰時」狀態。集團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這一作戰指揮部也於次日成立,並按照黨中央統一決策部署,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堅定不移地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全面部署全系統防疫工作。
70多天來,中核集團黨組圍繞疫情防控等工作,多次召開黨組會、黨組中心組學習會、防控領導小組會、專題會。一次次研究部署、一次次命令傳達、一份份關心慰問……在大江南北近900家單位15萬核工業人中傳遞。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面前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全系統各級黨組織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人人有責,主動扛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責任;廣大黨員幹部主動堅守在疫情防控、病人救治、電力生產、安全監測、值班值守、志願服務等崗位上,特別是一些已經踏上返鄉路的黨員幹部轉身返回了工程現場,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在能源保障第一線高高飄揚。
與此同時,面對全國疫情蔓延,各地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防護物資需求紛紛告急,困難在哪裡,中核供應鏈物資保障團隊就衝鋒到哪裡。按照集團要求,他們充分發揮中核集團集中採購平臺在供需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積極為成員單位提供防疫物資保障;同時全面升級電子採購平臺,為特殊時期做好「不見面」招標採購提供強力保障。正是因為中核集團黨組果斷決策、周密部署,全集團上下聯動、齊心協力,一張覆蓋全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得以迅速織成。
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春的腳步。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15萬中核人將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搶抓「兩彈一星」以來核工業最佳戰略發展機遇期,再創新的輝煌成就,推動我國核工業發展再上一層樓。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