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迎來「愛鳥周」 市民不可隨意投餵鳥類等野生動物

2020-12-18 深圳晚報

鳥類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獲悉,每年 3 月 20-26 號是廣東省愛鳥周,今年主題是"保護野生鳥類,維護生態平衡"。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醒,日常生活中市民不要隨意餵鳥,若發現受傷鳥類或非法捕鳥行為,及時撥打野生動物保護機構救助電話 23737770 或向 110 報警、83299110 舉報。

▲黑臉琵鷺。

據介紹,深圳有適宜鳥類棲息生存的多種自然環境,亦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候鳥遷徙時節,到達深圳的鳥類可達 10 萬多隻。深圳高度重視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於 2014 年 7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17 日先後兩次發布了《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禁獵範圍和對象為深圳行政區域內所有受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溼地公園、郊野公園、市政公園為永久禁獵區域。上述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為期間禁獵區,禁獵期 5 年。

▲繡眼鳥。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看到野生鳥類,都喜歡拿著人類的食物對它們餵食,或是為了樂趣,或是出於好心幫它們解決食物問題,但其實鳥類有適合它們的飲食,如果餵錯食物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或死亡。

此外,餵食會改變動物的覓食習性,使鳥類產生依賴性,一旦離開人類就無法生存。近距離餵食和接觸鳥類也可能會增加人與動物之間疫病相互傳播的風險。為了保護人類及鳥類的生命健康,市民朋友不要隨意餵食野生動物,尊重動物的生活方式。

深圳晚報記者 徐婭

相關焦點

  • 愛鳥周來啦!保護野生鳥類我們應該這麼做
    由於每個地區氣候環境不一樣,各地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廣東省愛鳥周時間為每年3月20-26日,今年主題是「保護野生鳥類,維護生態平衡」。新華網發  據了解,深圳市有適宜鳥類棲息生存的多種自然環境,亦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候鳥遷徙時節,到達深圳市的鳥類可達10萬多隻。深圳市於2014年7月1日、2019年12月17日先後兩次發布了《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禁獵的範圍和對象為深圳行政區域內所有受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
  • 愛鳥周來啦,每年超10萬候鳥遷徙來深圳,快來認認這些好朋友
    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每年的3月20-26號是廣東省愛鳥周,今年主題是「保護野生鳥類,維護生態平衡」。 每年超10萬候鳥遷徙來深 「愛鳥周」源於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於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1992年國務院批准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 西湖鴛鴦被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嗎?
    旅行的時候你帶的麵包、蛋糕、辣條、薯片、巧克力什麼的,對人來說是可口的零食,但並不適合野生動物,相反,對它們來說可能有毒。比如鴛鴦之類的水禽,在自然界的食物是穀物、草、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這些食物組合起來,已經能為它們提供均衡的營養,讓它們健康繁衍。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有研究表明導致飛羽翻轉的病因可能是人工投餵的高蛋白的飲食。有些遊客知道給水禽餵麵包薯片不好,去公園時專程給它們帶了禽類飼料來投喂,可是那些飼料來自於供人類食用的肉禽養殖場,對野生水禽同樣是不好的。  隨意投餵造成鴛鴦等水禽營養不良,就無法長途飛行或自主覓食,進而更加依賴人們投餵垃圾食品,因而形成惡性循環。
  • 遊客無視「禁止投餵」警示標誌,隨意投餵動物,素質何時能提高?
    掛麵是從玻璃圍擋下方的通風口塞進近日北京動物園在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展區,遊客不顧「禁止投餵」的警示標語,紛紛向動物餵食,用掛麵餵猴成災,有些遊客甚至教唆孩子拿著掛麵投喂。管理員表示類似情況時有發生,他們見到時會及時制止,但是依舊有人不聽勸阻悄悄投喂,而給動物隨意投餵幹掛麵會對動物的身體造成傷害;在水禽展區,很多遊客向水中遊動的鳥類餵食自己攜帶來的零食,包括餅乾、水果等。在狒狒展區,有很多遊客將自己攜帶的零食從玻璃窗上部扔進狒狒展區。
  • 「禁止投餵野生動物」背後,你不知道的三大理由
    圖片來源:李璟泓 繪製(文/林大利)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常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它們的衝動。與動物親切互動能帶給我們溫馨感受,但是,任意投餵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它們嗎?如果是在愛它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投餵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
  • 澳大利亞:動物兇猛,「請勿投餵」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陳效衛】孤懸於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環球時報》記者常駐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半年來,已不知多少次與野生袋鼠和兔子等動物不期而遇。至於常見的鳥類,如鳴禽壯麗細尾鷯鶯、攀禽葵花鳳頭鸚鵡、陸禽冠鴿、涉禽白骨頂、遊禽黑天鵝等,更是觸目皆是。
  • 章丘開展投食餵鳥活動,助力野生動物保護
    為解決鳥類冬季食物短缺難題,幫助候鳥在我區安全越冬,12月12日上午,區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來到大戰水庫,組織開展了以「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為主題的投食和宣傳活動。
  • 投餵野生動物,你的好心可能害死他們
    看似友善的投喂,背後隱藏許多深遠的影響,是需三思的行為。圖片來源:李璟泓 繪製(文/林大利)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常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它們的衝動。與動物親切互動能帶給我們溫馨感受,但是,任意投餵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它們嗎?如果是在愛它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投餵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
  •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志在必行!
    保護野生動物倡議書 至銅陵市廣大市民: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平衡發展,切實加強銅陵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保障我市公共衛生安全和市民健康,銅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特向廣大市民提出倡議如下: 一、認真學習保護野生動物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相關知識,充分認識保護野生動物和防控野生動物疫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梳理正確的保護野生動物觀念。
  • 讓我們一起保護野生鳥類
    金華好山好水,讓鳥兒在這裡安家  從1981年國家設立首個「愛鳥周」起,之後的每年4月10日至16日為浙江省「愛鳥周」,今年已是第34個「愛鳥周」了。浙江省對於鳥類的保護是比較嚴厲的,除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和省重點保護以外的所有鳥類,都列為了省一般保護鳥類。」  何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金煒解釋說,列入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附錄II中所列陸生野生動物。
  • 一批野生動物救護後放歸都江堰
    3月29日上午,都江堰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氣晴好,藍天映著龍池水,迎來一批新來客——「暴脾氣」的小熊貓、敏捷的小黑熊、機靈的藏酋猴,還有羽翼豐滿的草鴞等數十隻野生鳥兒……這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國家「三有」
  • 深網觀察 第20期丨禁止投餵!別讓你的愛心成為候鳥的「慢性毒藥」
    深圳新聞網評論員 可木深圳灣一直以來都是候鳥的天堂。每年9月至翌年5月,都有200多種、約十幾萬隻候鳥受到深圳優美的生態環境、適宜的氣候條件吸引,在這裡停留越冬。然而動物保護專家發現,有一些市民不聽勸阻向越冬候鳥投飼餅乾、饅頭等食物,不僅妨礙野生動物正常的生息繁衍,也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
  • 銀川中山公園的動物,不需要你投餵
    ,動物園禁止遊客投餵動物,但仍有遊客不聽勸阻。「剛勸住這邊的遊客,那邊又有人偷偷投喂。」銀川市中山公園動物園的一位飼養員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專程帶來香蕉、麵包、瓜子等零食,隔著圍欄遠遠把食物投擲到動物籠子裡。這位飼養員說,隨意給動物餵食,會給動物帶來很多危害,會導致動物消化不良、脫毛,嚴重的還會導致動物死亡。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線上線下開展鳥類保護公益宣傳
    「愛鳥周」活動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線上線下聯動開展鳥類保護公益宣傳活動。  4月2日,「愛鳥周」啟動當天,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著名歌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形象大使李健,在線上推出候鳥保護公益視頻和宣傳海報,發布了「愛鳥周」LOGO,並向全社會發出保護野生鳥類的倡議。
  • 2020年「愛鳥周」啟動!中國持續推進鳥類保護 鳥類種數佔世界六分...
    朱䴉 李理 攝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2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全國「愛鳥周」活動啟動,近年來,我國加大鳥類保護力度,鳥類有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 「擅餵或引發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 專家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
    從網友在視頻下方的留言來看,有不少人為這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點讚,希望能夠推廣,讓更多流浪動物得到關愛;但也有人指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可能會導致流浪貓狗聚集,由此造成攻擊人事件概率的增加。  此事也引起了本市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和野生動物保護專業人士的關注,「我們不提倡擅自投餵流浪貓狗,由此可能引發包括流浪貓狗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公共安全等問題。」
  • 北京動物園將禁止隨意投餵動物屢勸不改者進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應悅)遊客隨意投餵動物行為屢禁不止,北京動物園上手段了。動物圈舍外設科普牌 展示隨意投餵動物危害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及《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始正式實施,截至今天已經百餘天。
  • 雲南官民攜手營造「鳥類天堂」
    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正值「國際愛鳥日」,在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州,一場「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當地森林公安、林草局、鳥類保護志願者等將在接下來的一周,在德宏進行鳥類攝影,向沿途村民宣傳鳥類保護知識。
  • 花都區加大野生鳥類保護力度
    駱衛國攝今春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加大野生動物管控力度,組織森林公安隊伍、全區各鎮街林業工作人員出動3000餘人次深入到區內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等地開展野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同時,執法檢查酒店、飯店、農貿市場等各類場所2000餘家次,全面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收繳野生動物200餘只,其中包括相思鳥、鷓鴣、鸚鵡等鳥類10餘只,發放「七個一律」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野生動物及候鳥保護的宣傳資料1.6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