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了解深度學習最常用的學習算法:Adam優化算法?

2020-12-12 機器之心Pro

  By蔣思源2017年7月12日

  深度學習常常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機算資源進行訓練,這也是困擾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重大原因。雖然我們可以採用分布式並行訓練加速模型的學習,但所需的計算資源並沒有絲毫減少。而唯有需要資源更少、令模型收斂更快的最優化算法,才能從根本上加速機器的學習速度和效果,Adam算法正為此而生!

  Adam優化算法是隨機梯度下降算法的擴展式,近來其廣泛用於深度學習應用中,尤其是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任務。本文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簡要介紹了Adam優化算法的特性和其在深度學習中的應用,後一部分從Adam優化算法的原論文出發,詳細解釋和推導了它的算法過程和更新規則。我們希望讀者在讀完兩部分後能了解掌握以下幾點:

  Adam算法是什麼,它為優化深度學習模型帶來了哪些優勢。

  Adam算法的原理機制是怎麼樣的,它與相關的AdaGrad和RMSProp方法有什麼區別。

  Adam算法應該如何調參,它常用的配置參數是怎麼樣的。

  Adam的實現優化的過程和權重更新規則

  Adam的初始化偏差修正的推導

  Adam的擴展形式:AdaMax

  什麼是Adam優化算法?

  Adam是一種可以替代傳統隨機梯度下降過程的一階優化算法,它能基於訓練數據迭代地更新神經網絡權重。Adam最開始是由OpenAI的DiederikKingma和多倫多大學的JimmyBa在提交到2015年ICLR論文(Adam:AMethodforStochasticOptimization)中提出的。本文前後兩部分都基於該論文的論述和解釋。

  首先該算法名為「Adam」,其並不是首字母縮寫,也不是人名。它的名稱來源於適應性矩估計(adaptivemomentestimation)。在介紹這個算法時,原論文列舉了將Adam優化算法應用在非凸優化問題中所獲得的優勢:

  直截了當地實現

  高效的計算

  所需內存少

  梯度對角縮放的不變性(第二部分將給予證明)

  適合解決含大規模數據和參數的優化問題

  適用於非穩態(non-stationary)目標

  適用於解決包含很高噪聲或稀疏梯度的問題

  超參數可以很直觀地解釋,並且基本上只需極少量的調參

  Adam優化算法的基本機制

  Adam算法和傳統的隨機梯度下降不同。隨機梯度下降保持單一的學習率(即alpha)更新所有的權重,學習率在訓練過程中並不會改變。而Adam通過計算梯度的一階矩估計和二階矩估計而為不同的參數設計獨立的自適應性學習率。

  Adam算法的提出者描述其為兩種隨機梯度下降擴展式的優點集合,即:

  適應性梯度算法(AdaGrad)為每一個參數保留一個學習率以提升在稀疏梯度(即自然語言和計算機視覺問題)上的性能。

  均方根傳播(RMSProp)基於權重梯度最近量級的均值為每一個參數適應性地保留學習率。這意味著算法在非穩態和在線問題上有很有優秀的性能。

  Adam算法同時獲得了AdaGrad和RMSProp算法的優點。Adam不僅如RMSProp算法那樣基於一階矩均值計算適應性參數學習率,它同時還充分利用了梯度的二階矩均值(即有偏方差/uncenteredvariance)。具體來說,算法計算了梯度的指數移動均值(exponentialmovingaverage),超參數beta1和beta2控制了這些移動均值的衰減率。

  移動均值的初始值和beta1、beta2值接近於1(推薦值),因此矩估計的偏差接近於0。該偏差通過首先計算帶偏差的估計而後計算偏差修正後的估計而得到提升。如果對具體的實現細節和推導過程感興趣,可以繼續閱讀該第二部分和原論文。

  Adam算法的高效性

  Adam在深度學習領域內是十分流行的算法,因為它能很快地實現優良的結果。經驗性結果證明Adam算法在實踐中性能優異,相對於其他種類的隨機優化算法具有很大的優勢。

  在原論文中,作者經驗性地證明了Adam算法的收斂性符合理論性的分析。Adam算法可以在MNIST手寫字符識別和IMDB情感分析數據集上應用優化logistic回歸算法,也可以在MNIST數據集上應用於多層感知機算法和在CIFAR-10圖像識別數據集上應用於卷積神經網絡。他們總結道:「在使用大型模型和數據集的情況下,我們證明了Adam優化算法在解決局部深度學習問題上的高效性。」

  

  Adam優化算法和其他優化算法在多層感知機模型中的對比

  事實上,Insofar、RMSprop、Adadelta和Adam算法都是比較類似的優化算法,他們都在類似的情景下都可以執行地非常好。但是Adam算法的偏差修正令其在梯度變得稀疏時要比RMSprop算法更快速和優秀。Insofar和Adam優化算法基本是最好的全局選擇。同樣在CS231n課程中,Adam算法也推薦作為默認的優化算法。

  雖然Adam算法在實踐中要比RMSProp更加優秀,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嘗試SGD+Nesterov動量來作為Adam的替代。即我們通常推薦在深度學習模型中使用Adam算法或SGD+Nesterov動量法。

  Adam的參數配置

  alpha:同樣也稱為學習率或步長因子,它控制了權重的更新比率(如0.001)。較大的值(如0.3)在學習率更新前會有更快的初始學習,而較小的值(如1.0E-5)會令訓練收斂到更好的性能。

  beta1:一階矩估計的指數衰減率(如0.9)。

  beta2:二階矩估計的指數衰減率(如0.999)。該超參數在稀疏梯度(如在NLP或計算機視覺任務中)中應該設置為接近1的數。

  epsilon:該參數是非常小的數,其為了防止在實現中除以零(如10E-8)。

  另外,學習率衰減同樣可以應用到Adam中。原論文使用衰減率alpha=alpha/sqrt(t)在logistic回歸每個epoch(t)中都得到更新。

  Adam論文建議的參數設定:

  測試機器學習問題比較好的默認參數設定為:alpha=0.001、beta1=0.9、beta2=0.999和epsilon=10E8。

  我們也可以看到流行的深度學習庫都採用了該論文推薦的參數作為默認設定。

  TensorFlow:learning_rate=0.001,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08.

  Keras:lr=0.001,beta_1=0.9,beta_2=0.999,epsilon=1e-08,decay=0.0.

  Blocks:learning_rate=0.002,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08,decay_factor=1.

  Lasagne:learning_rate=0.001,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08

  Caffe:learning_rate=0.001,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08

  MxNet:learning_rate=0.001,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8

  Torch:learning_rate=0.001,beta1=0.9,beta2=0.999,epsilon=1e-8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討論了Adam優化算法在深度學習中的基本特性和原理:

  Adam是一種在深度學習模型中用來替代隨機梯度下降的優化算法。

  Adam結合了AdaGrad和RMSProp算法最優的性能,它還是能提供解決稀疏梯度和噪聲問題的優化方法。

  Adam的調參相對簡單,默認參數就可以處理絕大部分的問題。

  而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可以從原論文出發具體展開Adam算法的過程和更新規則等。

  論文:Adam:AMethodforStochasticOptimization

  

  我們提出了Adam算法,即一種對隨機目標函數執行一階梯度優化的算法,該算法基於適應性低階矩估計。Adam算法很容易實現,並且有很高的計算效率和較低的內存需求。Adam算法梯度的對角縮放(diagonalrescaling)具有不變性,因此很適合求解帶有大規模數據或參數的問題。該算法同樣適用於解決大噪聲和稀疏梯度的非穩態(non-stationary)問題。超參數可以很直觀地解釋,並只需要少量調整。本論文還討論了Adam算法與其它一些相類似的算法。我們分析了Adam算法的理論收斂性,並提供了收斂率的區間,我們證明收斂速度在在線凸優化框架下達到了最優。經驗結果也展示了Adam算法在實踐上比得上其他隨機優化方法。最後,我們討論了AdaMax,即一種基於無窮範數(infinitynorm)的Adam變體。

  

  如上算法所述,在確定了參數α、β1、β2和隨機目標函數f(θ)之後,我們需要初始化參數向量、一階矩向量、二階矩向量和時間步。然後當參數θ沒有收斂時,循環迭代地更新各個部分。即時間步t加1、更新目標函數在該時間步上對參數θ所求的梯度、更新偏差的一階矩估計和二階原始矩估計,再計算偏差修正的一階矩估計和偏差修正的二階矩估計,然後再用以上計算出來的值更新模型的參數θ。

  2.算法

  上圖偽代碼為展現了Adam算法的基本步驟。假定f(θ)為噪聲目標函數:即關於參數θ可微的隨機標量函數。我們對怎樣減少該函數的期望值比較感興趣,即對於不同參數θ,f的期望值E[f(θ)]。其中f1(θ),...,,fT(θ)表示在隨後時間步1,...,T上的隨機函數值。這裡的隨機性來源於隨機子樣本(小批量)上的評估和固有的函數噪聲。而

  

  表示ft(θ)關於θ的梯度,即在實踐步驟t下ft對θ的偏導數向量。

  該算法更新梯度的指數移動均值(mt)和平方梯度(vt),而參數β1、β2∈[0,1)控制了這些移動均值(movingaverage)指數衰減率。移動均值本身使用梯度的一階矩(均值)和二階原始矩(有偏方差)進行估計。然而因為這些移動均值初始化為0向量,所以矩估計值會偏差向0,特別是在初始時間步中和衰減率非常小(即β接近於1)的情況下是這樣的。但好消息是,初始化偏差很容易抵消,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偏差修正(bias-corrected)的估計mthat和vthat。

  注意算法的效率可以通過改變計算順序而得到提升,例如將偽代碼最後三行循環語句替代為以下兩個:

  

  2.1Adam的更新規則

  Adam算法更新規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會很謹慎地選擇步長的大小。假定ε=0,則在時間步t和參數空間上的有效下降步長為

  

  有效下降步長有兩個上確界:即在

  

  情況下,有效步長的上確界滿足

  

  和其他情況下滿足|t|≤α。第一種情況只有在極其稀疏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即梯度除了當前時間步不為零外其他都為零。而在不那麼稀疏的情況下,有效步長將會變得更小。當

  

  時,我們有

  

  因此可以得出上確界|t|<α。在更通用的場景中,因為|E[g]/pE[g^2]|≤1,我們有

  

  每一個時間步的有效步長在參數空間中的量級近似受限於步長因子α,即

  

  這個可以理解為在當前參數值下確定一個置信域,因此其要優於沒有提供足夠信息的當前梯度估計。這正可以令其相對簡單地提前知道α正確的範圍。

  對於許多機器學習模型來說,我們知道好的最優狀態是在參數空間內的集合域上有極高的概率。這並不罕見,例如我們可以在參數上有一個先驗分布。因為α確定了參數空間內有效步長的量級(即上確界),我們常常可以推斷出α的正確量級,而最優解也可以從θ0開始通過一定量的迭代而達到。我們可以將

  

  稱之為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如果SNR值較小,那麼有效步長t將接近於0,目標函數也將收斂到極值。這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屬性,因為越小的SNR就意味著算法對方向

  

  是否符合真實梯度方向存在著越大的不確定性。例如,SNR值在最優解附近趨向於0,因此也會在參數空間有更小的有效步長:即一種自動退火(automaticannealing)的形式。有效步長t對於梯度縮放來說仍然是不變量,我們如果用因子c重縮放(rescaling)梯度g,即相當於用因子c重縮放

  

  和用因子c^2縮放

  

  ,而在計算信噪比時縮放因子會得到抵消:

  

  3初始化偏差修正

  正如本論文第二部分算法所述,Adam利用了初始化偏差修正項。本部分將由二階矩估計推導出這一偏差修正項,一階矩估計的推導完全是相似的。首先我們可以求得隨機目標函數f的梯度,然後我們希望能使用平方梯度(squaredgradient)的指數移動均值和衰減率β2來估計它的二階原始矩(有偏方差)。令g1,...,gT為時間步序列上的梯度,其中每個梯度都服從一個潛在的梯度分布gtp(gt)。現在我們初始化指數移動均值v0=0(零向量),而指數移動均值在時間步t的更新可表示為:

  

  其中gt^2表示Hadamard積gt⊙gt,即對應元素之間的乘積。同樣我們可以將其改寫為在前面所有時間步上只包含梯度和衰減率的函數,即消去v:

  

  我們希望知道時間步t上指數移動均值的期望值E[vt]如何與真實的二階矩

  

  相關聯,所以我們可以對這兩個量之間的偏差進行修正。下面我們同時對表達式(1)的左邊和右邊去期望,即如下所示:

  

  如果真實二階矩E[g2i]是靜態的(stationary),那麼ζ=0。否則ζ可以保留一個很小的值,這是因為我們應該選擇指數衰減率β1以令指數移動均值分配很小的權重給梯度。所以初始化均值為零向量就造成了只留下了(1βt^2)項。我們因此在算法1中除以了ζ項以修正初始化偏差。

  在稀疏矩陣中,為了獲得一個可靠的二階矩估計,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很小的β2而在許多梯度上取均值。然而正好是這種小β2值的情況導致了初始化偏差修正的缺乏,因此也就令初始化步長過大。

  4.收斂性分析

  本論文使用了Zinkevich2003年提出的在線學習框架分析了Adam算法的收斂性。

  5.相關研究工作

  與Adam算法有直接聯繫的優化方法是RMSProp(Tieleman&Hinton,2012;Graves,2013)和AdaGrad(Duchietal.,2011)。

  6試驗

  

  圖1:在MNIST圖片集和有1萬條詞袋(BoW)特徵向量的IMDB電影評論數據集上訓練帶有負對數似然函數的Logistic回歸。

  

  圖2:在MNIST圖片數據集上訓練多層神經網絡。(a)圖是使用了dropout隨機正則化的神經網絡。(b)圖是使用確定性損失函數的神經網絡。

  

  圖3:卷積神經網絡的訓練損失。左圖表示前三個epoch的訓練損失,右圖表示所有45個epoch上的訓練損失。

 

  圖4:在變分自編碼器(VAE)中帶偏差修正項(紅色)和沒有偏差修正項(綠色)的損失對比。

  7擴展

  7.1ADAMAX

  在Adam中,單個權重的更新規則是將其梯度與當前和過去梯度的L^2範數(標量)成反比例縮放。而我們可以將基於L^2範數的更新規則泛化到基於L^p範數的更新規則中。雖然這樣的變體會因為p的值較大而在數值上變得不穩定,但是在特例中,我們令p→∞會得出一個極其穩定和簡單的算法(見算法2)。現在我們將推導這個算法,在使用L^p範數情況下,時間t下的步長和vt^(1/p)成反比例變化。

  

 

  注意這裡的衰減項等價地為β2^p,而不是β2。現在令p→∞,並定義

  

  然後有:

  

  該表達式就對應相當於極其簡單的迭代公式:

  

  其中初始值u0=0。注意這裡十分便利,在該情況下我們不需要修正初始化偏差。同樣AdaMax參數更新的量級要比Adam更簡單,即|t|≤α。

相關焦點

  • 帶你從不同角度了解強化學習算法的分類
    :unsplash本文將介紹強化學習算法的分類法,從多種不同角度學習幾種分類法。話不多說,大家深呼吸,一起來學習RL算法的分類吧!兩種算法都各有優缺點,如下表所示:基於價值VS 基於政策RL算法的另一種分類方法是考慮算法優化了價值函數還是策略。在深入了解之前,我們先了解策略和價值功能。
  • IEEE預發:DeepMind主攻的深度強化學習3大核心算法及7大挑戰
    本文將涵蓋深度強化學習的核心算法,包括深度Q網絡、置信區域策略優化和異步優勢actor-critic算法(A3C)。同時,重點介紹深度強化學習領域的幾個研究方向。  本文預計在IEEE信號處理雜誌「圖像理解深度學習」專刊發表。
  • Pedro Domingos深度解析機器學習五大流派中主算法精髓
    通過後續的神經元向前序神經元進行反饋,一層一層向後直到得到的值接近真實值,這就是反向傳播算法(也是深度學習的核心所在)。近期以來深度學習被用於各種領域中,證券市場預測、搜索、廣告、視頻識別、語義識別等。不過對於大眾來說,最有名的應該是Google推出的能識別貓的神經網絡——在當時,它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神經網絡(可能超過10億參數)。
  • 神經網絡讓計算機自我進化,自我探索,超越深度學習算法
    踏腳石原理與生物進化進化算法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傳統上,它們被用來解決特定的問題。在每一代中,在某些指標上表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比如控制一個兩腿機器人的能力,被選中並產生後代。雖然這些算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它們的計算能力可能比深度學習等其他方法更強,深度學習近年來大受歡迎。
  • 蘇黎世大學研發深度學習算法:無人機可學習交通法規 安全穿越城市...
    據外媒報導,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UZH)研發了DroNet算法,使無人機能夠沿著城市街道或在建築物內飛行,該算法還需要通過騎行者及汽車駕駛員學習駕駛用例及相關的交通法規。
  • 建神經網絡模型,哪種優化算法更好?35000次測試告訴你丨圖賓根大學...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想要優化自己的神經網絡,卻不知道哪種優化器更適合自己?又或者,想知道深度學習中梯度下降的算法到底都有哪些?現在,最全面的優化算法分析來了。
  • 翼眸科技綜述面向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的智能優化算法
    智能優化算法因其對優化問題的性質要求低、魯棒性高,而被廣泛應用於求解路徑規劃問題.鑑於此, 本文綜述了近些年面向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的智能優化算法研究, 首先介紹了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的基本模型, 包括規劃空間表示、優化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等, 其次闡述了基於不同智能優化算法的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研究現狀、詳細對比分析了不同類型算法的優勢與不足, 最後對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研究進行了展望.
  • 利用遺傳算法優化GANs
    GANs是在訓練階段最需要計算的密集型模型之一,因為它相當於同時訓練兩個神經網絡。對於我的普通電腦來說,把gan訓練到收斂是非常困難的。遺傳算法是根據大自然中生物體進化規律而設計提出的,是根據大自然中生物體進化規律而設計提出的。
  • 蘇黎世大學研發DroNet算法 利用深度學習賦予無人機導航功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UZH)研發了DroNet算法,使無人機能夠沿著城市街道或在建築物內飛行,該算法還需要通過騎行者及汽車駕駛員學習駕駛用例及相關的交通法規。
  • Socionext聯手大阪大學合作開發新型深度學習算法
    (以下「Socionext」,或「公司」)宣布,聯合大阪大學數據能力科學研究所長原教授研究小組共同開發新型深度學習算法,該算法無需製作龐大的數據集,只需通過融合多個模型便可在極度弱光的條件下進行精準檢測物體及圖像識別。Socionext笹川幸宏先生和大阪大學長原教授在8月23日至28日(英國夏令時間)舉辦的歐洲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ECCV 2020)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 還在糾結深度學習算法 計算機視覺CV的關鍵在於數據採集和標註!
    2012年,AlexNet網絡橫空出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學習革命,這也讓多年來進展緩慢的計算機視覺CV研究,一下被按下了「快進鍵」。人們突然發現,這種模擬人腦抽象和迭代過程的深度學習算法,讓計算機開始「看見」。
  • SEO算法:巴郎深談石榴算法與算法對策
    --一直以來,我們本著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直接的信息的原則,不斷優化算法、升級系統。保護優質頁面與打壓低質頁面是一直都運用的兩種方式。--本次想向各位站長朋友傳達,我們將針對低質量頁面將進行一系列調整,我們稱之為石榴算法。--第一期將對此類頁面生效:含有大量妨礙用戶正常瀏覽的惡劣廣告的頁面,尤其以彈出大量低質彈窗廣告、混淆頁面主體內容的垃圾廣告頁面為代表。
  • OpenAI提出Reptile:可擴展的元學習算法
    近日,OpenAI發布了簡單元學習算法Reptile,該算法對一項任務進行重複採樣,執行隨機梯度下降,更新初始參數直到習得最終參數。該方法的性能可與MAML(一種廣泛應用的元學習算法)媲美,且比後者更易實現,計算效率更高。
  • 高效「煉丹」必備技能:一文實現深度學習數學原理入門,還有吳恩達...
    尤其是深度學習算法開發人員,追求模型結構優化和提高編程效率是永遠的目標。但是,如果只做代碼「搬運工」,不了解神經網絡背後的數學原理,很難對項目有深刻全面的理解,debug反而會更難、耗時更長。就以深度學習中常用的神經網絡來說,典型模型包括多層感知機(DLP)、卷積神經網絡(CNN)、循環神經網絡(RNN)等等,不同的項目,對神經網絡的調參需求也不相同。
  • 機器學習十大算法都是何方神聖?
    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最常見機器學習算法包括電影推薦算法、圖書推薦算法。這些算法都是基於你的電影觀看記錄或圖書購買記錄來給你做推薦的。James Le在KDnuggets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他是如何入門機器學習的。此外,他在其中摸索出十大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並逐一進行介紹。雷鋒網編譯如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果你想學機器學習,那怎麼入門呢?
  • 機器學習十大算法都是何方神聖?看完你就懂了
    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最常見機器學習算法包括電影推薦算法、圖書推薦算法。這些算法都是基於你的電影觀看記錄或圖書購買記錄來給你做推薦的。James Le 在 KDnuggets 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他是如何入門機器學習的。此外,他在其中摸索出十大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並逐一進行介紹。雷鋒網編譯如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果你想學機器學習,那怎麼入門呢?
  • 京東數科首度公開聯邦學習戰略全布局,薄列峰詳解兩大算法突破
    大家熟悉的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人臉識別等應用,都是大量深度學習模型在背後發揮作用。深度學習、梯度下降與橫向聯邦學習遞歸神經網絡(Recursive Neural Networks,RNN)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是非常基礎性的工具。優化神經網絡的典型方法:不管神經網絡有多複雜,大家實際上都能把它寫成一個f,一個輸入加一個參數。常用方法之一是隨機梯度下降。
  • 算法有沒有價值觀?知乎內容推薦算法解析
    從結果上來看,寬深度學習模型在線下/線上都有比較好的效果。線上實驗結論如下:  算法在社區氛圍的應用(二):深度學習在不友善文本識別中的應用  此前,我們常常收到知友們的反饋說「好煩哦,TA 又不友善了」、「我要舉報 XX,TA 在評論區又開始槓上了」、「這種辱罵他人的人,你們都不處理嗎?」等等。
  • 一個樣本也能準確學習,OpenAI 最新元學習算法邀你體驗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OpenAI 今天發表了一篇博客介紹了自己新設計的元學習算法「Reptile」。算法的結構簡單,但卻可以同時兼顧單個樣本和大規模樣本的精確學習。根據 OpenAI 的介紹,這個新的元學習(meta-learning)算法 Reptile 的運作原理是反覆對任務採樣、在其上運用梯度下降,並從初始參數開始持續地向著任務上學到的參數更新。Reptile 可以和應用廣泛的元學習算法 MAML (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達到同樣的表現,同時還更易於實現、計算效率更高。
  • 演講| 運籌學專家葉蔭宇:在物流、零售與金融行業,優化算法如何...
    正如運籌學頂級專家葉蔭宇所說,運籌學的歷史比 AI 和機器學習更悠久,但 AI 與機器學習又為它提供了一種機會,很多頂層的東西都是要靠優化,不管是學習還是剛才講到的決策問題,都要有 OR (運籌學)的結合。從葉蔭宇以《優化算法的思想及應用》為題的一次演講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運籌學如何應用於物流選址及路徑優化、庫存管理、投資組合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