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墨爾本地標建築將亮燈為在澳華人加油打氣

2020-12-15 環球網

中國僑網2月20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當地時間2月21日,澳大利亞墨爾本一些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築將被紅色和金色點亮,作為團結的象徵來聲援維州華人。

此次亮燈的地標包括:墨爾本藝術中心、維州國立美術館NGV、墨爾本博物館、墨爾本市政廳和弗林德斯火車站。所有這些地標性建築,全都將亮起屬於中國國旗的顏色。

當地時間2月19日,維州州長安德魯召開發布會,並發起了名為「休戚與共」(Stronger Together)的政府宣傳活動,應對因新冠肺炎引起的種種挑戰,並且督促維州居民在這一特殊時刻協力相助。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疫情對維州旅遊業和國際教育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維州的企業和貿易一直處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唐人街備受歡迎的餐館「食為先」,開了30年,這次由於店裡的客人驟減了百分之八十而遺憾宣布關門。

因此,作為維州政府支持華人社區眾多舉措的一部分。維州的地標建築將被紅色和金色點亮。維州的貿易代表團也將訪問中國。

在此次發布會上,維州政府宣布了不少切實的舉措,這其中包括:工黨政府將率領一支百家維州企業組成的代表團訪華,進一步加強雙方的貿易關係。

而在澳大利亞本土,維州政府也將為華人社區舉行晚宴,邀請包括外交人員、商業領袖和學生代表在內的華人社區參加晚宴,向積極為維州做出貢獻的華人社區致敬。

為了讓更多維州居民了解華人,州政府的多個數字平臺將推廣一系列關於華人在澳做出貢獻的故事,讓華人的聲音傳達到主流社會,讓大家都了解華人社區在塑造澳大利亞和維州的過程中發揮的深遠作用。

安德魯表示:「我們支持華人社區的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而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繼續做的事。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是你堅強的支持,無論是今天還是每一天,我們都休戚與共。」

維州多元文化事務部長理察·韋恩表示:「作為維州居民,我們知道應對挑戰的唯一方法就是互相同情、彼此考慮。」

相關焦點

  • 墨爾本地標建築將亮燈為在澳華人加油打氣
    墨爾本地標建築將亮燈為在澳華人加油打氣
  • 墨爾本多處地標建築亮燈 助力中國抗擊疫情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2月25日電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網站消息,2月21日晚,墨爾本市內國立美術館、市政廳、皇家展覽館、藝術中心、弗林德斯火車站等多處地標性建築同時點亮象徵中國國旗顏色的紅黃色燈光,聲援華人社區,為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加油打氣
  • 澳媒:留學潮改變了墨爾本 中國留學生人數破紀錄
    澳媒:留學潮改變了墨爾本 中國留學生人數破紀錄 2017-08-29 14:08: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澳各級政府:我們與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一起,共克時艱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及澳政府實施針對來自中國大陸遊客的旅行禁令,澳國內出現一些恐華歧華現象。昔日熱鬧繁華的中餐館及華人商店等場所也變得門可羅雀。對此,無論聯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紛紛以各種形式向華人社團伸出援手,對華人社會表示支持。據報導,2月中旬,澳總理莫裡森與議員廖嬋娥等,來到墨爾本華人區博士山了解華人的商業經營情況,並在那裡與華人代表見面及共進午餐。
  • 休戚與共,團結抗疫——墨爾本五大地標建築亮燈助力中國抗擊疫情
    2月21日晚,墨爾本市內國立美術館、市政廳、皇家展覽館、藝術中心、弗林德斯火車站等多處地標性建築同時點亮象徵中國國旗顏色的紅黃色燈光,聲援華人社區,為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加油打氣。墨爾本藝術中心弗林德斯火車站這是維州州長安德魯斯近日發起的「休戚與共」(Stronger Together)活動的一部分。在活動發布儀式上,安德魯斯州長表示,「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休戚與共」。
  • 史上首次 華人老兵子女參加墨爾本澳紐軍團日遊行
    史上首次 華人老兵子女參加墨爾本澳紐軍團日遊行 2016-04-26 16:46:22,這也是墨爾本地區首次有中國大陸籍華人參與的澳新軍團日遊行。
  • 澳洲華人萬人大遊行 澳媒終於如實報導
    4月12日,雪梨和墨爾本兩地華人在同一時刻舉行大規模和平示威遊行,兩地各有數千華人參與,是有史以來在澳大利亞最大規模的華人遊行活動。11:30左右,隊伍出發,途徑雪梨市政廳,集會目的地為海德公園(Hyde Park)。這次遊行原計劃參與人數為500人,但實際參加的人數達到數千人,  遊行的同胞全都是自覺自愿來參加的,其中大部分為留學生,其中很多都是「80後」的年輕人。
  • 華媒:澳墨爾本人口增長最快 海外移民為主因
    華媒:澳墨爾本人口增長最快 海外移民為主因 2018-05-02  墨爾本人口漲幅最大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7年,墨爾本人口達到490萬人,同比增長12.54萬人(2.7%),成為澳大利亞州府中人口增長最多和最快的城市。雪梨人口在2017年6月達到510萬人,同比增長10.16萬人(2%)。
  • 墨爾本市舉行為中國抗疫加油活動
    中國僑網3月2日電 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網站消息,日前,由墨爾本市政府、澳大利亞中國總商會墨爾本分會和澳華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活動在墨爾本市政廳舉行。該活動得到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駐維州辦公室、維州全球貿易局、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維多利亞州華人社團聯合會、亞洲連線、亞洲協會等機構大力支持。
  • 高清組圖 │ 陝西地標為戰「疫」亮燈加油 向英雄致敬
    霓虹閃爍彩燈明亮,在西安市著名景區永寧門,沉寂已久的新春彩燈紛紛點亮,「致敬英雄 守望長安」的燈牌屹立其中。大唐不夜城,「盛世福燈」「花開長安」等氛圍裝置及燈組共同點亮,向抗疫英雄致敬,為中國加油。曲江池遺址公園再度點亮,為武漢加油、為西安加油,為中國加油。(航拍 劉夙培 左偉 胡文軒)
  • 澳媒:澳墨爾本人口或超雪梨 政客呼籲限制移民
    澳媒:澳墨爾本人口或超雪梨 政客呼籲限制移民 2018-02-2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中新網2月28日電 澳洲新快網刊發文章稱,澳大利亞人口迅速增長或將帶來
  • 駐墨爾本總領館:敦促澳媒摘掉「有色眼鏡」,停止故意抹黑
    我駐墨爾本總領館:敦促澳媒摘掉「有色眼鏡」,停止故意抹黑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微信公眾號 2021-01-04 14:21
  • 一群神秘的墨爾本華人正用這樣的方式相互守候!澳總理:你們太棒!
    (微信截屏)禁令之下自願隔離自上周六Morrison政府禁止由中國大陸返澳的遊客入境後,2月1日之後返澳的華人們這時一群貓本華人默默的站了出來:(微信互助群截屏)他們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微信群,入群的志願者們免費的給近期回澳需要隔離的華人們
  • 澳媒:華人孤獨在澳度晚年 麻將與家常菜是良藥
    澳媒:華人孤獨在澳度晚年 麻將與家常菜是良藥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全球多地點亮地標建築 為武漢加油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據韓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消息,17日晚,位於首爾的韓國最高建築樂天世界塔點亮"武漢加油"字樣。
  • 澳媒:澳實施入境禁令 華人旅行社受重創
    據1688澳洲新聞網編譯報導,有十多年歷史的雪梨華人旅行社聯合旅遊透露,大量中國遊客取消了澳大利亞行程。「我們的取消達到50%以上,」聯合旅遊的Jane接受ABC中文採訪時表示。Jane透露,受疫情和禁令的影響,不僅中國的遊客紛紛取消赴澳行程,美國、加拿大的華人遊客也不想到澳大利亞來旅遊了。Jane說。 「因為這個事情的發生,現在影響了整個市場的狀態,大家都不想來了,這造成一個恐慌。」在華人遊客中享有聲譽的墨爾本長青旅行社也向ABC中文證實,現在出團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澳媒揭曉墨爾本熱門景點TOP12 或推中文告示牌
    澳媒揭曉墨爾本熱門景點TOP12 或推中文告示牌 2015-08-07 15:54:53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澳大利亞澳洲網報導,墨爾本旅遊市場高速發展,當地的文化產業功不可沒,為其提供了大量熱門景點。
  •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政廳「亮紅」為中國抗疫加油
    新華網雪梨3月2日電(記者郝亞琳)由墨爾本市政府、澳大利亞中國總商會墨爾本分會和澳華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活動於當地時間2月27日晚舉行,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勁。當晚,象徵中國國旗的紅黃兩色燈光點亮了墨爾本市政廳,全體嘉賓在市政廳陽臺上拉起寫有「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字樣的橫幅,手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螢光燈和標語,揮舞中澳兩國國旗,高呼「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口號,共同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 黃鶴樓不孤單,全球多個地標建築為中國抗「疫」加油
    2月20日,《解放軍報》第4版刊發伊朗、日本地標建築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的圖片,看後著實讓人暖心。其實,除了伊朗和日本,自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多個知名地標建築點亮,用中文和當地語言為武漢和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