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流域的水循環已經加劇

2020-12-12 生物幫

亞馬遜河流域的水循環已經加劇

2018-11-20 10:40:22 來源:德國科學畫報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不僅僅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生命線 - 它還會一次又一次地造成災難性的洪水。現在一項研究表明,如今這種嚴重的洪水事件比100年前的洪水事件多出五倍。研究人員報告說,洪水過去每隔幾十年才會發生一次,每隔幾十年就會發生一次。其原因是亞馬遜流域大規模氣流的變化 - 這至少部分是氣候變化的原因。

亞馬遜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富饒的河流,供應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流入海洋。與其眾多支流一起,其集水區從安第斯山脈的東側延伸至大西洋沿岸。因此,這方面也是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的主要球員:「亞馬遜流域及其廣闊的雨林構成低的大氣環流和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強降雨過程的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從智利南部的瓦爾迪維亞大學,並解釋喬納森Barichivich他同事。但是,地球綠肺通常多雨的氣候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亞馬遜河流域的水循環已經加劇,這導致更頻繁的水文極端事件,「研究人員說。「尤其是亞馬遜中部和南部地區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強勁持續乾旱引發了對可能出現更多乾旱趨勢的擔憂。」

洪水泛濫的頻率是其五倍

Barichivich和他的團隊現在已經通過在亞馬遜以及巴西馬瑙斯亞馬遜地區的Rio Negro河口使用水平數據來確定這些恐懼是什麼。在他們的研究中,他們評估了Rio Negro在1903年至2015年期間的水位,並從1970年到2015年進一步提升了亞馬遜河流水位。據官方統計,在馬瑙斯的Messtation,29米及以上的水位被認為是洪水,水位為18.5米,不到乾旱期。「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記錄和量化亞馬遜水文極端事件的長期變化,」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也有可能確定這些發展背後的驅動機制。」

評估顯示,「雖然乾旱時期的增加引起了很多關注,但從長期水平數據中真正突出的是洪水頻率和強度的增加,」Barichivich報導。「在研究期間,洪水頻率增加了五倍。」然而在20世紀初,每20年才發生一次平均洪水,因為大約2000年洪水大約每四年發生一次。研究人員表示,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這種趨勢特別引人注目。最近,亞馬遜地區的洪水幾乎成了常態:「除了少數例外情況,從2009年到2015年研究期結束,每年亞馬遜地區都出現了極端的洪水」,巴裡奇維奇說。總體而言,自2010年以來極端水文事件的發生率翻了一番。

但這還不是全部:亞馬遜地區的洪水也變得更加強大。「2009年和2012年的洪水在其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方面都是歷史先例,」研究人員報告說。「其實,應該洪水這種極端的強度為50〜60年出現的概率 - 但他們僅僅三年後重複自己」相比之下,頻率和亞馬遜地區乾旱的嚴重程度幾乎沒有改變,作為科學家報告。最嚴重的乾旱,通過亞馬遜和裡奧內格羅水平低點測量,發生在1906年,1963年和2010年。「這符合Wiederholwahrscheinlichkeit的50至60歲這些事件,」 Barichivich和他的同事說。

赤道環流的變化

其原因是亞馬遜增加洪水看到在該地區的氣候大規模變化研究人員:「造成周圍海洋中的變化洪水事件時,這顯著增加,」從利茲大學的合著者曼努埃爾Gloor說。「由於大西洋的強烈變暖和太平洋的同時冷卻的,我們看到在所謂的沃克環流的變化。」在這個平行於赤道作用大氣流動暖溼氣流在西太平洋的空氣上升,到東部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運輸和下沉。第二個較小的小室由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暖空氣供給,並將這些空氣輸送到西邊。

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亞馬遜降雨量增加。「這種效應導致亞馬遜河流域中部和北部地區的對流和降雨量增加,」Gloor解釋道。降水量的增加掩蓋了亞馬遜河流域南部邊緣更加乾旱的趨勢,研究人員將這一趨勢歸因於土地利用的重大變化。人為氣候變化導致亞馬遜沃克環流和降雨變化的程度尚不清楚。然而,大西洋的變暖可能至少部分是由於全球變暖。因為正如科學家報導的那樣它導致南半球風帶向南移動。反過來,這使得從非洲尖端周圍的印度洋到熱帶大西洋的溫水增加成為可能 - 從而有助於其變暖。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 水循環加速
    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發表。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 水循環加速—新聞—科學網
    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發表。
  • 亞馬遜河流域中最恐怖的動物是什麼?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第二長河,它的全長約為6437公裡,僅次於全長6650公裡的尼羅河,這裡全年雨量充沛再加上亞馬遜河的存在,才有了「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佔世界雨林總面積的1/5,同時這裡也孕育了佔世界生物種類20%的生物,因此這裡被稱為「生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那麼,在亞馬遜河中有哪些恐怖的動物呢?最恐怖的動物是什麼呢?
  • 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眼中的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
    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眼中的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原標題: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眼中的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 國際在線消息他們,就是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原住民。 這是一群來自亞馬遜河流域的原住民,他們皮膚黝黑,皺紋深陷,他們攜兒帶女從山川河流森林而來,來到秘魯首都利馬的一個海灘邊,沒有遊行也沒有抗議,他們只是想對這個城市另一邊的人們說一些話。
  • 冠達郵輪旗下維多利亞女王號首次駛入亞馬遜河流域
    上海2017年2月9日電 /美通社/ -- 擁有逾175年傳奇航海經歷的奢華郵輪品牌冠達郵輪宣布,旗下維多利亞女王號首次駛入亞馬遜河流域,途徑黑水內格羅河(Rio Negro)與白水亞馬遜河的交匯奇觀「黑白二水」,並停靠瑪瑙斯港,成為史上駛入該流域的較大載客郵輪。
  • 高考地理思維導圖:自然界的水循環
    1、自然界的水循環2、影響下滲的因素3、影響蒸發的因素4、河流水的主要補給類型5、影響乾旱的因素一、4個角度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人類主要通過影響水循環的環節來影響水循環,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
  • 亞馬遜河流域,是危險的代名詞,存在著很多隱藏的危險
    亞馬遜河流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積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終年高溫多雨,物種豐富,淡水魚類多達2000多種,還有海牛、淡水豚、巨型水蛇等生物。雖然沒有親自去到亞馬遜河,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影像照片中看到亞馬遜河的景象,蜿蜒曲折的河面在配上兩岸鬱鬱蔥蔥的森林,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風景如畫」這個詞簡直就是為亞馬遜河的量身定做的。但是亞馬遜河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安全,實際上的亞馬遜河隱藏著不少可怕的動物,就算是當地人也不敢去遊泳。
  • 巴西巨骨舌魚種群恢復 曾一度在亞馬遜河流域消失
    巴西巨骨舌魚種群恢復 曾一度在亞馬遜河流域消失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這種魚一度在亞馬遜河流域消失。巴西Mamiraua自然保護區研究所自1990年起開展保育計劃,通過追蹤數量保護幼魚、設置捕撈配額等措施成功恢復巨骨舌魚的種群數量。
  • 亞馬遜河流域5國譴責
    亞馬遜河流域國家沒答應。據路透社27日報導,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玻利維亞4國領導人26日批評全球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20日做出的一項決定,即授予美國亞馬遜公司使用「. Amazon」域名的權利。
  • 亞馬遜河漁民
    然而,亞馬遜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定居在此,他們的樹屋建設在離水面5-8米的大樹上。當地居民的木屋歷史影像中的印第安人印第安部落木屋當地居民食物主要來自打獵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熱帶雨林,哪怕當今文明社會已經延伸至叢林深處,他們也寧願過著原始的打獵和採集生活,當然與現代社會也進行了接觸
  • 體型只有小貓大 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猴子新品種
    體型只有小貓大 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猴子新品種 2002年6月24日08:28  新華網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6月23日電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23日在此間宣布,科學家在巴西中部亞馬孫河流域發現2種體型只有小貓大小的猴子新品種。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當地人不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地球46億年的生命史演化出不同的生態系統,高山、湖泊、海洋、平原、盆地、沙漠以及雨林等等,而地球生命演化了38億年已經適合了大部分的生存化境,當然生物也有很明顯的區域性,只能在自己適合的環境中生存。
  • 亞馬遜河流域有一種臭鳥,外形極為漂亮,卻發出臭味臭退其它鳥類
    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也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有海牛、淡水海豚等奇特生物,還有2500多種魚以及1600多種鳥,生活著多種奇特生物。這次來認識亞馬遜河流域中一種外形極為漂亮,卻會發出臭味臭退其它鳥類的亞馬遜臭鳥——麝雉。
  • 狨猴,它們主要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中
    狨猴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猴子,它們主要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中。狨猴,由於它們性格非常活潑可愛,深受印第安人的喜愛,很多當地人都飼養把它們當做寵物飼養。狨猴皆活潑,可愛,溫順但脆弱,看著特別的可愛。狨猴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它的尾巴比身子長,尾部具有纏繞性,小巧玲瓏的身子行動非常敏捷。
  • 為什麼沒有一座橋敢跨過亞馬遜河?
    有的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世界上的其它長河,比如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等都有橋跨過,但卻從沒有一座橋跨過亞馬遜河呢?是因為亞馬遜河沒有遇上基建狂魔中國嗎?亞馬遜河亞馬遜河的流域是地球之肺,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
  • 為什麼時至今日,也沒有人修建一座水壩,阻攔亞馬遜河呢?
    引言亞馬遜河,又被稱為亞馬孫河。坐落在南北地區的它,也是全球流量第一的大河。據悉,亞馬遜河流域的流量,足足是長江的7倍!途徑691.5萬平方千米,分支高達1.5萬條,如同密密麻麻的毛細血管一般,分布在南美各地。
  • 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粉色」海豚,少女心滿滿,真相卻令人心疼
    地球上有很多種生物,有一部分在陸地有一部分在海洋,但是人類所探索的海洋只佔一小部分,海洋中可能還有更多人類未知的生物,那既然說到海洋,就不得不提最聰明的動物海豚了,時常聽到海豚救人的故事,但大多數的海豚都是灰色的偶爾有白色的,不過你見過少女心爆棚的粉色海豚嗎這種粉色的海豚也有自己專屬的名字,叫粉紅瓶鼻海豚,是在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
  • 亞馬遜河為什麼不建橋?危險多、難度大,土著居民也未必喜歡
    不僅如此,亞馬遜河每年注入大海中的河水佔據了世界上所有河流注入海水總量的兩成,可見亞馬遜河流量之大。在流域方面,亞馬遜河流域達691.5萬平方千米。眾所周知,我國土面積達到963.406萬平方公裡,如果說,亞馬遜河全河段都在我國,那麼就意味著,我國71%的土地都會是亞馬遜河的流域。就算只看亞馬遜河在南美洲的流域輻射之廣,那也是相當令人震驚的:亞馬遜河流域佔據了南美洲40%的土地。
  • 神秘的亞馬遜河淡水魚
    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有著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廣、支流最多的亞馬遜河,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成為世界淡水魚的主要產地,保守估計至少擁有2000多個淡水魚類物種,這個數字是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魚類物種總和的兩倍。是名副其實的「母親河」。
  • 作為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河面上為啥沒有一座大橋?
    先不說施工難度問題,在亞馬遜流域壓根沒有幾條公路,你修橋有啥用?亞馬遜最好的交通工具是船,不是車亞馬遜河又稱「亞馬孫河」,目前這兩種翻譯在國內都可以使用,在此先解釋一下,本文使用亞馬遜這個譯名。而到了亞馬遜河的下遊河段,其平均寬度達到了20公裡,下遊河槽平均深為20-50米,最大水深100米。100米深什麼概念?渤海平均深度才18米,最大深度也就85米,而20公裡的寬度已經相當於青海湖寬度的1/3。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數據已經很誇張了,那麼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將會顛覆你對河流的認知。亞馬遜河入海口的最大寬度達到了33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