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點左右,儀徵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騎踏板摩託車的40歲左右中年男子,帶著5個5公斤重的小鋼瓶,行駛到儀徵市沿山河路時發生爆炸。男子當日下午搶救無效身亡。據警方調查,鋼瓶裡裝的是乾冰。除了用來保鮮食品以外,舞臺上的「煙霧」效果也是用乾冰「造」出來的。 通訊員 餘祥 徐久建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詠
驚悚現場
鋼瓶炸爛摩託 牆磚都掉了一塊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趕到現場時,摩託車駕駛員已經被120醫護人員送往醫院搶救,交警部門對道路實行了交通管制,在爆炸現場周圍道路拉起警戒線,消防人員正在對路邊上的3個鋼瓶進行冷卻處理。
路上,一輛踏板摩託車被炸得面目全非,地面上散落著大量零件,還有駕駛員的兩隻皮鞋,摩託車旁地面上一攤血跡,觸目驚心。只見消防戰士冒著危險,正在用高壓水槍對滾到路牙邊的3隻小鋼瓶進行冷卻處理。
停在路邊的3輛電動自行車,在爆炸事故中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壞,其中一輛電動自行車前半部被直接炸分開。
記者在路邊草叢中,發現兩隻完全開裂的小鋼瓶,開裂處鋼板很厚,可以想像當時的爆炸威力。
知情人告訴記者,在旁邊一牆之隔的小區,二樓一住戶人家的窗戶被炸壞,牆上外牆磚也被炸得脫落一塊,窗戶玻璃全是窟窿。記者前往現場後看見,地面上散落著碎玻璃。
爆炸發生多次 路人50米外被砸中
回憶起這起事故,路邊報刊亭的老闆說,當時他聽到「嘭」一聲響,自己就被「震」到地上。
一旁居民小區的門衛師傅也說,當時他走在路上聽到一聲巨響,人一下子趴在地上。10分鐘之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路邊一名老人也表示,第一次爆炸發生後,自己站在路邊,一隻鋼瓶的鋼瓶嘴冒煙,隨後又發生了爆炸。
第一次爆炸後,路過的田師傅站在路邊觀看時,二次爆炸將其肚皮擦傷。田師傅告訴記者,當時他大概離摩託車有50米遠,也沒有注意前面有東西,突然前面一陣煙,看見摩託車爆炸了。當時自己站在路牙上,二次爆炸也不知道什麼東西砸到了肚皮上。
據了解,爆炸現場離儀徵市消防大隊營區只有100多米,消防官兵在極短的時間內趕到爆炸現場進行處置。由於駕駛員受傷被送往醫院,消防官兵也不知道小鋼瓶裡是什麼氣體,不敢貿然處置,只能通過高壓水槍冷卻處理。就在冷卻的過程中,滾落到路邊的一隻小鋼瓶發生爆炸,所幸沒有傷害到消防官兵。爆炸後,消防官兵再一次冒著生命危險,對其餘3隻小鋼瓶進行冷卻處置。
消防冒險排氣,一查瓶裡是乾冰
由於沿山河路是當地一條主幹道,發生爆炸後,儀徵交警部門果斷實施交通管制,對道路兩頭實施扎口管理。
當時,沿山河路道路兩頭圍滿群眾,交警和派出所民警在現場維持秩序,指揮過往車輛繞道通過。爆炸後,儀徵市公安局刑偵部門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勘查取證。
在附近做空調維修生意的一位師傅初步估計,小鋼瓶裡裝的可能是氬氣。由於鋼瓶罐體上沒有任何標識,消防官兵一邊用高壓水槍冷卻一邊安排戰士冒險將損壞的閥門打開,排空鋼瓶裡的氣體。
中午12點20分,道路解除交通管制恢復通行,鋼瓶被警方取走。
據悉,摩託車駕駛員由於受傷嚴重,被送到醫院ICU接受治療。昨天下午,噩耗傳來,駕駛員已經不治身亡。記者隨後從儀徵警方獲悉,摩託車攜帶的五隻鋼瓶裝的是乾冰,當時準備送到哪裡仍在調查中。
延伸閱讀
乾冰可保鮮食品 但千萬別放在冰箱裡
專業人士介紹,乾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態存在形式,是在一定壓力下,把二氧化碳氣體冷凝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壓下迅速蒸發而得到。如果儲存於密封的、體積較小的容器中,很容易爆炸。
乾冰會在冰箱中爆炸
據了解,二氧化碳常態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自然存在於空氣中,雖然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相對而言很小,卻是我們所認識到的最重要的氣體之一。乾冰極易揮發,升華為無毒、無味、比固體體積大600到800倍的氣體二氧化碳,所以乾冰不能儲存於完全密封的容器中,乾冰與液體混裝很容易爆炸。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獲悉,很多消費者買了含有乾冰保鮮的食品後,往往將食品和乾冰一同放在冰箱裡,這種行為會帶來爆炸的潛在風險。專家稱,乾冰在常壓下沸點為-78.5℃,溫度高於-78.5℃,乾冰就會升華(升華是指物質由於溫差太大,由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市民們把含有乾冰的包裝放在冰箱時,也會不停升華,因為冰箱冷凍時的溫度也就在零下20℃左右。乾冰在冰箱中發生爆炸時,一般都是先在冰箱門處積聚大量氣體,然後發生爆炸,衝擊冰箱門。
別把乾冰當冰塊,會凍傷!
專業人士建議消費者將不用的乾冰及時捨棄,或放置於非密封的空間裡。除了爆炸,乾冰還容易凍傷皮膚。乾冰的製冷效果是水冰的1.5倍以上,揮發時會造成周圍氣溫急劇下降,存在凍傷人體的潛在風險。有的消費者,特別是小孩子喜歡將乾冰放在手上或身體上進行降溫或當「冰塊」玩耍,很容易凍傷皮膚。
消防人員表示,乾冰最好盛放在專用的儲存箱裡,存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乾冰運輸應採用壁厚且質量完好的泡沫箱,泡沫箱應扣嚴並用封箱帶封嚴,再外套紙殼箱包裝,以免碰裂。並標明輕取輕放提示,確保安全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