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和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分別在孟加拉國和緬甸就緬甸若開邦局勢介紹中國立場,並提出分三個階段解決有關問題的建議。
確實,「羅興亞人」問題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並成為矛盾焦點。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表示緬不存在「種族清洗」,緬不懼國際調查,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對緬政府發出嚴厲批評,翁山蘇姬更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孟加拉則面臨大量難民擁入帶來的考驗。
針對緬甸國內動蕩帶來的各種影響,中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人文關懷。中國向緬方和孟方都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收到積極反饋。緬紅十字會秘書長表示,在緬甸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中國總是最先伸出援手。孟政府也衷心感謝中方迅速反應和慷慨支持,中方提供的物資正是難民急需的。中國不動輒談「人道主義危機」,而是關注民眾的實際困難,慷慨提供幫助。
中國真誠幫助孟緬,再次展現中國周邊外交的要義。2013年10月,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64年來第一次召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也是新一屆黨中央召開的第一個重大外事工作會議,對周邊外交進行頂層設計。習近平主席在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中國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羅興亞人」問題由來已久,涉及歷史、民族、宗教等複雜因素。中國不選邊站隊,也不妄議是非,而是強調孟緬都是中國的近鄰和好朋友,中國的目標是促進問題妥善解決。
因此,中國為解決問題提出三階段建議。第一階段旨在止損。中國建議停止衝突,並告誡各方防止重燃戰火。這是避免更多傷亡和損失的前提,也是下一階段相關方開展對話的基礎。第二階段意為促談。中國指明緬孟應通過雙邊渠道妥善處理問題,同時呼籲國際社會應避免激化矛盾,為雙邊磋商營造有利氛圍。第三階段重在治本。中方指出,貧困是產生動蕩和衝突的根源,「以發展實現穩定」是中國方案的亮點所在。中國承諾為當事國提供必要幫助,更號召其他國家共同關注和支持當地的脫貧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羅興亞人」問題。
不久前,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十九大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即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國際議程設置權空前增強,國際規則制定權顯著擴大,國際事務話語權大幅提升。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際事務,展現大國使命和擔當。
面對複雜敏感的「羅興亞人」問題,中方的三階段解決設想得到孟緬兩方的認可和贊同。中國再次為地區穩定發揮正能量。
(蘇曉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11月21日 第 01 版)
原題:中國為地區穩定發揮正能量
責編:欒雨石、牛寧
31182723,.中國外長談「羅興亞人」問題釋放什麼信號?,.2017-11-21 06:48:36,.204158,.欒雨石、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