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無論到過還是沒有到過日本旅行的國人都有一個共同認識,那就是日本人非常注重細節。甚至常有人在見到日本人的垃圾分類、商品擺放等等後,驚呼日本人仿佛帶著民族性般的強迫症,「重視細節到變態的程度」,深受文化衝擊。今天仙貝君給大家介紹去日本旅行必須注意的20個細節!
在日本料理中,湯品一定會使用漆碗。《高級日本料理》一書中解釋,「一般而言,做為酒菜的稱為吸物(清湯),而與飯一同端上的稱為汁物(濃湯、味噌湯),由於兩者皆用木頭製成的漆器碗盛裝,因此總稱『椀物』。」稍加觀察,若店家以塑膠製品矇混過關,或還在使用掉漆的漆碗,就表示對於細節不夠講究。
吃壽司時,熱茶可衝去口中的魚腥味,讓口腔準備好迎接下一貫壽司。因此,餐廳會讓杯中的茶水保持熱度,約在六十度左右、不燙口的溫度最好。有些餐廳甚至會將冷茶倒掉,再重新置換熱茶。隨餐供應熱茶的品質通常不會是最好的,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搶過壽司味道。
在講究的餐廳中,服務員若是看見顧客在找洗手間,或詢問:「洗手間在哪裡?」會親自引路、帶領顧客到洗手間門口,而不會光只是用手指示廁所方向。廁所須維持乾燥整潔,在日本料理餐廳廁所裡,用的通常是溫暖舒適的免治馬桶座。
一家理想的壽司店,最好只有十至十二個位置,兩、三位師傅。一位師傅服務四、五個人(視師傅功力調整人數),只有吧檯區即可。如此,料理長才容易關注到每個顧客用餐的節奏與反應。吃壽司,絕對要把握第一時間,這也是許多店家希望客人不要拍照的原因。
壽司店對於白米的來源及烹煮方式都相當講究。有的餐廳直接進口帶有米糠的糙米,使用前才磨製,用特別進口的精米機慢磨一小時,就怕磨得太快,會讓米粒的溫度過高,打壞了口感。有些店家則會新舊米混合使用,取新米的香氣,讓新舊米不同的含水量互相調和。同時,每次的煮飯量也依照預約客人的人數、甚至是預約的時間來做調整。若是醋飯不對,壽司就沒有討論的必要性了。
日本下水道孔蓋上雕刻著當地代表花朵、傳統藝術及觀光名產等意象,每個都是精心製作。下水道孔蓋的地景設計很低調,卻像是不成文的規定,成了遍布全國的大規模計畫。甚至有特別關注下水道孔蓋的同好們組成「日本マンホール蓋學會」(日本下水道孔蓋學會),廣收日本全國各地不同造型設計的下水道孔蓋照片,而學會幾乎每天都在新增照片。
風景郵戳是郵局在使用的一種郵戳,通常上面會有著此郵局周圍的觀光景點與風景。日本的郵局中大約一半都備有此種郵戳。寄出明信片前要不要蓋看看呢?在郵局營業時間(平日9:00~17:00)到辦理窗口拿出想寄的明信片,跟郵局人員說「請給我風景郵戳」就可以了。照片中為日御碕局的風景郵戳,其圖案為日御碕神社、日御碕燈塔與黑尾鷗。
御朱印是在神社及寺廟,提供給參拜者蓋的印章與其蓋出來的朱印。雖說它的名稱是印,但大部分的寺廟及神社不單單只是蓋章,還會在御朱印帳(為了搜集朱印用的帳冊)上用毛筆寫上寺社的名字與參拜日期。御朱印帳可在較大型的寺社及伴手禮品店等處購買。御朱印可成為旅行的紀念,往後也更能受到神明的庇祐吧。
日本的郵筒通常是紅色的,但在地方城市的車站前可看到白色郵筒。請注意不要把信件包裹投進去了喔!此種白色郵筒稱為不良書籍收集郵筒,也就是把不想讓青少年看的書籍投入其中。這種郵筒大多都是紅色的相反色——白色,但也有像照片中瓢蟲樣式的郵筒。
到旅遊景點必買的伴手禮GIANTPRETZ!GIANT PRETZ長約21釐米,通常會販賣各觀光景點限定的口味(大阪為章魚燒,仙臺是牛舌,中華街則是幹燒蝦仁口味)。其包裝為2支×16袋,所以也市相當適合當作分送的伴手禮。其他像是Kit Kat、不二家鄉村餅、加卡比等也有當地限定口味,不妨去嘗嘗買買。
拜日本的高科技技術所賜而發明的免治馬桶,讓許多使用過的外國人都說想要搬回自己的國家。免治馬桶在日本的家庭裡是很常見的馬桶裝置,但連公共廁所也都裝有免治馬桶就可以看得出喜愛清潔的國民性。此外,因免治馬桶屬於精密機器,歐洲國家的水道水多石灰成分,若將水道水用於免治馬桶,則恐造成石灰堆積引起故障。然而,日本的水道水質多屬軟水,適用於免治馬桶,這也是免治馬桶在日本普及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泡溫泉,舒適享受。日本的溫泉旅館通常都提供和式浴衣,不過穿和式浴衣常常會鬧笑話,要記得女士一定要左襟在上,右襟在下﹔反過來男士是右襟在上,左襟在下。入住後先換好日式浴衣,泡個溫泉再穿著浴衣去吃晚飯,是日本人最喜歡的享受之一。因此在自己房間裡換好日式浴衣,把貴重物品都放在房間裡,然後輕裝去泡溫泉,會顯得比較「專業」。
傳統的日式浴室是由兩個房間組成的:入口處的房間用來脫衣服,而且備有洗臉臺。實際的浴室備有淋浴設備及深浴缸。洗手間則是位於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房間。
按照日本的沐浴習慣,首先應在浴缸外用臉盆舀一些浴缸內的水,把身體衝乾淨。當你進入浴缸的時候,就純粹只是泡澡而已。泡一下子後,離開浴缸,然後用肥皂清洗身體。小心不要讓任何肥皂掉入浴缸。當你洗好並衝掉身上所有的肥皂後,可以再進到浴缸中多泡一會兒。
你甚至可以設定自動在特定時間注入特定溫度的水,或是把水加熱到自己喜歡的溫度。
在日本一定不可錯過的體驗之一——日式旅館,客房基本上都是「和室」,具有日本風格的房間,地面上鋪著「榻榻米」的厚草蓆。「榻榻米」上面放著低矮的小桌子和無腿靠椅,盤腿坐在那裡喝茶、用餐。這種情況與普通日本人的家庭沒有兩樣,可以利用這種機會體驗一下日本的生活方式。
根據一天的生活內容,一間和室可完成多種功能,既可在這裡用餐,也可作為居室和寢室使用。進入房間時,在入口處必須要脫掉拖鞋或鞋子。絕對不能腳穿鞋子直接走進鋪著「榻榻米」的房間。
同時,和室裡沒有床,到了夜裡,服務員就會來為你鋪上被褥,並在第二天早上替你重新收拾好,所以客人不必動手。
在日本,搬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向鄰居要一份當地的垃圾分類指南。如果分類錯誤,清潔隊工作人員會在垃圾袋上貼一張黃色的「分類錯誤注意紙條」,再用紅筆標出到底什麼東西分類錯了。然後,該星期負責垃圾場清掃的社區家庭就有苦頭可吃了,必須帶回清潔隊沒有收走的垃圾袋,自己分類後,再於下一次丟出。
遊客來日本旅行,雖然不用經曆日本家庭的繁雜垃圾分類,但也時常有找不到垃圾桶,帶著垃圾旅行的遭遇。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知道可燃與不可燃,塑料瓶等基本分類,在便利店或下榻的旅店將垃圾分好類,就算做好遊客本分了。
各位來遊覽過的朋友應該會有印象,在日本的城市道路上,常常會看到因為修理一個下水井而形成的壯觀場面。井口邊會有閃爍著警示燈的工程車擋住來路,周圍用交通路錐形成隔斷,至少兩名制服人員手持螢光棒神情緊張地拚命揮舞,彷佛有人會衝過來往井口裡跳似的。在日本,只要是道路施工現場,就一定會有為行人車輛指引的交通誘導員,既保障道路安全,也確保了工事的順利進行,亦成為一道獨特風景線。
有別於單調音的發車音樂,在1988年時千葉車站的女性工作人員邀請YAMAHA一同來參與製作計畫,綜合了鋼琴、豎琴、鈴聲等不同的樂器,產生了不同氛圍的發車音樂。後來東京都的新宿、澀谷車站也受影響導入新的發車音樂系統。
演變至今日,許多車站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發車音樂,有些使用與該站所在地有關連的音樂,也些則是邀請在地出身的音樂家來量「聲」打造,以展現當地的特色與氣息,像是迪士尼樂園所在地的舞濱車站,就會使用「It's A Small world」或「Happiness Is Here」來當發車音。
在日本除了JR火車、阪急電車等普遍通勤運輸工具,一般民眾最常使用的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車。在許多JR站附近常會發現長排的收費停車處以供民眾使用。有趣的是在許多JR站的北口與南口抑或是東口與西口連接的地下道,其旁邊有一個奇特的設計,一條很細的輸送帶:能夠讓民眾不用搬運腳踏車上下樓梯,只需要將車輪卡在電動輸送帶上,就可以輕鬆上下樓梯,減輕了自行車族搬運車體的負擔。
在日本各大主要城市,交通移動是最大的問題:連藝人也會猶豫是否乘坐的計程車,相對緩慢性價比較低的公交車,以及時常擁擠且容易迷路電車,對於想要高效深度遊玩日本,尤其是時間緊湊或去獨一無二卻交通不便的景點時,仙貝包車是赴日遊客們相對實惠實際的選擇。對大部分殘疾人或者行走不方便的乘客而言,電車仍然是生活中的日常出行方式。日本車站除了提供完善的無障礙進站設備,站員們提供的人工乘車服務更是體現出了社會對殘疾人士的最高關愛。
考慮到乘坐地鐵的人身高不同,日本的地鐵扶手高低不一,以方便不同身高人的需求,細節雖小,卻是一個貼心而溫暖的細節,中國的生產廠家是否有照顧到大家的乘坐感受?
1.專業私導貼心服務
2.高端專車全程接送
3.幫您定製專屬行程
4.代訂高級餐廳及會員製酒店
5.還有行中全程在線管家服務
↓↓↓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啟你的日本深度定製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