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輯|賀潔如 星旅行No.99
你好,臺灣
12天11夜,臺灣環島之旅
文圖/sean
去臺灣好像不需要什麼理由,或許是一張微博上的夜市小吃圖,或許是一首張震嶽的《我愛臺妹》,或許只是畢業季一時的躁動,我就這麼背著65升大包來了,臺北開始,臺北結束,12天11夜,晴空烈日下的環島旅程。
蜿蜒的海岸線出現在眼前時,機艙裡許多旅客都尖叫了起來。
臺灣的很多地鐵都是彩繪的,紛擾的臺北車站地鐵站,人們沿著地下的指示標線有序排隊。
士林夜市新開闢的地下夜市,天熱了可以來吹空調。
好大好大的「豪大大雞排 」外酥裡嫩,一塊吃到飽。
101大樓觀景臺看日落,美景令人震撼。
Day1-2 真情臺北
士林夜市,一塊雞排吃到飽
坐晚上的航班飛往臺北,窗外是無垠的大海,漸漸的,燈光織成的臺灣海岸線輪廓出現在茫茫的夜色中,頓時精神一振。不知是否是航空公司刻意安排的緣故,飛機抵達桃園機場時並未直接降落,而是沿海岸線往北繼續飛,然後再沿海岸線折回,讓機艙兩邊的乘客都能有機會看到海岸線的壯美景象。那一刻,激動之情難以平復。臺灣,我終於來了。
下了飛機,坐上開往臺北的大巴。沿途古老的騎樓霓虹燈閃爍,摩託車從呼嘯而過,身旁的臺灣人用閩南語打電話報平安,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這片心心念念的土地。抵達早已預訂好的青年旅舍,放下行李已是晚上9點多,但還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夜市。青年旅舍的老闆極力推薦了早有耳聞的士林夜市,作為最大的觀光夜市,那裡會比其他夜市更晚關門,而且這個時候去也避免了和旅行團相撞的尷尬。
士林夜市位於臺北士林區,有超過500家小吃檔口,蚵仔面線、蚵仔煎、炸雞排、生煎包、鹽水雞、蔥油餅、大腸包小腸、花枝羹、青蛙下蛋、檸檬愛玉……這裡幾乎匯聚了臺灣各地的有名小吃,每一樣讓你垂涎三尺!
逛夜市的大忌就是之前吃太飽,我從下午到現在只吃了飛機上的一餐,本來想空著肚子掃蕩士林夜市,可沒想到一塊大如手掌的豪大大雞扒還沒啃一半,就無恥地飽了,然後就變成了虐心遊,只能看卻吃不下。於是得出了痛心的領悟——去夜市一定要結伴,買一份,分著吃,這樣才有持續戰鬥力!
101大樓俯瞰
101大樓是臺北、也是臺灣的地標性建築。由臺灣建築師李祖原設計建造,每八層組成一個鼎狀,直徑達四層樓的古錢幣裝飾,寓意節節高升。中國傳統文化在這裡拔地而起。從101的觀景層俯瞰,視野相當開闊。因為除了被你踩在腳下的101大樓之外,臺北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縱橫的街道絲毫沒有凌亂的感覺。如果時間充裕,完全可以從下午5點登上101大樓的觀景層,等7點天黑之後再下來,一次看遍臺北忙碌不息的白天、金色籠罩的日落黃昏和燈火通明的夜晚。
101大樓所在的信義商圈是臺灣著名的購物地,大小商鋪賣場林立,無論是富麗堂皇的商場還是街邊的小店,你都會感受到店家恰如其分的熱情,沒有刻意的寒暄,而是從心中自然流露出的善意與體貼。走進商店,服務員不會馬上迎上來,而是容你慢慢看,或者給你倒杯茶,不買也沒關係,店家會微笑地歡迎你再來,謝謝你光顧了他的店。這種熱情的背後感受不到一絲的生分,用真情形容似乎更為貼切。
阿給是日文「油豆腐」的意思,內包粉絲,以魚漿封口,醬料味道醇香濃厚。
清靜的淡江中學的校園,尋找不能說的秘密。
淡水漁人碼頭,看日落海平線。
情人橋旁,街頭藝人演唱《晴天》。
Day3 閒情淡水
尋找不能說的秘密
很多人是由淡水漁人碼頭知曉這個位於臺灣新北市西北沿海的地方。而我卻是奔著周杰倫的母校來的——淡江中學,《不能說的秘密》拍攝地。
從淡水捷運站出來,順著淡水老街一路而上來到真理街,雖然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但這裡卻分布著真理大學,、淡水國中、淡江高中和文化國小四所大中小學,文化氣息甚濃。
初來這裡的時候,街道很是清淨,臺灣的大中小學已經放假,雖然少了點生氣,但多了份閒情。
來到淡江高中的門口,不知能不能隨便進入參觀,當我走向保安室想一問究竟的時候,保安大叔竟然主動迎出,做了一個請的動作,看來脖子上掛的相機還是明顯出賣了我遊客的身份。在周杰倫與桂綸美相遇、擁抱的教室迴廊,陽光透過拱形柱灑進,映在木質牆上,似乎還能聽見小教堂裡飄出的琴聲。走廊裡擺放著拍攝時用到的桌子,用花瓣擺出的心形不經意間把你拉進電影的回憶中,坐在周董做過的課桌旁,最後一幕的場景又歷歷再現……
來到真理街,不試下淡水特色小食「阿給」,還真對不住自己早已咕咕叫的胃。走進路邊「文化阿給」老字號食鋪,叫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阿給,用勺子破開油豆腐做的外皮,裡面包著熱騰騰的粉絲香味四溢。
淡水漁人碼頭很久之前只是個普通小漁港。如今,一座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成為新的景觀,買只20釐米高的冰激凌,走在330多米長的木棧道上,微鹹的海風吹過,帶來遠方臺灣海峽出海口悠揚的汽笛。
情人橋的那一邊,夕陽西下,歸港的漁船在海面劃出金色的波痕。淡水河畔,街頭藝人低頭彈著木吉他:「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童年的蕩鞦韆,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一曲周杰倫的《晴天》,嗓音清澈而透明,時光也仿佛在這一刻停止了,這就是淡水的傍晚:恬靜而悠長。
騎樓林立的鹿港。
鹿港體驗最原始的挫冰,粉粿,粉條,紅豆清甜冰爽!
逢甲夜市,走起!
師傅在邊流口水邊排隊的人們最前端熟練地製作大腸包小腸。
Day4-5 鄉情臺中
鹿港女孩帶我吃挫冰
臺灣有所謂「一府(臺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臺北萬華)」的說法,其「二鹿」指的就是鹿港古鎮。鹿港名稱的由來一說是因為荷蘭時代此港口輸出大量的鹿皮而得名,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鎮,鹿港在臺灣叫做「小泉州」,因與泉州語言相通、民俗相同,兩地有著很深的淵源,往來交流也很頻繁。
我的外祖母是泉州人,流淌著一點泉州血液的我把臺中的第一站選在了鹿港,期望能從臺灣尋找鄉情的滋味。在臺中去鹿港的大巴上只有我和另一個女生,閒聊間得知她剛從日本遊學回來到鹿港探親,我說我從大陸來,她便一直問我有沒有去過北京,有沒有去過新疆,有沒有去過西藏,言語之中滿是興奮。我從包裡拿了一張西藏風景的明信片給她,作為回報,她竟主動要求做導遊帶我鹿港一日遊,兩人租了腳踏車在騎樓遍布的鹿港大街小巷穿梭,讓初到臺灣的我感動了一回,同時也吃到了臺灣最原始的挫冰。
其實吃冰文化在臺灣真是遍布大街小巷,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吃冰,都能找到冰店。就像我們街頭賣涼麵的推車,鹿港的冰店也是建立在三輪車上的,一個玻璃箱裡放著芋圓、愛玉、粉粿、粉條、仙草、珍珠、紅豆綠豆……各種食材,用磨冰機磨出一大碗冰,然後根據你的需求放這些輔料,推薦芋圓+紅豆+粉粿+愛玉+仙草+煉奶+……好吧,直接叫一碗綜合冰就好了,什麼都給你放點。一大碗也不用幾塊錢,好吃划算,加上天氣的炎熱,吃一碗過後整個人都透心涼!
逢甲夜市響起最炫民族風
晚上回臺中,住的青年旅舍就在著名的逢甲夜市附近。逛完夜市進屋之後發現同宿舍的是兩個北京的朋友,大家寒暄幾句之後話題卻轉向了夜市見聞:竟然在不止一家小吃攤聽到了《套馬杆》,原來中國風也悄然漂洋過海吹到了臺灣!
在經過逢甲夜市一間賣炸香蕉的小吃店門口時,側面飄來一陣熟悉的聲音,「套馬杆的漢子,你威武雄壯,奔馳的駿馬,好像風一樣……」真是有突然回到家門口賣場的感覺。不僅是在這裡,在臺中青旅登記的時候,老闆的手機鈴聲響起的,竟然是《荷塘月色》,來臺灣之後聽到不止一首的家鄉民族風,有種不一樣的意味。
逢甲夜市最著名的小吃,要數大腸包小腸。用糯米做的大腸包上香腸熱狗腸,加上花生、榨菜、蘿蔔乾、酸豆角,澆上沙拉醬,手熟的師傅半分鐘即可做成,但為了吃一份創始店的大腸包小腸,還是要至少花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排隊!
墾丁白沙灣,水天一色
五彩斑斕的太陽傘撐起墾丁南灣。
墾丁特產鐵板山豬肉。
防水相機套的作用顯現出來了!
騎上小綿羊遊墾丁。
Day6-8 激情墾丁
騎上小綿羊墾丁大暴走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沿著臺灣西海岸線開往墾丁的大巴剛一靠站開門,太平洋的暖風便湧進車廂,外面35度高溫,烈日當空,晴朗得讓人憂傷。
沒有國際駕照,租上一部電瓶車,沿著屏鵝公路從墾丁大街來往最南端鵝鑾鼻公園。白沙灣、南灣、小灣,帆船石……沿途十幾個大小沙灘分布海岸線,騎累了把車子往樹下一靠,向大海狂奔!李安導演的《少年PI奇幻漂流記》熱映之後,更多人知道了墾丁這個美麗的地方,碧藍的海水一遍遍衝刷著由貝殼砂組成的白色沙灘,撐一把太陽傘,來一杯紅豆牛奶冰,假期就這麼開始了。
後壁湖有著珊瑚礁遍布的海灘,是浮潛的聖地,500塊臺幣,也就是100來塊人民幣,即可享受無限時的浮潛,一次香蕉船,還有一次快艇三合一體驗。記得帶個防水相機或者防水相機套,浮潛的時候將海底五彩斑斕的珊瑚和魚群用鏡頭記錄下來,讓墾丁之旅在回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後壁湖也是恆春半島最大的漁港,浮潛完之後,去不遠的魚市現切三文魚刺身,200臺幣即可享受一大盤,蘸上芥末入口,辣得眼淚直流,心中卻是滿滿的幸福!
墾丁大街到了晚上,和所有臺灣城市的夜市一樣,熱鬧非凡,價格雖然比臺北、高雄那些地方的夜市貴,但是個地方總有自己的特色,我、覺得,墾丁有三好:紋身、酒吧、鐵板燒!和普通的紋身不同,墾丁大街的紋身是手繪的,7天不掉色的顏料,各種圖案任選。新竹兩兄弟用的紋身就是這種,來到墾丁,不往身上搞一堆紋身真是顯得很不合群,紋身的小攤遍布墾丁大街每個角落。而原住民的鐵板燒,我真的只在墾丁才見過,一大片山豬肉攤在鐵板上,茲茲的油炸聲音,經過不買都對不住自己的胃,原住民大叔光著膀子淡定地翻著肉,讓旁邊邊排隊的遊客邊排邊流口水!
綠島的海岸線,和著名的蘇花公路有的一比。
斜暉灑落在綠島。
綠島碼頭,藍色的小船能載我出海嗎?
深潛,裝備是第一位!
Day 9-10 熱情綠島
去趟綠島不容易
綠島是在臺東市旁的一個離島,從小聽著《綠島小夜曲》,對綠島就特別憧憬。但在墾丁呆了兩天,真是不想離開,想著綠島應該也是海岸沙灘,跟墾丁沒差,就更想在墾丁多留一天,但……但我是來環島的,臺東的綠島不去,怎麼叫環島?好吧,出發綠島!於是,艱苦卓絕的旅途開始了。
早晨從青旅出發,搭往高雄方向的巴士一個小時到枋寮車站,從枋寮車站買火車票一個半小時到臺東,從臺東火車站坐好行巴士1個小時到富岡碼頭,從碼頭坐1個小時的船到綠島,坐摩託車10分鐘,終於到了住的地方——藍莎潛水中心。真是除了飛機沒坐之外,陸地海上的交通工具都被我換了個遍,不過還好折騰到綠島了。
來接我的人叫阿和,在綠島打工很久了,他拿著一塊小丑魚的牌子接我的時候,我都差點想是不是要用菲律賓語或者非洲語言跟他交流,皮膚真黑啊,再加上束起的長髮,黃色的腳指甲油,當聽其他人說以前是辦公室白領的時候,真的被嚇了一跳。
沒有駕照的痛苦就是出門還得靠自行車,可半天找不到車上的鎖,老闆娘看著迷茫的我,笑笑說,綠島上摩託車不用拔鑰匙,單車不用鎖,晚上開門睡……好吧,這是夜不閉戶的唐代麼。
綠島的天很藍,海也很藍,但總覺得和墾丁差很大,環島兩圈之後才醒悟,原來這差異在靠海的山。綠島雖然很小,但是卻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傍海而立,十分霸氣,環島公路大部分從山洞中穿過,環島一圈要上坡下坡不知多少次,上坡的時候汗流浹背,下坡的時候馬上風乾……本來這次環島要去最險峻壯美的蘇花公路,但苦於沒資格租機車,沒錢租汽車,沒時間坐客車,只能留遺憾下次來。環綠島一圈之後,覺得綠島的公路和蘇花公路很像,都是依山靠海,特別是夜晚8點過後,公路上的機車騎士一個個騎得像痞子一樣,見到你騎腳踏車還會大聲尖叫著給你加油,呼嘯而過的摩託聲和海浪聲是綠島特寫!
晚上住在一個潛水中心,這是給潛水的學員住宿的地方又可以接待背包客。我說我第二天就要離開,老闆問我要不要體驗潛水,我窘迫地說沒帶那麼多錢來學,老闆哈哈大笑,「來綠島不潛水真是太沒意思啦,明天一定要帶你體驗下,for free啦!」盛情難卻而又不夠時間的我只能承諾下次來臺灣一定補上!
入夜的九份,燈光是美麗的瞳。
九份,悲情城市。
九份的星空,那樣美麗。
Day10-11 悲情九份
民宿老闆阿興的故事
從前有個地方,住了九戶人家,所以無論買什麼東西,都是買九份,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就被叫做九份……
第一次知道九份,還是半個月前看臺灣的旅遊攻略,無論哪一篇,裡面都會寫上九份這個地方,然後我才第一次看梁朝偉的《悲情城市》,才第一次看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才第一次聽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店》……原來,他們都是在訴說著這個叫九份的城市。
本來想著在九份教會將就兩晚,可由於時間原因只能在來九份的前一天打電話去訂房,結果已經沒位了,只能打給另一間背包民宿,從而機緣巧合地認識了民宿老闆阿興,這個淳樸卻又喜歡冒險,一臉怪蜀黍樣卻帶著顆童心的九份人……
阿興在blog上詳細介紹了他的民宿,很窄很舊,沒有冷氣,晚上要用睡袋。但如果入住,可以提供免費的接送和導遊服務,包早晚餐,中午還附送一餐九份最正宗的芋圓……能這麼直接把自己民宿缺點寫在前面的老闆,我覺得人也一定很坦誠。「不好意思,我的民宿真的很差,希望你能考慮清楚,不過你來了之後覺得不滿意,可以免費送你回去……」當我守著微弱電量和信號顛簸在臺東海岸線列車上,撥通阿興的電話的時候,那邊傳來的滿滿的真誠,本來想退卻的我還是決定住他家的店,現在想來,這是多麼明智的決定。
阿興是個地道的九份人,黝黑的皮膚,三十歲左右的樣子,還沒結婚,平時在臺北的工地打零工,九份有客人時才回來,只是聽我打了一個電話,便從臺北騎機車趕了過來,還買了蔬菜和魚。九份一年三百六十天,三百五十九天都在下雨,到九份的時候真的有點朦朧細雨,因為列車很晚到,在我逼問下,他才嘿嘿地笑了笑,坦白自己在瑞芳站的夜雨中等了差不多1個小時,我的心裡更不是滋味。
他的民宿裡沒有電視,沒有電腦,一進屋便打開他的收音機,聽著臺語的電臺跟著哼哼唧唧地唱,夜晚時分,外面蟬鳴陣陣,他的哼哼唧唧跟著蟬鳴一附一和,這是九份最好聽的聲音……
因為我到的時候已經9點了,阿興不顧我的推脫,特意下廚煮了一碗魚湯麵,我們就蹲在門前的石階上,在路燈下邊聊邊吃,連野貓也圍了過來,阿興沒趕他們走,反而從門後拿了一大袋貓糧出來,倒在門口的報紙上,貓咪們也開始跟著吃起了宵夜……
阿興聽說我是環島,也講起了他的環島故事。退伍後,他獨自一人騎著機車環島,每到一個地方,就看有沒有工地缺人,一邊打工一邊走,第一次環島用了5個月……然後,就愛上了環島,他說總共4次環島旅行,有搭車的,還有腳踏車的,還有用走的……於是,到了三十而立之年,還是靠打零工過活。但從他的語氣中,聽不出絲毫對現狀的自嘲和不滿,而是充滿了驕傲和幸福,想著我們經常談論的什麼是幸福,如果有例可循的話,那就是阿興的精神境界了。在我面前,他也不是那種大我幾歲的大哥語氣,卻是和朋友的坦白和坦誠,但唯一一點遺憾是阿興不肯讓我拍他照片,他一直笑說自己太醜不上鏡,到現在也沒跟他合過影,但他的形象和樣貌,我卻記得特別清楚,也許他的那張怪蜀黍臉已深入我心了吧。
臺北101大樓的出口,微笑臺灣的宣傳畫。
五顏六色的捷運 臺北味十足。
Day 12 回到臺北
再見,臺灣
也沒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最後一天起床還是很淡定地出門去7-11買了飯糰和豆漿,慢悠悠地喝了半個小時才出門,而想起從第一天機場巴士臺北車站下車看到新光三越的那一瞬間,到現在坐在7-11裡望著依然聳立的新光三越,心情卻變得大不一樣了。
第一天處處小心,處處斟酌著怎麼用臺灣腔說謝謝,到今天已記不起正常的普通話要怎麼說,腳踩人字拖走在街上甚至有遊客來問路。
第一天在夜市低頭只顧看攻略橫跨八條街找到傳說中的蚵仔面線,到今天悠然穿梭於臺北的大街小巷,餓了就隨便找一間滷肉飯埋頭吃得啪啪響。
第一天拿出臺幣都要除以5換算成人民幣看劃不划算,到今天收在褲袋裡只憑感覺就能摸出50塊、10塊的硬幣來給錢。
第一天見到布滿招牌的街道都忍不住拿出相機一頓猛拍,到今天早已把相機丟進包裡,從遊客群中穿梭而過,淡定地說聲「借借」……
從桃園機場起飛回家的時候,想到臺北青旅的老闆說的一句話:「要看大川大河,我們這裡恐怕沒有,但要品味人情,來臺灣吧!」
Tips
住宿
無論是五星級的酒店,還是遍布臺灣的風情民宿,或是背包客最愛的青年旅舍,臺灣都能讓你找到親近感,沒有他鄉遊客的感覺,是回到家般的自然與閒適。聽一個臺灣旅行回來的朋友講:在去墾丁之前,民宿老闆娘急切地打來電話,建議朋友擇日再來或者放棄墾丁的行程,因為墾丁天氣不佳。這件小事讓人為之感動,若商家都能把利益從輕而待,旅行的環境也會更加的美好。
臺灣的最佳旅行季節是3-5月,春暖花開,氣候宜人。而旅行旺季則是7—9月暑期,建議來臺自由行的驢友提前通過網站和電話訂好住宿,以免耽誤行程。
酒店可以選擇Booking或是Agoda預定,民宿可通過臺灣民俗網(http://minsu.taiwanking.com/)、瘋臺灣民宿網(http://www.fun-taiwan.com/)預定,背包客可通過hostelworld等國際青年旅舍網站預定。
交通
臺灣的交通相對於大陸四通八達的高鐵網來說並不是十分便利,這當然是對於沒有臺灣駕照,不能租到汽車和摩託車的自由行遊客來說的。在臺北和高雄可以通過公交和捷運,也就是地鐵出行,而到了其他城市,只能耐心地等公交,有時候30-40分鐘一班的公交也可能只有你一個人上,畢竟臺灣人的出行大多靠摩託車,滿街的摩託車停放點會讓你為之震撼。
臺灣西部可以選擇高鐵出行,而到了東部,只有臺鐵和客運供選擇,旺季出行的自由行遊客,可以提前通過網站來訂票,而我就是因為少訂了一張臺鐵票而只能買臨時站票,從而有了在車廂過道蹲4個小時的慘痛經歷。
文藝連萌|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回複目錄可查看星旅行目錄
投稿與合作請聯繫鄭豔瓊
微信號zhengyq郵箱54808803@qq.com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星旅行微社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