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它包括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天津、浙江、福建、上海、廣東、海南,共計10個省市,10個省市面積95萬平方公裡,佔據十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卻為國家貢獻了50%以上的財富。
「東部沿海」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但10個省市裡發展也很不均衡,比如廣東、江蘇、山東是全國經濟前三甲,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梯隊,拋開直轄市天津不說,單就省而言,其餘9個裡頭,發展最弱的要數福建。
而平常大家一提東部沿海,也會自覺不自覺地想到浙江、山東、江蘇、廣東,自動下意識地忽略福建。
作為比鄰而居的省份,福建要比廣東、江蘇、山東差很多,按說福建也面朝大海,也春暖花開,也有「廈門港」和「福州港」兩個大港,絲毫不比其他沿海省份差什麼,可2016年的GDP,廣東、山東、江蘇都是福建的一倍還多,為什麼呢?
要說政策問題吧,福建也有沿海開放城市,有亞洲最大的造船廠泉州船廠,那福建為什麼在東部沿海省份裡的存在感這麼弱?尤其是還緊挨著經濟最發達的廣東,怎麼就學不來廣東的發達呢?
小編覺得福建之所以落後,最大的問題在於地形地貌,學過地理的朋友都還記得,福建境內山多,丘陵多,什麼河谷、盆地多得是,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再看廣東、江蘇、山東,分別坐擁珠江三角洲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華北平原,「要致富,先修路」,連小孩兒都知道的發展硬道理,而福建最大的障礙就是交通!如果福建也有一片千裡沃土,上面布滿鐵路、公路,中國省市經濟排行榜,沒準又要重新布局了!